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着眼于送气与否、字母与音素的复杂对应、改写与省写规则以及声调符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难题。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对外汉语;教学难点

现在通行的《汉语拼音方案》[1]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制定,并于1958年经全国人大批准公布,沿用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汉语拼音的制定,凝聚了我国语言学家的集体智慧,它不仅是中国人学习母语汉字发音的重要工具,同时伴随着新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也一向是非常重要的。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其书写上的便捷,大大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当然,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汉语拼音的教学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与疑难之处。笔者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与教训,以下就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上所存在的一些难点。

一、强调送气与否的对立

由于现代汉语声母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主要存在于鼻音、边音、擦音中,数量上也仅有4个(另有1个不成声母的浊鼻辅音),所以其他很多语言之拼音系统所看中的清浊对立,在汉语拼音中并不存在,原来拉丁字母中的清浊对立,转而被用于表示汉语普通话中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如b-p、d-t、g-k,也因此使得那些母语中存在清浊对立的学习者在运用拼音学习汉语发音时,容易将送气与否的对立自动替换为清浊对立,从而产生语音学习上的负迁移。比如不少初学者常将“他”读成“搭”,就是将“他”字的声母“t”([t’])误作与浊辅音相对立的[t],同时由于其母语中并不重视送气与否的对立,所以很自然地将其读作不送气音。

二、某些字母与音素的特殊对应

为适应汉语语音的独特性,《汉语拼音方案》中某些拉丁字母与汉语音素的对应也相应地较为独特。字母c在印欧语系中多表示[s]或[k’]的音,但是在汉语拼音中表示送气清塞擦音[ts’],看似只有一个语音符号,实际上却表示由一个复合的发音方法(塞与擦)所造成的音;而与拼音c形成送气与否对立的z,在汉语中用于表示不送气的塞擦音[ts],而它原本在印欧语系中多表示浊擦音[z]。对于那些母语为拼音文字、习惯了看着字母读出发音的学习者而言,z-c也是其汉语拼音学习的易错点之一。与上述情况相似的还有以下几例:字母j、w在很多印欧语系语言中多表示半元音,而在汉语拼音中,前者表示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后者则主要运用于零声母合口呼的改写。字母h用于表示汉语普通话中的舌根清擦音[x],而在印欧语系中则多表示舌位相对靠后的喉音[h],有些汉语初学者在发普通话的舌根清擦音[x]时,习惯于用母语中的喉音[h]来代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给以汉语为母语的听者造成听感上的不适,但一般的民众又很难科学地指出形成此类问题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者不得不注意的地方。字母q代表汉语普通话中的舌面送气清塞擦音,而在印欧语系的拼写系统中,这一字母或代表清舌根音[k],或代表小舌音[q]。再如汉语拼音中的清塞擦音ch、清擦音sh,在很多语言的书写系统中,虽然也存在着相同的拼写形式,但通常表示[t]和[],依照发音部位来说,汉语中的是舌尖后音,而后者用于表示的则为舌叶音,部位相较汉语而言更靠后一点。

三、改写与省写规则的复杂性

《汉语拼音方案》在设计时,为了方便书写与认读,制定了不少特殊音节的改写与省写规则,虽然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来说,存在一定的便利,但也给那些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带来某些困扰。汉语拼音中唇音与合口呼相拼时,韵头的u按规定需省略,如声母为双唇音的buo改写为bo,puo改写为po,muo改写为mo,声母为唇齿音的fuo也需改写为fo,但是声母若非b、p、m、f的话,却仍然要按照原先的拼写形式来书写,如luo、huo、guo、shuo。《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者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唇音声母本身就会带有圆唇的色彩,所以在与合口呼相拼时,可以相应地省略掉圆唇的韵头u。这种改写规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拼音学习者来说不太困难,因为他们是母语使用者,发音时不会漏发这个韵头u,但平心而论,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就会形成学习时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他们碰到bo、po、mo、fo这样的拼写形式时,往往不记得,或者根本不知道需要增读出一个韵头u来,教师纠正发音时他们能理解规则,但到自己独立运用时仍然屡屡犯错。与之相似的是,iou、uei、uen这三个复合韵母,如果前面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合,也即当它们自成零声母音节时,按照零声母音节的改写规则,要相应变为you、wei、wen,认读这三种变化后的形式并不太难,但是这三者与其他声母相拼合时,却要省写掉中间的字母,变成iu、ui、un。笔者见过很多汉语初学者容易把iu和ui当成双元音来读,而面对un,很多留学生更是一筹莫展,每次发音都需要教师提醒。撮口呼的ü([y])也是麻烦重重,因为这个ü的书写形式在英语、法语、俄语中都不存在,西班牙语中虽然有ü,但是与汉语的用法并不相同,只有德语中的ü与汉语相似,所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们用了各种方法来规避ü的使用,也即用各种省写与改写来避免ü的实际出现,如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写作ju~、qu~、xu~,零声母时则在前面加写一个y,变为yu~的形式。这样一来,就造成汉语拼音系统中ü与u的多重变换,字母u在汉语拼音中或表示后高元音[u],或代表前高元音ü([y]),在gun、kun、hun、lun中是[u],在jun、qun、xun、yun中又成了ü([y])。原本的设计初衷是让以汉语为母语的书写者更轻松省时,但却因为规则的复杂多变,反而造成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额外负担。此外,ung改写为ong,au和iau改写为ao与iao,当初方案的制定者主要考虑到手写体中u与a易混,为避免使用者书写时误将ung写作ang,au写作an,是以做了上述特定的改写规定,但是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误写倒是其次,过多的改写规则误导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见字读音,反而平添了学习与使用上的重重困难。

四、字母符号与音素的多重对应

由于拉丁字母数量有限,无法完全代表汉语语音系统中的音素数量,因而《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音符号与其所实际代表的音素并非唯一对应,叶军将其称之为“字母兼职”[2]。笔者总结《汉语拼音方案》中一个字母符号与多个音素对应的易混情况如下:

(一)字母e可表示[e]、[ε]、[γ]、[],分别涉及前半高、前半低、后高和央中四种不同的舌位,母语使用者能感受到很大的音感差异,也是外国初学者们需要强化训练的难点所在。

(二)字母i可表示舌面元音[i]及舌尖元音[]、[]。这三个音的分布情况不同,舌尖元音[]和[]仅分别与舌尖前音z、c、s及舌尖后音zh、ch、sh、r相拼,而舌面元音却不能与这两组声母相拼合。母语使用者能自然切换这几种拼合,但外国初学者就会感到吃力。

(三)字母a可表示[a]、[A]、[ɑ]、[ε],四者分布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其中前三者都属于低元音,而最后一个[ε]是半低元音,舌位相对更高。虽然语言学界从历史和对立分布出发,将这四个音素都归纳为同一音位/a/的四个条件变体,但从听感差异而言,处于半低位置的[ε]与其他三个前a、央a、后a的发音是相差较远的,很多留学生会把jian、quan这类音节中的“a”视为低元音a来读,有些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汉语的留学生仍然会犯相同的错误。其实如果将ian、üan设计成ien、üen,或者另立一个新的符号形式,可能会更接近实际发音,也更易认读。汉语音节中的韵母部分,其组合结构为“韵头+韵腹+韵尾”,其中韵头和韵尾并非必有,且这二者的开口度和音长也都小于韵腹,但汉语拼音的线性设计无法体现出这种发音特性,此外,汉语韵母若采用了“韵头+韵腹”或“韵腹+韵尾”的组合,很容易在形式上引起非母语学习者的误会,将其视之为双元音,例如汉语的ai就完全不同于某些语言中的ai,前者的a是韵腹,i是韵尾,a的开口度、响亮度大于i,音长也比i长,韵尾i甚至发音不甚清晰,仅表示从韵腹向i的收尾趋势。而如果将ai视为双元音的话,则后一个音素i是能够清晰听见的。与之相似的还有ou,这个韵母也是由韵腹o与韵尾u结合而成的,u作为韵尾仅表示韵母最后的滑动方向,与某些语言中的双元音ou并非同类。遗憾的是,《汉语拼音方案》未能将汉语韵母的这种结构特性展现出来,汉语初学者们容易犯下偏误。以上就是同样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系统与其他语言的语音系统,在符号书写形式上所展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它们给那些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拼写系统的语言学习者带来了诸多烦恼,也恰恰是值得对外汉语语音的教学者、研究者时刻留心与注意的。王晶曾指出:“方案并不只是为了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用,也给全世界希望学习普通话的人带来了便利。只是方案按照中国的音位设计,本国人在语感上更加容易接受,对不造成对立的音素差异不敏感。而外国人则能感到音素的细微区别,更加注意拼音的准确性。”[3]

五、声调符号过于简单

汉语拼音的声调符号有四个: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这种设计较为形象直观,但在实际的教学检验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半上无法标注

上声在非上声前表现为不完全的、仅有低降的半上调,真正需要读全上的“ˇ”仅出现在需要表示强调的句末,或者单字调中,从调值差异和出现使用的频率而言,半上更需要一个独立和特定的符号。

(二)变调无法表示

汉语声调的硬性变化规则包括有“一”“不”在不同声调前的声调变化、两个上声相连则前上变阳平,上文提及的半上也属于一种变调。如果变调能直观地显现出来,将大大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三)轻声按规定不标调

但实际上根据轻声前面音节的声调之不同,轻声音节本身有四种音高变化(例如“妈妈、爷爷、姐姐、妹妹”这四个词的轻声音节,各有不同音高),一概用不标调来表示,则抹杀了这种实际的听感差异,起不到指导发音的作用。

六、结语

《汉语拼音方案》从设计制定到推广,经过了无数语言学专家的研究讨论,施行至今已长达半个多世纪,多年来在无数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多重检验,其先进性与科学性有目共睹,而其在长期实际的学习与运用中所产生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也是事实,我们期待《汉语拼音方案》能进行切实的改造与修订,使之更适应于当前的语言使用环境及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

[2]叶军.《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使用中的一些问题[J].语文建设,1997,(8):36.

[3]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06.

作者:李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第二篇: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语拼音教学顺序分析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系统,培养其汉语意识。在汉语拼音教学四原则及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确定汉语拼音的教学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以音节为基本的教学单位,由音节到声母、韵母。关键词:拼音教学;教学原则;教学顺序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据薛家宝(2002;286)在言语交际中分析,听和说的比重分别占45%和30%,读和写分别占16%和9%。可见听懂别人的话和准确地发音是成功进行言语交际的关键。在汉语学习之初掌握正确的发音是多么重要。常见的“洋腔洋调”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初级阶段的汉语拼音没有掌握好。现阶段汉语拼音教学中,主要关注于怎样准确清晰地说明每个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而对于拼音的教学顺序一般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声韵配合表顺序进行。这样的顺序显然是以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为教学对象设定的。母语汉语者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学习汉字,汉语语音是已经习得的。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拼音则是以其为载体学习汉语语音。按照母语者的学习目的制定的学习顺序,显然是不适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因此,本文通过讨论尝试建立新的汉语拼音教学顺序。

二、汉语拼音教学原则

(一)为教学目标服务原则

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拼音的目的是掌握汉语的语音系统,获得汉语的语音意识。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以这个总的教学任务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因此,我们确定第一条汉语拼音教学原则:为教学目标服务原则。

(二)音韵教学原则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通常把元音、辅音与韵母、声母糅合在一起教学。元音、辅音是普通语音学的术语。声母、韵母是传统音韵学的术语。目前教学通常从元音、辅音发音的角度开始单韵母教学,而在其后复韵母教学中又从韵母、声母的角度教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概念之间相互转换跳跃,给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造成了负担。另外,汉语语音中还有声调教学,而声调与元音、辅音不是处于同一个系统中的概念,为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带来了不便。汉语音节的本质特征是声韵结构。描述汉语语音,声母、韵母这对音韵学概念更合适。由此,我们确定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二条原则:音韵教学原则。

(三)由上而下原则

目前大多数汉语拼音教学是以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tionalreflex)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汉语拼音教学当中,就是先教授韵母,然后是声调,然后是声母,最后整合为音节。实际上对汉语拼音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教授的知识,从低级基本技能出发,逐级向上,最后实现教学目标。据张金桥,吴晓明(2007)研究表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意识发展顺序却是相反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先是声母、韵母、声调作为一个整体;后是声母分化出来,韵、调作为一个整体;最后声调、韵母、声调完全分化出来。”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化整为零、由上而下的过程。这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语义音节语言,以音节为单位表义。所以,学习者首先习得的是音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教授到声母“x”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会说“谢谢”,当“x”单独教授遇到障碍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策略:先请学生说“谢谢”,感受“x”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进而掌握声母“x”的发音。建构主义也认为教学可以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即首先呈现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顺应汉语学习者语音意识发展顺序,我们确定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三条原则:自上而下的教学原则。

(四)由易到难原则

人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建构对新信息的解释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运到记忆中,而是以长时记忆为基础,输入的信息存储到短时记忆当中,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相匹配,如果与原有知识匹配成功,则用原有的知识代替,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提取出最相近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形成新的解释,存入长时记忆当中。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就要使后输入的拼音表征与原有语音表征接近。并且人更容易习得表征项目少的知识。拼音的语音表征项目少,则难度低,表征项目多,则难度高。由此,我们确定汉语拼音教学的第四个原则:由易到难原则。以上四个原则中,为目标服务原则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总原则,其他原则都要服从于这个原则,不得与其相悖。音韵教学原则是拼音教学的中心原则,保证拼音教学中概念系统的统一,能更精确地描述说明汉语语音的本质。由上而下教学原则是汉语拼音教学顺序的总原则,在遵循前两条原则的前提下,遵循由上而下原则。由易到难原则是在确定由整体到部分教学顺序之后,在平行层面上确定知识点先后教授的顺序原则。

三、汉语拼音教学顺序

汉语拼音与汉语语音一样是一个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都不是分散、孤立存在的。根据第二条原则,以音节、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概念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根据第三条原则,由汉语音节入手,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汉语教学,教师由音节到声母、韵母,由高到低、由上到下地教学。由于汉语音节的本质特征是声韵结构,因此,最后拼音教学顺序由韵母与声母决定。根据第四条原则,在音节层面,由零声母音节到有声母音节;在零声母音节层面,由单韵母音节到复韵母音节;在有声母音节层面,由容易的声母音节到难的声母音节。

(一)零声母音节教学顺序

1.根据由易到难原则,单韵母音节语音特征项目少于复韵母音节,因而教学顺序先于复韵母音节。汉语单韵母音节有7个:分别是a、o、e、i、u、ü、er这7个单韵母与声调结合构成的音节。其语音特征主要由这7个韵母决定。这些韵母的发音并不是独立分散的,而是由舌位高低、前后、圆展等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系统。这个系统里面,a和i处于两端,是有标志性的韵母。而人们学习有标志性的知识更容易。因而,我们确定教学由a和i两个音节开始。根据学习建构过程理论,前后输入的特征项目相差越少,越容易习得。因此,我们确定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音节教学:a>i>ü>u>o>e>er。这些音节中的韵母发音特征见下表:从i到er,每两个相邻的韵母之间发音的区别性特征只有一项,在习得前一个韵母音节的条件下,很容易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建构出后一个。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连续的单韵母音节发音系统。

2.复韵母音节教学顺序复韵母音节就是复韵母与声调共同构成的音节。汉语拼音的复韵母开、齐、合、撮四呼教学都是以开口呼韵母为标准的,因此,我们着重讨论开口呼韵母音节的教学顺序,个别情况再个别讨论。(1)在汉语音节中,韵腹发音最响亮,韵腹的差异在汉语语音中是最显著的,属于标志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按照韵腹的标准将开口呼复韵母分组,分别是a组复韵母,e组复韵母和o组复韵母。遵从由易到难原则,我们确定开口呼韵母音节的教学顺序为:a组>e组>o组。具体顺序为:a>ai>an>ang>ao;e>en>eng;o>ou>ong。每组内部两个相邻的音节之间发音区别性特征项目都是相差最少的。(2)复韵母ie、üe、ei中的韵腹发音不同于任何一个单韵母,但其书写形式却与单韵母e相同,容易造成混淆。因此有必要单独作为一组教学。仍然遵从由易到难原则,其教学顺序为:ie>üe>ei。

(二)有声母音节教学顺序

由于我们确定的汉语拼音教学顺序是先零声母音节,后有声母音节。因此,有声母音节教学顺序主要取决于声母的难易程度。

1.汉语拼音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成六组。分别是唇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这六组音的发音部位构成一个连续的系统。按照发音部位的顺序可以确定教学顺序为:唇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2.每组声母内部由于发音区别性特征的多寡,又有不同的难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声母音节教学顺序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1)b>p>m>f;(2)d>t>n>l;(3)s>c>z;(4)sh>r>ch>zh;(5)x>q>j;(6)h>k>g。

四、结语

学习的建构过程并不是单一固定的过程,而是灵活的。因而,汉语拼音教学顺序也可灵活改变。根据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一原则———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对象母语的差异而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参考文献:

[1]薛家宝.英语语言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86.

[2]柴俊星.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效途径的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05(8).

[3]张金桥,吴晓明.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5]朱勘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韵母教学顺序[J].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425-431.

[6]周芳.对外汉语语音研究与语音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3.

作者:周林艳 单位:东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是一种表音符号,这些符号是抽象的,因而比较难记,也容易混淆。但是,学好汉语拼音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帮助学生识字、正音,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写话。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象是一年级的新生。一年级的孩子才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年龄小,以前从未接触过拼音,却要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4种声调,还要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这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小。如何利用汉语拼音自身形象性、情趣性、记忆性、实践性的特点来探索教学的策略呢?

一、编儿歌,强化字母的音和形

儿歌,是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的,它们朗朗上口,易于接受。我们在拼音教学中,可以借助儿歌,强化孩子的记忆。在刚开始学习声母时,我发现不少孩子将“b”“d”弄混淆,经常把“bái”读成“dái”。于是,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这两个字母有什么异同点,孩子们一下子说出来:“它们都是一个竖再加个半圆,但是半圆的位置不一样。”接着,我再让孩子说出两个半圆的具体位置,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总结出了一首儿歌:“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b、d对坐乐呵呵,我们都是好朋友。”拼音字母中形近的比较多,又比较难区分,而一首小小的儿歌就可以解决问题:伞柄朝上f、f、f,一扇小门n、n、n,一根小棍l、l、l,小棍带点i、i、i,i带尾巴j、j、j……这样,孩子就会在自己熟悉的儿歌中学习拼音了。

二、借助游戏,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游戏和儿歌一样,也是幼儿园的孩子们熟悉的,它是孩子们喜爱的基本活动。把游戏引入拼音课堂,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学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找朋友

学习完汉语拼音之后就进入了复习阶段,一味地反复读写让孩子学得很乏味。于是,我用硬纸板简单地制作了所有声母、韵母的卡片。课堂上,孩子们任意拿一张卡片,并且记住自己所拿的字母。我说出一个音节,相应的孩子就举起自己手中的纸牌,其余同学判断正误。几轮下来,大家几乎都没有错误了,一节复习课就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

2.画一画

有一课,我要孩子们用圆、直线等拼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我本以为,孩子们年纪这么小,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结果却让我吃惊,孩子们几乎拼出了我们学过的所有字母,这些字母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不得不惊叹: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而这个游戏,充分挖掘了他们的潜力。画一画的方式可以用来鼓励孩子联系生活,进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组、创新。

3.送邮件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区分是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虽说语文书上都有三个归纳的表格,不少孩子也记住了,但这种记忆纯粹是死记硬背,他们没能够灵活运用,经常把这些字母送到别人的“家里”。于是,我设计了“送邮件”的游戏,预先让孩子们每人制作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写了自己喜欢的字母。课堂上,我让三个孩子分别举着“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个牌子,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字母走到相应的分类里去。如果这个孩子走对了,下面的孩子就读出他的字母,并说:“对对对,快收件。”如果错了,就说:“错错错,没人收。”然后再请一个孩子来纠正。

三、开展小组的合作与竞争,在不同的氛围中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

1.儿歌大比拼

我们的教材几乎每一课都融入了极具趣味性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渐渐地,孩子们学习到新的字母时就会自由地发挥想象编儿歌,还用上不同的节奏,有个孩子甚至唱了起来,大家都觉得很新奇,也不自觉地学了起来。于是,各种各样的儿歌涌现出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景,大家“炫耀”着自己的儿歌,学得也更带劲儿了。

2.想象大集合

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片,孩子们总是能联想到不同的物品。在教学声母“t”时,我出示了一张大大的图片,并问孩子们:“t”像什么?孩子们一下子想到了许多:像伞把、像镰刀、像鱼钩、像倒放着的“f”……“哪个小组的孩子想象力更丰富,哪一组就会获得更多的五角星。”孩子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展开想象,也加深了他们对字母的印象。

四、拼音学习与识字、阅读、写话相链接,发挥拼音的实用性

1.拼音学习与识字相链接

学到《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时,生字表里出现了两个音节相似的字:“又”和“用”,孩子们口齿不清,不能准确地读出来。这时,拼音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yong”“you”两个音节呈现在孩子眼前,他们一下子就区分开来。

2.拼音学习与阅读相链接

学习拼音是为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多阅读课外书籍,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带拼音读物的阅读将拼音和阅读联系起来,不仅巩固了拼音,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拼音学习与写话相链接一开始,孩子没有掌握所有拼音,我就让孩子把发生的事说给家长听,家长帮助孩子写在本子上。渐渐地,孩子的拼音学完了,他们可以独立地记录自己当天的心情,语言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会了仔细观察生活,能将学的拼音、学的字运用于生活之中,描写生活。

作者:洪黎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第四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汉语拼音作为学习汉字和阅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法,是小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教学工作。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性等问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并不太高。如何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拼音是小学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学习内容,是语文学习甚至各科学习的基础,所以在一、二年级的汉语拼音学习中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对小学学习至关重要。但是,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漫长枯燥的过程,是小学教学中的一大难关,教师如何利用多彩丰富的课堂形式使孩子们乐学、爱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为了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必须要实现的。

一、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一,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对汉语拼音的初步接触中出现了差异,对拼音的学习程度和熟悉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已经可以达到背诵的程度,有的孩子却从未接受过汉语拼音的教育,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每个孩子在小学汉语拼音教育的起点不同,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幼儿园学习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不同的知识水平,另外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也会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产生不确定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但是必须了解的一点共性是:通常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且专注力的维持时间较短,加之教师的课堂安排相对枯燥,就极大降低了拼音教学课堂的效率。第二,方言严重影响着拼音的学习。不论哪个地区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到社会全体,小到个人家庭,所接触到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我国教育要求全体师生说普通话,拼音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更要落实普通话的使用,这就增加了拼音课堂的语言规范难度和压力。而且学生的学校语言环境和家庭语言环境的不一致导致学生不能坚持规范的读音。

(二)教师、学校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二者对学生的教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许多教师未能做到二者兼具,综合素质较低,尤其是乡村教师。这表现在专业水平不高和教学思想落后两个方面。专业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许多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活动,忽视了发音基本方法和各个器官配合对拼音教学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教学模式单调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是由于过度依赖自身经验不去创新,反复使用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拼音教学游戏,使学生失去新鲜感,觉得枯燥。学校教学软硬件建设落后,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活动。乡村学校教学资源比较缺乏,一般在拼音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只有拼音学习卡片、挂图等。

(三)家庭存在的问题

乡村家庭教育表现出老辈教育的特点,很多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通常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法对孩子的拼音学习加以指导,且农村学习意识淡薄,对小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产生消极影响[3]。

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对策

(一)学校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合理规划经费,尽可能丰富汉语拼音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的采购和使用。另外学校构建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对校园内部的语言环境做出相关规定,为小学生的拼音学习营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可以在教室内部打造成拼音世界,把拼音字母表挂在教室里,或者在校园里布置上拼音字母样式的花草、围栏等。其次,学校加强汉语拼音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强、具有创新精神且受欢迎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模式的丰富

教师应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式教学中走出来,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活动,重视汉语拼音教学的特殊要求,提高课堂的专业性。教师应清楚掌握拼音发音时的嘴唇形状、牙齿和舌头位置的配合,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要一点点对学生的读音和口舌齿的配合进行纠正,进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丰富教学模式,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趣味性教学,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有趣的拼音教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教师通过采用观察记忆法。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常来讲小学生对图片的感知能力远高于对文字的感知,因此利用插图进行拼音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特别是容易被混淆的拼音字母,也可以通过利用插图使学生对字母有了直观的了解后,用儿歌来加强记忆,如“e”的插图是鹅,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且说出来,形成多次记忆;“f”和“t”,根据字母的特点将其编成儿歌“伞把儿t,拐棍f”,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加强对形近字母的记忆,也可以很好地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兴趣。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进行拼音学习,可以小组探究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即可。也可以按照每个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掌握较快较好的学生帮助和监督掌握较差的学生,相互促进,又使学生产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新鲜感。

三、总结

总之,进行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精神,结合小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措施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开放式课堂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实践运用,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吕保桦.汉语拼音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2(4).

[2]陈梅.浅析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2014(3).

[3]王伟迎.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4]董淑红.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作者:蒙继康 单位:广西河池市罗城仫老族自治县兼爱乡地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