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才培养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才培养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才培养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摘要: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偏重于结果考核,导致学生考前突击、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论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现有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及弊端,并从考核方式多元化、平时成绩多样化、考核周期弹性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使课程考核由“结果”考核向“过程+结果”考核转变,以考核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考核;改革

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是育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1]。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坚持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的主体是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目标也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各高校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活动周,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术比赛等形式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考核方式密切相关,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考试形式为主,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已有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具体课程、某一教学模式、应用型大学建设等领域,改革方向聚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策略主要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为主[2-4]。考核方式改革的利益相关方之一是学生,已有研究较少从学生意愿角度进行研究,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针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问题,我们于2019年11月在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对考核方式改革的建议。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问卷有效率98.74%。调研对象涉及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专业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数学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学科。

一、课程考核方式现状

(一)平时成绩考核以出勤和课堂回答问题为主

课程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内容组成,平时成绩占比为30%~40%,期末成绩占比为60%~70%。平时成绩一般有出勤、课堂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参与科研等形式。从调查结果看,出勤、课堂回答问题是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项目,分别有97.13%和89.17%的学生选择了这两个选项,无论哪类学科、哪个年级的学生,在这个结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从侧面说明出勤和课程回答问题是平时考核中普遍选用的方式;其次是参与小组讨论和小组汇报,分别有49.05%和39.81%的学生选择了这两个选项,选择这两个选项的多是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学科性质及课程性质是影响此结果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参与课堂讨论及成果汇报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参与科研情况占比相对较少,仅有2.23%的学生选择了此选项,主要原因是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与学生数量失衡,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而且参与科研情况很难量化。

(二)期末成绩以考试为主

期末成绩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其中91.72%的学生选择了闭卷考试,其次是开卷考试,占比为90.05%。从学生的年级分布看,一至三年级没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期末课程考核仍以考试为主。基础课程如高数、英语、经济学等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非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则以开卷考试为主。从学生的专业分布看,经济学、管理学的课程更偏向于考试。工学等学科的课程除了考试之外,还有通过实验、实践等形式对课程进行考核的,由此可见课程考核方式与专业性质和课程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现有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一)考前突击现象明显

现有的课程考核模式下,期末成绩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最终通过课程考核,平时成绩反而不重要。因此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每次到课也仅仅为了得到考勤成绩,上课效果不佳。经常是考前进行突击性复习,上课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有73.02%的学生认为所在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考前突击,仅有13.18%的学生认为考前突击的人数占比在10%以下。从该题与年级的交叉分析看,选择50%~70%以及70%以上这两个选项的九成以上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而大一的学生九成以上选择的是10%以下这个选项。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大一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一段时间内还继续保持了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和考试比较认真,能做到平时复习与考前复习相结合。而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2~3年的大学学习,与高中时期相比,思想上已经放松了对课程的学习,再加上课程考核方式设置的不科学,导致很大一部分同学采取考前突击的复习方式。

(二)影响学习积极性

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下,部分同学认为平时积极学习与否对课程成绩没有明显影响,尤其是课堂表现,只要能保证出勤,课上是否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积极与老师互动对平时成绩影响不是很明显,直接导致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课堂表现不积极。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考核方式对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从交叉分析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结果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考核方式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具有普遍性。现有方式更注重结果考核,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弱化了学习过程的差异,致使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下降,不再注重课堂表现,39.8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考核方式影响了课堂表现。

(三)影响就业竞争力

应用型人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于所从事的职业,现有课程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结果,致使部分学生形成以考核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导致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知识印象不深,理解不到位,知识应用能力弱,最终影响到就业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有33.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考核方式不利于就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如何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关键环节。

三、学生对现有考核方式的评价

从学生角度看,通过社会对人才需求条件与自身条件的比较,发现要与社会需求匹配,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反映到课程建设中,必须设置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8.5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从年级交叉分析看,大二、大三的同学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大二、大三已经进行了专业课的学习,相比英语、高数等基础课程,专业课更偏重知识的应用,过于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与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从与专业交叉分析看,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无论是哪类学科,都存在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的问题。现有考试方式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有23.7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必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此外,在问到希望从考核中获得什么时,得高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四个选项的占比分别为29%、66%、75%和64%,由此可见,分数虽然是学习效果的体现,但是现在更多的学生已经不再唯分数论,更多的是希望从考核中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最后能获得潜在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由考核“结果”向考核“过程+结果”转变,调查结果显示,74.5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提高就业能力。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需要从学习过程着手,在大学期间就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改变传统偏应试的考核方式和学习习惯,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以专业课为试点进行改革

大学期间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与实验课、素质教育课等类别,49.0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改革。专业课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来源,通过专业课学习,学生希望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议先在大三年级选择三个专业的专业课进行试点。三个专业要涵盖文、理、工学科专业,通过试点可以发现新的考核方式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适用性,后期可以根据专业差异有针对性调整考核方式或细节,精准制定适合各学科特点的考核方案。选择大三年级是因为学生经历过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专业课考核方式,可以对新老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对比,能有效反馈新的考核方式的不足,有助于考核方式进一步优化或完善。

(二)考核方式多元化

对课程的考核,除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外,可以适当增加论文考核、团队活动、上台展示实践成果、小组讨论并形成报告等形式。在问到课程考试可以采取哪些形式时,分别有43.31%、55.41%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两个选项,说明考试仍然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学科基础课程一般都采取闭卷或开卷的形式结课。分别有44.26%、53.82%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论文考核、团队活动两个选项。说明学生希望改变现有考试方式,部分专业课可以尝试论文考核,考核应侧重学生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观点的吸收和自我观点的表达。团队活动可以通过做一篇调查报告、设计一幅作品等形式来体现,偏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还有31.84%、27.71%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上台展示实践成果、小组讨论并形成报告等形式,这些形式可以作为以上其他形式的补充,与其他形式配套进行使用。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综合实力,避免一些学生养成只注重分数而忽略能力培养的问题。

(三)平时成绩多样化

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常规的出勤率、课堂发言外,可以增加讨论参与程度、上台展示、课堂笔记、科研情况等方面,丰富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着眼点放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考核。调查结果也显示,在问到您认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时,出勤率、课堂发言两个选项占比居于前两位,分别为85.03%、65.28%。主要是这两种方式容易量化,学生们也比较容易拿到分数。其次是讨论参与度,占比达到50.00%。再次是上台展示、课堂笔记、科研情况,占比分别为35.03%、32.16%、21.97%,以上这些选项的占比均超过20%,说明学生开始思考学习及考核的目的,也希望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加入能反映学习过程的评定依据,让平时成绩能真正体现平时的学习情况,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考核周期弹性化

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平时成绩一般贯穿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期末成绩一般是课程结束后以考试、论文等形式考核,考核周期具有刚性的特点。随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周期需要更具弹性化。在问到期末成绩考核周期时,57%的被调查对象选择的是期末一次性考核,此外,还分别有28%、10%、10%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期中和期末考核、随机考核、教学全程考核等选项,说明学生也希望对常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采取“期末考试+其他方式”的形式,其他形式主要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学习过程的表现也直接计入期末成绩。弹性化的考核周期可以改善考前突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在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课程考核方式建议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周期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及课程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考核方案,可以先通过试点的形式不断完善改革方案,方案相对成熟后再逐渐铺开,力争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作者:颜芳芳 贾冬艳 田励平 周玉梅 徐祗坤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