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语拼音教学有趣及有效方法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语拼音教学有趣及有效方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汉语拼音教学有趣及有效方法浅析

一、学与看结合

低年龄段儿童对记忆材料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用看来进行记忆,他们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新编小学语文课本,在拼音教材的编排上十分注重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相结合,最有特色之处是教材配有“情境图”和“表形表意图”,即将一组字母或一个字母放入一幅图画中,把抽象的拼音变为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事物。在《教学参考书》中还创编了与之相应的“语境故事”。将字母寓于故事当中进行教学,这样的编排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思考图上都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通过“情境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拼音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凭借插图读准音、记清形,并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认识所学的拼音。由图引导看、由故事引导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一定要领悟编者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地用好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通过插图来降低拼音教学的难度。

二、学与练结合

1.学中适当练表达。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并有序地说出图画内容是训练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和“表形表意图”时,可适当渗透说话训练,加强对“语境图”和“表形表意图”的运用。运用教材资源,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有序表达的能力。需注意的是,不能把“情境图”当作“看图说话”。“情境图”不是“看图说话”的教材,而是为学生创设图与所学拼音之间的联系,如果利用“情境图”大做“说话训练”的文章,那就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去甚远,且得不偿失。

2.学中着重练拼读。

引导学生正确拼读汉语拼音,是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好汉语拼音,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并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发音的方法,如口形与舌位的变化,示范发音时可辅以手势的变化,尝试如何正确地发音。拼读中,两拼和三拼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引导他们经历由“不会—体验—会读—熟读”的练习过程,只有多体验、多感悟,才会有所顿悟。

(1)两拼音节的拼读。

对于两拼音节,教师比较熟悉的一个拼读诀窍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如b-ɑ→bɑd-ɑ→dɑ……这样拼读几遍后,自然成为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开始,教师可以领读,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按顺口溜的规律“溜”下去。

(2)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三拼音节时,可先出示与音节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如何拼读,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教学三拼音节的拼读时,如果遇到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则要采用“三拼法”,首先要掌握发音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以三拼音节“ɡuɑ”为例:直呼时,可让学生先做好发ɡ的准备,心里想着uɑ,一口气读出ɡuɑɡuɑɡuɑ。三拼音节拼读要快,要防止养成“呼必有三”的定势。学生拼读熟练后,要训练他们看到音节不要声母、韵母齐点名,而是自然直接读出音节。当直呼没任何问题时,可提高一个层次变换声调,进行拼读训练。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三拼音节拼读的规律。

(3)带调音节的拼读。

如果我们拼读的音节是有调号的,则在拼读时就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教法: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刚开始学拼音,可以用这个方法,如bābábǎbà。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bǎo(保),拼音时念b-ɑo→bǎo。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h-ǔ→hǔ。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学生易于掌握。

(4)四声的发音。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在学生拼读训练中,二声、三声是难点,可以辅以夸张手势,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提示学生声调的走势。如二声可由倾斜向上改为竖直向上,四声改为竖直向下,三声拐弯大一些,读得慢一些。还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具,如一辆小汽车,画上简笔画,“平路(一声平)、上坡(二声扬)、下坡上坡(三声拐弯)、下坡(四声降)”,用手势和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ɑ、o、e的四声。如“汽车平走āāā,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帮助学生正确发音。除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外,拼音的书写指导在教学中也同样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拼音和四线格,所以书写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四线格。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上格、中格、下格,并明确拼音的书写要求:一要会看笔画、笔顺图示;二要知道所写字母的占格;三要知道笔顺。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临摹,在写好描红后,再尝试着脱帖书写。

三、学与趣结合

要想激活拼音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拼音,乐于学拼音,教师还应在拼音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拼音的轻松与快乐。教师应活用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拼音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拼音学习活动中。

1.演一演。

学龄初期的儿童活泼好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1)实物演示法。

如在教学声母h和x时,搬一把椅子、拿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在学t和f时,拿一把拐杖进行直观演示,拐杖朝下“ttt”,拐杖朝上“fff”。在区分b和p、d和t、ɡk和h的发音时,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情况。

(2)表演法。

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作头饰、教儿歌、组织表演等形式进行。如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

2.编一编。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拼音教学中运用儿歌、顺口溜、绕口令、口诀等形式让学生记忆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鲜活的形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如汉语拼音的声母一共有23个,可以利用插图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把它们一一编成顺口溜,学生只要听到有关这个字母的顺口溜,就能回忆起具体的字母。

3.玩一玩。

教育家洛克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孩子们的工作就是玩,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这是教育家卡罗林针对儿童的特点而提出的理念。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游戏,因此,在拼音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学会拼音。

(1)变魔术。

课前用绳子变魔术,变出学过的字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完新字母后,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刚学的字母。

(2)摘苹果。

板画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就是一个苹果。

(3)猜口型。

这个游戏有助于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如平舌与翘舌的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猜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摆好口型让学生猜,或者学生摆教师猜,也可以同学之间互摆互猜。学生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不仅学得轻松,而且读得标准。

(4)击鼓传片。

用准备好的小鼓一边敲一边传卡片,鼓停了传到谁谁就读出拿到的字母。如果读错了,大家更正,读对了,大家跟着学。

作者:方佶蕊 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