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医学期刊病理图片编辑加工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医学论文中病理图片的诸要素,包括标注放大倍数或添加标尺,以反映标本的放大倍数,帮助读者了解标本的实际大小。笔者就病理图片是否需要标注放大倍数,如何正确标注放大倍数及添加标尺,进行具体讲解,旨在帮助作者和期刊编辑了解病理图片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应最终转换成标尺为宜。
关键词:病理图片;显微照片图;医学期刊;放大倍数;标尺
一、引言
病理图片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直观性、增强表达力的特点,使文章内容便于阅读及理解。病理图片的形式主要包括大体标本病理图片、光镜下组织病理图片及电镜下超微病理图片[1]。内容正确、质量高,并且符合规范、涵盖图片各要素的病理图片,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和说服力。病理图片各要素除了最重要的图片内容外,还包括图片清晰度、图序、图题、图注、图例、放大倍数、染色方法,以及格式、排版等。部分期刊编辑部对病理图片的编辑,虽然一直兼顾前述各要素的加工、处理,但对于图片放大倍数的标注,则未进行强制性要求;而对于病理图片添加标尺(scale-bar),则未予关注。近年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审读及编辑业务培训内容,反复强调病理图片需要标注放大倍数或添加标尺。现就病理图片标注放大倍数存在的争议,以及如何正确标注放大倍数及添加标尺等,进行全面、细致阐述。
二、病理图片标注放大倍数的争议
按照科技期刊编排相关国家标准,照片图上应该标明表示目的物的标尺或放大倍数[2]。林清华等[3]认为,标尺作为照片图的细节部分,应被重视。姚雪等[4]认为,明确显微照片图的放大倍数很重要,若无放大倍数的说明,读者很难将图片与实际物体的大小相联系。王小仲与张乃光[5]认为,科研论文中的显微照片一般应标明放大倍数。宋来凤[6]认为,全面认识一病理形态事件,除了知道它的几何形状,尤其对肉眼看不到的实物,在看到它的影像照片时,还要知道它的实际大小,这需要通过其放大倍数来进行推断。但是,2002年,吴波与周晓军[7]对国外23种病理学及医学杂志,以及数十种具有权威性的病理学参考书,同时还包括一些国内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1994年前绝大多数杂志的显微镜及电镜照片标注了放大倍数;而1994年以后,大部分杂志开始减少,甚至取消照片放大倍数的标注。该文作者认为,对显微照片放大倍数标注的实际意义不大,其原因为观察显微镜组织病理照片时,重点在于观察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否阳性;或者这类照片存在自身参照物,如红细胞、淋巴细胞、正常的组织结构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9版)中的显微镜病理图片部分未标注放大倍数,或无标尺;部分大体标本无随照片同时拍摄的刻度尺[8]。由此可见,对于病理图片是否标注放大倍数,尚存在争议。
三、正确标注病理图片的放大倍数
(一)光镜下组织病理图片放大倍数标注作者投稿时最常采用的方式,亦是编辑既往认可的方式,即采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表示光镜下病理图片放大倍数,若采用目镜10×和物镜40×观察标本,则作者及期刊编辑标注该图片的放大倍数为400×(或400倍)。需注意的是,“×400”不是400倍的正确表达方式,此时的“×”代表乘积;显微镜目镜或物镜的外壳处,均以10×、40×表示其放大10倍、40倍。目前,非常明确的是,既往以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表示光镜下病理图片放大倍数的标注方式是错误的,应该摒弃。其原因在于,这种标注方式采用的目镜,是观察标本时的观察目镜,得到的放大倍数,是肉眼观察到的、大脑视觉成像的放大倍数,是标本的观察放大倍数,并不是显微镜拍摄的底片上图像的放大倍数。医学期刊论文中光镜下组织病理图片的总放大倍数,与显微镜底片上的图像放大倍数、放大(或扩印)照片的放大倍数、期刊缩放制版的放大倍数有关[9]。首先,显微镜底片上的图像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摄影目镜放大倍数×摄影装置放大系数[9]。其中,摄影目镜区别于观察目镜,是装于照相机下面的光柱内,在外面观察不到,在使用摄影设备时,需确定设备内摄影目镜的倍数,以便后期计算放大倍数[10];摄影装置放大系数,根据不同型号摄影装置及不同类型摄影目镜而不同,可以查询摄影装置的说明书得到该系数,例如,使用日本产OlympusPM-10AD型摄影装置及NFK型摄影目镜的放大系数为1,若物镜为10×,摄影目镜为3.3×,则底片上图像放大倍数为10×3.3×1=33倍。其次,若用显微摄影拍摄的底片,放大(或扩印)成照片进行制版,则放大(或扩印)照片的放大倍数=放大后照片的长边(mm)/底片长边(mm)[9]。其中,若放大成5寸照片,其长边约为127mm,显微摄影通常采用135底片,其大小为36mm×24mm,因此135底片长边为36mm,故将135底片上图像扩印成5寸照片,其放大倍数为127mm/36mm≈3.53倍。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135底片长边是36mm,扩印时底片四周被底片框压边,投射到照片上的图像实际长边<34mm[10]。对此,可在放大(或扩印)后的照片上,选择任一边界清晰的结构,测量2点间直线距离,再于底片上测量相应2点间直线距离,这2个直线距离的比值(前者与后者的比值),即为放大(或扩印)照片的放大倍数[6]。最后,采用原始底片,或者放大(或扩印)照片进行制版时,根据版面美观、版面大小以及期刊体例一致等要求,会对底片或者放大(或扩印)照片进行缩放,病理图片的放大倍数随之改变,编辑应根据缩放比例进行校正,计算出正确的总放大倍数予以最终标注。同时,在缩放图片时,应注意按照原图片的长宽比进行等比例缩放,才能不改变图片形状,获得正确的放大倍数。期刊缩放制版的放大倍数=制版后照片的长边(mm)/用于制版的照片(或底片)长边(mm)。综上所述,光镜下组织病理图片的总放大倍数=显微镜底片上的图像放大倍数×放大(或扩印)照片的放大倍数×期刊缩放制版的放大倍数[9]。笔者对此进行简化,即明确显微镜底片上的图像放大倍数、采用的底片(如135底片)、用于制版的图片后,则制版后图片最终放大倍数=显微镜底片上的图像放大倍数×(用于制版的照片长边/底片长边)。
(二)大体标本病理图片及电镜下超微病理图片放大倍数标注对于大体标本的放大倍数标注,最佳方法是在大体标本下方或重要结构旁边放置标尺(米尺或专用刻度尺),将大体标本连同标尺一起拍摄;目前的电镜,一般都可在拍摄时自动添加标尺[7]。这2种情况,由于标尺已整合在图片中,可随图片的缩放等比例缩放,故一般不采用放大倍数进行标注。
四、病理图片添加标尺的方法
对于病理图片添加标尺,目前期刊界已达成共识。由于标尺可以随图片等比例缩放;而且,与标注放大倍数相比,为图片添加标尺省去复杂的计算,还能得到真实的放大倍数[4]。因此,原始数码照片图中本身带有标尺,或者后期为照片图制作标尺,是反映标本大小的最精确方法。原始数码照片图中本身带有标尺,可见于如下情况:和标尺一起拍摄的大体标本照片;拍摄时自动添加标尺的电镜照片;目前一些较高档显微镜,其照相设备上已设置可添加标尺的功能,使用者可以选择在拍摄时添加标尺。但是,目前仍有很多显微镜设备无添加标尺的功能,或者添加标尺的选项并不符合使用者的要求。王羿婷等[11]拍摄完一张病理图片后,不调整显微镜各项参数,立即采用带有微距刻度尺的载玻片再拍摄一张照片,照片内容仅为该微距刻度尺。这两张照片拍摄条件基本一致,因此照片内的微距刻度尺可作为该病理图片的基础刻度尺;然后,作者采用Photoshop软件,添加所需长度的标尺,其标尺具体制作步骤见参考文献[11]。笔者认为,该方法的原理正确,简单、可行,非常值得其他作者借鉴。另外,期刊编辑为病理图片制作标尺的前提是,需要作者提供显微镜底片上图像的正确放大倍数。若作者提供的图片放大倍数是100×、200×、400×,很大可能不正确,因为摄影目镜通常为2.5×、3.3×、5.0×、6.7×,故不易得出上述放大倍数[9]。确定用于制版的图片大小不再改动后,采用前述方法,编辑可计算出制版后病理图片的最终放大倍数。根据此放大倍数(若设为A,通常修约成整数),若要制作1个B长度的标尺,则用于制版的病理图片中标尺长度(mm)=A×B(μm)/1000。例如,制版图片中,标本的最终放大倍数为100×,若需制作1个底片中代表50μm的标尺,在制版图片中的标尺长度(mm)=100×50μm/1000=5mm,即编辑使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1条5mm长度的标尺,并对其标注为50μm,置于用于制版的病理图片右下角(也可为其他合适位置)即可。
五、医学期刊编辑对光镜下病理图片放大倍数或标尺的编辑加工
本刊作者投稿的光镜下病理图片,部分未标注放大倍数,较多作者标注为100×、400×,几乎无作者提供添加标尺的病理图片。因此,根据上述标注放大倍数和添加标尺的方法,医学期刊编辑在编辑加工病理图片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判断“100×、400×”极可能是作者对标本的观察放大倍数,而不是显微摄影底片上图像的放大倍数,故不应采纳。其次,可与作者沟通,询问作者拍摄病理图片时的摄影装置型号、摄影目镜型号及倍数,阅读该装置的说明书,查询放大系数,采用的底片是否为135底片或测量所采用底片的长边,这样编辑可以帮助作者计算出底片上图像的放大倍数;也可在投稿的图片上找到清晰的2点,请作者在底片上测量相应2点间直线长度,编辑即可计算出作者投稿图片的放大倍数,并在后期制作时尽量采取对病理图片添加标尺的方法。最后,若作者不能提供前述显微镜摄影信息,则标注低倍、中倍、高倍放大,分别相当于作者观察放大倍数的40×、100×或200×、400×[12]。
六、规范化标注病理图片放大倍数及添加标尺
吴波和周晓军[7]分析了不用标注放大倍数的原因,建议针对描述形态学变化的显微照片,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细胞化学染色等特殊染色的照片,取消其放大倍数的标注。一些医学期刊及《病理学》教材对光镜下病理图片采用标注低倍、中倍、高倍放大的方式[12-13]。笔者认为,在作者不能提供图片的正确放大倍数及随图添加标尺的情况下,这些方法可能为一种权宜之策。由于病理图片添加标尺可以准确反映标本的放大倍数,并且国外期刊对显微照片图添加标尺亦有相关要求,甚至包括标尺线的宽度[4,14]。因此,在掌握前述方法后,期刊编辑应尽量将病理图片的放大倍数,转换成标尺,置于图片中,以达到病理图片统一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目的。导致作者不能提供病理图片的正确放大倍数或随图添加标尺的原因,一是作者不知道标注放大倍数或添加标尺,是病理图片应该具备的要素;二是错误地将标本的观察放大倍数当成底片上图像的放大倍数;三是不知如何正确标注放大倍数或添加标尺。由于一些《病理学》教材对其中病理图片的放大倍数标注多不完整,很少或不添加标尺,医学生不能从最初的学习中,认识到病理图片应该标注放大倍数或者添加标尺,并且形成习惯,但他们却能自然想到一些血清指标检测结果,必须有单位。因此,老师对医学生授课时,临床科研工作者探讨论文写作时,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时,均应强调病理图片需要标注放大倍数或添加标尺,而且以添加标尺为宜。临床科研工作者在拍摄病理图片之初,就应当采取措施添加标尺,或者记录显微摄影装置的相关参数以备后期计算放大倍数,否则拍摄完成后很难弥补。
七、结语
临床科研工作者、论文作者及医学期刊编辑均可参考前述方法,掌握正确标注病理图片放大倍数及添加标尺的方法。只有作者投稿时提供的图片放大倍数是正确的,编辑才能最终规范化制作成标尺。而且,期刊编辑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作者纠正错误表示方法,并且通过询问作者的添加步骤,辨别作者补充的放大倍数或标尺是否正确。如果作者提供的信息不完善、不正确,则应实事求是放弃标注,不应为了病理图片要素的完整性而标注错误信息。
参考文献:
[1]陈立敏,游苏宁.医学论文中病理图片的编辑与加工技巧[J].编辑学报,2012,24(5):432-434.
[2]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8-129.
[3]林清华,徐用吉,黄炜,等.科技论文照片图中的标度问题[J].编辑学报,2008,20(1):41.
[4]姚雪,徐川平,舒安琴,等.科技期刊编辑应学会显微照片图标尺的使用[J].编辑学报,2014,26(4):338-340.
[5]王小仲,张乃光.显微摄影倍数的计算和编辑应用[J].编辑学报,1990,2(3):156.
[6]宋来凤.病理图片缩放比的标注[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Suppl):544-545.
[7]吴波,周晓军.关于医学杂志中显微照片放大倍数标注的调查及建议[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87-288.
[8]步宏,李一雷.病理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20,60.
[9]曹兴午.显微摄影照片放大倍数计算和编辑排版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1):51-52.
[10]胡文华,顾达聪,王晓民,等.显微摄影图像放大倍数及比例尺的计算方法[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1):73-74.
[11]王羿婷,孙蔚凌,范卫新.科学论文中显微照片标尺的制作[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12):797-799.
[12]王世贤,石朝云,常秀青,等.医学期刊中组织病理图片放大倍数的标注方式[J].编辑学报,2011,23(2):126-127.
[13]陈平圣,冯振卿,刘慧.病理学[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14-18.
作者:程开健 江雨莲 徐伟娟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