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价值与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位应重新审视,其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期刊的日常编辑和出版等基本工作环节,还应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本文总结挖掘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价值和社会作用:跟踪学科发展方向,做最新科技成果的引导者和深度加工者;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做一站式出版服务网络平台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做科研成果转化的助力者和智囊团;策划各类学术活动,做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者和品牌塑造者。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深层价值;新媒体时代
一、引言
科技期刊是记录和阐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科技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各种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刊载科学技术论文、发表科学技术成果及传播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载体[1-2]。科技期刊担负着记录知识、传播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对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技期刊编辑作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主体,是科技期刊的灵魂,在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长期来看,科技期刊编辑承担着记载科技发展历史以及传承、见证不同阶段科技成果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编辑工作服务于现实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4],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供大家学习交流。因此,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是神圣的,是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层面越来越深。新媒体即新+媒体,从字面意思上新媒体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为继传统媒体出现之后,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QQ、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网站、APP等种种新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表现手段和媒介形态不断丰富,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层次融合传播的新的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形态,进入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5]。古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如今,天文地理世间事,足不出户尽可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阅读习惯、知识传播和信息获取途径等也都深受影响,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传统办刊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带来了解决途径,为科技传媒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6]。同时,也为科技传媒行业带了巨大挑战,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接受和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外部环境变化,对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手段积极学习积极运用,做好过渡与转型的准备。在改变传统发展观,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的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位也应重新审视,科技期刊编辑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期刊的日常编辑和出版等基本工作环节中,还应顺应时展,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也借鉴其他期刊的经验智慧,挖掘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价值和社会作用,希望可以和科技期刊编辑交流分享,为青年科技期刊编辑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新特点
(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物的文字加图片、图表的单一传播形式,新媒体强调的是影、音、图、文等信息的整合,新媒体技术下,期刊信息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化,包括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形式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让人们视、听、触、嗅、动等多方位得到体验,从而满足读者的个性化服务[7]。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传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一篇科技论文不仅包括文字内容,还可以嵌入实验过程、专家访谈、现场调研等等视频内容,读者不仅能读到有价值的信息,还能看到和听到与文字内容相关的佐证过程及实地现场解说,全方位了解了一篇文章的方方面面,极大增加了科技论文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也改变了传统纸质科技论文阅读中的枯燥感和高深感,使读者更便于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信息。
(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8]。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印刷出版纸质刊物供读者阅读的传统科技期刊传播渠道已经太过单一,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多渠道传播手段,建立期刊与专家、读者、作者间的新媒体平台,积极扩展科技期刊的传播范围与受众群体规模,并在内容采编、信息传播、广告经营、用户服务等方面逐步进行整合[9],通过建立期刊APP、彩信推送、iPad移动阅读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传播渠道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广泛传播科技期刊信息,更可做到信息精准推送,极大地扩大了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期刊阅读便捷化传统纸刊一般以每年固定卷期的形式在固定时间印刷出版,读者阅读期刊受一定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获取期刊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或书店等途径查找,不仅查找效率低,信息的准确度还不高,而且能查找到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新媒体时代期刊的出版方式,改变了传统期刊的固化出版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期刊出版的时间界限,还在空间维度上进行了突破,使得科技信息检索变得十分便捷,任何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搜索,便捷、高速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相关科技期刊的信息[10],甚至国外的期刊也能通过一些相关的网站快速获取,使得科技期刊更具开放性,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
(四)传播时间弹性化《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这一定义限定了科技期刊的刊载内容、外观和出版方式。因此,传统模式下的科技期刊具有明确的出版时间周期,具有时间属性[11]。而在新媒体时代,优先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的期刊出版周期,科技期刊在传播时间界线上更具弹性化,并且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使互联网渠道成为最快捷的出版方式,科技论文的发表周期最大化地被缩短,数字出版、优先出版使得以往的科技期刊的卷期、刊期概念逐渐弱化,文章一经录用,即可通过“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出版平台优先出版,读者便可以在网上浏览阅读,真正实现了单篇即可,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期刊出版的时间界限,实现期刊信息即时传播。
三、新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科技期刊编辑的传统工作是替作者整理加工稿件,工作重点主要是编辑和校对。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趋势下,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编辑模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编辑的一些能力结构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出版要求,这就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更多的新的能力来顺应时代的发展[12]。
(一)编辑职能定位的延伸新媒体时代,由于编辑出版的流程、形式等均已经改变,由传统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固定化向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编辑的职能定位也就在无形中被改变,编辑所扮演的角色愈加多元化,肩负着越来越多的重要职能,原有的编辑职能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延展。首先,编辑职能定位要从单纯的文字编辑,延伸至新媒体编辑。在数字出版或新媒体出版形态下,离不开专业的有效的编辑活动,编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编辑的地位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编辑需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编辑文字和图片,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依托互联网的快速检索和链接,构建开放的互动的期刊网络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良的个性化阅读服务。其次,编辑的职能定位要由单纯的编辑转为一名生产经营者。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期刊出版行业的改制,很多编辑部都已完成改企,成立了独立经营的出版公司或出版集团,出版行业正式变为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编辑的职能定位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来只是普通的文字工作者,现在变成了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如何在市场经济中站住脚并持续发展,是摆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编辑需要重新定位,学习新的营销方式。编辑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编辑,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工作者,编辑是一个文化产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营者,这是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发展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13]。
(二)知识结构的多元耦合扎实的编辑功底,是作为一名编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要保证并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研究者们的科研水平固然最重要,但科技期刊编辑的编辑水平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4],期刊的学术质量是根本,编校质量是保证[15],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要有编辑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某种程度说,编辑应该本身就是本专业领域的专家。编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科技创新,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科研能力会使其对于科技论文中的研究成果有着更好的理解与把握,编辑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科动态,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和方向,在策划、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编辑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把握稿件的专业性和学术前瞻性,对稿件的学术水平做出科学专业的评估,保证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从而使编辑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16]。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还应该主动学习媒体融合的知识与技能,无论是从期刊内容策划上还是科技手段运用上都要跟上时代步伐,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操作能力,比如现在很多期刊编辑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这就要求编辑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对文字、图片以及音频、视频等进行有效编辑、、管理,从而扩大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业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在进入编辑岗位后,一般都要先参加一系列的编辑培训班,系统学习编辑学相关知识,除了参加培训之外,工作中主要由资深编辑以“传、帮、带”方式对其进行指导和培养[17]。无论是参加编辑培训还是由资深编辑指导,这些都是在传授编辑的基础编校知识,而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创新能力、选题策划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很难通过传统的学习方式获取。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寻找更多的学习途径,引入主动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拓宽学习路径,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网络学习与定向培训相结合,实行终身学习制,除了参加新闻出版单位举办的各类期刊编辑培训,学习出版行业的政策法规、期刊编辑校对规范、出版流程等基本规范与技能等外,还应线上线下相结合,主动学习,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工作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网络培训中心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如图像处理、音频视频处理等办公软件应用、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补充知识短板;另外,为激励业务学习、鼓励创新,应强化考核机制,除了传统的编辑部编校质量评价考核方式,还可针对新媒体时代期刊出版传播特点引入新的考核指标,如期刊网站平台访问量、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对期刊的收录量以及引用和下载量、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用户数量、期刊服务QQ群或微信群的用户量等。通过学习途径的自主创新,转变业务学习方式,引入激励考核机制,实现科技期刊编辑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18]。
(四)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模式,等作者投稿、等读者来检索文章,工作内容主要是期刊的编辑、校对。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部分编辑的思维已经完全跟不上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思维和工作模式与时代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的滞后。思维是主导,没有思维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动的变化,编辑的工作模式就还会是墨守成规。创新首先体现在期刊质量和内容上,必须以树立精品质量意识为目标,在强化现代科技信息和选题策划意识等方面狠下功夫[19],主动跟踪热点、策划选题;创新其次体现在编辑的办公模式中,应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各种新型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期刊、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并根据需求逐步引进应用到编辑日常工作中,提高办刊效率;创新还应体现在编辑的办刊思路和模式上,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绝不能只满足于“埋着头”编校,而应“抬起头”看看期刊的发展趋势,看看期刊领域的最新技术,只有“抬起头”才能找到差距、看到不足。未来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抬起头”,更要“走出去”,“走出去”约稿组稿、策划选题、宣传期刊,展示自我,扩大期刊影响力[20]。
四、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价值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21]。在不同阶段提出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对中国新闻出版行业加快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和期望,也为中国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22]。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及其在出版业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编辑仍然习惯于“与人作嫁”[23]。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传播媒介多样化,工作交流实时化、资源信息共享最大化,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多可能,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抓住机会,在科技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价值。
(一)跟踪学科发展方向,做最新科技成果的引导者和深度加工者在不同领域,能够引导舆论,在某一群体中占据更多话语权者,往往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意见领袖”[24]。那么,对科技期刊编辑而言,在文字加工、信息整理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敏锐的学术感知力,跟踪学科发展的方向,捕捉当前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问题,然后将这些通过深入挖掘、选题策划、加工整理的学科前沿信息、知识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给大众,这就是科技期刊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凭借自身的专业地位成为科技信息传播引导者的重要体现,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过改变自己的职能定位,能够在引导科技信息传播与营销推广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随着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流行,信息碎片化的现象逐步加剧,在这种环境下,编辑应该成为内容的深度加工者,充分发挥编辑的文字加工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从碎片化信息中捕捉有用信息、获取读者的兴趣点,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因此,在当今网络化大发展中,科技期刊编辑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字资源越来越重要,应及时转变自身的理念,具备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紧随学科发展方向,及时捕捉到行业热点和重大问题,做科技成果最及时的策划者、宣传者和深度加工者。要把眼光放长远,跳出期刊办期刊,配合行业热点,抢“新”和争先发表最新的重大成果,及时组织专题报道有重大和突出前景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引导学科的发展[25];突出时效性和专业性,摆脱传统的范本或模式,从编辑视角或编辑规律出发发现新的选题,体现编辑专业性、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时跟踪重大课题,组织讨论专题,介绍最新学术观点或最新相关成果,对讨论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时宣传及准确个性化推送,引导学科发展方向,这是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次价值体现。
(二)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做一站式出版服务网络平台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新媒体时代,信息资源的价值愈加凸显,信息资源管理是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建设科技信息管理平台是当前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出版资源的整合,提高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传统期刊网站的简单搜索、浏览功能向灵活的互动功能发展,将期刊内容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容经营转变到产品(内容)、服务相结合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信息、宣传发行并集成各类资源共享的一站式出版服务网络平台。作为科技期刊编辑,虽然没有直接系统参与科研活动,但可以凭借职业优势、通过对学科大数据的搜索和分析,经过加工整理,通过科技期刊出版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向大众传播当前科学前沿和重大成果。通过平台的登陆和浏览信息,明确读者和作者群的定位,挖掘读者、作者信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作者、读者、专家信息数据平台。分析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作为期刊选题策划的参考;通过分析作者、读者和专家的专业方向,主动策划讨论话题、推送相关文章,增加互动交流与科技期刊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通过打造立体、多元的数字化期刊平台,推进读者、作者、编辑、专家与内容的互动,凭借前沿的信息、高质量的内容和人性化的体验吸引读者和作者,从而给读者和作者带来愉悦的互动阅读体验感,借助互联网数字平台的“客户端模式”为科技期刊开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模式[7]。《Nature》和《Science》等国外顶级科技期刊均率先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出了期刊APP或者iPad移动阅读平台等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碎片式、个性化阅读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其多渠道的传播手段,逐步建立期刊与读者、客户间的一站式出版服务网络平台,通过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积极扩展科技期刊的受众规模与范围,并在信息传播、内容采编、广告经营、客户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思维和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探索新媒体形势下数字期刊的经营和发行新模式,这是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科技期刊发展的创新模式和发展思路层面,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价值和作用。
(三)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做科研成果转化的助力者和智囊团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但在当前社会,科技期刊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播科学知识、体现学术价值以及学术影响力,更在于服务社会,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支撑下,科学产出才能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在一般认知中,科技期刊在科学研究体系里扮演辅助性的角色。然而事实上,作为大多数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出口,优秀科技期刊手中掌握的是决定科研成果能否最终面世、并被科学界认可的“生杀大权”[26]。在科研成果的面世、传播和推广过程中,科技期刊扮演了重要的媒介和载体作用,那么科研成果最终能否转化为应用、服务于社会、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科技期刊也可以起到关键的桥梁和助推作用,科技期刊编辑则是连接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创新驱动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不同企业对科技的需求不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信息传播渠道的非时滞性和跨地域性满足了不同企业的要求,科技期刊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成果在企业的快速应用最能体现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应该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科技期刊编辑也有条件成为连接科技与产业的媒介,他们对学科的前沿、创新点及科研成果可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较了解,可以向相关企业及时传递这些有益的信息[3],通过分析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方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建议,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智囊;同时,对学科领域从事不同方向的专家也非常了解,可以推荐给需要这方面专家的相关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起到桥梁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整理、分类、建立学科领域科研成果及社会需求信息数据库,打造科技成果服务平台,助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设立科研单位与企业资源互通的渠道,引领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这是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深层次价值。
(四)策划各类学术活动,做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者和品牌塑造者刊发高质量的文章、出版科学研究成果是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编辑部在办刊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延伸期刊的功能和内涵,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塑造和推广期刊的品牌,策划学术活动、举办学术会议便是有效途径之一[27]。利用学术会议这一平台传播最新研究成果,凝聚相关学科领域最知名的专家、学者、作者,助力青年人才的成长[27]。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可以成为这一学术会议平台的搭建者和品牌塑造者,科技期刊拥有大量优秀的专家资源和作者资源,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专家资源和学科领域重点项目、热点项目等资源库,分析行业关注点和难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精心策划主题,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同行交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通过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论坛、青年科技论坛等等学术活动,给专家、学者、作者、读者们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以高质量的精品学术会议在行业内树立起权威学术期刊的形象,促进期刊品牌建设,进一步凝聚专家资源,扩大期刊影响力。学术会议可以有多种层次,从内容方面来说,可以就热点问题、某一专题举行不定期小型学术研讨;可以塑造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大型学术论坛,定期举办,办成特色,办出品牌;也可以从期刊编辑的角度,组织行业内期刊编辑的学术沙龙,探讨办刊的思路和经验交流;除了举办学术会议,还可以举办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甚至是行业新闻人物评选等多种学术活动。从办会的形式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会议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以是线下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也可以是线上的学术观点交流,线下的会议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全程直播,服务于更广泛的交流群体。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塑造期刊品牌,不仅能极大地增强科技期刊的活力,同时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成就感、彰显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价值。
五、结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办刊思路和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次价值,在延伸编辑职能、引导学科发展方向、打造科技信息传播服务平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出自己的引导和桥梁作用,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深层创造性劳动价值。
作者:王立群 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科学进展》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