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一带一路下的学术期刊国际传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一带一路下的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带一路下的学术期刊国际传播

摘要:由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为期刊出版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选题,扩大了各国对中国知识的需求。我国学术期刊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历史机遇,将关注重点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术期刊可以主动设置研究议题,提高学术话语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并以此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因此,学术期刊应改变传播策略,在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内容建设、创新传播手段、改变运营方式、引导话语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双赢。

关键词:“一带一路”;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周边传播理论;传播策略

一、引言

学术期刊作为知识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提升国家影响力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学术期刊五六千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其国际传播能力总体上滞后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相比,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了国际化传播困境。为突破困境,根据周边传播理论,我国学术期刊应将关注重点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达到增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1]。并且,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促进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交流、学术往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将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自主提出的全球性合作倡议,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为科学研究发展和学术期刊加强国际传播提供了时代背景和研究源泉。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我国学者和学术期刊掌握着合作理念的倡导权和合作机制的创建权,在学术研究上能够主动设置研究议题,扩大了中国学术成果在全球的影响[2]。同时,学术期刊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可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更大影响,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实现双赢。我国学术期刊在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时,应以系统全面、科学严谨、全球视野、中国气派的国际传播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分析我国学术期刊在“一带一路”国际环境中的发展机遇,并结合学术期刊的特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策略,发挥学术期刊的主导作用,引领学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更有力的实践指导,同时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建设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学术期刊国际化传播具有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为其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文化和知识传播的主体,学术期刊出版是“民心相通”中“学术往来”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承担着文明交流互鉴和传播科技成果、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历史使命,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理应得到重视和发展。学术期刊应具有使命感和时代感,自觉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加强期刊建设,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合作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动力。但是,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宗教信仰、地缘关系等方面差异较大。应对共同挑战,实现“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既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具体建设项目实施,也需要加强“一带一路”的理论构建,强化理论支撑,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为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学术期刊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载体和驱动力量,在传播科研成果、助推国家战略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也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志。学术期刊具有存储、传播、交流信息、促进信息增值、培育科研队伍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出版具有自己的特点:出版周期短;可以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内容具有创新性;检索便捷,因此,成为科学交流的主渠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应及时发表“一带一路”创新成果,引导研究方向,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向沿线国家传播,通过其学术性和专业性,为沿线国家发展需求提供服务。

三、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建设策略

加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在战略上进行全面创新。学术期刊应顺应时展潮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国际传播观念、内容、形式、渠道、商业模式,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在一些对国际传播能力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如:刊发的重点内容;传播的渠道、地区和人群;传播理念从“内外有别”转向“内外一体”。其中,学术期刊的内容建设是核心,即发表的论文应具有重要性、时效性、客观性、针对性和原创性[3]。

(一)拓展国际视野,关注周边国家学术期刊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全球传播等新理念,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长期以来垄断国际传播的“西方”和“北方”国家正在遭遇“他国崛起”这一新趋势的挑战,英语主导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需要调整思路,国际传播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向东看”“向南看”,重点关注对我国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4],尤其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有针对性的传播,优化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期刊。

(二)精心策划选题,加强内容建设高质量的内容是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只有给受众和用户带来价值,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扩大传播范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也需要科技的支撑。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期刊还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都应当结合刊物特色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追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精心规划观点鲜明、指向性强、易于传播的选题方向和选题结构,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选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专题或专栏的形式发表代表学科前沿的权威性文章,加强内容建设,提升期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强期刊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主办国际行业组织会议,提升国际关注度。学术期刊应鼓励沿线国家的人才积极向我国期刊投稿,建立起国际作者队伍,向国际性学术期刊迈进。

(三)调整传播策略,创新传播手段学术期刊作为知识创新服务者,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必须抓住互联网提供的便利条件,适应多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完成数字化转型。主动适应传播新环境,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和“融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坚持“内容为王”,又强化互联网思维,用好高科技手段,根据传播内容、方式和渠道的不同特点推进理念、内容、手段等全方位创新;创新网络首发、增强出版、碎片化出版等多种出版模式,迅速传播创新成果,以达到最好的传播应用效果。我国学术期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主导沿线国家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规模庞大、技术领先、经营管理规范的出版服务平台,实现编辑、出版、和利用的共享,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和地区读者对于不同形式的新需求[1]。

(四)改变运营方式,增强传播效果受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受众的视野、素质和理性程度普遍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国外信息的需求增加,对媒体的质量要求提高。学术期刊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就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受众的媒体接触特点和需求,进行经营思路、操作手法和组织的变革。把握受众心理,尊重国外受众的阅读心理、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找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增强内容的贴近性与针对性,实现传播目的[5]。组建国际化的采编、运营队伍。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大学术期刊数据库的版权输出,推动学术期刊走向世界,从多方面增强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

(五)引领国际舆论,做好话语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占主导地位,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对本国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国发展的经验、理念和科技成果,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破解世界治理难题,满足国际对“一带一路”的了解需求,增强对外传播效果,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因此,学术期刊应该在解读“一带一路”实践、推动“一带一路”学理支撑建设中把握先机,增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话语主导权;探索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和升华,优化和完善舆论引导方式,为“一带一路”实践凝聚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6]。

四、结语

“一带一路”由我国首倡,是新时代我国与世界各国发展合作的新平台,是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将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受众希望从中国获得相应信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学术期刊扩大话语权、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学术期刊要有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将刊物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学者打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成果快速地推介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关各方提供智力支持,在国际范围内扩大学术交流;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夯实与沿线各国合作的舆论基础;提高刊发论文的原创性、先进性、针对性,扩大话语权和影响,提升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需要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加强期刊内容建设,拓展影响力。出版单位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严格履行学术期刊的使命,正确引领和组织学术研究,客观公正评价学术成果,积极主动开展学术交流,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品牌,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和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伟,王磊,赵文义.“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J].科技与出版,2019(6):18-22.

[2]姜志达.“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社科期刊“走出去”———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9(006).

[3]唐润华.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121-236.

[4]史安斌.全球传播出现新变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09(005).

[5]姚宝权.“一带一路”视域下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优势与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5(17):51-53.

[6]张耀军.加强学术研究强化理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1-20(001).

作者:崔国平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