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林类科技期刊论文索引频次影响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林类科技期刊论文索引频次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林类科技期刊论文索引频次影响因素

一、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后超过3年(包括发表当年)未被引用,以后产生零被引的可能性较大,即使后来这些论文被引用,但成为高被引论文的概率极小[3],后7—8年是被引量的峰值年。因此,笔者以该学报在2010—2015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得到该学报2010—2015年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下载情况。笔者于2018年4月3日下载有关数据,使用学报采编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以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利用百分比法把被引频次较高的前10%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4],去除消息、稿约、报道等非论文稿件,把引用次数为0的论文作为零被引率论文,从作者群特征、论文归属、学科外审专家评审意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学报论文整体被引情况分析

2010—2015年该学报共刊发论文909篇,高被引论文91篇,零被引论文59篇,整体零被引率6.49%;篇均被引7.43次,篇均下载175.14次,各年被引量和下载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871,P<0.01),被引数量和下载数量均在发表后第7年达到高峰。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24.72次,篇均下载539.43次,均超过全刊发文的3倍。有些论文尽管下载量不大,但引用量很高。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87.75次,远低于全刊平均值,但也存在单篇下载量高于全刊平均值,甚至高于某些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随着出版年限延长,零被引率减小,发表后3年的零被引率与其他出版年差异极显著(P<0.01),发表后4年的零被引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期刊的引用高峰时间大于5年,零被引率与各年发文数无显著相关。就论文类型看,高被引论文中综述类文章24篇,占26.37%。全刊共发表综述类论文74篇,高被引率达到32.43%,无综述零被引,说明综述类文章在贡献引用率和扩大期刊影响力上意义重大。实验论文在全部刊文中比例最高,达到42.13%,高被引率达到14.36%,零被引为14.97%。调查报告类和研究简报的高被引率均不足3%。全刊共发表新纪录报告22篇,无高被引,零被引率高达27.27%。

2.基于作者群特征的论文分析

分析论文作者类型可以发现,中高级职称及博士作者贡献的高被引论文均低于10%,硕士及其他职称作者的论文高被引率达到11.61%。91篇高被引论文中,硕士及其他职称作者贡献率超过60%,而高水平作者论文的零被引率却高于全刊整体零被引率。分析稿件来源可以发现,校内来稿比例不到一半,但高被引论文(13.79%)高于校外(6.65%),其零被引率(7.48%)也略高于校外(5.61%)。该学报基金文献比例高达95.93%,国家级基金资助比例接近53%。就高被引率大小看,表现为国家级资助>省部级资助>无项目资助>其他资助,高级别项目资助论文表现出较好的引用价值。从零被引率看,无项目资助>国家级资助>其他资助>省部级资助。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6.66%)并不低。

3.基于学科分布的论文特征分析

该学报主要刊登林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学、园林学、园艺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问题讨论与研究简报。在2010—2015年刊发的909篇论文中,林学类占75.36%,园艺学占8.03%,高被引论文中林业类占73.63%,园艺类和农学其他学科尽管发文量不高,但高被引论文较多,集中在果树栽培、植物生理生化等方向。见表2。该学报2010—2015年间共收录其他学科论文89篇,零被引率达10.11%,在零被引论文中的比例占15.25%,远远高于高被引论文和期刊平均零被引率,农学其他学科零被引率也较高(8.06%)。

4.基于同行专家审稿意见的论文质量分析

提取该学报2010—2015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的专家审稿意见可知,高被引论文得到的创新性认可(4.10)高于零被引论文(3.97),专家对高被引论文文字表达水平(4.13)的认同也高于零被引论文(4.00)。但在“是否有充足的实验或分析支持文章的结论”和“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准确”上,高被引论文与零被引论文并无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专家对零被引论文的总体评价(3.12)与高被引论文(3.11)相当,但给出的发表意见中,多数专家认为零被引论文(3.00)需要“修改后发表”,高被引论文(3.24)则得到更多肯定。

三、讨论与建议

1.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分析该学报高被引论文可知,有无基金资助不是高被引论文产生的唯一决定因素[5],但是是重要因素。高被引论文大多来自重点学科,契合当前研究热点的论文通常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基金资助。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显示,高被引论文关注研究问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在回答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设时立论依据充分,试验设计科学合理,论点导出逻辑清晰,文字表达精练准确,不仅专家爱评,读者爱看,同行也爱引用。大量森林植物学(森林碳汇)、林木育种、森林测计等研究论文高被引,说明学报选题与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研究方向一致。2013年后,植物土壤修复特别是重金属修复的研究高被引论文激增,可能与我国土壤生态退化严重有关。研究植物的生长与选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体现了该学报依托高校与优势学科共同成长的办刊思路。该学报大多数高被引论文来自校内,一方面说明学报与作者短距离、及时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论文质量,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报与论文作者所在团队的良好互动和相互信任,这对学报系列论文的持续引用非常有利。该学报大部分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来自硕士,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刊发论文的积极性及其论文的质量均不突出,一方面是受硕士研究生扩招,高校要求硕士生在核心期刊作为毕业要求影响;另一方面则可认为,论文质量与作者职称学历相关性不大,硕士研究生的硬性需求可能是高被引论文比例高的原因。研究性论文作为领域内的原始文献,集中了研究方向内的最新知识,是贡献期刊被引率的主要类型。而综述类论文是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最重要的素材之一,信息量大,可参考性强,适量发表高水平的综述类论文有利于提高刊物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6]。

2.学报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

该学报2010—2015年的平均零被引率为6.49%,随着发表时间延长,零被引率下降,至发表5年后趋于稳定。结合专家审稿意见可以发现,大多数零被引论文综合意见为“修改后发表”,这说明零被引论文在文章质量上的弱点其实不太明显。不同研究群体对“零被引论文的数量与论文的发文数量、可被引用论文的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持不同观点,如刘武英等[7]认为此关系为正相关,而伍玉等[8]认为无相关性,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论文是否有基金资助、作者来源及学历等,也不是造成文章零被引的原因。零被引论文的产生更大程度上受学科门类的影响,同行在引用时更倾向于引用专业期刊的专业论文。因此,编辑在选稿时要把握好比例,尽可能突出学报的专业特色。新纪录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简报零被引率高,主要是由于方法简单、理论水平不高、参考价值不大,对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较小,但有一定的科普价值,有利于学术传播。因此,期刊编辑要结合实际来稿情况,在把好文章质量关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刊发。

3.提高农林科技期刊论文影响力的几点建议

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是高校学报工作的重点,论文高被引不仅是作者的愿望,也是期刊的追求。笔者认为,提高农林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学科特色,适当加大有可能成为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比例。在不影响全年出刊的前提下,热点文章应尽量安排在上半年发表。二是坚持开放办刊。学报要有自己的选稿立场,要慎重对待人情稿,以质量为中心,以期刊健康发展为唯一目标,关注重点机构、重点团队研究动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培养核心作者群。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稿活动,适当调整栏目设置,根据高被引论文的特征预测潜在的高被引论文。学报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多渠道推送论文,以吸引业界的关注,并进一步规范论文结构,为论文的快速检索和便捷获取提供支持。四是在做好日常编校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学报高被引论文的特点,利用零被引论文的反向评价功能,切实提高期刊影响力。

作者:沈亚芳 刘丽娟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