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培养方式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培养方式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培养方式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以及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多年来,高校的体育工作者致力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也是按照相关的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世界众多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中,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发挥出色,斩获了众多奖牌。不过,当前我国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方式及现状出发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优化策略,旨在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健康、持续以及协调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方式及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培养一批新时代的体育人才,提高当代高水平运动员的素质,国家鼓励高校大力发展体育学科,鼓励大学生运动员发挥所学专业特长。同时在高校施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和高校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发挥体育特长和优势;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表明,注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能够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队伍培养现状

1.1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情况

招生政策和数量。每年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都是在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文艺司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完成。高校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非常严格,高校方面每年都应遵守国家政策和相关的规定流程,采取单独招生的形式来招收更多优质的运动人才,但是高校方面不能打着招运动人才的幌子招生其他学生,这严重违反高校的招生规定,不利于高校高水平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政府给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政策上看,我国主要审查高水平运动员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招生数量、文化程度以及运动三个方面,其中在招生数量和运动等级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当下许多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中往往完成不了预期的招生计划。这主要由于现在许多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择校时往往会选择综合提升和排名靠前的大学,这就造成后续学校往往招不到理想的生源。同时部分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开展得并不广泛,这种情况造成体育项目生源的稀缺。从地理位置上看,不同地域在体育招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黑龙江地区气温低适合冰雪类型的体育项目。此外,各大高校每年也会对学生的身体状态进行一个整体测试,每当运动员因自身生理或心理因素以及受外界事物影响时,都会出现低落情绪,很难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部分运动员无缘大学梦。高水平运动员的人员组成。伴随着现代社会对体育运动认识的不断加深,高校运动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运动员队伍,首先要确认队伍的人员组成。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源途径只有三种:首先是中学生运动员,其次是体校运动员,最后才是专业队退役运动员。与前几年相比,专业退役运动员的总数量锐减,这是由专业退役运动员自身水平所决定的,退役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之后,已经具备高超的专业能力,其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再加上退役运动员的年龄小,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在高校学习期间很难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相较之下,中学生在经过最初阶段的训练后,升入高校能够接触更高水平的训练,其不光有助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个人文化成绩的提升。中学生俨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主力军。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情况。系统训练是提升运动员专业能力的保障。运动员个人实力的提升需要用客观的评定标准来衡量。高水平运动员的诞生是运动员日积月累、经年累月不懈努力拼搏的结果。训练年限也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个衡量标准。一般来说,运动竞技能力的提升和训练年限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来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不再只来自专业退役人员,更多的是将招生重心放在中学生运动员身上。

1.2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

专业选择。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不同,不过在进入高校学习后,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运动员应选择与自身相符的专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文化教育服务有助于运动员未来的就业,同时也体现了高校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为了帮助高水平运动员尽快融入普通高校学生群体中,需要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独特的学术氛围。此外,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后也间接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运动员通过自主选择专业有助于其积极参与到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中,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来获得满足感。从整体上看,高水平运动员融入高校文化学习促进了高校各方面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高水平运动员在选择专业时受到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专业选择上更注重未来专业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其次才会选择自身所喜爱的专业,从某种程度上讲运动员在专业选择方面受到了限制。通过对部分高水平运动员调查研究得知,学校会对运动员的专业选择范围进行界定,这也就意味着运动员只能在其范围内选择专业,在这个范围中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类学科。这主要是校方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的文化水平较差,为了帮助其顺利毕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运动员选择专业的自由,这种做法大大打击了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

1.3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竞赛情况

进入高校学习的运动员更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顺利毕业和就业。进入高校后,部分运动员不再接受训练,这和学校的一些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学校会根据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加分奖励,而对于运动成绩不好的运动员来讲只能获得很少的奖励。这就导致部分运动员因为获取不到足够的学分奖励而担忧,担心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运动训练上,最终依然未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这就导致许多运动员将时间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最终影响整体训练,同时也影响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人才的浪费。

1.4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情况

从就业角度上看,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相比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运动员自身的文化基础和专业能力不牢固,同时实践应用能力也较弱,而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又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高水平运动员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从教练口中得知,竞技能力高的运动员就业相对容易,同时也由于体育项目的不同造成就业的差距,目前来看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率较高。而男女性别差异也是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重要因素。

2.优化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方式

2.1建立一套完善的多级训练输送体系

高校在招生方面应成立专门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机构,便于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在招生工作开始时需要在官网发布相关的招生信息和标准,如招生人数、招生范围等。让高水平运动员按照规定填写报名资料,之后由招生平台进行统一审核和测试,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面试和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对于高考成绩达到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可以被学校录取,而对于没有招满的学校可以采取补录。这种招生方法既公平,又公开。既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专业测试的次数,同时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高三文化课程,这种输送体制有助于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2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合理安排学训时间

体育教学系统和文化教育系统应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其需要同时兼顾专业课程和体育实践训练两方面的学习。但是运动员不能平衡好专业课程和体育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人才浪费。对于此种情况,高校运动员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和竞赛,这种学习方法能够保障运动员的专业文化成绩,同时也拥有足够的体育练习时间,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认知,摆脱自卑的心理恐惧,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3全面提高教员综合素质,实现科学化训练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科越来越细化,在整个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是监督者,同时也是竞技赛事的指挥者,其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发挥着引导作用。目前教练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影响着运动员整体实力的提升。现阶段,教练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对于部分教练员而言,一直沿用传统训练方法是其决胜的关键,但是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下体育竞技和训练。教练员应与高校一同制订完善的运动员人才培养制度,发挥好学校专业特色,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练员培养模式,从整体上提升教练员的素质。

3.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方面必须重视且找出问题的成因,寻找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创建完善的人才输送机制,建立良好的高校学习氛围,帮助高校运动员成长以及高校体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2]王萱怡.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4.

作者:赵文现 张紫薇 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