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网站建设及功能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学术期刊网站的内容模块及其所应具备的相关功能,并由此对其现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未来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站建设;数字技术;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化的应用已日渐广泛,并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热门领域[1]。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乃至整个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目前其已在新闻出版领域得以应用,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先进出版技术引领着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1学术期刊网站的建设及相关功能研究
为了便于学术期刊发行及推广,出版单位通常会建立独立的期刊网站,或使用其他大型期刊网站系统提供的模板来构建具有独立版权的期刊主页。对于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由此使得学术期刊的编辑部门显著加强了网站建设,并基本建立了快速的投稿,审稿和编辑系统。它使学术期刊的编辑无需进行繁琐的编辑工作,从而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效率。目前,一些专门的开发公司已经与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开发适合学术期刊的网站,由此可使许多期刊编辑部门能够在互联网上完成其工作,例如提交,审阅,编辑,处理,分发等。通过访问网站,使编辑部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处理稿件。
1.1学术期刊网站及内容模块分布介绍
学术期刊网站的内容模块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期刊情况,主要包括“期刊介绍”,“咨询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编辑部介绍”,“奖项”,“基本信息”和“栏目介绍”,使读者能够了解期刊的性质和内容。第二部分是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读者信箱”,“提交通知”,“订阅通知”等。对于各个信息栏目,建立了针对作者,编辑,出版者和出版者的信息反馈系统。第三部分是期刊的在线出版部分,其中一些已经预先发表的文章供读者在线阅读,这是网站(或网页)的核心内容。第四部分是学术信息部分,大部分设置有“学术通讯”和其他与期刊栏目相关的栏目,使学术期刊网站(或网页)成为纸质期刊的延伸和补充,充分利用利用网络的通讯优势,提高期刊的知名度,有利于学术文献信息的进一步传递和引用率的提高。第五部分是建立在线投稿,编辑,评审,办公等远程工作系统,实现编辑部的网络管理手段。利用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学术期刊网络版的提前出版,而且可以实现编辑部内部办公程序的网络管理。
1.2稿件处理功能
学术期刊网站通常包括三个功能,第一个是稿件处理功能,其概述如下。(1)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注册个人账号,系统将自动录入作者账号的密码。未来作者可以使用该账号及与其相匹配的密码登陆系统[2],并且可以随时提交或检查论文的状态。(2)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作者将自动分配给相应编辑人员。编辑可通过注册电子邮件登录系统,并对其所负责的专栏文章进行初步检审核。对于通过初步审查的稿件,可以使稿件进入专家审查系统以进行进一步审核。而对于未通过初审的稿件,则应直接退还给作者。(3)审稿专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入在线审阅系统,也可以直接登录该期刊的平台进行在线审阅。同时也可通过手机以推动审稿流程的开展。只要发送电子邮件以查看信息,即可通知专家。如果专家不方便审阅论文,则可选择其他审稿专家进行审稿,并将其添加到专家数据库中。在专家评审完成后,评审意见应反馈给责任编辑进行处理:退回修改,直接录用或拒绝。最后,形成完整的过程如下。作者提交论文→由负责的编辑处理(包括提交给审稿专家以供审阅和修订)→由副主编审阅→由主编审阅→由编辑委员会审阅→记录并定稿。
1.3辅助工作系统
第二个功能是辅助工作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帮助编辑在后期的编辑管理中做好工作,涵盖了各种统计数据库。以稿件注册系统为例,其可根据作者的稿件并自动生成稿件注册表格,每个稿件的审核过程可自动生成用于提交和保留的审核程序表。另外,还可以开发在线办公系统,即编辑部的“OA”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内部工作处理、信息传递以及工作转移等事项。
1.4咨询及服务功能
第三个功能是提供咨询服务。可用于提供网站学术期刊的总体概述:介绍该期刊的基本情况、投稿要求、编排规范以及相关规定等内容。同时也可提供检索查询功能:提供查询和下载本期刊上已发表的相关文章(通常提供摘要,可在注册账号后实现部分或全部文章的付费下载工作),同时也可下载浏览器以方便读者及作者阅读PDF等类型的电子文件;也可将与期刊网站密切相关并具有业务联系的网站作为友情链接。
1.5其他功能
此外,部分功能较为完善的期刊网站还添加了一个在线系统。与期刊或期刊相关的新闻资讯或行业动态;与期刊有关的活动或期刊的出版趋势;有关出版,学术会议期刊等的信息;学术论坛;下载和转载期刊中的文章等,以及刊登部分广告及相关企业链接等。学术期刊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平台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不断完善期刊网站功能来实现,但不可否认,学术期刊网站的建设正处于信息数字化进程的改革浪潮之中,依然道阻且长。尽管仍有进一步改进的潜力,但建立学术期刊网站依然大有裨益。不仅便利了读者和研究人员的使用,而且还促进了管理手段的优化。同时也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部门的工作得以简化与规范化,比传统的期刊内部管理模式更为高效、灵活。
2学术期刊网站现存主要问题研究
2.1不同学术期刊的网站的布局及功能千篇一律,有待优化及更新
就现有的学术期刊网站而言,大多数学术期刊网站的界面布局,功能模块、色彩风格均较为相近,可谓千篇一律。在以单一期刊形式进行网站运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术期刊单位仅在纸质版本的基础上在线版本,对在线信息具有相同的影响。管理和更新经常被忽略,信息资源相对稀缺[3-4]。尽管网站的数量较多,但其平均访问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通常难以保持其传统品牌在网络世界中的知名度。除此以外,如果要使网站保持较高访问量,则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储备、高质量的服务、优良的技术设备和人性化的网站管理。上述种种对传统学术期刊而言很难实现。同时,中国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和出版单位都采用在大型期刊网站上出版电子期刊的模式,甚至部分具有独立版权主页或独立网站的学术期刊也加入了大型期刊网站,这些网站通常可实现全文在线阅览,并提供收费或部分收费的阅读和下载等服务。期刊在加入大型网站的同时,也会同时将电子文档的管理权转交给期刊网站。
2.2相关学术网站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术研究网站是基于各类学术期刊的大型自然数据库。每个研究机构的网站都是一个数据中心,但是长期分散在各种教学和研究机构中。但是,传统的学术期刊,包括数字形式的学术期刊,只是独立的期刊网站或期刊团体,至多可称得上是期刊数据库。无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联系大部分都是以学术期刊为主体的数据库网站,其中学术机构的网站是相互链接的,或将学术机构的网站与与其专业相关的期刊的网站链接在一起。当前,由于数字平台建设较为分散,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始终处于脱节状态,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和产出的主体展示平台,以反映学术研究的整体情况,提供更完整,便捷的信息连接服务,并实现学术机构所需的有效信函信息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及有效的媒体管理和学术成果转化管理。与此同时,由于网站和大型数据库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布局和长期的目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在特定的,深层次的,复杂的数据使用上也不方便,由此给内容共享和互操作性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法充分挖掘学术交流的内容价值。
2.3期刊数字化的技术支持薄弱,行业标准落后
当前,从数字通信技术和行业标准的角度来看,行业标准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低下,数字出版的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仍然需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当前,还没有一种科学合理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可以覆盖新闻出版的所有行业,也没有符合行业规范的标准化新闻出版体系。由于尚未形成出版物的信息格式交换标准,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差,数据库建设格式不统一,无法连接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4传统管理体制面临困难,标准化与合法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出版形式,通常将纸质期刊称为“传统期刊”,将新兴的阅读终端期刊(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称为“数字期刊”。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传统期刊和数字期刊在内部机制上存在差异。传统期刊有官方编号,机构或企业的主管组织者和法人,目前对其也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数字期刊是网络或通信信息产品,其生产者和出版者可以是期刊。期刊社或任何企业尚未形成非常清晰和特殊的数字期刊管理系统和方法。标准化与法治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结论与展望
由数字技术支持并由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形式和风格的全面改变。数字信息化已成为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5-6]。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不会消失,但其仅为形式变化的一部分,传统的学术期刊正在与数字化期刊相融合,并且传统的内容优势期刊结合了数字期刊的技术和网络优势,从而实现了跨媒体发展。不可否认,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得以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中国学术期刊业而言,紧跟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关注数字出版,优化和重组现有出版资源[7-10],建立出版模式,是加快学术期刊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孙俊青.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评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1):105-108.
[2]张晨钰,韩纪富.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探讨——以《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为例[J].天津科技,2011,38(06):97-98.
[3]周小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9(04):108-111.
[4]冯虹,周小华.中国高校学报如何面对数字化传播新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1):94-97.
[5]王希熙.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3):103-104.
[6]牛怀岗.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变与问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7(02):110-113.
[7]贺德方.中外数字出版现状比较给我国出版业的启示[J].中国编辑研究,2007(02):278-284.
[8]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19(07):119-120.
[9]刘志武.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的分析与建议[J].编辑之友,2011(06):66-68.
[10]廖小刚.产业链视角下我国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伍赛特 单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