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平面设计在民族文化中的创新表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民族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导入与体现,既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性的根植,又是对设计语言要素民族化的融合,从而赋予平面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探析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运用,并结合平面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操作主线,来贯穿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时代精神和艺术品格。
世界是开放的,又是一体的,民族文化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世界性。平面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导入与运用,一方面来丰富平面设计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表现平面设计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在设计实践中的独特艺术风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的,而基于本土的各民族文化,在思想上、审美上、表现上又各具特色。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合,特别是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增强作品的文化软实力,营造独特的“中国风”。本文将着重围绕民族文化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导入实践,来阐释平面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概念抽取,形象序列的构建过程,并从民族文化与现实主题的融合中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民族凝聚力。
一、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导入形式梳理
1.汉字文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既是有形的文化,又是是无形思想的承载者。在形态上,汉字有象形的如“山”、“日”、“月”等,有较为抽象的复杂化形态,在原有的象形造字基础上,又融入了会意造字方法,比如“日”与“月”合在一起而表“明”;另外,还有形声造字法、转注造字法、假借造字法等等,为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平面设计中,对汉字的运用可谓是历来已久。比如古代陶器上的陶文、甲骨上的甲骨文,鼎器上的金文等等,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多从文字的图形化表现上,将文字与创意相结合,来增强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独特魅力。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将“京”字进行创意抽象与处理,表达了北京的热情,运动的精神。
2.水墨艺术
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文明集中的艺术审美体现,水墨艺术作为独特的观察与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以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品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每一个中华儿女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水墨艺术将自然与生活融入其中,又是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在现代设计中,将水墨写意画作为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思路,也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技法,更展现了中国人对图形、对构成等艺术审美方式的深刻理解。在水墨艺术中,有明暗、前后、主次的对比,在表现形式上可以融入线条、面的穿插,在表现技法上可以有笔法、墨法、章法、设色、题款落印等表现。这些通过图形与画面的构成与色彩的配合,使得水墨艺术的表现力更趋丰富。
3.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丰富的,是乡民在日常生活中民间文化、社会心态的一种审美情感与体现,具有鲜活的地域特色、朴素而多元的现场感。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基于纸,以刻刀为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来表现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剪纸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生活性,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对价值、对理想、对生活的审美情趣。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要素,在历史的延续中更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希冀。在现代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以及标志设计中,对剪纸艺术的运用,既体现了形式美学的基本法则,又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思想与精神内涵。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在设计上,就是运用剪纸艺术来实现“天圆地方”的文化价值。
4.传统吉祥图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吉祥图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的。吉祥符号、吉祥形象在于营造吉祥环境,突显民族和合与和谐发展上具有强烈而直观的艺术表现力。传统吉祥图案在不断的历史传承与演化中,其应用也更趋广泛。拙中藏巧的传统吉祥图案,以其独特的艺术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在平面装饰设计中,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比如雕刻、绘画、印染、织绣等领域,对传统吉祥图案的使用更是占据重要地位。
二、平面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抽取
平面设计对民族文化的运用与创新,需要从民族文化要素及民族文化符号、概念的抽取中来展现民族文化的艺术审美与思想情感。比如从民族文学作品中来抽取,从民风民俗文化中来挖掘,增强对本土地域性文化资源特色的展现等等。
1.基于历史传统的设计关联
民族文化传统是前人的经验与思想的结晶,设计师在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梳理中,着重需要从民族历史文化视角来拓宽民族文化要素。比如从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图中来挖掘蕴涵丰富哲学内涵的图形符号,或者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挖掘受众熟知、且乐于接受的民族文化原型概念。比如有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标志设计中,将文化理念锁定于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从而细推出产品名称的文化内涵,将乐观进取的态度作为标志设计的思想主线。
2.依托民族文化的设计关联
平面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抽取,不能限于历史传统,还要放眼于文化体系的深度剖析,特别是在历史文化、现实主题之间,依托文化体系的丰富脉络,来优化和定格平面设计主题,从而细化设计模块,逐渐从“思想”到“物化”再到“受众认知的形象”。比如某培训机构在设计标志上采用了一条腾跃的“红鱼”,其寓意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鲤鱼跃龙门”典故,而在形象要素抽取上,以中国红为传统色,以简炼的素描手法来表现逆流而上的“鱼”,来表达只有通过艰辛的磨练,才能够飞黄腾达,才能够实现理想与愿望。
三、平面设计中对民族文化形象序列的构建
对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内涵,需要从形象序列的挖掘与整合中,来构建平面设计的基本框架。比如对于太极图中的黑与白,与五行文化中的赤青黑黄白五色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并非一致,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文化概念及形象时,也能够从浩瀚的民族文化要素中,挖掘出自己所需要的文化形象序列,并从美学视角来整合和创新,来构建平面设计的基本框架,从而营造独特的形象层级序列体系,满足受众的心理认知体验。
1.民族文化形象符号的层次序列
对于文化符号的层次序列,自古以来就具有严密的规范与规制。比如商周以来所形成的等级制度,将皇宫贵族与普通百姓进行了严格层次划分;明清以来,层次等级秩序更加视觉化、直观化,以朝服为例,其中的神兽形象也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对应不同的等级及官品。比如一品为鹤,二品为鸡,三品为雀,四品为雁等等。从这些层次序列中来审视不同的民族文化符号,在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时,同样需要给予关注和合理应用。比如香港渣打银行港币图案设计中,对于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面值的港币,其对应的神兽图形分别为鱼、灵龟、狮子、麒麟、凤、龙,同样也是遵循传统文化元素中由低到高的文化层次序列。
2.民族文化地域象征体系的规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在整个中国大地,以五行为主体的地域象征体系更具特色。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也为儒家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其地域规制上的系列符号也十分丰富;西部地区高山峡谷众多,其山地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宗教信仰等吉祥图案符号;南方的稻米文化,以精耕细作为特色;北方的狩猎文化,以猛兽饰纹为特色;中部地区土地平阔,河流纵横,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具对其他各方民族文化的杂糅性特色。可见,从平面设计的民族文化提炼与抽取上,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象征性文化符号,更是对本土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审美表达。因此,在进行地域性平面设计实践中,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规制特色,增强地域民族文化的历史沿承性。
四、平面设计对民族文化的创新表现与融合
平面设计是基于视觉要素的艺术化表现,其设计范式与版式秩序的确定,关系到整个平面设计的思想底蕴与文化脉络。民族文化作为设计师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的表达载体,更需要从民族文化要素的规范中来注重意象性处理,来营造视觉上的愉悦感。总体来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
1.对民族文化的概念化理解
民族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发展,不同的解读代表了不同的认知。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主观理解,一方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图形符号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丰富和提炼了其中的主干形象。比如对于前文中所运用的“鱼”形象,其鱼须、鱼鳞、鱼鳍、鱼尾等较为琐碎,在设计形态上进行了舍弃,只留下鱼眼、鱼头,以及奋力腾跃的鱼身,由此来简化民族文化形象符号,实现了对民族文化的概念化理解与重新诠释。
2.对民族文化的概括性表现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形象是丰富的,其纹饰的审美功能逐渐成为主导,而象征意义反而受到弱化。平面设计师在追求作品审美的和谐性上,往往需要对原型符号进行处理,从写实转向抽象,从凌乱走向规整,从物质走向精神,从客观走向主观。比如在昆曲《桃花扇》海报设计中,将撕裂的扇面作为对朝代更迭、百姓凄苦生活的概括性表达,并从血滴状的图形中来暗含战争的血腥与无情。
3.对民族文化的秩序化强调
所谓秩序化,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视觉化体现,既强调对民族文化要素之间韵律化的展现,又强调对民族文化要素自身肌理、质感等节奏化的呈现。比如对于色彩的秩序,针对绿色而言,白色、浅绿、中绿和深绿等不同明度的绿色系列,就生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秩序感。因此,在对色彩秩序化运用中,要从提升设计对象的关联度,降低了设计对象的跳跃性,来把握不同色彩的秩序美。
参考文献:
[1]刘昕.平面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27.
[2]杨秦.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5,(06):108-109.
[3]王峡.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127-130.
[4]甘忆辛.色彩语义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艺术科技,2015,(06):200.
[5]薛文峰.色彩语义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6,(04):164-167.
作者:曾栋 单位: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