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内外期刊食品类论文发文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科研论文外流是指以中国为论文完成国的科研论文在期刊版权不属于中国的期刊上发表。本文统计了2010—2019年国内食品学科在国内外期刊的发文量,分析了国内食品领域高水平团队和优势学科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的差异,探究食品领域优秀科研论文外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食品;科研论文;外流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20年1月30日科技部《关于加强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论文外流问题再次被提及,说明近年来科研论文外流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科研论文外流是指以中国为论文完成国的科研论文在期刊版权不属于中国的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外流的危害不仅体现在阻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浪费科研经费,还体现在危害科技信息安全、削弱国家综合实力、丧失民族应有的学术话语权等方面。本文从食品领域科研论文在国内外期刊的发文量入手,分析国内食品领域高水平团队和优势学科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的差异,探究食品领域优秀科研论文外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注:本文提到的所有国内外期刊分别指期刊主权属于中国、非中国的科技期刊。所有数据于2020年5月15日—6月7日获得)
数据分析
1.国内食品领域2010—2019年情况分析
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中统计出版年份为2010—2019年,类别为“FoodScienceTechnology”且通讯地址为“China”的实验和综述文章。在知网“核心期刊”及“CSCD”数据库中,统计2010—2019年文献分类为“食品工业”的期刊类文章,分别得到国内食品领域近10年来在国外SCI期刊及国内核心、CSCD期刊发表的论文数。从图1可知,国内食品领域在2010—2019年发文总量逐年递增,发表在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上的文章量始终多于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的文章量。2017年后,两者差距开始缩小,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的文章量增长明显。因此,从论文总量看,食品领域论文外流情况不明显,但近两年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对论文的吸引力开始弱于国外SCI期刊。
2.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分析
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中,统计2010—2019年类别为“FoodScienceTechnology”且基金资助机构为“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的实验和综述文章。在知网“核心期刊”及“CSCD”数据库中,统计2010—2019年文献分类目录中属于“食品工业”且支持基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期刊类文章。由图2可知,10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国外SCI期刊的发文量始终多于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2010—2016年两者差距并不明显,2017年后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的文章量增加,两者间差距逐渐拉开。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是对科研团队研究水平的认可。图2表明,食品领域的高水平团队更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且近两年尤为明显。
3.国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A类高校近10年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选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7所A类高校,统计2010—2019年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中发表的类别为“FoodScienceTechnology”的实验和综述文章,统计2010—2019年在知网“核心期刊”及“CSCD”数据库中发表的分类为“食品工业”的期刊文章,汇总结果见图3、图4(排名不分先后)。从图3和图4的数据看,7所高校在国外SCI期刊的发文量逐年递增,而在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的发文量基本没有增长,一些学校甚至略有下降。2010年,除浙江大学外,其余6所高校在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的发文量均多于国外SCI期刊的发文量,而2019年7所高校在国外SCI期刊的发文量显著多于在国内核心和CSCD期刊的发文量。
应对策略
1.提升期刊投稿体验感
目前,国内期刊存在审稿标准不一致、评审结果有失公允、审稿周期长、格式修改麻烦、编辑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使国内期刊的投稿体验感不及国外期刊。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杜绝人情稿;提升同行评议公正度;在现存的同行评议基础上,尝试性引入开放式同行评议作为改进或补充措施;建立高效的编辑服务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投稿系统、普及数字出版及开放获取提高论文展示度等。
2.大力创办食品类英文刊
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展示的主要平台之一,学者在选择期刊时首要考虑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受语言限制,中文刊的受众群体远小于英文刊。截至2020年,国内食品类英文期刊寥寥无几,SCI期刊仅有一本,无法满足国内食品学者的需求,因此学者大多将成果在国外期刊。为扭转此局面,各高校、科研机构应大力创办食品类英文期刊,加快提升国内食品类英文刊数量。与此同时,要提升期刊质量,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体途径有:对国际知名学者开展针对性约稿,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稿件评审和期刊建设,在国际会议等重要场合宣传期刊,利用网络媒介开展线上推广。
3.完善学术成果评估体系
目前,国内学者的项目申请、职称评定、绩效分配等活动大多需要考核学术成果,论文考核是其中重要一环。由于SCI指标可量化学术成果影响力,且经济、简洁、易操作,国内学术评价体系长久以来一直依赖于SCI评价。国内食品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远低于国际同类期刊,这导致学者不愿将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期刊发展受阻,陷入恶性循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学术评价体系能科学、系统地评价学术成果影响力,因此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快改革、完善现有的学术成果评估体系,使国内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得到应有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彩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国内科研论文外流现象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
[2].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
[3]曾建勋.破除“SCI至上”需要弘扬“同行评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02).
[4]贺子岳,张子纬,陈晓峰.学术期刊出版后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研究[J].传媒,2019(17).
[5]赵新科,赵正芳.影响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作者因素分析与编辑对策[J].天津科技,2019,46(09).
作者:金文苑 周玥 许艳超 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