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提高期刊整体影响力,《工业技术创新》学术期刊在对选题、审稿、编辑、编务等环节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重视板块设计,完善审稿体系,强化编辑规范,深耕专刊合作,走出了一条工程技术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下一步,《工业技术创新》学术期刊将更加理性对待期刊经营,提高期刊整体质量,加强编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板块设计;审稿体系;编辑规范;专刊合作;期刊经营;

1编务体系重要举措和深入认识

1.1板块设计层次分明,目次编制分门别类

本刊共设置三大板块,每一板块下有若干栏目。“知识产权”“标准体系”是2018年新设立的栏目,此举一是为了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1];二是为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新兴领域综合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规范和引领作用。“共性技术”“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等栏目与智能制造领域密切相关,力求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5]。“技改项目管理”“工业科学”“专题综述”由传统栏目“技术改造”“技术设计”等优化而来,征收其他工业技术领域高质量稿件。三大板块依次排列,层次分明,既突出了本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本刊的战略规划,也保留了本刊的原有特色。图1《工业技术创新》期刊板块设计在目次编制方面,尤其注重相似选题的邻接性,使本刊能够更好地满足主体性策划和结构性组配的要求,也使从事相似研究工作的读者和作者之间能够产生共鸣。

1.2审稿体系日趋完善,审稿流程有序推进

同行评议(peerreview)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审稿机制,在很长时期、很大范围内被声称是学术期刊审稿时的通行做法,相当于国内的“外审”。根据出版专业基础理论,外审是出版单位编辑力量不足以完成审稿任务时采取的特殊措施,一般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编辑人员对专业内容不能完全把握的稿件。然而与此同时,出版专业基础理论也指出,外审并非三级审稿制度(初审、复审、终审)的组成部分,只是对出版单位审稿工作的一种补充,并非所有稿件都要经过外审;外审不能替代三级审稿制度的任何一个审级,外审人员也不能担任责任编辑或取代复审者、终审者;外审意见仅供出版单位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6]。显然,同行评议机制的引进使得上述原则没有很好地得以秉承。本刊责任编辑具有出版专业技术中级职业资格,且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曾从事多门工科学科的研究。在这一编辑力量充足、编辑学术能力较高的编辑部环境下,责任编辑是完全可以承担起审稿人的角色的。充分考虑本刊特点,本刊综合采用内审、外审、自审、荐审等策略。其中,内审即指三级审稿制度;自审是指作者自行根据本刊所要求的内容范式和形式范式对稿件进行审查;荐审是指作者向编辑部推荐审稿人对稿件进行把关。一是仍然努力推行外审制度,切实提高论文专业性、严密性;二是对审稿形式进行优化,对于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外审专家,导致审稿周期较长的来稿,引入自审、荐审等灵活手段,使得优秀稿件不致被埋没;三是加强编辑部内审,对摘要、正文IMRaD架构(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严格把关,进一步提高论文规范性、可读性,也为后续的编辑加工工作做好准备。

1.3论文架构持续把控,编辑规范深度强化

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是“学术编辑”,要求一人多能,博中求专,具有深度加工能力,而绝不是简单地“挑错别字”。由于本刊为非核心期刊,来稿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对“学术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即把控论文架构、强化编辑规范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学术写作规范要求极高。中英文摘要是重点,95%以上的论文摘要都需经过编辑反复修改完善,复写率通常不低于90%;参考文献更需要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中进行核对后加以规范。对于不清晰、不美观的图件,通常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图片或数据,由编辑部使用专业软件代制(这也是考查作者是否存在抄袭、伪造行为的途径之一);表格一律遵循三线表的设计原则;公式的书写一律借助公式编辑器完成;名词化表达[7]与日常口语表达大相径庭,对编辑的文字功底而言更是严峻的考验。以上举措使得读者和作者在期刊的阅读中享有良好的体验。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是着力于解决大多数来稿IMRaD架构中引言和讨论写作严重不过关的问题;二是针对大多数来稿所存在的公式、图表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本刊撰写了《关于论文公式、插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供作者投稿时参考;三是保持工作中的优良作风,注重摘要的行文风格、正文的动词名词化表达形式和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化。

1.4专刊合作卓有成效,合作模式趋于规范

在主管、主办单位有关精神的指引下,本刊有幸与兄弟单位举办的2017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开展合作,将2017年第4期作为专刊,遴选、录用了16篇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和34篇非学术论文(名家访谈、典型案例和企业风采),在会议前一周即完成了审、编、校、排、印、发等全部工作,保障了会议的顺利进行。2018年,本刊有幸与兄弟单位开展第二次合作,将2018年第4期作为2018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的专刊。遴选、录用了14篇学术论文,在会议前完成了全部出版工作,再次保障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根据主管单位的指示,专刊未再征收非学术论文,而是额外征收了6篇其他主题的学术论文,使专刊合作在更加规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2取得的成效

2.1编辑劳动初见回报,知网首现影响因子

根据2018年9月中国知网出版的年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ISSN1673-8136,CN11-9129/N),本刊2018年首次获得中国知网影响因子,其中复合影响因子:0.213,综合影响因子:0.094,在中国知网收录的52种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TB)期刊中排名第38位,分区为Q4,标志着本刊向优秀学术期刊行列迈进了重要一步。

2.2论文架构更臻完善,基金论文比例提高

以2017年和2018年为例。一是将论文篇幅作为论文架构完善度的一个参考指标,2018年论文平均篇幅为4.82页(129篇学术论文占据622页),相比2017年的3.92页(226篇学术论文占据887页)提高了23.0%;二是基金论文比例提高,2018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19.4%(129篇学术论文中占25篇),相比2017年的15.5%(226篇学术论文中占35篇)提升了3.9个百分点

3未来的新问题、新挑战

3.1理性对待期刊经营,探索理想运作模式

即使对学术期刊而言,经营也是一个现实的、不可回避的问题[8]。经营不仅包括财务经营,也包括品牌经营。《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指出,期刊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在版面费方面,要注意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有关精神,努力摆脱单纯依赖版面费生存的困境。在发行与赠阅方面,一是研究人员可以在官方网站提交赠阅申请表,向编辑部申请免费赠阅单期样刊;二是向审稿人赠阅,若被审稿件顺利录用并发表,则将一本当期样刊赠予该审稿人。在专刊合作方面,吸纳本刊主管、主办单位在智库、评测、顾问等方面的合作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加大推广力度。

3.2逐步提高整体质量,兼顾关爱普通作者

一是本刊2019年提出了审慎的期刊指标增长目标,力争复合影响因子由0.213提升至0.240,综合影响因子由0.094提升至0.100,基金论文比例由19.4%提升至23.0%,既努力提高期刊整体指标,又不过于冒进,鼓励“二无二低”(无学术背景、无基金资助、低学历、低职称)研究人员在学术领域的创新;二是努力提升本刊排名,力争使用2~3年的时间将本刊分区提升至Q3;三是鼓励因“非正常原因”被高水平学术期刊退稿的稿件转投本刊,由本刊编辑部根据作者主张和审稿意见对稿件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若确有较高的创新性,则为之提供快速审稿、发表通道;四是建立本刊退稿申诉渠道,鼓励因学术观点之争被审稿人建议退稿的作者实施陈述申诉理由、申请重新送审等权利主张。以上举措将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桎梏,实现从“同行(háng)评议”向“同行(xíng)评议”的飞跃,营造编辑与作者共同前行的学术氛围。

3.3加强编务体系建设,形成编务工作日志

从字面上理解,编务工作对编辑部的重要作用就好比国务院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编务工作主要包括录用证明开具、版面费核对、发票申请、样刊邮寄等。推进《编务学》[9]学科建设,建立正式的编务工作流程:一是为需要录用证明的作者及时开具录用证明;二是协调职能部门相关同志完成版面费核对和发票申请流程,并通过投稿系统及时向作者反馈业务办理情况;三是期刊出版后及时根据作者在投稿系统中填写的联系方式做好样刊邮寄工作;四是将快递单、银行回单等相关单据归档,形成编务日志,以便后续查验。

作者:张阔 单位:北京赛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