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乒乓球运动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有非常高的普及率。乒乓球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所以越来越多高校开展了乒乓球运动课程。在高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造成乒乓球后续人才储备不充足。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针对当前乒乓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优化乒乓球教学模式,全面增强乒乓球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高校;乒乓球运动教学;效率提升策略;训练方式;教学创新
乒乓球在我国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开设乒乓球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运动技巧和相关规则,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竞技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学生放松身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高度关注乒乓球教学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乒乓球教学的整体水平。
1高校乒乓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在乒乓球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注重提高学生的球技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大量的时间讲解乒乓球的技能要点,忽视了乒乓球对学生身心培养的作用,导致学生无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此外,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操作,乒乓球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很难提升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1]。
1.2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以标准化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为主,而缺乏专业的乒乓球场,还有部分院校受到经费的影响,对乒乓球教学设施投入落实不到位,乒乓球设施非常匮乏。部分高校的训练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实际需求。
1.3师资力量薄弱
尽管我国已经将乒乓球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学科目,但乒乓球运动依然属于边缘学科,很难引起高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甚至部分院校为了减少开支,往往降低乒乓球教师的要求,造成很多教师存在兼任的情况,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训练[2]。还有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乒乓球培训,而是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这些问题都造成乒乓球教学的专业性不高,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2改进高校乒乓球教学的主要方法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开展中,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培训模式,在新教育模式下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重新调节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比例,确保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该对裁判方法、理论知识等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参考其他学校的体育教材,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编写校本教材,增强乒乓球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乒乓球教学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乒乓球教师不仅要注重对乒乓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应该深入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学等更多专业知识,加强教师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提高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3]。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参与进修和培训,积极深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要时刻关注乒乓球赛事的变化情况,为学生灌输最先进的乒乓球规则和技巧,真正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掌握能力,还要充分将终身体育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俱乐部训练的方式,帮助高校体育教学功能得到有效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也能够真正使高校乒乓球教学专业化发展。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同质搭配和异质搭配的训练的方式。同质搭配就是将水平相近的两个人安排在一起训练,促进彼此共同进步。而异质搭配就是将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搭配训练,技术较高的学生向技术较低的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知识,也能够帮助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使之得到良好的鼓励与启发,并使双方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异质搭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技巧,还能增强学生的适应和交际能力。
2.2创新教学理念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乒乓球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具有同样的教学目标,也有重点和难点的区别,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划分重难点知识,突破重难点,强化学生对乒乓球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的乒乓球技能迅速提高。在乒乓球教学时要高度关注手法和步法的训练[4],让学生熟练控球和运球,使学生深入体会乒乓球的动作要领,掌握挥臂、扭腰、重心转移等基础动作,增强学生对乒乓球的掌控水平。在乒乓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到球台的偏左或偏右位置,使其切身体会前臂收发力和手腕击球能力。娴熟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乒乓球动作的把握。教师应该加强巡视,发现学生出现偷懒的情况要予以批评。有的学生胆子比较小,不敢挥拍,甚至出现停顿等情况导致乒乓球弧线控制效果不好,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训练方法,让学生通过徒手挥拍模仿的形式,真正掌握挥拍的动作要领,从而增强自信心。还有的学生上臂与身体之间的距离过大,在挥拍练习时习惯抬头抬臂,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近台快攻练习,保证击球时肘尖偏向后下方。如果学生出现手腕无意识下垂,造成球拍与前臂相垂直,应该强调学生的手腕内旋使拍柄向左,通过徒手模仿训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想真正改进乒乓球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意识和运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更应该牢固树立鼓励教育的理念,将乒乓球理论教学与基础动作相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学生的运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均衡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乒乓球水平。
2.3注重乒乓球教学的终极性目标
乒乓球教学目标十分丰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乒乓球基础动作要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训练意识,掌握乒乓球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技巧,让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来调节身心健康,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些乒乓球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所以教师应该重点根据乒乓球教学的终极目标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对乒乓球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能够快速达到训练目标,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乒乓球体育课充满期待,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人文教育理念,以情感激励为手段,增强学生对乒乓球的认知与了解,通过向学生介绍乒乓球的发展历史、乒乓球运动的益处,增强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进而提高乒乓球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教学训练中,教师需要将复杂的动作分开讲解,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专业技巧,起到循序渐进的引导目的,避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2.4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提问,对乒乓球运动进行深入探究,增强乒乓球教学的整体水平。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或者直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效果。在个性化提问教学中,要尽量保证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学习程度保持一致,避免难度过高而打消学生兴趣,也要避免难度过低而导致学生不认真听讲,例如在教学攻杀半高球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讨论“比球网低的球该怎么高杀,对特别高的球应该怎么扣”。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思维表达能力[6]。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充分互动,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入了解,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小组合作练习中,要根据学生的技能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体能特征进行分析,以多人为一个团体的小组,每一个学生都要负责不同的工作,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来增强体育训练的整体效果。在训练后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外时间,加强对乒乓球的技术训练,增进学生对乒乓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乒乓球体育教学中,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综合素质进行分析,使得乒乓球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要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采取学生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单纯根据学生的运动技巧进行评价,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充分考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必须要重点对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保证学生在乒乓球训练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乒乓球教学效率显著增强。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促进乒乓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蒋津君,姚家新,孟庆华.乒乓球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44-56,63.
[2]姜昂.提高大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对策[J].科技资讯,2018(34):228,230.
[3]周冲.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4]唐昊.高职院校公共体育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33-134.
[5]陈文恢.河内师范类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发展的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6]王昱翔.甘肃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作者:许庆兵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