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探析

摘要:《大学语文》是以母语为基础,以优秀文化为精髓,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课程,其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健全人格、人文底蕴、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功能。但是,仅仅依靠课堂解读文本的方式显然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研究入手,以“立德树人”的品德养成为研究核心,探讨思政教育视野下本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知人论世;立德树人;培养方式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核心乃是育人,而育人之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华夏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在当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个人品行之中,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载体,应引领学生步入中国传统文化之门,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一门以母语为基础、以优秀民族文化为精髓,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家国情怀、人文底蕴、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在大学阶段开设公共人文必修课程《大学语文》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爱国热情,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人文品质、德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个人修养。故此,《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拟以“立德树人”的品德养成研究为核心,探讨思政教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探索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知人论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对人格品行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距今2500多年前的儒学大家孟子就强调优秀的诗文作品、经史典籍皆渗透着为人处世的智慧思想与深刻哲理,可以启迪阅读者的智慧,使阅读者感同身受且受益良多,这正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后世的文学家亦极其赞同此种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从优秀的经典作品中汲取知识、开启智慧以及学习作者正视并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思维方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知人论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包含古今中外的人文哲学名篇,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借此解析经典文艺作品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品德修养,铸造其良好品格。当下,《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方向越来越趋向于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对学生人文内涵精神培养方面的研究,亦缺少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挖掘及其培养方式的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但其在步入社会后却非常迷茫,很难快速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很难快速融入群体,适应新身份。中国经典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了先贤们对自然宇宙、人生态度、处事方法的哲思感悟,《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让学生真正去适应社会生活,胜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那么,传统的文本篇目应该怎样讲授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秀品德的目的,“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知人论世教学方法的作用

因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是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对世界、对其所处时代、对生活的态度。从分析不同的文本入手,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加深其对作家为人处世态度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社会历史高度,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一,注重背景介绍以汲取作者的生活感悟。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是作家通过语言表述,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个人情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认知和评判;它凝聚了作者对生活的诸多睿智哲思、对外物的深邃感知,而每一位作家的个人感悟都影响其在创作上的选材取舍与主观态度。换言之,文学作品是作家经由个人体验后对社会历史、人文自然、生存哲学等综合认知而形成的文字。所以,注重《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环节,从“知人论世”的文本解析角度解析文本,可以使学生更深、更好地汲取文学大师们的深刻生活体悟。第二,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学习作者的处世之道。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出的是作者的胸怀、气度,以及立身之道、处事之道、为学之道。诚然,在文本解析过程中,要重视研读文本的语言艺术,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但是,学习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要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如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之道、韩愈追求知识并修炼品德的为师之道等等。第三,体悟作品主题,提升思想境界。《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从文本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先人的家国情怀,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培养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方为教学核心,使学生真正做到“颂其诗,读其书,更要知其人。”“知人论世”的“人”指的是作者,“世”则是社会生活。从“知人论世”的作品解读方式入手,以解读先贤智慧结晶的文学作品作为品德教育的切入点,依据作品所包含的历史史实、思想感情和意蕴哲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注重人文精神渗透,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大学语文》课程由简单地文本讲解变为对人文精神的解析与升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良好品德。

二、继承践行: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

公民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周易·家人》强调:“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可知一个人品德规范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如何将“道德规范”的内涵理论渗透到学生的行为生活中便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传统美德的传播途径

美德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中国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仁爱孝悌、精忠报国、克己奉公、勤俭廉政、修己慎独、勇毅力行等,这与当前的公民道德规范一脉相承。大学生只有继承传统美德,胸怀远大政治抱负,发愤读书,勤勉上进,才能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负重托,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不断努力。诚然,缺乏了知识传授的德行教育无异于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引导学生从先人的为人处世哲学中吸取养料,经由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感悟其背后的哲学内涵,并有效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大学语文》课程需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为人处世事例的详细解析,让学生明晓“传统美德”的内涵意义;同时,强调“践行”的系统教育内容,构建品德教育系统,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真正实现读书、知人、论世,将传统美德的理论知识在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渗透、传承。针对每周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挖掘一个相关的真人真事的道德主题,从仁者爱人、胸怀天下、洞明世事,到关爱生命、心胸宽广、谦和礼让等等。将抽象的理论与文本中的实际例证有机结合,让学生更为形象地领悟传统美德的魅力与实现途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扬弃”,汲取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并赋于其新时代的内涵。教材现代文学部分选入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小说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美景,衬托出“水生嫂”们的纯朴勤劳、深明大义,突出了妇女们配合子弟兵作战的勇敢坚强。执教时教师可采用群文阅读、与影视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孙犁晋察冀妇女叙事的其他典型作品《芦苇》《嘱咐》《山地回忆》等,从而了解抗日战争中妇女意识的觉醒,了解北方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族抗争的精神历程。课后鼓励学生了解以著名作家孙犁“荷花淀”派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观看《荷花淀》《青春之歌》《狼牙山五壮士》等著名影视、文学作品,把大学语文的学习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讲授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从教学内容出发,详尽了解每一篇文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度,由此达到新时代大学生继承践行传统美德的思想渗透目的。教师需从教学环节的把控入手,探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使学生从每一节课程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传统美德理论知识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掌握传统美德的精髓,最终达到践行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目的。

(二)传统美德的养成方式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才德高低将决定我们国家未来的走向与发展。传统美德讲求内外兼修。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在培养弟子时便非常重视其内外兼修的德行教育,认为人格的高尚需要表现在行为上,即“言行合一”方能成为美德。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需认真探讨。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设立相关实践环节,将《大学语文》单纯的理论讲解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形态。利用网络传输的便利条件,搭建德行体验平台,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语文知识真正变成一种能力,一种内化于心的核心素养。其次,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品行、才学都非个人天分,需要不断模仿和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势必会对规范行为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设置定期的实践类品行评分制度,并计入总成绩之中。将这两点应用在《大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建设中,必能有助于养成大学生的良好道德规范。

三、融会贯通:培养新时代“青马人才”

“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对当代有为青年的殷切希望。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核中的很多基础理念是共通的,从德育、美育角度出发,将传统的中国优秀文化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思政教育走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可为“青马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一)融会贯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

优秀文化思想对接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哲学政治理念,如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哲学理念,道家“清静无为、上善若水”的自然主义哲学观,以及荀子、王充、柳宗元、王夫之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它们不仅凝结成一部部经典的文学著作,更是已经深入到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判断自然万物、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完善自我人文品格的核心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联性。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而在我国的《礼记·礼运篇》中亦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观。老子作为中国辩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倚”的辩证哲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与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在认知论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些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通性。因此,将传统的中国人文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内容相结合,为传统的哲学文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当代大学生更能够将哲学、文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学语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内容相联系,在思想认识层面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提升。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和变革时期,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更加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接,让青年大学生不断汲取思想的养料,源源不绝地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二)循序渐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青马人才”

“青马工程”是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国家输送人才。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亦是将中国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将中国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与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当前,“青马工程”主要培养青年人才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认知能力和参与社会工作能力,通过深入生活、社会调研、参观考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增强其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将“青马工程”的培育机制引入到《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环节中亦将会大大提高《大学语文》核心品德素养的养成效果。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将课程教育、课外活动、学生工作三者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公共基础课程,引导学生领略阅读文学的魅力是第一要务,从中感受文化思想的深邃是第二重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则是更高要求。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美德教育,强调内修其德而外化为行,思行合一方才尽显传统美德。语文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文化基础,它并非是文学的科普课,也不是简单的德育或美育课程,认知文化内涵、感受文学魅力、体悟人文精神,才是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而以上的这些教学目标也并非通过抽象的语言概念来硬性灌输给学生,它们需要学生在学习每一篇文学作品过程中自觉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并从中自发地体悟到学学语文的快乐、课程的价值以及学习课程的目的。从知人论世到立德树人,是思想的洗礼更是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有志于提升自我、敬德修业、服务国家的社会人才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时必须去思考的问题。从践行理论到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作者:王骁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