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

摘要: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的培养关系到中医针灸科的未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培训的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加強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有效地保证专科医师的质量。

关键词: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培训方式;人才培养

1注重培训师资质量

我们科室的每位专科医师的指导教师组组长均具备高级职称,指导教师均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每位指导教师针灸专业知识渊博,中西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不仅能提高专科医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启发他们的临床思维。医德医风也是我们选择指导教师最中医的条件之一,指导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把“大医精诚”奉为宗旨,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要有爱心、关心、耐心。

2注重经典、跟师学习

我们要求专科医师熟读中医学、针灸学的经典著作,掌握中医辨病辨证思维及诊治疾病的方法,要求中医专科医师知识结构全面,须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各专科的疾病特点,及时追踪现代医学新进展、了解学科新动态、掌握现代医学指南、诊断标准,成为“现代中医”。安排专科医师跟名医出诊,让他们接触名中医,在日常跟诊过程中学习名老中医的医德、医术,每月完成一篇跟师记录。通过名中医言传身教,使专科医师了解和掌握名中医的临床辨证思路,亦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疑难疾病,逐渐提高他们辨证思维与诊治疾病的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锻炼平台。

3注重专科技能培养

专科技能培养是中医专科医师培养的宗旨,包括基本技能培养和临床技能培养两部分。

3.1基本技能培养。针灸科的基本技能包括普通针刺、穴位定位、常见病的诊治。我们通过每个月第一周的入科培训考察他们的基本功,使专科医师熟练运用本学科的中医理论,掌握针灸科常见病的诊治,明确针灸科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常规处理。

3.2临床能力技能培养。我们科室包含两个病区,床位110多张,可收治的病种多样,既有中风病、面瘫病、周围神经病、颈椎病、腰痛、关节痛等常见病,也包括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疑难杂病,有助于专科医师掌握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同时,要求指导老师和专科医师必须参加科室每周的疑难病例讨论,提前围绕讨论的重点难点准备理论材料,通过讨论的方式促进他们将机械的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诊断的临能力。此外,我们也要求每个针灸科专科医师必须参与其他相关科室的轮训,掌握相关学科的临床常见病和处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等技术,使我们针灸科的专科医师成为“一专多能”的中医专科人才。

4注重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日常考核主要对中医专科医师日常的医德医风、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医疗文书书写、医疗业务水平、带教工作等进行综合考评。而出科考试则采用我院网络科及教育科为中医专科医师所专门研发的电脑系统进行[1],包括病案书写、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考核等内容,考察其对专业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知识、病例分析、中药方歌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每年由医院基地继续教育处组织的年度考核[2],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轮训结束后,要进行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考试通过后颁发证书。

5注重临床带教能力

临床带教能力是每个专科医师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我们让中医专科医师承担一定的临床带教任务,每周承担至少2次教学查房与1次小讲课,既能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整理,又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表达力和语言组织力,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保证中医专科医师的全面发展。

6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科研方面,我们要求中医专科医师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选题,安排他们参加医院举办的申报科研课题会及科研专家讲座,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拓宽科研思路,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论文及课题的撰写能力。同时,让他们参与科室医生的课题研究,学习课题申报、实施的过程,鼓励专科医师积极向指导老师学习,结合临床实践,提高科研能力。虽然,我们在培养中医专科医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争取让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培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中医专科医师的日常培训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开展多项临床技能培训,让专科医师在培训阶段多动手、多操作,尽快提高各项临床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双双,李培武,杨晓军.中医专科医师培训方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02):60-62.

[2]黄恩,王燕,王琢青,等.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规培发展动能——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总结[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9):8-9.

作者:林国华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