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浅议

科技期刊编辑的两大主要基本职能是对科技论文进行审查把关和加工整理[1-4],这要求编辑既应善为人师[5],即做作者的老师,帮助作者提升论文的学术和写作质量,凸显论文的闪光点;又应善于做学生,向别“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编校技能,这里的“人”不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还包括书本、网络等。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兼有老师与学生两种角色。目前,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生角色的论述较多,许多编辑同人探讨了编辑学习的意义、重要性、途径等[6-9],而对编辑老师角色的论述较少,而将两种角色结合起来的论述则更少。为此,笔者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角色做以浅析,以强化编辑同人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在工作中能时刻扮演好这两种角色,发挥好自己在科研成果传播中的应有职能。

1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角色

1.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编辑为人师的前提

科技期刊编辑需具有甘愿为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其为人师之基础。认识决定行动,编辑应对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职业荣誉感,这样才能全心全意为这份工作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试想如果编辑对自己的工作在认识上出现偏差,认为编辑是剪刀加浆糊、是为人作嫁而自己衣不蔽体的工作,甚至认为编辑在奉献的同时也应适当给自己捞点儿好处,那他肯定干不好本职工作。人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中的,编辑也不例外,在日常的工作中,编辑经常会碰到自己同学、同门、朋友、老师的稿件,在处理这些稿件时,若编辑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则会走歪路,想方设法(直接或间接干预专家审稿、选择审稿较宽松的专家审稿)使原本达不到发表要求的稿件顺利发表。另外,当前的论文有愈演愈烈之势[10],这与部分编辑部工作人员在金钱面前丧失职业道德不无关系。因此,编辑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本着对社会、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守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公平、公正、客观地对待每篇稿件,做到以质取文,不徇私情,自觉抵制论文。编辑工作是一项劳心费神的脑力劳动,工作辛苦、劳累,在处理写作质量欠佳的论文时,难免会上火生气。这时编辑要学会换位思考,需认识到作者和编辑在科研成果创造和传播中职能分工的差异,在书写修改意见时要措辞温和,与作者电话沟通时语气要平易近人,对作者的帮助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切不可高高在上,对作者横加指责,更不能恶语相向,以免伤害了作者的感情,使作者对编辑和刊物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编辑对作者耐心、亲切的态度也是其必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1.2深厚的专业知识是编辑为人师的专业保证

科技期刊不同于一般的大众读物,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编辑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成果的传播中发挥审查、把关的作用,在编辑加工文稿时才能提出专业、中肯、易为作者接受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如笔者在处理一篇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论文时,发现作者提供的一张电泳图片的目的条带形状很规整,亮度非常高,笔者根据自己做电泳试验的经验判断作者可能对目的条带进行了修饰,遂与作者进行了沟通,作者承认其确因原图效果不理想而用作图软件对目的条带进行了处理。笔者随即建议作者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前提下重新进行电泳实验,最后作者提供了一张效果非常理想而且可信的照片。另外,笔者在处理畜牧兽医方面稿件的工作实践中,还经常遇到作者将基因与蛋白混为一谈;对试验步骤介绍不连续,中间出现跳跃,有些重要的试验步骤被缺省;将电泳图片DNA标样的图注误写为DNA分子质量标准,或将DNA标样各条带长度标反等错误。若编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此类错误是很难发现的。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是其为人师的专业保证。

1.3精湛的编校技能是编辑为人师的职业保证

科技期刊工作既是科研工作的龙尾,也是龙头,从这个角度讲,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应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在科研工作中,编辑与作者的工作职责不同,作者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上,对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图表的正确使用及编排、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等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深入,这就要求编辑以自己精湛的编校技能对作者进行帮助,以使其科研成果能顺利进入传播领域。因此,精湛的编辑技能是编辑为人师必备的基本功。

1.4扎实的文字功底是编辑为人师的基本功

在加工文稿时,编辑应凭借自己的文字功底对干瘪、生涩的内容加以润色,使其语句通顺、行文流畅;对累赘、冗余的文字加以删减,使其语句精炼、言简意赅;对写作思路混乱的内容加以梳理,使其逻辑通顺,层次清晰。编辑的文稿加工职能更重要地体现在对作者词不达意的表述加以纠正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常遇到作者想表述的真实意思与其论文的字面意思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编辑帮助作者用通俗易懂、无歧义的语句将正确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为读者扫清阅读和理解障碍。因此,扎实的文字功底是编辑为人师的基本功。

2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生角色

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要想能胜任工作,不被淘汰,不论其入职前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都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6-9],即要时刻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否则其原有的知识将随着知识的飞快更新而老化,最终导致其难以胜任编辑工作。编辑在编校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自己觉得不妥或不对但又拿不准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这时编辑应带着问题去向别“人”学习。若是学术问题,编辑应向相关的多位专家、学者请教,综合他们的意见,以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若是编校问题,应向同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及书本学习,使问题的解决方法合乎国家标准规范、业内习惯。

2.1做作者的学生

编辑对作者文稿的修改、加工过程实际上也是向作者学习的过程[8],只不过这种学习掩盖于编辑的工作要求之下,不易被察觉和认知。当今时代,学科分支越来越细,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期刊不可能为每个学科配备一名编辑,只能通过合理分配,将内容相近的学科集中在一起,由一名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编辑负责。因此,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常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这时编辑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作者学习。另外,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理论层出不穷,因此编辑即使是在处理自己之前主攻学科的文稿时,也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此时亦应向作者虚心请教,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编辑要对向作者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明白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此时要放下人师身份,虚心学习。向作者学习既可使编辑不断丰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也会拉近编辑与作者的感情,为期刊发展培植稳定的作者群。

2.2做审稿专家、相关学者的学生

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与审稿专家打交道,这为编辑向审稿专家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编辑可通过审稿意见向专家学习,也可借助与专家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直接通过电话或E-mail等方式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如笔者在处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时,经常碰到作者将同源性、一致性、相似性混为一谈的问题,为了搞清楚这3个术语在用法上的区别,笔者通过E-mail向3位长期为本刊审稿的学术态度严谨、审稿认真的专家进行了请教。在3位专家的帮助下,笔者基本掌握了这3个术语的区别,并将掌握的知识熟练地运用于日常的文稿加工工作中,提高了这3个术语使用的规范性。编辑也可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向与会专家、学者学习[11],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对于在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单位工作的编辑,还可通过旁听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会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这种学习既可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也为日后邀约高质量的稿件提供了线索。

2.3做编辑同行的学生

精湛的编辑技能是一名合格编辑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编辑应通过一切途径向同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编辑可向自己身边的各位同事学习,身处同一编辑部的编辑由于每个人的编龄和负责的学科不同,导致其所擅长的编辑技巧各异,大家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期刊编校质量。编辑还可通过参加编辑业务研讨会、编辑继续教育等途径向编辑部之外的同行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办刊经验和理念,学习编辑前辈兢兢业业、甘愿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国家在期刊改革方面的新政策和精神等。

2.4做书本和网络的“学生”

书本是编辑一生的“老师”,编辑应勤于向这位默默无声的“老师”学习。编辑可向各种专业和编辑方面的工具书、著作及国家标准和规范性资料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编校业务能力及对国家标准、规范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编辑也可向各种编辑学期刊学习,这是一条学习的捷径,而且有时还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编辑可向各种编辑学期刊寻找答案,如果已有编辑同人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论著,通过阅读即可便捷地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尚无编辑同人发表论著,编辑可通过自己的研究加以解决,从而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为自己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编辑还可向同类权威性、编校质量较高的学术期刊学习,看看别人是如何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的。如笔者在处理自己所负责的畜牧兽医学论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编排问题时常会翻阅《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向它们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也充分说明了网络在人们知识获取中的重要地位。科技期刊编辑也应勤于向网络学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多上网看看,很多问题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但对网络上的知识要多加甄别,因为网络上的知识有些是未加审核、编辑过的,可能存在错误。

3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角色的统一

科技期刊编辑的老师与学生角色看似对立,其实质上是统一的:做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做老师,为做好老师编辑应积极主动地去做学生。在这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的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要想在论文审查把关和编辑加工时扮演好老师角色,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既有知识,了解自己所负责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才能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站在更高的角度对论文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更好地发挥审查把关的职能。同时编辑还应努力学习编辑业务知识,掌握国家关于新闻出版方面的新规定并熟练地将其运用于编校工作实践中,以提高论文的编校质量,将作者的科研成果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编辑在做学生时,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为了更好地为人师,在审稿和稿件加工中提出中肯、令作者信服的意见。科技期刊编辑应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时刻扮演好老师与学生两种角色,以出色地发挥好自己在科研成果传播中的审查把关和加工整理职能。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