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游戏点亮低段拼音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游戏点亮低段拼音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游戏点亮低段拼音教学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掌握汉字最基本的教育环节。但是一年级孩子特殊的身心特点,让我们不得不巧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立足于拼音教学,从拼音游戏的种类,拼音游戏的教学注意事项着手,浅谈拼音游戏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拼音; 游戏 ;趣味

拼音,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符号,看似简单却给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当头一棒。拼音学习是语文的开始,是我们识字的好帮手,拼音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要让孩子和拼音交上好朋友,就要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乐趣。这就离不开我们的催化剂——游戏。把孩子带入游戏乐园,在游戏乐园中学习拼音。

一、拼音游戏的种类

1.讲故事。

拼音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最关键的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讲故事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枯燥的拼音规则变得形象有趣,从而加强记忆。在教学y、w和i、u、ü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孩子们反复练读三句话,大y小i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i,大w小u组成整体认读音节w u,大y小ü组成整体认读音节yu。我以为孩子们背下这三句话,就可以记住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结果孩子们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这三句毫无味道的话让整节课显得沉闷。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第二节课时编了个小故事。大y妈妈拉着小i,大w妈妈拉着小u一起去游乐园玩,小ü看见他们,非常难过,号啕大哭,因为他没有家人。大y妈妈见了,说:“你拉着我,我们也成为一家人”小ü擦掉眼泪,开心地笑了。故事讲完,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也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因为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是家人,不是没有生命的字母。故事赋予了字母生命,让拼音学习变得有意义。

2.不倒翁。

不倒翁游戏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的框框,左边写上一个字母或音节,右边再写一个,教师读,学生听是哪一个,然后往左或者右边倒。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座位上稍稍活动,充分考虑了他们好动的性格。刚踏入小学的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在板凳上的40分钟,通过游戏,再次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不倒翁游戏通常用来区分容易混淆的字母,如b、d、P、q。由不倒翁游戏衍生出来的还有一系列,如左右手游戏,上中下游戏。游戏形式不变,只是将动作改成左右手和上中下。做这类游戏可以增加层次,如第一遍,老师发音,学生做动作;第二遍,老师做动作,学生发音。如此反复,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动作游戏打破了教学的常规,让孩子们“动”起来。

二、拼音游戏运用的注意事项

1.重视游戏常规的培养。

游戏在课堂教学中会被反复使用,游戏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但是同样另一方面,也会使课堂失控。小朋友们都一心做游戏了,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就事倍功半了。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游戏常规的培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口令让孩子们迅速进入游戏状态。如“不倒翁游戏开始啦,小耳朵仔细听,小嘴巴闭闭紧。”几次操作下来,孩子们自然会明白游戏规则,并且和你一起说着游戏口令很快进入游戏状态。当然还要强调在游戏过程中谁乱说话或者没有认真听的,都要被淘汰,不能参加这次的游戏。出于对游戏的渴望,孩子们一般都能很好地克制自己,这样游戏也能很好地进行下去。在“左右手”游戏环节,常规要细化到左手怎么举,右手怎么放,手不是弯曲的,更不是猜谜语似的随便举。在“送礼物”游戏环节,需要强调当摘卡片的小朋友读完,其他小朋友要及时作出反应,读对跟读,读错立马用手势画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游戏常规是运用游戏教学拼音最关键的部分,好的常规一旦养成,那么后面的拼音教学将更加高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让孩子学得更快乐。如果没有良好的游戏常规,那么所有的游戏都会变成干扰教学的麻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课堂无序。

2.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全日制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一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和个性心理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必须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拼音游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在教学“g k h”的第二课时,用“送礼物”游戏来进行拼读音节的巩固与反馈。这时候的卡片出示就需要有层次,第一组出示的卡片可以是g k h与e、u相拼,不带声调,等小朋友们都读熟之后再出示第二组卡片,然后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上声调,第三组卡片自然就是音节词了。这样有层次的教学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学习更加紧密有效。

当然,每一种游戏的选择都是有针对性的。像刚刚说的拼读音节的反馈就适合用“送礼物”游戏;如果是区别易混淆字母,要用“不倒翁”系列游戏;像拼音规则的熟记就要用“讲故事”和“编儿歌”的游戏。我们教师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乐园里畅游。

3.创设完整的游戏情境。

有人会说,在游戏乐园的教学中,不是已经一直在创设情境吗?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再次强调呢?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要创设情境,可是却忽视了“完整”,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创设“完整”的游戏情境。

在教学“an en in”的第一课时,我创设了情境去小兔子南南家玩,正好情境图上是在家里看电视。导入结束之后,在教学给“an en in”戴声调帽,我又设计了闯关游戏。看似都是创设情境,然而两个游戏情境都是割裂的不完整的。这样整堂课显得零散不协调,孩子们的思维会被打乱。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使情境统一,让孩子更好地融入课堂。

拼音教学不是难题,也没有规定的教学方法。游戏是拼音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要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作者:郑玉蓉 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百草园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