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出版行业因其特有的舆论导向功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思想阵地。学术期刊作为开展学术讨论和学术研究的平台,不能因其内容的专业性而麻痹大意,忽视出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本文认为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人员必须以大局意识、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有效的鉴别方法把好意识形态关。同时,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要重视新媒体出版工作意识形态风险的防控。
[关键词]学术期刊;意识形态;政治鉴别力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集合,其形成受思维能力、价值取向、环境、教育、宣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才能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出版行业因其特有的舆论导向功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思想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好意识形态理性传播是学术期刊出版行业的责任和使命。
一、学术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的大众传媒,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传播载体,作为开展学术讨论和学术研究的平台,担负着繁荣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创新的职责,推动学术研究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有其特殊性,通常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正因其特有的专业性,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容易产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麻痹大意思想,从而滋生意识形态风险。
1.学术研究中的政治问题政治问题,属于政治范畴的或带有政治性质的问题。具体到出版活动中,可以理解为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学术期刊属于文化产品中高层次、专业化的出版物,是学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发表学术创新成果,助推学术研究繁荣发展。创新就意味着大胆探索的学术精神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尤其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普遍认可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每一种学术都有自己的历史境遇,不同背景的学者在研究学术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各自的意识倾向,各种学派、社会思潮话语都包含各种意识形态。因此,把学术期刊看作仅是单纯切磋学术的平台,是“不问政治”“价值中立”的纯学术思想传播,就会因为麻痹大意和底线思维缺失而忽视隐藏在学术“外衣”下的政治问题。
2.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现象的日益凸显除了政治问题,另一个问题值得学术期刊高度重视,即学术领域的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现象。部分论文作者急功近利、东拼西凑、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等,既没有创新思想与创新观点,又不解决实际问题。更有甚者,为毕业或评职称,花钱向中介机构购买论文。学术本为天下之公器,学术造假,不仅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权威性,将学术研究引入歧途,进而阻碍社会进步。再则,如果学者在东拼西凑来的学术研究中渗透进西方意识形态思想的悖论,也将产生意识形态的风险。因此,学术期刊不仅肩负繁荣学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重任,更要强化意识形态的维护意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功能;要以“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四个定位为基准,坚持正确的办刊政治方向,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倡导学术民主、包容多样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以底线思维,牢牢把好意识形态关,严防在学术研究旗号的掩饰下,从事违背学术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假学术行为。
二、学术期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途径
(一)学术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树立大局观要正确认识学术期刊的角色定位,从服务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的战略高度,增强学术期刊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倡导学术道德、肃清学术氛围、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方面有坚守有担当。学术期刊是学术创新成果的把关者,是最早对前沿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作出判断的评价者,其理论导向性和思想导向性会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作用。只有充分认识意识性态工作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学术期刊才能真正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二)以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把好内容关1.对于学术观点的论述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治体制的问题的文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果出现否定党的领导、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和观点,必须一票否决,坚决不予出版。2.如果基于学术研究探讨国家政策法规等问题,须反复研究并请专家审读,既要避免一味上纲上线,把此类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简单粗暴地划等号,又要确保政治观点、政治导向问题的严格把关,防止隐蔽的政治倾向问题鱼目混珠。3.对于稿件中出现少量敏感字眼或疑似负面信息的,要注意判断,这些字眼是否确有必要出现,如果与研究过程关联不大,应果断删除;部分措辞不妥的,如果所占文字比例不大,可在不影响文章结构的前提下做适当文字处理。4.涉及固定说法的关键词或文字表述,一定要参照权威宣传部门的表述,决不能马虎草率,模糊处理。涉及英文表述的,则借助一些官方媒体的规范译法,比如中国日报网等。5.关注学术论文作者的政治背景,因为作者的知识背景、政治经历各有不同,其意识倾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在其学术思想中,对作者的政治背景加以关注,比如在各种场合是否发表过有违我国基本制度的言论等。对此类作者的论文重点审查,可以有效防止错误思想和观点蒙混过关的风险。6.运用论文系统等现代化鉴别手段,对违背学术道德,涉及学术造假、剽窃的作者,一经发现,立即拉入黑名单,不再采用该作者的文章。
三、重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学术期刊出版的意识形态工作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阅读的方式。网络的裂变式传播,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一些网络大V的粉丝,比《人民日报》发行量还多出数倍,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往往会创建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给刊社带来了与读者交流互动的便利,也增加了意识形态防控的风险。传统媒体出版周期较长,对意识形态安全具有较高的可控性。而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让人应接不暇,发现和纠正错误信息的敏锐程度要求更高。学术期刊在新媒体建设上,也应根据新媒体特点,运用好网络传播规律,做到以下几点:1.组建“技高一筹”的新媒体编辑团队。由专业编校人员担任选稿和校对工作,同时由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对意识形态问题具有高度敏锐性,且具有出版经验的各级负责人层层审核把关,全过程严格监控。2.构建“灵敏高效”的运作机制。通过分工协作,新媒体编辑团队即要能够快速准确抓住热点,把行业新闻和学术热点“推送”给读者,又要责任到人,强化内容把关,严守政治红线,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3.注重“俗而不庸”的语言规范。伴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广泛传播,网民们喜欢以一些俗语、方言、谐音以及各种诙谐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渐渐形成了各种网络特点语言。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要掌握网络语言体系,在不违反现代汉语规范的范围内用好网络话语,既要使文风新颖活泼,又不能流于庸俗。
四、注重培养学术期刊人员的政治鉴别力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作为期刊意识形态的把关人,必须在坚守意识形态底线的前提下,担负起传播学术思想、引领学术风气、推进学术创新的使命。这便要求编辑人员自身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加强学术期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学术期刊刊载的应是创新型的研究成果,要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新发现的战略高度来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学术期刊应不定期组织编辑及其他出版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从思想意识上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面对国外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复杂的形势,以及国内人民思想活动日益独立、多变等特点,要让编辑自觉采取科学的态度来辩证分析,防止被一些经过包装的错误思潮和观点渗透,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意识形态的制度维护意识。同时,要努力培养编辑人员的工匠精神,做到敬业、专注,在出版业务和专业知识上不断提升水平,使其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5-17).
[3]马立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自觉》,《新闻世界》2020年第6期
[4]刘英团:《对学术不端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人民法治》2016年第5期
作者:李珂 单位:财会月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