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全球卫生热带病防治的短期培训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球卫生热带病防治的短期培训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全球卫生热带病防治的短期培训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全球卫生热带病短期培训班的效果,为培训全球卫生领域的热带病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员基本信息、培训效果等情况,探讨影响全球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89人参加了培训评估调查,68.5%(61/89)的学员年龄在35岁以上,85.4%(76/89)的学员来自于省级疾病防治机构。全球卫生知识合格率从培训前的17.98%(16/89)提升到68.24%(5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0,P<0.05)。全球卫生知晓率与学员学历、年龄、职称以及国际合作经历密切相关,但与学员性别无显著相关。结论短期培训班显著提高了公共卫生人员对全球热带病预防控制的理解和认识,可望成为推动全球卫生热带病预防控制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全球卫生;热带病;短期培训

全球卫生把增进健康、实现全世界人人都享有公平的健康置于首位,是人群预防和个人临床护理的综合[1⁃2]。与国际卫生不同的是,全球卫生突破国界,强调跨国解决卫生问题,涉及许多健康和健康之外的学科,促进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3⁃4]。热带病是指在热带地区多发和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包括疟疾、黑热病、绦虫病、囊虫病、阿米巴病、锥虫病、麻风病、结核病、克雅氏病和登革热等。热带病地理分布广泛,多流行在贫穷地区,受威胁人口众多,全球每年因热带病死亡人数超过所有其他疾病死亡人数总和[5⁃6]。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消除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等流行病的目标[7]。但目前全球热带病防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而中国在热带病控制与消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8⁃11],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全球热带病防治中具有指导与借鉴的重要价值。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全世界人口的快速流动,热带病呈现在全球流行和扩展趋势。在全球卫生中,参与全球卫生热带病治理工作,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卫生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迫任务[12⁃13]。本文从全球卫生热带病短期培训项目的研修班入手,通过对学员问卷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该类培训活动在促进中国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全球化视野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项目和对象

在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举办了2期针对热带病领域的短期全球卫生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第1期为2016年1月在普洱市思茅区举办的全球卫生高级研修班,第2期为2016年11月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媒传热带病管理人员全球卫生培训班。学员为来自全国29个省级疾控中心和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中负责热带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本次调查将全部学员均纳入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学员基本情况和培训效果信息,并收集中国热带病防治经验如何走出去的建议。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是培训前基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于全球卫生的认知以及有无国际合作工作经历等3个方面;第2部分是培训后评估问卷,由对培训的满意度、全球卫生知识测验和如何开展热带病援外工作建议等方面内容组成。在培训开始前发放培训前基础调查问卷,培训结束时发放培训后评估问卷。培训班学员独立完成问卷,工作人员及时收集和整理问卷信息。

1.3数据分析

以答题合格率作为全球卫生知识测验问卷的评价指标。培训前和培训结束时发放问卷中均含有同样的全球卫生知识问题,以对全球卫生和全球卫生治理等知识内容均有精准无误的认知作为正确答案,进而计算每份问卷的得分,60分为合格标准。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信息缺失达10%以上问卷作为无效问卷,在数据整理时去除。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知识知晓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员基本情况

培训前共有89名学员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70名,女性19名。68.5%(61/89)的学员年龄在35岁以上,35岁以下占31.5%(28/89)。学员中本科以下、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分别占3.4%(3/89)、41.6%(37/89)、37.1%(33/89)和18.0%(16/89),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18.0%(16/89)、27.0%(24/89)和51.7%(46/89)。85.4%(76/89)的学员来自省级疾病防治机构。工作年限≤5年者占19.1%(17/89),6~20年者为39.3%(35/89),≥20年的有34人(占38.2%)。

2.2培训效果

培训前学员知识合格率仅为17.89%(16/89),大部分学员对全球卫生知识没有清晰认识。培训后有85名学员参加了问卷调查,培训合格率提升到68.24%(58/85),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0,P<0.05)。培训后,所有学员均对培训的教学方式表示满意,且认为培训对自身工作有帮助,96.2%(82人)的学员认为课程设置合理,98.8%(84人)的学员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全球卫生相关课程信息,98.8%(84人)的学员表示愿意参加全球卫生相关工作。但有16.7%(14人)的学员表示短期培训项目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以5d为宜。

2.3影响全球

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2.3.1与学员工作经历的关系

培训前,64人知晓全球卫生,知晓率为71.9%(64/89);23人知晓全球卫生治理,知晓率为25.8%(23/89)。全球卫生知晓率与工作经历相关,曾经参加过全球卫生或全球卫生治理相关工作、参加过国内的疾病防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参加过国际会议或出国进修都将显著提高全球卫生知晓率。同样,全球卫生治理知识的知晓率也与工作经历相关,曾经参加过全球卫生或全球卫生治理相关工作、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会议或出国进修也将提高全球卫生治理的知晓率

2.3.2与学员个人的关系

学员学历/学位与全球卫生知晓率、全球卫生治理知晓率成正相关,学历/学位越高全球卫生知晓率,知晓全球卫生的比例越高(χ2=6.712,P=0.035),了解全球卫生治理的比例也越高(χ2=7.813,P=0.020)。年龄与全球卫生或全球卫生治理的知晓率成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知道全球卫生(χ2=6.802,P=0.009)和全球卫生治理(χ2=10.015,P=0.002)的比例也越大。职称越高,知道全球卫生的概率越大(χ2=8.071,P=0.018);工作年限越长,知道全球卫生治理的比例越大(χ2=14.039,P=0.001)。但不同性别间的全球卫生知晓率、全球卫生治理知晓率未见显著性差异。

2.4全球卫生热带病援外工作的需求和建议培训

学员认为中国热带病防治与消除经验非常重要,需更好地开展提炼和总结工作;而鉴于国家疾病控制体系存在差异,中国热带病防治经验直接分享到非洲等其他地区势必面临众多挑战。此外不同国家文化语言差异、外交安全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3讨论

目前,非洲国家在热带病防治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疟疾,据《2016年世界疟疾报告》[14]估计全球90%以上的疟疾病例和死亡病例均来自非洲以南的撒哈拉地区,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在热带病领域,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主要包括双边卫生人员交流、援建疟疾防治中心、开展防治合作项目等[15]。中国在消除淋巴丝虫病以及控制和消除疟疾及血吸虫病等方面积累经验能够为非洲国家提供借鉴。全球卫生是从全球化视野来全面看待和分析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跨越传统的国家和政府边界,培养全球卫生人才是参与全球卫生工作的基础保障,中国在热带病领域开展全球卫生工作亟需培养同时具备热带病防治经验和全球卫生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的学员都是从事热带病防治和研究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了专业人员对全球卫生和全球卫生治理的认识水平,增进了对全球卫生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扩大了全球卫生视野。开展全球卫生培训极大调动了学员们参加全球卫生工作的热情,可以为中国在热带病领域开展全球卫生合作与交流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但进一步分析显示,全球卫生知晓率还与学员自身学历/学位、国际合作经历及相关工作经历等密切相关。具备一定资质人员对全球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更高,表明他们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及其应用的能力。由此,也为后续选拔全球卫生人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对中国热带病援外工作及人员信息的需求分析提示未来全球卫生热带病培训有如下几方面值得关注。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应将热带病防治经验作为一个重点讲授内容,系统介绍中国热带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防治体系、疾病控制和消除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员全面而充分地掌握中国热带病防治理论和经验。其次,在培训中还应设置足够的讨论环节,使学员对中国热带病援外工作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充分讨论,并邀请国际知名的卫生援助专家进行点评,为中国热带病领域开展全球卫生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还可以通过派遣其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或赴国际组织工作等方式进行后续培养和锻炼,在提高培养对象语言能力的同时,建立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关系,为更好地建设全球卫生援外人才队伍服务。我国已经逐步从受援国转变为既是受援国又是援助国的成长型经济体。为进一步发挥我国热带病防治工作经验,推进全球卫生热带病防治目标的实现,我国将开展包括短期进修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促进全球卫生热带病防治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KoplanJP,BondTC,MersonMH,etal.Towardsacommondefi⁃nitionofglobalhealth[J].Lancet,2009,373(9679):1993⁃1995.

[2]KickbuschI,ListerG.Europeanperspectivesonglobalhealth:Apolicyglossary[M].Belgium:EuropeanFoundationCente,2006:7⁃13.

[3]郭岩,刘培龙,许静.全球卫生及其国家策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47⁃251.

[4]许静,刘培龙,郭岩.全球卫生治理机制及中国参与的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1):1⁃7.

[5]CookCG,ZumlaAI.Manson’sTropicalDiseases[M].22ndEdi⁃tion.UK:Saunders,2009:1⁃1851.

[6]宝福凯.热带医学与热带病的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00(12):1⁃3.

[7]UnitedNations.Transformingourworld:the2030Agenda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M].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Seventiethsession,2015:1⁃35.

[8]雷正龙,周晓农.消除血吸虫病——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新目标与新任务[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1):1⁃4.

[9]曹俊,周水森,周华云,等.中国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消除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措施[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5):439⁃443.

[10]WHO.Acceleratingworktoovercometheglobalimpartof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SecondWHOreporton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M].Gena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5⁃17.

[11]丁玮,周晓农,官亚宜,等.中国参与全球被忽视热带病治理的差距[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33(6):407⁃411.

[12]徐善东,张拓红,赵鸿雯.公共卫生人才全球化视野的内涵与培养[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4):51⁃55.

[13]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82⁃384.

[14]WHO.WorldMalariaReport2016[M].Genava:WordhealthOr⁃ganization,2016:14⁃41..

[15]王畅.中美对非医疗援助比较分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3,10:10⁃15,49.

作者:李红梅 丁玮 黄璐璐 钱颖骏 马雪娇 官亚宜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