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作者群体稿件退修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作者群体稿件退修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期刊作者群体稿件退修策略探讨

[摘要]结合十年工作实践和近几年来稿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学报的来稿之中研究生来稿数量占比越来越大。相对于成熟学者学术成果的发表,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具有特殊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研究生作者群体来稿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高校科技期刊作者群体中,研究生稿件退修现状和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策略。编辑在编辑工作过程中,如何高效处理这部分作者论文,成了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尤其是需要了解研究生心理,从而掌握与研究生作者群体沟通技巧。针对不同毕业情况和不同写作水平的研究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指导,加强和研究生作者沟通艺术,确保退修过程快速且高效,最终实现使研究生论文达到学报要求且退修处理及时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作者群;研究生;编辑;退修

一、什么是稿件退修

从作者投稿到作者文章见刊的流程主要包括:(1)编辑初审。通过官方渠道投稿的稿件,编辑部一般会进行登记处理,并安排编辑初审。编辑对论文的格式、内容是否适合杂志刊发等进行审核,并通过相应的方式反馈给作者。编辑初审的时间各个刊社情况略有不同。(2)专家外审,也可叫“同行评议”。通过编辑部初审的稿件为了确定其研究的最新情况及成果的正确性,杂志社借助自己的专家审稿团队,即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的学者,将初审通过的稿件以“匿名”方式进行审稿。审稿专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审稿回复,编辑部综合多位(2—3名)专家的意见确定外审的结果。外审是核心期刊必经的过程。(3)主编确定收录。外审给予刊发意见的稿件,会送主编终审。(4)以上步骤完成后,进入退修环节。(5)退修后,作者返回的稿件,编辑开始编辑加工和校对核红。(6)最后将文章清样给作者让其通读修改定稿,定稿后稿件,主编签字并下厂印刷。在科技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退修是改进稿件质量的必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影响稿件见刊速度的关键环节,因此也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论文的退修主要包括:学术质量上的完善和按照科技期刊要求进行规范的修改[1]。论文的退修并不只1次,也存在复审再退修,甚至多次退修的情况。要提高稿件的处理速度,确保作者文章首发权,就需要提高从收稿到刊出各个环节处理的速度,退修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也必须提高,减少稿件的无效流动环节[1-2]。编辑要以发展的视角看待多次退修现象,确保编辑与作者间沟通的及时和高效,以此提高学术论文传播的时效性及科技期刊论文水平。

二、高校研究生来稿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之一,甚至成为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硕士研究生,普遍受到高校的重视,成为高校、导师和学生向往的目标。然而,由于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学术研究的初级阶段,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上存在诸多不足,是“学术新手”。相对于学者学术成果的发表,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具有特殊性。为了探讨这种特殊性,了解硕士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广泛调查硕士研究生的现状[3],从编辑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研究生进行帮助和指导。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很多高校在校研究生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至少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1篇论文。如吉林农业大学要求研究生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1篇论文。高校学报的众多来稿之中,研究生来稿数量占比越来越大,在校内所有来稿中占到90%以上[4]。那么编辑在编辑工作过程中,就必须提高处理这部分稿件的能力,事实上研究生稿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从目前来稿情况看,大部分研究生稿件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研究生作者虽学术质量方面经过导师严格把关,却在语言表达能力、论文结构框架、写作规范等存在问题:稿件条理不清晰,语言不规范、不准确,图文和表文内容对应不上,甚至内容缺失,存在大量别字、错字,单位符号滥用等。正是存在这些问题,退修环节才显得尤为重要,退修环节需要作者配合编辑做大量工作。审稿专家对于稿件整体质量上的把关是通过这一环节发挥作用,需要审稿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越具体越好。

三、稿件多次退修的成因

虽大量文献分析了多次退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2],尽量做到1次退修,但是只要做到每次退修都是合理有效,从刊出效果来看,多次退修也不是只有负面影响,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根据工作实际现将稿件多次退修的成因总结如下:(1)稿件的质量问题。稿件经同行评议结果,学术上具备发表的资格,但是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再次修改,以达到发表的水平;(2)编辑的自身因素。编辑日常工作繁杂,所以会出现编辑处理稿件流程不及时的情况,或是有更重要的出版任务需要尽快完成,而忽略了流程进度;(3)双方的沟通因素。作者留给编辑部的通讯方式已作废,编辑无法联系作者;能够联系上作者,但是作者在处理更重要的工作,或者口头答应编辑尽快处理,但无法按时完成退修。

四、对于高校退修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一)处理好审稿意见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要结合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就论文优缺点转达给研究生。除编辑要深刻领会审稿意见精髓外,研究生群体作者更是要认真对待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大部分审稿意见专家都是逐条给出,这就要求作者也要逐条修改。退修专家给意见:(1)先主后次;(2)先必须后质疑和建立;(3)先内容后形式;(4)先补缺后删繁[5]。这样做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群体作者完成退修环节。如果作者对专家审稿意见存在疑问,编辑要尽量解答:编辑可以解决的问题直接给出答复,编辑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可利用系统专家库,咨询相关专家解决问题,以确保论文学术质量。优秀的编辑具有解决办法的能力,甚至能够通过提问专家学习知识,使处理论文的水平得到提升。编辑会认真审核作者回复的修改,并说明是否修改已准确到位,是否对修改意见认真对待并严格按意见修改。

(二)写好退修信编辑要提高编辑业务水平,苦练基本功,关注学科热点动态,追踪热点作者和专家。要培养写作能力,写好退修信:退修信要用词准确、要求明确,使作者能准确地获得稿件评价结果。一般来说退修信有3种结果:修改后录用、修改后再次审稿及退稿。期刊应采用相对固定的形式表达,使作者更清楚知道稿件的审查结果和退修截止日期等信息。对于修改后再次审稿的稿件,要直接告诉作者稿件需再次审稿,避免作者将修后再次审稿和修改后录用弄混。

(三)编辑要掌握沟通的艺术编辑应该对不同投稿意愿、不同层次水平的论文研究生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若与研究生沟通效果好且其处理快,研究生作者会马上按照修改要求修改,能够做到尽快返回修改稿,并对所投期刊感到满意,甚至投稿时会再次选择这个期刊。这就需要编辑做到因人退修,在与学生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尽量采用鼓励式沟通方式。若在沟通过程中采用了严厉斥责等沟通方式,可能会给研究生留下不好印象,伤害了研究生作者的科研热情和自尊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对退修工作非常不利,甚至导致作者对稿件退修不沟通、不理睬,影响编辑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稿件多次退修仍达不到发表要求、作者未按退修意见修改文稿及未按时上传修改稿等后果。

(四)退修尽量做到因人退修除良好沟通之外,有部分研究生作者在接收到退修信时已经毕业离校,参加工作。这就需要编辑在收到这部分稿件时提前处理,如未能及时处理也应在学生离校前与研究生建立联系,获取其毕业以后仍在使用的联系方式。对于这部分稿件,在与作者沟通时要更加耐心细致,因为有些作者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内容不相关,所以会有对文章发表与否不关心,这时编辑需要与其在校的导师共同努力,确保稿件顺利发表。另外在退修前,编辑应对作者背景信息充分了解。论文的作者水平层次不同,其对研究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及对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对于论文的发表是否有时间的要求意愿不同;作者的学历背景、职称、职务及投稿经验丰富程度虽不同,但也能侧面反映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编辑应综合以上因素,确定编辑工作的侧重点,提醒被作者所忽略的问题,做到因人而异[6-8]。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的文章第一作者是研究生,但论文的通讯作者却是其导师,遇到问题应与导师沟通,让导师真正起到把关和指导作用[4]。

(五)培养优质作者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质、稳定的稿源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生命之源。而优质的稿源来自高水平的作者。目前高校期刊作者群的培养迫在眉睫,高校科研导向倾向于往更高层次水平的期刊投稿,因此学报在获取稿源方面除了校内教师优秀稿源以外,更要挖掘校外优秀作者稿源;除省内作者群体保持约稿力度以外,更要重视其他省份的优秀作者群体。这样做不仅能够为期刊获取高质量稿件,也是学报展示和宣传自己的途径。更好地做好作者服务工作,协助优秀科研成果尽快发表更为重要,学报要在这方面为优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开通“绿色通道”,如直接在学报微信公众号。多媒体融合发展期刊,不但可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而且对提升期刊影响力效果显著。稿件退修过程是加强作者建设的重要过程,也是编辑赢得作者尊重与信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既可以提高作者的论文写作水平,也可以开阔作者的研究思路,引导作者以后的科研工作。这也是科技编辑对学术前沿了解的过程,通过与作者稿件退修的交往,可以拉近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对于开拓稿源、稳定高水平的作者群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热爱科研、勤于写作、有潜力的作者,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培养。优秀作者群体培养对期刊长远发展十分必要,拥有优秀作者群体会使编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思想层面上忽视编辑规范的作者和没有掌握撰写论文规范的作者,编辑要耐心向其说明论文撰写规范在学术论文传播中的重要性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对编辑规范有质疑的作者,编辑应向其说明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对其以后写文章时须注意的事项提出合理的建议,并指导其掌握编辑规范,确保以后论文撰写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宋春艳,刘义兰,等.科技期刊稿件多次退修的成因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5(3):185-187.

[2][7]杨旺平.科技论文多次退休的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28(4):87-89,94.

[3]陈亚梦.硕士研究生状况研究——基于南京六校的调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王希.2009—2018年《吉林农业大学学报》作者载文情况统计分析[J].传播与版权,2020(1):77-79.

[5]吕欢欢,崔护社,杨滨.做好科技期刊稿件退修工作的有效策略[J].编辑学报,2016,28(1):67-68.

[6]赵青.稿件退修阶段编辑与研究生作者的沟通策略探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5(2):89-93.

[8]张娅彭.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稿件退休的有效性[J].编辑学报,2018,28(2):137-138.

作者:王希 林海涛 胡永 曹希奎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