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启发式教学法下初中生英语学习路径浅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启发式教学法下初中生英语学习路径浅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启发式教学法下初中生英语学习路径浅探

【摘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揭示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全体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尚未定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今后的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学·导·用”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成绩。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导·用”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1]提倡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式学习理念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体验、发现相关的语言规律,在语言规律下逐步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要求,从而帮助学生调整情感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不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法认为学习者是外语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为引导、启发。涂荣豹[2]教授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将其称为我国的教学瑰宝,提倡启发式教学。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关于启发式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研究,以及初中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文章较少。所以,本研究将会丰富初中阶段启发式教学的研究,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建议。

1启发式教学法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1.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提倡在学生自觉需要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培养,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通过思考问题,才能收获真实有效的体会。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广博的知识,还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进而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1.2理论基础

1.2.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教学为首要任务的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创造能力在教师的命令下遭到了损害,带来的结果是学生的思想大多来源于对教师的模仿,因此他们在飞速变化的社会里难以适应[4]。1.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习是学习者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这完全不同于直接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认知。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构建新的认知,这样学生才能学到广博的知识,才能具备灵活迁移的能力。

2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2.1初中生的特征

首先,初中生大多处于12~15岁年龄段,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强,身心迅速发展,心智上符合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其次,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比如注意力的稳定性、目的性、选择性。再次,在自控力方面,初中生在自我控制的策略上,需要教师或家长给他们有效的指导。最后,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更为明确,但是整体而言,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还是处于中等水平。

2.2初中生在自主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自我效能感较低。班杜拉[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在某一行为是否会取得成功的主观判断。学生选择哪种学习策略也取决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决定了学习者对自主学习能力效果的判断。高自我效能者,坚信自己能主动接受极具挑战的任务,愿意尽自己全部努力去付出,意志力坚定,他们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相反,低自我效能者,避免挑战性的任务,遇到这样的任务不愿付出努力,只要失败就放弃,常常进行自我否定,在具体的目标面前紧张,产生无力感。2.2.2缺少科学的学习策略。由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虽然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知识的传授方式应是教师在课上讲授。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知识延续了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笔者在河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有过4个月的实习经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教师课上不讲解,学生自学,学生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学生不实践,只有教师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学到语言技能。2.2.3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能力能推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自我评价,帮助学习者发现自身有关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自我调节,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问题。在现代教学中,终结性评价占据了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终结性评价带给学生巨大的压力,造成学生做不到科学地自我评价和调节。

3基于启发式教学法的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提倡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以学而教,借助启发学习的途径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蓝忠武[6]构建了“学·导·用”的英语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自学·引导·运用”原则,(简称学·导·用)如下:第一,语言与思维的制约关系决定着学习外语的方式应是“学·导·用”相结合。教师应明白学生的内部动机对创造性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而外部动机则不利于创造性的发现。学习语言首先要理解,接着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应用练习,单纯机械的背诵学习方式和学习语言的规律大相径庭。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内部的学习动机,通过自己的活动与操练,掌握语言交际能力。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导·用”。教师引导、指导学生独立学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3.1学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言学习重在学生的学,不是教师的教,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要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应以自学为主。自学能力指学习者具备了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具体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而做充足的准备,最终顺利解决问题,能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3.2导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外在原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有机结合,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师应在学生的思维堵塞点上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构架思维桥梁;在学生的思维点上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升华思维;在学生的思维交叉点上设置问题引发思考,领导思维方向。

3.3用是目的,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我国初中生英语的实际需要出发,偏重实践训练的同时,将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初中生的书面语和口语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困难点并寻找解决办法。

4结语

基于启发式教学法而构建的“学·导·用”原则,“学”以致“用”,“导”以训能,“用”以促“学”[7],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初中生初学英语,研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需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只有将语言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自我训练,才能实现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韩龙淑,涂荣豹.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66-68.

[3]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8-39.

[4]肖爱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诠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71-74.

[5]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7]蓝忠武.论英语教学改革的“学·导·用”原则[J].教育论丛,1988(1):49-53.

作者:秦剑 杨素香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