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技术下的科技期刊变化及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技术下的科技期刊变化及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技术下的科技期刊变化及发展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技术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目前科技期刊所面临的融合化程度较低、人才短缺、办刊人员不够重视等发展困境,提出了从转变传播与出版方式、与读者和作者建立互动关系、集约化经营、打造期刊品牌、增强学术影响力、提高编辑素养等方面,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快科技期刊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纸媒而言的,主要指由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创新而产生的传播工具,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通过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客户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也在逐渐走向成熟,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必然会受到传播环境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给科技期刊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信息沟通、传播模式提供了新的手段[1]。在新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应该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探求发展创新之路,迎接机遇和挑战,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技术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现状

(一)网站传播平台利用网站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期刊都有自己的网站,设有作者投稿、最新文章、过刊浏览以及编辑办公等几个模块。作者只需登陆期刊官网就可以完成投稿,并追踪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及审稿人也可以网上处理作者的文章,简化了流程,办公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多数科技期刊为了寻求更好的传播效率,积极主动与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等数据库合作,向广大读者提供科技期刊的下载渠道。

(二)“微”媒体平台新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服务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习惯,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微”媒体打交道。现在许多科技期刊都有微信公众号,虽然现在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所以它是未来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方向,能够极大地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

(三)数字期刊科技期刊的数字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纸质期刊在自建网站上,其中大部分对读者都是免费的,但是小部分需要读者注册并有偿使用;二是创办纯粹的数字网络期刊,从策划、编辑、出版发行完全依赖网络,摒弃纸质期刊的发行,是近年来期刊利用新媒体技术一个很重要的尝试。

二、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困境

(一)融合化程度较低科技期刊的传播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未能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等客户软件的优势,没有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从而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与互动。大多数科技期刊只是将新媒体当作服务工具,不重视其传播、交流及经营功能。部分科技期刊虽然建立了微博,微信号,但是大都缺少专人管理,内容更新也不及时,公众号大多都只是对单篇文章或当期目录的推送,推送的也只是对题名、作者、摘要等简单的堆砌式信息,很少有期刊会对专业文章进行科普化解读。还有部分期刊的公众号、微博甚至处于“僵尸”状态。目前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期刊在媒体上呈现的只是电子版的纸质刊,内容缺乏创新,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除了网站建设、在线投稿系统相对完备外,科技期刊在内容、出版、传播、经营等方面与新媒体融合度比较低,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出版模式,与新媒体的融合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人才短缺新媒体时代学术的传播都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数字化的学术信息融合了多种媒体形式,比如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形式[2],这些形式需要经过组织,行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数字复合出版物,可以更加深刻、形象、全面的展现给读者。然而,现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几乎都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相关学科的学者,新媒体对编辑有较高的知识要求,编辑既要精通出版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学术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精通新媒体技术,然而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无法到达数字化出版的要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新媒体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三)办刊人员不够重视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主动适应性欠缺,传统出版观念思想僵化,不利于新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的发展,新媒体传播市场效益不足。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是通过主办单位拨款来经营,或者再添加一些广告获得补贴,生存的压力极小,只有少数期刊能够实现自负盈亏模式。很多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是事业单位性质,无需考虑经济效益,只要按时出版即可,没有过多的危机意识,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一些配套的制度难以建立,也没有专门负责新媒体的部门。然而新媒体和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融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而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良好的效益,这无疑加剧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困境。

三、新媒体技术加快科技期刊发展的途径

(一)转变传播与出版方式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通常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章,可以将科研信息转变成新闻信息,形成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传播,避免使用传统纸质媒体长篇大论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在媒体平台上将科研成果进行通俗化的解读,使得科技成果能够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编辑部要同时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传播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增强期刊的传播效果。学术期刊优先出版也是近年来促进学术成果公开发表和传播的出版方式。它以印刷版期刊内容为基础,在印刷版内容出版之前,提前将出版的内容以数字版的形式在网上公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都在探索这种方式。优先出版模式的实行大大缩减了出版周期,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借助互联网的便利途径,编辑部与作者达成协议,将论文放在网络出版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文献,这种开放获取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利用,还可以显著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与读者、作者建立互动关系编辑可以在网上相关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让读者对期刊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新媒体与读者互动,这样可以与读者建立紧密的联系。依托网络媒体为编辑、读者和作者三者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一对一的交流方式,提升了多对多以及网状的媒体平台,提升了传播源头,增加了作者和读者对于媒体传播的参与性[3]。科技期刊应该利用基于学术建立的关系网,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学术讲座、沙龙活动等,这种互动方式既推动学术交流,也增加了期刊的影响力。编辑部可以通过QQ、微信等建立学术社群,根据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社群,通过规范化的社群管理将期刊的学术资源、出版资源、传媒资源聚合在一起,不断积累,实现多媒体平台与期刊的融合发展。编辑部可以根据投稿系统信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统计作者分布、文章研究方向,跟踪已发表文章的关注度,从而可以对相关作者进行约稿。

(三)集约化经营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部门一般形式比较单一,受众规模非常小,发展规划受到限制。因此,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要求“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4]。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技期刊必然朝着集约化、资源共享以及资源整合的方向发展。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将不同媒体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集约化的群体效应可以开拓融资渠道,提升竞争力。相近的期刊可以建立期刊群。当多种期刊聚合在一起谋求发展时,可以科学合理地分配、优化和共享资源,缩减办刊的成本,为将来做大、做强期刊奠定坚实的基础[5]。集约化期刊可以创建一个APP,从而扩大科技期刊的受众群体,读者可以随时阅读和下载文章并关注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和传播当前科学前沿,根据读者和作者的需求提取对期刊有用的信息,发现读者和作者群,探索数字期刊经营和发行的新模式。

(四)打造期刊品牌,增强学术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要坚持以内容为王,打造期刊品牌。无论媒体传播方式如何更新换代,期刊高质量的、稀缺的内容不可取代。科技期刊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首先,要找到自身的优势和期刊特色,进行选题、策划、编排等,发挥期刊真正的价值和社会效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特点,扩大受众群体,树立特有的品牌影响力。根据学科研究热点及国家的科研需求,策划出版专栏、专刊可大幅提升学术期刊的行业影响力。其次,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内容需求,编辑部平时要利用媒体技术多搜集一些读者的阅读喜好,将读者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出版的主要方向。最后,要优化版式设计,使期刊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以及阅读体验。根据用户的阅读需求把握整体美感,网站、微信、微博刊登的文章或者的消息要更加注重版式,凸显重点内容,以提高阅读效率。

(五)提高编辑素养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的运作负主要责任的是编辑,编辑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模式虽然能够保证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新媒体促使科学传播互动的参与人员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出现了更多的受众,编辑应该淡化其主体地位,让受众参与到期刊的运行中。新媒体时代,各种新技术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提出了很多新要求。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编辑技术,还应该具有互联网思维,关注技术发展,及时提升编辑技能。编辑部可以定期开展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化办公技术培训,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编辑部要放眼于外部,多引进一些高水平数字化、媒体融合型复合人才。编辑在应对科技产业市场化变革时,在保障稿件基本质量之前,还需要进行传播的规划,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进行传播策划。

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正在面临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期刊工作者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办刊模式,提升自己的编辑素养,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重视论文质量,集约化经营,在数字出版方面不断创新,加强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打造期刊品牌,提高学术影响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俊峰.新媒体技术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8,300(3):30-31.

[2]金平.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挑战与应对[J].中国编辑,2020(4):83-87.

[3]万滢.新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的发展和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17):158-160.

[4]樊雅梦,刘国正.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40-343.

[5]章连香,卢烁十,周叶.科技期刊现状与管理提升策略分析[J].编辑学报(增刊2),2019(31):123-126.

作者:张磊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