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现代学术期刊出版亟待融合升级。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受到其发刊形式的制约,难以迎合读者对最新学术信息的汲取需求。文章结合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创新的实践,认为要走出学术期刊当前的困境,促进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创新,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质量标准,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创新
一、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现状
从近期学术期刊出版的总体形势来看,学术期刊的出版已经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自身升级,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术期刊中的科技期刊已经率先实现了媒体融合,其他类型的学术期刊如文学期刊、高教期刊等也紧随其后,进行了媒体融合出版的尝试;其次,在一些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已经借助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与新媒体的深入融合,如数字化出版、远程采编等,有的还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方式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和服务等;最后,学术期刊在出版融合过程中体现了集群化发展的特色,如出版单位集群、学科集群等,像《编辑学报》《中国编辑》等知名学术期刊均开通了网络在线平台。从融合的方式来看,当前学术期刊出版的媒体融合主要如下:在营销方面,全面融入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手段,利用新媒体实现学术期刊营销效率的提升;在发行渠道方面,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发行的方式,拓宽学术期刊发行渠道;在用户访问引流上,增加期刊内容数据库链接,提升用户对期刊内容点击率。
二、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模式介绍
当前,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模式主要有信息资源共享的媒介融合、组稿人力资源共享的融合、全能型编辑资源共享的融合这三种模式。
(一)信息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学术期刊出版融合首先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例如出版社在约稿方式上,可以采用在线约稿的方式来构建与传统约稿方式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实现约稿信息的全面共享,有利于保证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组稿人力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
此种融合方式将组稿和编辑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实现出版社组稿和编辑的同时进行,加强对编辑部人力资源管理。将稿件采集和分配的工作集中起来的融合方式,最终实现组稿人力资源共享,提高编辑部对于稿件的编辑和管理效率。
(三)全能型编辑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
全能型编辑资源共享能够满足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过程中多学科的编辑要求,全能型编辑首先具备稿件采集、编校能力,其次还具备新媒体营销、渠道拓展、活动策划等多种能力。学术期刊出版业全能型编辑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实现了不同学科在编辑人力、编辑技术等方面的共享。
三、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创新实践
新时代下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方式的缺陷逐步显现,纸质出版物市场受到来自新媒体传播的不小冲击,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以及传播模式严重阻碍了其在学术出版市场的发展。学术期刊如不及时引入新媒体出版模式,将面临严重的后果,若能够及时融入新媒体元素,拓宽学术期刊发行渠道,就能将学术成果更加精准地进行传送。近年来,以《编辑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编辑》《世界经济与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中国新闻周刊》等为代表的学术期刊在出版融合创新方面积极实践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坚定文化自信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例如,《世界经济与政治》在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平等,坚持了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成果的首发。该期刊坚持对时事热点话题的关注,及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出版时,明确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设立了世界政治、国际关系等专栏,进行时事话题的学术研究与探索。又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武汉大学学报》设立了“边界与海洋问题研究”栏目来探讨“一带一路”热点问题;此外,《人文杂志》也设立了“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专栏来加强对“一带一路”学术热点问题的追踪。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被大量引用和下载,为传播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国家学术与科研成果的媒介,在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中,更加需要秉持文化自信的理念。因此,需要坚定拥护学术期刊在学术传播领域的重要地位,在学术信息的和传播中,学术期刊出版人要凭借自身优势,在国际上为树立我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坚持内容质量标准
学术期刊在出版融合过程中要保持其较高的内容质量,以此为核心拓宽发行渠道,因此,新媒体融合创新只有在保证优质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创新,才能实现传统期刊发行传播渠道全新的转换和升级,才能实现学术期刊出版的全面融合创新。在坚持内容质量标准方面,《编辑学报》始终以保证期刊内容质量为核心,根据党和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相关政策和指示以及领域内时事热点设立专题,逐步形成适应该期刊发展前景的内容编辑系统;积极组织编辑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为专题制定提供选材;采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及时把握读者关注的时事热点,为进一步明确期刊专题内容提供参考。《中国行政管理》在坚持内容质量标准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行政管理》组织约稿,成功刊发9篇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学术文章,其中不乏优秀的学术文章,对新时期政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举措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践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践行坚持内容质量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期刊内容解构。期刊内容的解构是基于新媒体信息方式,对纸质期刊刊登文章的内容、结构等进行重新解读。在对期刊内容进行解构时,要将新媒体的特点体现在内,如碎片式阅读、高效传播等,另外也可以将一些关键信息放置于文末或其他能够被读者注意到的位置,以便为读者提供相关信息的快速索引方式。其次是进行期刊内容重组。期刊内容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将主题相同的研究成果进行重组、将研究成果与新闻时事进行重组等。在对期刊内容重组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融合同一专题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来自于学术期刊,也可以来自网站、出版图书等,便于出版社向读者集中提供相关研究内容;另外出版社也可以结合当前热点时事,重组一些已经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者抓准热点,在争议话题爆发后的最佳时机相关研究成果,则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如针对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主体结构完工,将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的相关研究论文结合相关国内外新闻事件集中出版和,扩大读者对同类学术信息的汲取面积。最后是进行期刊内容再造。期刊内容再造是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对已经出版的信息进行文字格式的转换,通过格式调整和转换,将学术成果以新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提炼学术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采用通俗简洁的短文形式向读者呈现;融入漫画、图片等元素对已有的学术论文进行清晰并富有感情色彩的呈现;制作短视频对学术成果进行生动、灵活的解说和展示等。
(三)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发行受到电子化、数字化的冲击,在全媒体时代,一些有影响力的出版类学术期刊率先通过融合发展,推动出版类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位列中国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榜首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数字化出版方面进行了不断的融合创新。《中国新闻周刊》在创刊之际,就开通了“中国新闻周刊网”的官方网站,2011年,《中国新闻周刊》抓住智能手机兴起的机遇,紧跟媒体业态创新的步伐,开通了《中国新闻周刊》手机客户端。随后,又开通了官方微博,同时也在微信上运营《周刊》公众号,其旗下的视频工作室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据《中国新闻周刊》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中国新闻周刊》已推出100多集原创视频,在各大网站播放视频量超过800万次。至此,《中国新闻周刊》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在多个网络渠道新闻信息,实现了期刊的电子化出版和数字化出版。此外,有的学术期刊通过积极谋求权威媒体的间接传播,将各出版单位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集约化的出版方式,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如《编辑之友》期刊。该学术期刊积极向国内各大权威媒体举荐本刊已经刊发的优质学术成果,如向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三大文摘期刊——《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进行力荐。此外,《编辑之友》还将自身刊发的学术成果以全文转载的形式向国内一些权威学术网站进行推荐,以此拓宽自身在学术界的影响范围。此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积极探索拓展网络期刊传播渠道,于2016年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了网络期刊内容的全球推广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浙大社科学报网络版相关论文将被投放到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的数字平台进行全球,从而提高了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结合以上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要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是当前的可选之路。一是走数字化出版的道路。出版学术期刊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发表各类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不同主体之间的学术交流,以此为根本制定的现代学术期刊出版融合方案才能顺应时展。目前来看,用户进行学术信息搜索和阅读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图书馆、电视、报纸等获取科研知识,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偏向于通过微信、微博、浏览器、客户端这些快速而便捷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顺应这种变化,进行数字化出版的转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使用多种形式进行转换,确保能够在较短阅读时间内让读者掌握学术信息的核心内容。学术期刊出版的新媒体融合对于编辑的要求将更高,这主要源于新媒体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融合了新媒体技术的学术期刊出版,首先对约稿、编辑、审核等各项稿件管理工作的效率要求更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全发挥新媒体在快速和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以此缩短学术成果的周期;其次需要及时建立和拓展多个新媒体渠道,保证渠道的全面性和畅通性;最后要基于多元性功能以及良好的服务,探索和制定新的数字软件,实现业务拓展。二是走集约化出版的道路。为进一步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社的管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7月制定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各类学术期刊编辑部完成企业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指示,由此带动了我国学术期刊的集群发展模式。我国很多学术期刊出版社在向企业制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资金困境,仅靠制度的帮助实现转型难度较大,需要相关部门在已有制度的扶持下,给予资金帮助,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社共同实现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在经营过程中,仍然是依靠上级单位的资金资助,难以通过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维持生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要实现自身发展,只有走集约化出版的道路才能突破困境。近期我国已经出现几种类型的学术刊群,如由相同出版单位形成的期刊集群、由主办单位发起的期刊集群、由网络平台发起的期刊集群等。在通往集约化出版的道路上,首先需要优秀的学术期刊主动进行牵头,推动地域期刊集群、学科期刊集群的形成;其次,实现对多个出版单位的约稿、组稿资源的整合,推动以网络平台为发起媒介的学术期刊集群,实现对各个流程成本的缩减,同时满足学术研究者、出版单位以及读者等各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最后,为实现学术期刊集约化出版,需要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人员积极拓展自身业务能力,在具备约稿、组稿、稿件编辑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开拓发行渠道、组织营销活动等业务工作,保证学术期刊发行质量的同时,提高期刊发行量和点击率。简而言之,要实现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创新,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各项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拓展编辑业务能力,才能提升学术期刊的综合实力,为学术期刊出版行业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梁徐静 单位:广州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