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车险市场的PEST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车险市场的PEST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车险市场的PEST分析

2012年5月1日,我国正式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保险市场,意味着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车险市场扫清了政策上的障碍。长期以来外资产险公司保费占我国国内产险总保费之比仅为1.10%[6],在车险市场上的份额更是寥寥。车险市场对于外资保险公司的开放一方面履行了对于世贸组织的承诺,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压力。外资保险公司的引进,带来了国外更为成熟的保险经营模式和公司管理运营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外资保险公司不会对于我国车险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外资可以取得交强险的经营权也意味着外资公司有了和国内保险公司一样的发展平台。长期看来,这一举措必定会对国内车险市场带来影响。在外资保险公司探索国内车险市场的期间,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可与向其参考借鉴,从服务质量和精算技术上不断看齐。外资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更加严格,因此在核赔、赔付、伤亡处理、代位求偿和残值处理的工作上更能体现效率和规范,更能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高要求。而且通过在国外经验的积累,外资保险公司对于高端车险市场的运营更有经验,需要的只是数据上的分析以做好精算定价,这会对国内保险公司造成一种压力。而在国内车险市场的业务创新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的加入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启示。外资保险公司的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可以做到更加全面,例如某些国家的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还包括精神损失补偿。这些选择范围更广的附加保险与基本保险的组合,可以制定出更符合车主需求的个性化保单,这在交强险可变动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更具吸引力。因此长期来看,车险市场向外资开放将给我国车险市场的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

E(Economic)经济环境分析

(一)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良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将稳步提高,所带来的乘用车的增长必然会给车险市场带来更大发展的空间。我国车险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在交强险政策的扶持下,未来的车险收入还可以实现稳步的增长。

(二)高端车险市场的不断扩大2010年1到11月,进口汽车上牌量达58.4万辆,同比增长89.2%[8]。进口汽车构成了我国高端车险市场的主要部分,这个市场的投保人消费能力强,需要的保障也会相应更高,而之前我国车险市场对这一群体的服务还不够到位,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之前的不够重视,可能会在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抢占一定的高端车险份额。但是分支机构覆盖不全,也造成了外资保险公司有限的服务质量优势不能吸引大部分的客户群,只能影响少数分支机构所在城市的保险市场,因此中资保险公司占有车险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局面短期之内不会有根本上的改变[9],国内保险公司完全可以通过业务的拓展以及本土的优势占领高端车险市场。

(三)外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保险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随着车险市场对其开放,会吸引一定数量的投保人选择其保险产品,因此将与国内的保险公司产生竞争的关系。尤其是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往往选择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新车购置率也相比之下较高,高端投保者相对集中,同时外资保险公司也会在相应一线城市设有保险公司的总部等直属机构。这种策略使得外资保险公司市场的份额可以相应得到较快的增长,占领到更高层次的保险市场,给国内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10]。面对有待继续开发的高端车险市场,国内保险公司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占据主动。

S(Social)社会环境分析

目前,普通民众对于风险的认识远远不够全面,虽然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但对于保险这种通过风险频率厘定保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产品由于不能完全认识其运作原理而难以产生好感。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购买率提高,政府通过交强险使得普通民众对于保险有了人身保障以外更多的认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保险业自身不足导致的负面评价的积累,造成了现在保险公司高认知度、低美誉度的尴尬现状。

(一)长期以来保险市场低准入门槛、高赔付门槛的运行模式给普通民众留下了理赔难、惜赔、拖赔的印象。承保时追求数量而对风险的把控不够严格造成了理赔时的负担,从报案、查勘、定损、赔付的环节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运作不够规范,保险公司之间赔付标准不够统一,使得理赔工作无法使投保人满意。

(二)部分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于所投保的车险没能完全深入地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免责条款未能充分解读,在出险时就会产生许多的争议。而由于车辆风险本身的特点,小额赔付频发却可能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使得普通民众对于车险很难有好的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车险从业人员素质不齐导致展业时就存在了一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因为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有限,保险责任范围比较狭窄使得保险保障不够充分。

(三)媒体的错误的报道和解读。当前媒体上对于保险行业的报道多涉及负面的消息,其中的一些报道虽然出于维护投保人的利益,但是却没有充分理解保险的运作原理和保险条款设置的内在原因,因此存在一些“误读”,这种错误的导向也使得保险业的美誉度长期得不到提升,投保人也对于保险业有了更多的误解。

(四)现有保险险种较少,保险保障不足。交强险的设计是为了给车险事故中的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强险本身的设计就暴露出了保障不足的问题。对于财产赔偿和人身伤害的给付不能满足原来设计的基本保障的要求,反而由于程序上的繁琐加重了保险责任人通过保险获得补偿的负担。而为了弥补交强险的不足,就要商业车险发挥作用。但现有的商业车险种类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的需要,尤其是在高端车险市场上,现有的险种往往不能满足高端车车主的需求,赔付不足,缺乏针对性。长期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上又缺乏真正的保险创新,使得商业车险在投保时难以通过附加险的选择实现保单的个性化。以上的这些弊端都使得保险业在公众眼中作为商业机构的盈利性质被不断放大,而保险本身的社会效益发挥不足或不被重视,从而使得保险公司的社会公众形象不佳。

T(Technological)经营技术分析

(一)相关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险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

保险公司的经营需要面对更高要求,应对更多挑战。“异地出险,就地理赔”对于保险公司的定损期限和理赔效率都提出了挑战,服务质量也面对着更严格的考验。首先对于保险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就提出了更高的联网要求,公司需要省级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建立异地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而信息的完善需要一定的过程。另外,对于一些中小公司,其分支机构难以做到全国覆盖,无法实现本公司分支机构在保险事故发生地迅速出险核赔,提供对于投保人的保障,外资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就地理赔”的硬性要求就需要更加广泛的行业内合作。行业内合作所涉及到的保费分担问题无疑又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的复杂性。同时为了保证异地理赔的质量,也需要更加全面的跨行业的合作,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11]。另外,由于保险从业人员培训标准的提高,自主选择汽车修理厂的权限下放给投保人,国内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普遍提高,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冲击,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普遍加大,而在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充分的大环境下,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很难转移到投保人身上,这就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保险公司需要对自身经营方法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公司经营的利润空间。制度的摸索和完善需要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此期间保险公司会面临更多的未知挑战。这些不确定性也对于不同保险险种费率的厘定带来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保险公司需要更加科学的计算确定经营成本,通过公司管理模式的完善维持利润空间,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经营中,对于投保人和公司的管理者加强风险意识的灌输,通过加强风险防范以追求利润空间的稳定,因此给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上的借鉴

国内保险市场在保险产品的创新上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是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国际视野所带来的软肋。在费率的厘定上,也往往需要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已有经验,因此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始终处于对国外的追赶之中。就交强险来说,相对于国外完善的机动车强制保险市场,我国发展了五年多的交强险市场尚显稚嫩,外资公司可以凭借其积累的管理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在目前交强险的框架下带来一种借鉴综合后的经营模式,例如更加注重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意识的培养,从而为国内的保险公司提供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和理念[12]。我国的保险业一直以来在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上比较迟缓,外资公司的进入甚至可能在稍高的保费水平上带来更全面的保险保障范围。

而就整个车险市场来说,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是一种经过实践摸索的更成熟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只需要对经营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适应国内市场,一旦适应,其运营的效率可能会更加突出,尤其体现在服务层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主愿意承受更高的保费以获得更高质量的保障,外资公司更有优势凭借其对于相应情况处理所积累的更多依据和经验,拿下高端车险市场[12]。同时,外资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更加严格,因此在核赔、赔付、伤亡处理、代位求偿和残值处理的工作上更能体现效率和规范。尤其在效率方面普遍高于国内保险公司,回访机制和善后处理也更为全面化,对于普通投保者也极具吸引力。这对国内车险市场普遍的赔付低效率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触动作用,从而带动国内市场的规范化和完善。

我国保险公司面对同时作用的政策压力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大环境,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机遇与挑战,在不断地调整中谋求未来的发展。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国车险市场的规范化在政策的指引与保险公司自身的完善下依旧充满希望。(本文作者:赵婉竹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