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研诚信建设学术期刊的作用实施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研诚信建设学术期刊的作用实施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研诚信建设学术期刊的作用实施路径

摘要:【目的】针对科研诚信问题频发现状,发挥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环境,助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剖析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结合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及思考,在分析学术期刊独特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具体路径。【结果】从顶层设计、内控管理、文化培育层面,提出学术期刊在加强学术失信防范、学术不端惩戒、科研信用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议。【结论】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关口,应切实把好科研诚信关,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推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关键词: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建设;学术不端;学术生态

科研诚信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剽窃、伪造、篡改等科研诚信问题屡屡出现,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也影响了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从施普林格集团集中撤销107篇中国论文、南京大学梁莹涉嫌学术不端、韩春雨团队研究成果受到质疑、翟天临博士论文疑似造假,到浙大和北航等单位被一次性撤稿30余篇论文等等,更是将科研诚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研诚信建设的战略举措,各省市相关部门及各大高校也积极响应,纷纷制定出相应的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比如,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印发了《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等等,都充分显示出政府对治理学术不端、营造科研诚信氛围的高度重视。《意见》[1]明确要求:“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强调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担当。然而,学术期刊科研诚信管理不规范、审核把关不严,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辨识不足、惩戒力度不够等,是科研诚信问题屡禁不止的一大重要原因。目前,科研诚信建设已受到全球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科研诚信建设须持续加强[2-4]。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多集中在科研诚信现状、问题、治理、评价等方面[5-6],关于学术不端的研究多集中在表现类型、存在原因、编辑应对等层面[7-9],以初步性探讨为主。真正发挥学术期刊作用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强调了科技期刊在学术不端预防与控制上应承担的责任、应发挥的作用和应付出的努力[9-11]。从第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相关资料及文献可知,由科研不端行为查处转向预防成为科研诚信建设的工作重心[2]。鉴于此,本文剖析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结合当前科研诚信建设短板和最新发展趋势,分析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优先原则,将防范和惩戒有效结合,创新性地从顶层设计、内控管理、文化培育层面进行全局考虑,提出学术期刊在加强学术失信防范、学术不端惩戒、科研信用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等方面的路径建议,助推学术研究回归初心,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科研创154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2)http:∥www.cjstp.cn新良好氛围,推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1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1.1学术诚信的内涵

学术诚信在内涵上通常与科研诚信等同,表现为科学研究、学术行为的诚实性和真实性,常用“科研不端”“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学术不当”等概括学术活动中的诚信问题。在学术活动中,“诚”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信”则体现为严谨、负责,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从学术期刊的视角看科研诚信问题,可将学术诚信概括为:尊重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作者不存在捏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或引用资料的情况,无剽窃、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学术成果,以及虚假引注、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伪造同行评议、违背研究伦理等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审稿专家和编辑工作者无干扰评审程序、盗用稿件内容、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违反利益冲突规定、保密规定等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1.2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

学术诚信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样。美国国家科技政策办公室颁布《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2-3],将学术诚信问题表现之一的科研不端行为归结为伪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剽窃(Plagiarism)3种行为,它是许多机构定义学术不端行为的共同标准。但从现实表现来看,科研诚信问题远不止于此。《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12]中将学术诚信问题中最常见的表现即学术不端行为列为如下几种: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出版界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国家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13],对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三方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精细地描述了不同类型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本研究在CY/T174—2019的基础上,将学术期刊和、将他人外文文章翻译成中文再发表也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二次发表(对同一论文采取不同文种发表),视具体情况慎重对待。

1.3学术诚信问题的成因

学术诚信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内因和外因并存。科研人员自身学术道德、学术责任缺失,科研自律意识不足是内因,也是主体因素;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化、科研评价导向偏差等为外因,是诱发学术诚信问题的重要因素[14]。科研人员往往面临科研、晋升的巨大压力,学术道德的滑坡、急功近利的心态,加上不良科研风气的影响、已有学术评价制度的弊端,他们很容易将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抛之脑后,从而引发学术诚信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原因:(1)职称晋升、评优树模、毕业硬性规定等明确要求数量、档次,这种简单的量化考核和硬性要求促使部分学术信念不坚定、自我约束力不足的研究人员罔顾学术道德规范,通过非正当途径达成的目的;(2)行政权力过多干预学术事务普遍存在于高校、科研院所,破坏了学术生态,影响了学术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导致学术共同体发育不足,也为学术不端问题提供了温床;(3)同行评议机制在特定情况下的漏洞容易被学术品质不过硬的研究人员、评审人员或第三方机构利用[15],从而出现同行评议造假行为;(4)科研机构、高校,尤其是编辑出版机构没有科学的学术诚信管理规范,对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工作者的科研诚信要求不到位,对学术不端行为辨识不足、惩戒力度不够等,也是导致学术诚信问题蔓延的重要原因。

2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1学术期刊是推进学术创新的支撑平台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其主要功能在于学术引领、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能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加以选择,按学术规范进行出版并传播。其在内容上强调专业性、学术性,在研究上强调创新性,注重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提升。可以说,学术期刊是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刊载阵地,能够引导、激励和促进研究者坚持科学研究,并不断审视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创造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推进学术创新。

2.2学术期刊是预防学术不端的重要关口

学术期刊必须严格遵守学术出版规范,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在预防学术不端中发挥守门员、监督员的作用。(1)三级审稿制和同行评议机制为抵御学术不端筑起防火墙。审稿人是学术成果的甄别者,是稿件选用的守门人。初审、复审、终审人员基于自身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能够识别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同时,科学的同行评议制度有助于发挥审稿专家的学科专业优势,对编辑部难以把握的学术性问题进行科学、公正评判,确保录用稿件的学术质量,是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保障。(2)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为预防学术不端保驾护航。编辑工作是学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也是稿件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责任编辑对稿件的三次编校过程及通读环节是进一步发现、识别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步骤,通过多次逐句阅读和校改,仔细甄别稿件内容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研究过程中是否有伪造、篡改数据行为,研究结论是否歪曲事实、是否与支撑材料相悖,等等。这些提升稿件编校质量的强有力措施,为预防学术不端提供了良好保障。(3)检测系统和查处机制为防治学术不端提供有力支撑。学术期刊通常有自己的采编系统,在线投稿是主要途径甚至是某些期刊的唯一投稿方式,系统自动对比功能,加上学术不端检测工具等的使用,能够初步识别稿件中的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并且,一些期刊在出刊前对待发稿进行二次,可进一步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同时,完善的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是科研失信治理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指南。

2.3学术期刊是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主阵地

科研诚信教育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一剂良药,学术期刊所具备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科研诚信教育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期刊平台不仅具备专业的采编系统、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以及依托即时通讯软件建立的学术社群等,还聚集了学科领域较具影响力的编委和审稿专家队伍,拥有大批特定的作者/读者群体,以及专业的编辑团队。依托期刊平台的整个投审稿、编辑校对及后续服务等与这些群体频繁互动交流,这也是宣传科研诚信的理念、制度、政策、要求等的良好契机。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有利于研究者正确认识科研诚信问题,加强自我反思和自身道德约束,营造诚实守信的学术创新环境。

3学术期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具体路径

3.1建章立制,加强学术诚信外部监督顶层设计整体全面、层面分明、衔接有序的顶层设计,是学术期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将各科研领域的主管部门或基金项目资助机构确定为最上层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实施投稿作者论文基金项目管理和监控;学术期刊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学术期刊以此为纲不断完善诚信管理内控制度;设立外部专业机构协助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和规则调查和处理重大科研失信事件,学术期刊积极配合,提供支撑资料并提供专业性意见参考;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主动受理接到举报的,或被媒体披露的学术不端行为事件,建立明确的程序和机制,积极履行调查处理责任;科技部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学术期刊以预警名单为鉴,加强科研诚信管理,从严从实抓质量;相关部门与时俱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将科研诚信纳入相关单位和个人考核范畴。与学术期刊密切相关的各部门统一思想,加强联动协作,合力推进科研诚信建设。

3.2防惩结合,完善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建设内控管理

(1)建立健全期刊部门规章,将科研诚信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若要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必须建立规章、订立细则,有章可循才能更好地落实执行。以科研诚信建设开展得较好的学术期刊为典范和标杆,不断完善和创新集预防、惩治、教育为一体的科研诚信管理模式,将科研诚信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①将科研诚信纳入编辑部规章制度,明确学术不端防范和学术失信行为处理举措;②制定严格的编辑出版规范和工作流程,以及明确的奖罚细则,鞭策全流程人员各尽其责、无缝合作;③从规章上对投稿作者提出关于科研诚信的具体要求,比如学术诚信声明承诺书、研究伦理审批证明、导师审核签名、作者排名及贡献确认、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及支撑材料提供等;④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联合惩治机制,编辑部以“零容忍态度”处理学术不端文章,函告作者单位及相关部门,启动诚信黑名单机制;⑤制定科研诚信培训教育制度,在编辑部内部进行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宣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并对作者予以培训和引导。(2)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切实提升稿件评审和编校水平。若要预防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必须健全内容生产把关机制,严把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编校质量关,从多环节狠抓质量建设。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从技术层面初步识别抄袭、剽窃、过度引用等学术不端行为;严格实行“三审制”,杜绝“人情稿”“关系稿”;科学引入同行评议制度,定期召开审稿会,加强意识形态把控,提高论文评审质量和学术价值,建好学术期刊杜绝不端行为的第一道屏障。以落实“三校一读”制度为基本要求,实行稿件电子一校、纸版稿件二校和三校、责任编辑通读核查、主编通校把关、刊前作者校样的编校流程,进一步识别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数据造假、图片抄袭行为等,确保稿件编校质量稳定、过硬。(3)建立健全撤稿机制,不断自我净化和纠错。撤稿机制的真正核心是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也是学术期刊自我净化和自我纠错的有效途径。主动发现,或被举报经核查属实的学术不端文章,随时发现、随时撤稿。撤销论文时一律刊登撤稿声明,撤稿声明和原稿联合发表,标记稿件被撤“Retracted”,此信息将在数据库或者期刊网站保留。同时,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术社群等进行通报,及时阻断其传播,最大程度地降低其负面影响。函告作者所在单位的相关部门,由其从严处理。学术期刊编辑部通过不断完善撤稿机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纠错能力,积极维护学术环境的纯净。(4)实施联合惩戒,开展学术失信行为动态管理。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科技部等4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为依据,结合学术期刊自身功能和发展走向,对于严重学术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加强学术信用管理,建立失信作者数据库,将学术失信者列入观察,或直接将严重失信者纳入投稿黑名单。对存在学术失信行为的责任主体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各省科协、期刊协会、编辑学会及行业内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更新失信信息。同时,联合行业内其他学术期刊建立相应的惩戒措施解除规程,但记录长期保存以供查询。(5)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诚信科研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发,诚信教育缺失是重要原因。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迫在眉睫。“学术诚信的根本,在于教育入微”。《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张月红如是强调。通过学术期刊平台,比如投审稿系统、微信公众号、学术社群等,采取科研诚信政策宣传、规章制度解读、常见错误总结、预防措施提醒、案例警示教育、学术诚信与写作规范培训等形式,将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渗透到与作者互动交流的每一个环节。鼓励与学术期刊紧密联系的研究者在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同时,用正确的言行影响身边的科研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功效。

3.3多管齐下,助推学术期刊科研诚信文化培育

将诚信文化融入良好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中,让科研诚信文化为学术环境优化和良好学风的树立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围绕学术期刊平台,构建自顶向下、多位一体,以文化为引领、制度为保障、宣传为支撑、教育为手段的文化建设方略。①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科研诚信文化作为学术期刊相关部门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培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文化氛围;②从行动上抓紧落实,对于论文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不仅在规章制度层面落实关于学术诚信的明确要求及处罚措施,而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普及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基本常识,引导他们加强自律,不断约束、规范和调整自己的学术行为,切实加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让良好的科研诚信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

4结语

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刊载的主要平台,也是先进文化积累的重要阵地,其对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尤其是学术失信防范、学术不端惩戒、科研信用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等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从学术期刊外围制度顶层设计、内部控制管理、科研诚信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学术期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编辑出版实际工作经验与思考而形成的成果。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针对学术期刊的3个重要角色,即审稿专家、编辑工作者、论文作者在科研诚信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尚未深入研究和阐述;对如何有效防范和惩戒学术期刊编辑在出版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尚未制定出详细而具体的具有普遍参考作用的指标、规则;等等,这些在后续实践中都有待深入研究。在科研诚信备受关注的当下,我国学术期刊应履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为标准依据和方法指南,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优先原则,将防范和惩戒有效结合,谨慎判断和处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切实加强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建设,既鼓励作者诚信科研、求真创新,激励审稿专家诚信评审、编辑者诚信编校,加强论文质量把关,又实现学术期刊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净化,不断提升办刊品质,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蓄能。

作者:孙娟 何丽 宋勇刚 张春强 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