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水准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水准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水准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组建

摘要:英文期刊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作者和编委的国际化,而国外编委的数量及编委的参与程度又是决定整个期刊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此要办好一本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建设一支国际化的高水平编委队伍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如何选择主编与副编辑(associateeditor,以下简称“AE”)、组建编委、参与国际组织等方面详细介绍ChineseJournalofElectricalEngi-neering(《中国电气工程学报》,以下简称“CJEE”)的具体做法,希望这些探索性的做法能给同行带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编委会;英文;科技期刊;《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一、引言

近10年来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外刊物的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与强大的论文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期刊数量不相称的是,中国在国际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期刊并不多。SCI(《科学引文索引》)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只有不到200种期刊被SCI收录,其中大部分影响因子还很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13年起,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六部门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PIIJ”)。截至2018年底,两期(2013—2015年,2016—2018年)计划各资助135和174种英文期刊。根据PIIJ官方报道推算,国家已经投入约6.69亿元,相当于1亿美金[1]。随着国内科技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国内高校考核机制向SCI刊物的倾斜和重视等使国内学者发英文文章的需求增长很快;另一方面,国家也非常鼓励发展中国自己的英文刊,期待有更多国内自办的英文刊能跻身世界强刊之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近几年英文刊的创办蔚然成风,仅电气领域,2013—2016年已经创办7本英文刊。CJEE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办的一本英文刊。下面结合CJEE创刊以来的具体实践,探讨英文科技期刊如何组建高水准期刊编委会,以期对同行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主编的选择

评价一本英文刊的好坏,国际化是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其中编委和作者的国际化更为重要。其次,国外编委的数量及编委的参与程度又是决定作者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此要办一本优秀的英文刊,建设一支国际化的高水平编委队伍是重中之重。聚集一批能引领期刊进入国际同行视野,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力大,又有热情和信心办好刊物的编委便是办好一本英文刊的重中之重[2-4]。中文刊的主编多是本领域的学术领袖,一般多为院士或某一领域的大家。但相比中文刊,英文刊的主编需要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主编是一本英文刊物的精神领袖和掌舵手,尤其是在初创刊阶段,其对刊物的导向有可能直接决定刊物的成败。英文刊主编除了需要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还要求在该领域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最好在该领域重要的国际组织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体的标准就是无论在英文稿件的刊发上,还是在国际会议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英文刊主编还应有非常好的英文沟通能力,以便在国际会议或其他重要场合更好地推广宣传刊物,所以最好有海外学习的经历,最不济也要有在海外研究的经历。另外,创刊初期的工作非常多,且大都非常重要,所以一般编辑部都希望主编能深入参与这些事情,因此选择的主编一定要能分出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刊物的创办上,这也是选择主编非常重要的一点。基于这样的要求,主编人选基本就圈定在了一个较少的人群范围内。如果编辑没有在国外生活或工作的经历,与外国学者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或交往的话,为便于沟通,最好找国内的一些大家及一些在该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海外华人科学家。海外华人的优点是愿意为国内的英文刊发展作贡献。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接触一些专家,倾听这些专家的意愿和意见,最终再与其中有意愿参与期刊创办的专家达成共识,这样主编就确定了。这其实是创办英文刊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也必须走好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主编选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委会组建的成败。得益于在中文刊积累的广泛经验,CJEE的编辑对国内电气领域的专家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因而在综合了各种情况之后,选择了清华大学一个实力雄厚,非常有建树,而且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科研一线的大专家作为主编。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当初选择的正确性。

三、编委会的组建

学术期刊不同于大众传媒,仅靠编辑部的运作很难实现学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委会的学术水平和编委会对期刊工作的投入程度。很多国内期刊虽然拥有一批院士、国内学术带头人组成的编委会,但编委会工作在执行层面没有做好,没有很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不同于中文刊,英文刊主要参照国外的办刊方式,给予主编充分的自主权。因而主编确定之后,组委会的建设主要听取主编的意见,先由主编选择自己能够合作的专家做副主编,即主编的得力帮手。一般来说,主编也会考虑海内外专家的比例,挑选他(她)认为得力的专家。CJEE主编就结合刊物的报道领域,在国内外各选择两位专家,即共有四位专家作为副主编。之后召集所有的主编、副主编,大家共同确定和搭建编委会的架构,确定编委的人选。考虑国内外主编的比例是办好英文刊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CJEE的国内编委包括主编、副主编一共10人,然后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出面选择相对可靠的国外编委。CJEE的国外编委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7人之多,仅编委会的中国外编委就有19位,国内编委仅占6位。

四、AE队伍的组建

国内的电机和电力电子领域近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向甚至可以媲美欧美,随之也成长起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青年专家,甚至吸引了很多留学海外的优秀学子。他们都有多年的海外学习和科研经历,学术和外语能力非常优秀,而且和国外学术圈的关系密切,融入度也高。国内新一代的学术新秀,最近这些年在国家对科研的强力支持下,也成长得非常快。他们中大部分也都有在国外学习、交流及做博士后的经历,外语水平和科研能力非常棒;并且作为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国内作者的投稿情况更是非常了解,知道作者的最终诉求在哪里以及该如何争取优秀稿件。这些优秀的青年专家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而且他们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比起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专家,青年专家更有耐心和热情对刊物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也更愿意和刊物一起成长。这些专家因为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和国际学术舞台距离更近,融入感更强。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合作研究背景,并且精力旺盛,组稿、审稿积极主动,因此他们是CJEE编委中非常重要的新生力量和不可或缺的部分。CJEE编委负责制运行以来的实践也证明,年轻AE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CJEE非常倚重的支持力量。

五、国际组织的参与

借助主编的力量,全世界电气领域学术水准最高的学术机构美国IEEEPowerElectronicsSociety(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简称IEEEPELS)成为了刊物的技术协办单位。在此基础上,IEEEPELS的主席也组建了一个国际顾问委员会,作为刊物的资深顾问团,他们7位包括主编都是IEEEPELS的中坚专家,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专家,可以为刊物的发展保驾护航,指引方向。而刊物则借此机会进一步加深了与学会的联合,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完善,编委组建工作已大功告成。CJEE在新刊创办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编辑部的自身条件和编辑的认知,不断完善,终于组建成了这样一支包含一大批在国内外科研一线并且在国际舞台活跃的专家的CJEE编委队伍。CJEE形成了IEEEPELS国际顾问委员会、编委、AE三个层次,共62位编委。这些编委中既有来自欧美等10多个发达国家的、享誉国际电机与电力电子领域的外籍编委,也有国内电机和电力电子学术界的著名专家,他们大多数都是IEEE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或IEEELife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这些工作使得检索源工作持续有序推进,2016年5月第一期印出,2017年4月即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2018年提交了EI(工程索引)和Scopus(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科研信息引用数据库)申请,为进入SCI打下了基础。CJEE汇聚世界范围内的顶级专家,同时也从实际出发,更加依靠和倚重国内编委,希望借着中国科技尤其是电气领域快速发展的东风,将CJEE快速打造成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刊物。

参考文献:

[1]鲍芳,张月红,吴坚.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综合数据与国际影响力解析(1887-2017)[J].中国出版,2018(12):3-8.

[2]杜晓宁,罗东,陈新贵,等.《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国际化办刊理念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04):584-588.

[3]刘雪立.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编辑学报,2014(03):296-300.

[4]魏雅慧,刘雪立,孟君.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其影响力指标的变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029(07):715-721.

作者:李小平 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