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专家审稿效用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双盲审的专家审稿模式下,专家审稿意见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编辑的沟通与总结能力、作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息息相关,同时编辑与作者对待专家审稿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家审稿效用的发挥。为有效提升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稿件修改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审稿专家的作用,通过分析专家审稿的作用、论文送审需注意问题,针对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4种不同审稿结论及不同类型的专家审稿意见,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并概括提出编辑应对专家审稿的原则与方法。
为提高学术期刊质量,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规划,准确定位,创新办刊制度,优化办刊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保证稿件质量,在择优选稿的基础上,加强审稿与编校。多数学术期刊通常采用“栏目编辑初审、专家评审和主编(编委会)终审”的“三审”制度,其中专家评审由于审稿专家审查稿件的站位更高,在学术与科研层面更权威,因此其意见是衡量论文能否刊发的最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专家审稿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情况下专家审稿意见的处理办法,以及编辑应对专家审稿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促进学术期刊办刊质量的提升。
1专家审稿的重要性
学术期刊栏目编辑负责稿件的初审及编校工作,但由于水平限制,对论文评价的站位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而判断一篇稿件能否通过修改和编辑加工达到刊发要求,还需要更权威的学者从创新性、研究价值、论文主旨的正确性等角度进行把关。审稿专家便弥补了栏目编辑这一方面的不足,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衡量论文刊发的价值,其审稿结论供栏目编辑借鉴,也作为终审的依据。
2专家审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多采用双盲审的专家审稿模式,审稿专家与作者互不联系,编辑作为审稿专家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将专家审稿意见综合反馈给作者。专家审稿意见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取决于编辑的沟通与总结能力、作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同时编辑与作者对待专家审稿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家审稿效用。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期刊在专家审稿环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专家审稿流于形式。有的期刊编辑对于送审论文有自己的见解,碍于期刊流程与规范,不得不送审,这种心理导致对专家的审稿意见置之不理、不予尊重,致使专家审稿环节成为一个机械化流程。这种现象不仅不尊重专家的劳动成果,而且会直接影响期刊学术质量。②编辑尊崇审稿专家“一言堂”。有的编辑过分抬高审稿专家的意见,虽然审稿专家多为该领域的学术权威,但并不一定都是集大成者,而且学术论文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尤其是理论探讨型的论文,不同的观点更有益于推动学术研讨与创新。因此,编辑在处理“绝对化”审稿意见时,应注重选择不同的审稿专家,参考并综合审稿意见再下定论。③过分依赖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对于学术观点的把握与论文创新性的认定毋庸置疑,但对于论文结构与细节的意见可能不够具体。如果编辑在处理审稿意见过程中盲目依赖专家,不敢提出自己关于论文写作的意见,将导致作者修改不完善,延误发表时间。④将初审工作抛给专家。有的期刊编辑不重视论文的初审,对于一些明显应该退稿或退修后才能送审的稿件,就直接送给专家审稿。例如栏目不符、要素不全、结构混乱、结论与观点南辕北辙、过度堆砌公式且存在计算错误等,对于存在这些问题的论文,编辑应在初审阶段就予以退稿;部分编辑在初审时没有做到通读全文就急于送审,在收到专家的审稿意见后,没有究其所以然便反馈给作者,及至选稿阶段才去认真阅读论文,显然已错过了与作者沟通修改的最佳时机。⑤未合理调配专家审稿时间。审稿专家通常是“兼职”,稿件的数量、审稿周期的长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家的审稿质量。因此,编辑应合理控制送审数量,在送审后可以以邮件或短信形式通知,并注意把握催审时机,尽量不打扰专家日常工作。
3专家审稿意见的处理策略
专家审稿结论通常分为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4种,大多会根据结论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但不同的审稿专家表述方式不同,有的言简意赅,有的清晰具体,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的沟通技巧、作者的态度均影响论文的修改质量。
3.1发表
对于结论是“优良、直接发表”的论文,专家审稿意见通常比较简洁,多为分析论文优秀且能够直接发表的原因,例如时下研究热点或提出的观点比较有建设性等,这种情况下编辑可直接进入选稿与定稿流程,以确保论文的时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仅是细微的调整,编辑可自行修改;反之,如果是结构的修改或专家提出值得商榷的内容,则需要第一时间将审稿意见告知作者,与作者进行沟通。
3.2修改后发表
修改后发表一般有微调后发表与大修后发表2种情况。对于小修后发表,修改意见通常简明扼要,直接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且对问题的定位也比较准确,这种情况下,编辑可直接将专家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对于这类结论与意见通常配合度较高,修改速度也相对较快。需要注意的是,编辑要通读修回稿件,确保没有明显的错误,专家提出的意见都得到了修改,专家提出的疑问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对于大修后发表,一定程度上给作者发放了通行证,但实践证明大修后发表的论文最后发表的概率却低于修改后再审。这主要源于作者的修改态度不够端正。部分作者怀有侥幸,对审稿意见不够重视,常有修改不完善、修改说明不尽不实等情况。此类修回的稿件,在主编审稿或定稿阶段通常都会退回,栏目编辑也不会优先选择,使时效性大打折扣,进一步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从而失去了刊发的时机。
3.3修改后再审
对于有创新性、有刊发价值的论文,但由于远未达到刊发录用标准,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修改,专家通常不直接退稿,会给出修改后再审的结论。这种情况下,编辑的处理最为重要。对于这类论文,编辑应有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既不能盲目遵从审稿专家的意见,也不能弱化审稿专家提出的重要缺陷[1]。对于问题较大的论文,衡量栏目待用稿件的情况,如有类似题材论文且质量高于待修论文,则与作者说明情况,另附专家审稿意见。如该领域稿件缺乏,则应针对具体情况,结合专家审稿意见详细写明退修意见,规定修改时限,并督促作者按照专家及编辑意见进行修改。如果作者态度较好,认同修改意见并逐一列出修改说明,则送专家复审通过后录用;如果作者仅部分修改,则根据情况探讨未修改的原因,送专家复审后决定是否录用;如作者拒绝修改且态度不端正,则直接退稿。需要注意的是:审稿专家由于性格或沟通方式的差异,有的审稿意见较为尖锐,尤其对于论文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可能会不留余地地批判作者写作内容。编辑应充分理解审稿专家对待论文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将审稿专家意见转化为作者能够充分理解并接受的语言。除此之外,由于修改后再审的审稿意见多,且修改难度大,作者产生异议的情况也比较多,这一定程度反映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应该予以鼓励的。但编辑应对作者态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如对专家审稿意见有异议且希望通过讨论得到更合理的修改办法,此类作者通常会对修改意见较为重视,清晰明确地逐条列举,对其论文的修改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仅是单纯地希望逃避修改而提出异议,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此类作者通常不会认真对照审稿意见去修改论文。编辑应针对不同的审稿意见及作者态度酌情退修稿件。首先,编辑应讲求讲究沟通技巧,尽可能使作者接受审稿专家的意见,并引导作者完成论文的修改,从而减小专家再审的工作量,也降低作者二次修改的可能性。其次,编辑的退修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者的态度与修改情况,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退修函能够大大缩减沟通的难度,使修改与复审更有指向性,减少作者修改和专家复审的时间。最后,编辑在稿件改后再审过程中,应逐句逐段对照审稿意见,判断作者是否按照专家审稿意见进行修改,是否修改完整。如没有达到修改要求,编辑应联系作者再次修改;如修改较为理想,编辑需要将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一并回传给专家,并告知修改情况。必要时,编辑应将对稿件修改后的见解一并告知专家,并对审稿专家的工作表示肯定与感谢[2]。
3.4退稿
专家审稿结论为退稿的论文,处理办法主要为直接退稿、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作者修改后重新投稿2种情况。对于直接退稿,如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内容存在“硬伤”,通常可直接退稿,即便作者希望能够修改后再审或修改后再投,也应与作者陈述退稿具体原因,将专家意见委婉地反映在退稿函中,拒绝作者再投同样或相似的论文,并将此类论文标记在退稿数据库中,减少审稿专家的重复工作。对于修改后再投稿,多因论文创新性不够、逻辑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退稿,编辑应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修改建议,并在确定再投文章不存在明显缺陷后可重新送审。另外,有的作者对退稿意见分歧较大,编辑另可选专家再审,对两次审稿意见相同者直接退稿。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后发表或修改后再审不等同于一定能够刊发,由于受期刊版面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即使达到刊发要求,也不可能得到发表,论文通常会因“过时”而贬值。对此编辑应及时告知作者,以取得作者的谅解。
4编辑处理专家审稿应注意的问题
①尊重专家,实事求是。审稿专家是学术期刊实现质量、品牌双向突破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尊重专家的审稿意见,保证每位专家付出的辛苦都逐一落实到稿件的修改中。但尊重不代表盲目尊崇,对专家提出的意见,编辑应实事求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决策,对于不清晰的、模棱两可的意见,要有明确的判断;对于写作逻辑结构存在明显问题的,即便专家结论为录用也要及时通知作者修改。②具体详实,条理清晰。专家审稿意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被作者接受并发挥指导作用[3]。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理解与沟通能力,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专家提出的意见,将较为笼统的意见细化为可操作的意见;两位专家审稿结论反差较大的,应做出准确的判断,且在作者修改之后,请专家再审;要认真撰写退修函,退修函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一目了然[4],修改说明应与退修函相互呼应,修改与未修改都应有明确的解释。③谦虚诚恳,平等相待。编辑在与审稿专家和作者的沟通中,态度与表述都对专家和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刘潇[5]调查表明:收到欣赏的编辑邀请,能增加专家审稿的积极性与审稿效率。因此,对待审稿专家应谦虚礼貌,态度恳切。与专家交流应秉承不断学习的态度,认真聆听,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进行学术知识积累,以便与专家的交流能保持同一频率。与作者交流应平等相待,编辑应秉承公正的原则,严格以论文的学术性和质量来评判论文是否录用,即便作者是专家教授,也应将专家审稿意见传达到位,不能降低修改标准。对年轻作者,也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在审稿专家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审稿专家审阅相似类型的稿件,以求在创新性上有更权威的把控。
5结语
提高专家审稿效用,一方面能够缩短论文的修改时间,减少重复修改的次数,提高作者写作与投稿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作者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审稿专家对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刻、全面,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术期刊刊发不当论文的风险。学术期刊编辑理应重视对专家审稿结论与意见的处理,充分理解与发挥审稿专家的作用,提高作者论文修改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办刊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宏,赵丽莹,李航,等.编辑应能协调作者与审稿专家的不同意见[J].编辑学报,2016,28(2):139-141.
[2]刘晓燕,高建群,张志琴,等.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有效沟通的策略[J].编辑学报,2019,31(3):250-253.
[3]周凯虹.在编委会终审和稿件退修环节中如何处理好专家审稿意见[J].编辑学报,2016,28(2):142-143.
[4]张娅彭.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稿件退修的有效性[J].编辑学报,2016,28(2):137-138.
[5]刘潇.如何让专家欣然、高效、准确的审稿[J].中国学术期刊研究,2013,24(4):796.
作者:高凌杰 史海英 孙协胜 单位:《军事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