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期刊文献下探究韩语助词使用的偏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期刊文献下探究韩语助词使用的偏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期刊文献下探究韩语助词使用的偏误

摘要:由于在其他语言体系中找不到和韩语助词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类,所以对于韩语学习者来说,很难理解并准确使用韩语助词。本研究旨在分析2002年到2017年间关于韩语助词使用偏误的文献,总结并归纳韩语学习者对韩语助词使用偏误的现象,以期发现还没有研究过的空白领域,希望能对相关学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韩语学习韩语助词使用偏误趋势分析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学习韩语的人数增加,关于韩语教育的论文也随之增多。1992年有了第一篇关于韩语学习中出现偏误的研究,90年代这一主题的文献共有8篇,2000年—2009年有56篇,2010年以后有130余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领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迄今为止,偏误分析主要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助词、词尾偏误等内容。韩语助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词类,在其他语言中不能找到完全对应的词类。加上韩语助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韩语学习者更是频频出现使用偏误。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迄今为止所有以韩语助词偏误为主题的文献,掌握韩语助词偏误的研究趋势,以期发现还没有研究过的空白领域,为相关学者提供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论文把2002年到2017年4月为止刊载的关于韩语使用偏误的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文献数据来源为riss(www.riss.kr),kiss(kiss.kstudy.com)dbpia(www.dbpia.co.kr)。这三个文献数据库是韩国最具权威性的三大论文数据库,收录了韩国各学科领域百万余篇文献,在韩语教育领域中更是收录专业文献最全面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以“한국어조사오류(韩语助词误用)”为关键词,对2002年到2017年4月为止的文献进行搜索,共检索到407篇。对文献进行内容无关筛选和重复筛选后,最终选定50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三、韩语助词使用偏误的趋向分析

1.年份的研究趋势

在韩语教育领域中,关于助词偏误分析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2002年到2007年这六年间,研究助词使用偏误的论文只有10篇;2008年到2014年,这一主题的论文保持每年4篇的数量;2015年以后,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数量较之以前有大幅度增长。我们从年份研究趋势中可以判断,关于助词使用偏误的论文数量增长与近年来赴韩留学的学生数量增长有直接关系。由于在韩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关于助词偏误的研究也呈增长趋势。

2.韩语助词类别的研究趋势

我们可以将韩语助词分为两类,单一助词和混合助词。其中以单一助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是23篇,少于以混合助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27篇)。研究格助词使用偏误的文献最多。李先英(2013)认为,格助词作为韩语中很重要的语法元素,在句子中决定名词的语法功能,换句话说,格助词是决定谁是主语、谁是宾语的重要的语法元素。但是在其他国家,没有和韩语格助词相近的语法元素,所以格助词出现使用偏误的频率最高。相对来说以助词的结合型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处于比较贫乏的状况,目前只找到3篇相关文献。在金浩正(2012)的论述中,对于2个以上的助词结合的现象,从结构上来看,它们是否能结合、结合时的先后顺序、结合以后所表达的意义等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学习韩语的学生来说,学习助词结合时,他们觉得最困难的是助词之间的结合原理及其内在的复杂性。

3.助词使用偏误类型的趋势

在各文献中,助词使用偏误的类型有很多种,归纳总结后可分为遗漏、置换、添加、异形态,其他使用偏误由于数量过少统称为“其他”。对于学习韩语的学生来说,正确使用助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遗漏偏误为46篇,数量最多。置换偏误为44篇,紧跟其后的是添加偏误为31篇,其他偏误为19篇,异形态偏误14篇。在其他偏误中由于包含的偏误类型较多,所以数量多于异形态。但是从书写和口语这两个侧面来看,在书写中出现偏误最多的是置换,口语中出现最多偏误的是遗漏。添加偏误在书写和口语中同时排在第三位。在书写中,其他偏误出现的频率比异形态高,在口语中异形态偏误反而比其他偏误出现的频率高。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关于书写的使用偏误文献比研究口语的使用偏误文献要多。这主要是因为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书写资料比口语资料更方便收集;在研究分析中,书面资料也比口语资料更容易分析。因为根据语法要求,书写中的助词有严谨的使用体系,应该使用助词的地方绝对不可以省略。但在口语中,助词的使用没有那么严谨,有时可以省略。所以在口语中,助词的缺失和添加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很难判断学生是因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助词而省略,还是因为不能准确使用而遗漏,这给研究分析口语材料的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研究助词使用偏误时,大部分学者选择了语法使用更为严谨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4.助词使用偏误的研究目的趋势分析

分析各论文的研究目的时发现,大致可以将研究目的归为三类——一是阐明现象,二是结果应用,三是阐明现象和结果应用并存。笔者按照年份进行了整理。阐明现象是指判定韩语助词出现使用偏误,并将偏误进行分类,根据研究资料说明为何会出现这类偏误现象。属于这一范畴的论文共有32篇;结果应用是指将通过某种实验得出的使用偏误的结论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如,指出初级韩语学习者经常出现的助词使用偏误,并针对这类偏误提出教学方法。以结果应用为目的的论文也不少,但都是与现象阐明同时进行的。这是因为首先要阐明在何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误,继而才能给出教学方法。由于有这样的内在先后关系,所以单独以结果应用为主题的论文一篇也没有,而两者并行的论文共有18篇。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不应该止于给出教育方法,我们要考虑所给出的教案是不是有效的,是不是真的能帮助学生避免偏误的出现。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后续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希望以后这样的研究能越来越多。

四、结语

到目前为止笔者分析了2002年到2017年间50篇关于韩语助词使用偏误的文献,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文献,对目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出了原因,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也给出了建议。相对不足的是,本论文没有对各个论文的韩语助词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对于偏误出现频率高的助词以及相关教学方法也没有进行梳理,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留学生现况[EB/OL].e-国家指标,

[2]李先英.中国籍学生的韩语格助词处理研究:以图示—句子检验课题为中心[J].双重语言学,2013(52):317-345.

[3]金浩正.中国籍韩国留学生的助词重叠学习现象研究[J].国语教育,2012(137):384-416.

[4]金向秀,宋相根.韩语教育的偏误分析趋势研究[J].双重语言,2006(31):1-33.

[5]李勋浩.韩语偏误分析的趋势研究——以学位论文为中心[J].外语教育研究,2015,29(2):107-135.

[6]张美京.韩语教育的助词教育趋势分析[J].语文研究,2009(33):547-581.

作者:梁琪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