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生本视阈下塑造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目标,教师要对学生个体负责,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敏感性。教师要在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程序、教学训练等方面展开教学创新实践,以激活学生学科认知思维,形成崭新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本理念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教学有比较固定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资源整合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筛选,适时引入部分校本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学生地理认知基础、生活地域、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有整合意识,随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个教学目标: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以及人口增长的因素,掌握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使其建立科学的人口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综合考虑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特点,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对中国人口增长状况要有总体把握,能够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制约因素,找到其主要影响因子,培养科学的人口观。为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有更加真切的感知,教师从网络上搜集了不少数据信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如不同时期出生率、死亡率的相关数据信息,教师用图表进行了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教师利用信息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促使学生顺利构建学习认知,对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法运用。教师生动讲述、案例列举、数据分析、地图展示以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成功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多媒体能够将丰富的图片信息、动画视频、个性文字等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多重冲击,以成功调动学生多向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展开多重地理学习探究。网络信息的广泛介入,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选择,电子地图直观形象,其调度作用也更加突出。在教学“人口合理容量”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漫画,对人口无序增长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直观展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了。学生对这些漫画有浓厚的观赏兴趣,对文本学习内容也有了初步认知。教师此时提出思考问题:地球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呢?中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吗?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教师顺势引入教材内容,对“人口爆炸”“环境限制性”等内容展开学习探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漫画和思考问题,将学生带入深度思考中,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学生对社会、自然有比较深刻的认知,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能够形成较强的教学启发性。学生在观察漫画的同时,自然形成深度思维,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效果。漫画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再加上思考问题的辅助,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思维。从课堂学习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发动是比较适当的,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教学内容展开了多重研究。
三、优化教学程序,构建学生区域性认知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教师在执行教案时需要有调整意识,根据教学生成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学设计展开适当的修改,以优化教学程序。地理教学涉及区域认知问题,教师利用课本理论知识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进行多重对比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促使学生对区域人文问题展开深度研究,进而形成完善的区域认知体系。教师要让学生读懂地图、学会图文转化、展开空间想象,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地域文化与人口”时,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化特征,明确文化对人们思想认知的制约作用和对人口增长的重要影响。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显性的,具体存在哪些异同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信息,让学生指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不同?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展开了自发讨论研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共性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中国人口增长率,这说明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有显著影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再次进入热议中。教师利用最直观的数据展开教学发动,并利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问题设计连贯,教学引导顺利,学生的学习思维启动自然,教与学高度和谐。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应合理发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契机,这就是最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四、创新教学训练,塑造学生实践性能力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以提升课堂训练的针对性。学生对实践性训练内容有特殊兴趣,教师不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实践训练活动,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实际测量、地理实验、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等,都带有实践操作意味,深受学生喜爱,教师要给出具体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形成崭新的学科能力。课堂训练设计有众多信息来源,教师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为学生设计实践性训练内容,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有重要帮助。如“城市空间结构”训练设计: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对你居住城市的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展开信息搜集,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如果学生不居住在城市,也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你熟悉的城市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展开理论研究。学生听说要进行社会调查,都显得紧张而兴奋。很多学生对调查程序进行了统筹设计,教师深入学生群体,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操作路线,并对数据信息搜集、整合、分析、归结等问题给予具体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生社会调查获得圆满成功。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归结其突出亮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展示。为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教师将典型的调查报告以图片的形式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其他学生观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教师为学生布设社会调查实践任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训练形式。从学生的具体表现能够发现,教师的训练设计是适当的,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调查结果令人满意。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仅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历练,这样的训练具有更高的价值。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发动,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能力。地理学科有专业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展开教学实践,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旭.情境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
[2]张国庆.高中地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作者:莫苠 单位:江苏省 启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