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科技期刊路在脚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科技期刊路在脚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科技期刊路在脚下

摘要:受当下最热门的中兴事件的启发,采用实证分析法,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创新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进一步坚定了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道路。采用调查研究法,对近期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总结,对于如何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学者在SCI一直保持很高的量,但其中被SCI收录的仅有小部分来自中国的科技期刊。引导中国学者回归中国核心期刊,除了众志成城的决心之外,还需要适当的物质激励。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国科技期刊,这条路在每一位中国科技从业者的脚下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中兴事件;核心期刊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政府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的研究,激发中国科技工作者对于占领关键核心科学技术制高点的自发性、迫切性及其使命感。研究的具体目标是:结合笔者所接触的相关行业特点,对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危险做预警性的逻辑梳理,然后对行业内的痛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1)采用实证分析法广泛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创新所取得的各行业各领域的骄人研究成果,用一件件真实、鲜活的案例证明中国人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能够在被外界环境封锁的条件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采用调查研究法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最近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取样调查。通过调查,取得第一手的相关数据,为进一步对数据定性分析打好基础。(3)使用定性分析法对上述学术研究的调查,再做进一步的定性分析,探析文章背后有哪些观点与论据值得思考和借鉴。(4)使用综合分析法全面对比中国与外国科技期刊的优劣,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出适当的建议。

二、研究背景与最新成果

中国科技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业内的讨论焦点。笔者选取了2018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关于如何建设高质量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论文,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部分观点与理念值得借鉴。例如,陈留院指出:可以通过深挖期刊资源来提升期刊的办刊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通过同类聚合、差异办刊、资源共享等途径开展刊群建设,从而促进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整体学术影响力的扩散[3]436。杨臻峥等表示:强化编委队伍建设,提高内容传播效率,是学术期刊构建品牌和提升影响力的有效举措。学术期刊应增强服务和策划意识,并利用微信平台在互动性和传播效率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编委参与办刊的积极性[4]442。杨惠等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研究通过人才培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团队,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结果,《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连续5年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口腔医学类期刊[5]84。以上各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强强联合办刊、加强期刊品牌的营销、合理使用融媒体推广、注重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等方面,对于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他们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大局观。中国的科技期刊建设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眼光与清晰的战略布局,需要清醒认识到哪些力量是可以争取团结的,哪些力量是天然的敌对关系。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建设需从两大方面着手考虑:(1)如何逐步占领世界科技期刊产业的制高点;(2)如何把控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主动性。为了进一步阐明上述观点,需要先分析最近发生的中兴事件及其给国人的启发。

三、美国政府制裁中兴通讯的启迪

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的制裁,对中兴公司,甚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件令人悲伤气愤的事。但是,它也给中国今后的科研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的命运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科技自主创新是新中国的主旋律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异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制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主席果断地提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于敏、朱光亚、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这些科学家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共同努力奋斗,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用比当时拥有这些技术的国家更短的时间,相继突破了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等世界级的高精尖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过去几十年,这样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辉煌成就的例子不胜枚举。1994年,中国正式开始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的研制,并在2000年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区域性的导航功能得以实现。2018年前后,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预计在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中国独立研制开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具有基础的导航定位功能,还首创了短信收发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导航系统的便利性和实用性[6]95。

(二)中国已经具备科技创新能力

2012年,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中国科学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成功入轨运行。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太空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同时,也建成了中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量子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一举奠定了中国在量子通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7]28。2013年初,主席开始为中国的南海战略续写新篇章。2014年,网络上纷纷爆出中国正在对南海领礁进行大规模吹填的卫星图片。过去了四年,2018年,中国南海填海造岛世纪大工程已告一段落,各岛建筑工程已陆续完工,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三岛机场已全面建成,其中永暑礁已具备通航能力。这样前无古人的世纪大工程依靠的就是中国交建集团自主研发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如果没有中国基础建设世界第一的工程实力做后盾,南海造岛只能停留在图纸上[8]22。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前辈们用勤劳和汗水铸就的独立自主创新成就,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

四、如何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

如前所述,中国也应该有能力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高水平中国科技期刊的主动权也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需从两个方面着手:(1)要逐步占领世界科技期刊产业的制高点;(2)把控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主动权。具体地讲,首先,中国科技期刊界需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其次,要在壮大自身的同时又能削弱对手,还要有梯队建设与发展;最后,要着力推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一)形成行业共识

中兴通讯被美国政府制裁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是时候形成全面行业共识,抛弃对国外科技期刊的盲目崇拜心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期刊。这场与国外科技期刊的对决,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中国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对于西方文化特有的排他性,在文化品性上存在天然优势,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成功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利,中国人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建设世界级的中国科技期刊天经地义。人和,中兴通讯被美国政府制裁,让中国人认清了西方国家的无耻本质,抛弃了幻想,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自主创新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鼓励中国学者回流中国科技期刊

1999年,中国学者发表了19936篇SCI论文,其中38%发表在中国的科技期刊上;2016年,中国学者发表了304054篇SCI收录论文,却只有8.8%发表在中国的科技期刊上,占比大幅下降,这与国内的科技政策有关。亚洲地区已经超过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学术贡献最多的区域,而中国的贡献在亚洲地区是最大的。但让人感叹的是,目前中国并没有出现顶级科技期刊。那么SCI收录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就一定比中文科技期刊的论文水平高吗?事实并非如此。据了解,国外不少SCI3区、4区的开放获取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其论文的版面费却高达一两万元人民币,其刊登的很多论文质量远不如一些中文核心期刊[9]428。假如国家能够出台有效政策,引导这些中国学者重新回归中国的科技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让中国人在国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大一部分转投到中国的顶尖科技期刊,在如此情形下,国外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必然下滑,中国顶尖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鼓励中国学者转变对于SCI的热衷,逐步回归中国科技期刊的拥抱,这首先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鼓励优秀的中国学者重新回到中国科技期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应该对优秀学者的优秀论文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这种激励可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中国科技期刊给予优秀稿件的物质激励,二是学者所在的高校或科研机构给予的物质激励。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对所有在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文章都进行激励,而是对具备SCI第一分区水平的文章选择在中国科技期刊进行发表的高质量文章进行物质奖励。那么,如何认定高水平的文章呢?办法有二:一是该作者曾经在SCI第一分区成功发表过论文;二是由中国科技期刊专家组讨论认定。

(三)中国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种类繁多,水平千差万别。除了少量能够被SCI收录的顶尖期刊之外,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国核心期刊目录。这些核心期刊是建设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的根本竞争力。南大核心(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目前在业内综合评价高于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被誉为“中国的SCI”,综合评价高于北大核心。北大核心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进行打分,并结合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进行认定。目前,其综合评价低于CSSCI与CSCD。不少顶尖的中国期刊能够被上述几个核心目录同时收录,如《中国图书馆学报》同时被南大核心与北大核心收录,其2017年复合影响因子高达5.8。像这样的期刊应该成为建设世界级高水平中国科技期刊的排头兵。

(四)加强对外宣传与国际交流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在加强自身质量建设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期刊,如,为了方便交流,提高效率,可以开通读者QQ群、专家QQ群和作者QQ群。当今是自媒体流行的时代,期刊可以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主题征文,以吸引具有高度黏性的读者和客户群体。在进行国际交流的时候,应该坚持学术交流的性质,把握不卑不亢的原则。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世界全球化与多极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因此,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宜向世界展示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无论中国科技期刊的文字载体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可以成为世界人民精神层面的美好追求。高校学报在国际交流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中国高校的总量较大,其中很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氛围;同时,高校学报又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和较全面的人才保障。因此,高水平的高校学报更应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多进行国际交流,甚至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刊。

(五)中国科技期刊推进国际化的战略步骤

根据前文谈到的黄雅意关于《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分刊后的独立办刊的相关研究,笔者谈谈几点感想:(1)《应用数学和力学》创刊人的思路是对的,中英文双语办刊,中文背景的学者直接看中文,英文背景的学者直接看英文,既高效又符合国际交流的原则。人不能忘本,必须坚守以中文为载体的期刊阵地。(2)《应用数学和力学》分刊独立办刊的原因。作者给的原因是由于受不同的主管部门分管,造成诸多不便。还有就是,投稿需要提供中英文两份稿件,这加大了审稿的难度。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内部权利斗争造成的分家,并违背了创刊人的初衷。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开历史的倒车,极端的短视。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建设不应该过分强调英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因为,从意识形态上看,中文与英文存在巨大的竞争关系,盲目过度建设英文科技期刊等于挖自己的墙角,为别人添砖加瓦。那么,不建设英文科技期刊就无法国际化了吗?其实不然!虽然,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很多,但是也不要忘记其他一些重要的语言。南美洲是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的天下,俄语在苏联势力范围内拥有绝对的影响力,法语对于北非等地中海区域也有着重要影响,亚洲自古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在语言文字上应以中文为主,先在亚洲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然后再逐步影响其他语系地区,最后才是英语系的大本营。至于如何推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可以参考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要成为世界的重要结算与储备货币,必然会引发美元和欧元的抵触。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应该是:首先在金砖国家试点,然后逐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人民币互换协议,再尝试与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友好国家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针对欧美市场,先与较容易突破的英国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合作,然后尝试与欧元区国家建立人民币互换协议,最后的目标才是进入北美市场。参考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线,中国科技期刊也可以考虑先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突破。2018年世界杯开幕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了中国,亲手授予了普京总统代表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投桃报李,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对于来自中国台湾的球迷,俄罗斯要求他们先认可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在俄罗斯看球。同样,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也可以以友好国家俄罗斯作为亚洲以外地区的第一个突破口。俄罗斯可以影响整个苏联俄语系版图的东欧国家,东欧国家又可以进一步影响西欧国家,西欧国家又能够影响北美国家。这样一步步地传导下去,就可以逐步实现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五、总结与展望

笔者从如何逐步占领世界科技期刊产业的制高点,如何把控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主动性这两大方面,对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建设提出了战略性布局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建设世界级中国科技期刊,不应该忘记建设世界级期刊数据库平台。正如义乌的小商品是世界级的,义乌的小商品城这个平台同样是世界级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止戈为武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与魅力。为了应对西方文化排他性的冲击,防止中兴通讯被美国政府制裁悲剧的再一次发生,必须加快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以避免中国的学术科研环境被垄断性的国外科技期刊讹诈。

作者:欧阳俊哲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