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评价的效力比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评价的效力比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评价的效力比较

为了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进行评价,美国汤森路透从2009年就开始对JCR2003年以来收录的各年度期刊进行分区[1-2],但该措施仅给出期刊在学科内部的相对影响力位置,不能满足多种学科之间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的要求。2000年,荷兰教授Mode提出了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sourcenormalizedimpactperpaper,SNIP),通过对不同学科引文潜力进行标准化处理来平衡被引频次的差异,从而实现了期刊和学术的跨学科评价[3]。但SNIP是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计量指标,为此,2015年升级版的InCiteJCR新增了两个期刊评价指标,即影响因子分位(AverageJIFPercentile)和标准特征因子(NormalizedEigenfactor),其中,影响因子百分位将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转换为百分位值,可以对不同学科期刊进行直观的横向比较。为了了解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的评价效力,国内俞立平采用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大多具有相关性[4];盛丽娜等研究发现,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对期刊的评价效力一致[5];顾欢分析了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NIP的跨学科评价效力,结果发现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NIP在学科间呈显著正相关[6]。以上研究结果均提示,影响因子百分位可以用来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国外有学者建议,不同学科期刊应该使用不同引证时间窗口计算影响因子,刘雪立等[7]和盛丽娜[8]也分别分析了SCI收录眼科学和SSCI收录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后提出,不同引证时间窗口的影响因子对期刊排序有一定影响。那么,源于影响因子的影响因子百分位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哪一个更适用于期刊评价呢?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2016JCR中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期刊的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与h指数及累积h指数、与Scopus数据指标相关性的不同,来探讨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评价效力的差异。

一、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来源2016年JCR中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期刊85种。1.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文献计量指标获取。登陆并进入WebofScience数据库,笔者收集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85期刊JCR公布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影响分值、载文量、引用半衰期、文献选出率、特征因子、标准特征因子和影响因子百分位。根据期刊汤森路透对影响因子百分位的定义及公式,影响因子百分位=(N-R+0.5)/N×100%,(N为学科期刊数量,R为影响因子降序后的排名),分别计算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85种期刊的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2.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期刊h指数和累积h指数的计算方法。笔者分别计算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85种期刊的2年h指数(2h)、2年累积h指数(a-2h)、5年h指数(5h)、5年累积h指数(a-5h)、7年h指数(7h)、7年累积h指数(a-7h)、10年h指数(10h)和10年累积h指数(a-10h)。3.Scopus数据库指标的获取。进入Scopus数据库,笔者分别获取同时被Scopus数据库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80种期刊的CiteScore、SNIP和SJR。除以上方法,本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度进行Spearman等级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文献计量指标描述统计。2016年,JCR公布的SSCI收录85种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见表1。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85种被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期刊的计量指标差异较大。2.不同期刊影响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相关性分析。不同期刊影响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我们发现,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与期刊文献选出率均不相关(均为P>0.05),与其他计量指标均相关;其中,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载文量的相关度(r=0.985、0.681、0.435)高于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论文影响分值、引用半衰期、特征因子和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度高于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只表现了他引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最强。3.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相关性分析。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我们可知,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00)。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2h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60;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5h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91;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与5h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62,其中,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相同引证时间窗口h指数、累积h指数全部表现为最强相关性。4.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copus数据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copus数据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我们可见,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copus数据库指标CiteScore、SNIP和SJR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00),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CiteScore、SNIP和SJR均表现了最强相关性,其次是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

三、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合理地进行科学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利用影响因子进行期刊学术评价及科研绩效评核的弊端和局限性逐渐暴露。因此,国内外学者们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国内外数据库也相继推出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如Scopus数据库指标SJR、SNIP等[9],尤其是SNIP目前被普遍用于期刊的跨学科评价,并且有学者研究证实SNIP跨学科评价结果与同行评议结果一致[10-11]。由于SNIP来源数据为全球最大文摘引文数据库Scopus,该数据库虽然来源文献量较大,但收录的引文数据年限较短。2015年6月,汤森路透公司推出了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JIFPercentile),它将期刊影响因子排名转化为百分位具体数据,能对不同学科期刊进行横向直观的比较。影响因子百分位用于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已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4-6],但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期刊评价效力有无差异未见国内相关报道。本研究以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科期刊为数据源,对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分别与国内外学者及数据库认可的计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发现,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科期刊的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载文量的相关度(r=0.985、0.681、0.435)高于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论文影响分值、引用半衰期、特征因子和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度高于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与他引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最强。由于影响因子百分位属于位置指标,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期刊评价位置指标为h指数。因此,本研究比较了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科期刊的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与不同引证时间窗口h指数和累积h指数的相关度。结果发现,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00),但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相同引证时间窗口h指数、累积h指数全部表现为最强相关性。仅就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来说,其与2h相关性最强,与盛丽娜等研究结果一致[5],而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均表现与5h相关度最高,是否表明5h用于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效力最高呢?这有待以后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也比较了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科期刊的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与Scopus数据库指标CiteScore、SNIP和SJR的相关度,结果发现,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CiteScore、SNIP和SJR均表现最强相关性。由CiteScore的定义可知,它相当于期刊的3年影响因子,且与2年影响因子具有高度一致性[12]。本研究中。因此,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CiteScore的相关性强于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与CiteScore的相关性。SJR和SNIP与CiteScore同为Scopus数据库同种性质指标,且SNIP和SJR计算的引文区间均为3年[9],因此,也表现了与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相关性更强。本文以2016年SSCI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科期刊为数据源,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百分位与WoS数据库计量指标、Scopus数据库计量指标和h指数及累积h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年影响因子百分位比2年影响因子百分位和他引影响因子百分位更适用于期刊的学术评价。但由于本研究仅选择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学科的期刊,其他学科是否有相同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