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期刊记者转型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期刊记者转型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期刊记者转型策略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来临,传统媒体的转型势在必行。新闻期刊作为传统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对记者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新闻期刊记者所面临的困境,并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刊记者的转型升级提供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期刊记者;转型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个新时代——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不同媒介,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它具有时效性、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这些新特征令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相较传统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在形式、主体、内容和手段上都有显著差异。为适应时展的潮流,传统媒体走向融合之路成为新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参与者——记者,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期刊记者,转型也势在必行。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如何突围面临的重重困境?这些成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刊记者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一、新闻期刊记者面临的困境

(一)管理模式比较陈旧传统媒体曾经走过辉煌的岁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体制和管理上也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了行业特色。然而,由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自带的时效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与传统媒体现有的机制与管理制度并不适应,引起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成为束缚记者发展的绊脚石。新闻期刊作为传统媒体,拥有一套严格、缜密的办刊流程。例如,记者需要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必须先上报或开会讨论,然后经过层层审核、批复。这套流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起到了保障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走繁复的流程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时间,导致时效性减弱。在融媒体时代中,分秒必争成为常态,滞后则处于劣势。新闻期刊制度上的条条框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记者在新媒体和媒体融合上的发挥。

(二)信息相对滞后期刊是定期、连续出版的刊物,通常以一定的刊名发行。按照出版时间周期,期刊可以分成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周刊等。由于期刊的出刊时间间隔长,在传统媒体的范畴中,新闻期刊的时效性远远不及报纸、电视、广播。当时效性较强的新闻题材出现,新闻期刊记者虽然争取抢到了第一手材料,但是等到刊期到来出版之时,新闻已成为“旧”闻,受众已在其他媒体了解到该新闻,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新闻期刊通常侧重于深度报道、综合报道,发挥自身优势,以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报道吸引读者,弥补时效缓慢的不足。

(三)传统思维相对固化在传统媒体屡遭挫折时,有的记者对传统媒体能否生存发展产生了怀疑,甚至因前途未卜而心灰意冷。还有一些记者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不愿意舍弃原有的安逸环境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抱有慵懒心理与侥幸心理,墨守成规。他们不去了解媒体发展的现状、规律,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学习心存畏惧。以上的种种负面情绪、行为,主要源于记者们没有能够及时转变思维观念,导致他们对现有的新闻报道工作产生了疑惑,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新闻期刊记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四)专业水平比较欠缺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形式与传播方式因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呈现出多样化。传统新闻期刊的传播形式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日新月异、实时传播的新需求。如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了解新闻的常用渠道,建立“两微一端”成为每个传统媒体融入融媒时代的手段之一。因此,从过去的纸与笔、光与电的时代迈进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专业水平需要进行更本质地提高。记者不但要能写,还要能播,熟悉新媒体的应用。如果连新技术、新设备都不会使用,或者用得不熟、不精,最终将被时代的巨浪淘汰。当前,新闻期刊记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二、新闻期刊记者的转型策略

(一)转变观念,树立融媒体思维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刊记者要转变传统思维,培养和形成融媒体的思维模式。首先,新闻期刊记者要调整好心态,要正确看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融媒体是媒体未来发展与转型的方向。融媒体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能够共存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媒体不会消亡,新闻期刊记者不应该消极悲观,而应通过积极探索媒介融合的途径,努力改变现状,开辟传媒发展新局面。其次,新闻期刊记者要熟悉各类媒体的应用和特点,尤其是新生的媒介。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在采编过程中,要根据期刊和新媒体的不同特点提供稿件,制作出风格不同的报道。在分析网络言论、图片、视频等数据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的形式、角度进行新闻报道,以精取胜。过去,媒体向受众传播的方式为单向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多向互动传播频繁的今天,新闻期刊记者要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注重受众体验,不断适应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趋势。

(二)夯实基础,练就“一专多能”1.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作为新闻期刊记者,采访过程中接触的事物极为广泛,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涵盖多门学科。除了掌握全面的文字基础知识和新闻传播知识外,一名合格的新闻期刊记者还要学习和积累多方面知识,收集和整理有关材料和文件,丰富知识储备。2.增加新闻敏感,善于捕捉线索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融媒体,一名好记者都应具备新闻敏感度和独到的眼光,善于捕捉新闻线索,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时时保持警惕,处处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捕捉任何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期刊记者要迅速浏览,以灵敏的嗅觉寻找到切入点,选择好角度挖掘、整合、提炼出新闻信息,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报道。[1]3.提高判断能力,甄别信息真伪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无疑严重弱化了把关作用,大量冗杂、不良、虚假的信息出现在互联网、新媒体中,不但误导了受众,也使媒体的公信力严重受损。[2]不少自媒体的报道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使受众无法了解到事件真相,甚至误导受众,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去伪存真是考验记者的一大课题。所以,记者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提高辨别真伪能力,自觉提高把关意识,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循“三贴近”原则,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在自身转型的同时,新闻期刊记者还要始终坚持从事实出发,遵循客观实际,绝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真相“制造”新闻,丧失一名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底线。4.掌握多项技能,熟练运用设备随着网络传播的快速崛起,文字、图片、视频报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今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依靠单纯的文字报道已远远无法满足。新闻期刊记者需要进一步掌握摄影、摄像、直播等能力,呈现立体化传播。这种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新闻期刊记者需知变、应变、适变:一方面要增强原有的新闻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融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路径,在融合与创新中寻求突破。在融媒体时代中,传播媒介更新换代,设备也与时俱进,记者要不断钻研,掌握新技能。如今,移动端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原来为单一报纸端提供内容的传统媒体记者,为了能够使新闻在第一时间抵达读者,必须学会运用多种工具和展示手段,做到一次生产,多元。[3]要跟随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节奏,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发挥引领作用,始终保持走在社会与技术的前沿。当前,新闻期刊记者不能再凭借一纸一笔“闯天下”,除了会用相机、电脑外,还要学会使用无人机、VR、机器人等融媒体时代的标配,增强业务综合实力,由单一的摄影记者或文字记者向能写、能拍、能播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应对时代变化和受众需求。

(三)勇于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新闻期刊作为传统媒体,媒体融合起步较晚,很多管理机制尚处于摸索过程中。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刊单位应坚定信心、找准方向、共同探索,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按照融媒体时代的特征,新闻媒体要在管理上做出各种相应的改革与调整。通过完善和提升融媒体新闻生产和报道的保障机制,增强政策支持,使记者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新闻报道工作。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融媒体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传统媒体融合,助推良性发展,变革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为融媒体新闻事业提供物质保障。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建立考核制度,对记者进行定期考核,促进自我提升;完善定期培训制度,定期提升记者的专业业务知识;完善差错防范制度,减少差错产生;完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记者及时表彰,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鼓励,激发记者工作的积极性,鼓励记者践行“四力”,做出优质的报道。

三、结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所处困境,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摆正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走出困境,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新背景下的媒体工作。为了跟上融媒体时代的步伐,新闻期刊记者要积极转变固有思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写出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钟方园.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位与转型[J].现代交际,2018(15).

[2]王雪飞.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记者媒介素养的提升[J].黑河学刊,2018(06).

[3]卢俊宇.新媒体记者“跨界记”[EB/OL].

作者:黄丽珊 单位:广西画报社编辑部记者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