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提升

摘要: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提升的关键控制点在文章的重复度、语言文字表述、图表规范化表达以及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对于工作流程控制关键点则在于编辑初审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编辑校对、作者校对与编辑部内部互相校对相结合,终审终校的整体把控,建议建立模糊备忘录,从而整体控制和提升高校科技期刊质量。

关键词:期刊质量;内容控制;流程控制;模糊备忘录

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媒介之一是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在创新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智力开发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科技期刊质量的优劣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1-2]。高校科技期刊是由各大高校主办,展示学校科学研究进展,与此同时推动科研成果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高校学报在我国科学技术期刊中占的比例为25%,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3]。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期刊发表文章的质量是影响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科学技术书刊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在我们党的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推动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作为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传递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高校科技期刊进行质量控制的理论探讨、推动期刊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议题[4]。

1高校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

科学技术期刊出版工作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计划方针和政策以及相关科技法律法规、新的科技成就、推广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任务,同时推进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旨在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2]。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前期专家审稿质量的控制、录用稿件质量标准的控制、编辑工作质量的控制、印刷排版质量的控制等[1]。

2期刊内容控制关键点

2.1文章重复度的检测

最近几年,学术造假、学术失信、学术腐败等学术不端问题频繁出现,对我国科学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公信力带来严重损害。在出现了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后,我国更加重视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诚信建设,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相关机构对学术诚信进行监督和管理[5];在高校管理中加强了学术诚信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6]。学术期刊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领域。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期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制度的同时配合研制相关软件以规范学术期刊出版行为,提高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5]。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期刊利用大数据资源以及数字化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将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控制于萌芽状态。对文章进行重复度检测是杜绝学术不端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通过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对于研究者的科研诚信进行有效监督预警,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7]。

2.2语言文字表述的理顺

高校科技期刊的作者群的研究领域为理工科类,擅长在科学的海洋中探索,对于语言文字的表达不是非常的精准。文稿中容易出现用词不够准确以及有语法语病句子的情况。因此,编辑应对文稿进行审读、删改和润色,不能忽视词语使用的搭配并且要表述规范化,以提高文稿质量。科技期刊的内容实际上是靠语言文字加上各种科学的符号、数字以及数理公式、图、表等表达方式构成的。科技期刊用语的运用要达到文理通顺、言简意赅的要求,用词客观,语言朴实,正确使用书面语而不是口头语。同时科技期刊用语要注意语法的通顺,避免产生歧义,避免句子成分残缺,注意结构助词和关联词语的正确搭配,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文章结构合理和详略得当等。对于外文文献的引用和翻译语言要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长短句交替读起来不拗口,不能生硬的翻译外国期刊文献。

2.3图片、表格与公式的规范

高校科技期刊中的插图按照表达功能和印刷工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线条图和照片图。在实际的编辑加工中,线条图有时横纵坐标是需要重新输入的,这时就会需要在校对的时候注意规范,且忠于原稿。在照片图的处理中,通常会加入比例尺、文字等,这时就一定要仔细检查大小、位置是否合适。文章中表格的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自明性,要重点突出,内容简洁,设计科学,表达规范。高校科技期刊中经常会出现公式、数学、符号、数学式等的应用,通过多年的编辑工作发现作者在写作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数学符号正斜体的区分不明,这就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认真学习数学符号和数学式的编排规范,及时发现错误并与作者沟通修正。

2.4参考文献的检查与纠错

高校科技期刊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使文章具有真实的、科学的依据,能反映出作者研究内容的起点和深度,同时还可以方便地把作者的科研成果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引用期刊文章的参考文献著录,作者一般没有太大问题,可能会出现缺少页码或者是年卷期信息,但是对于作者不太常用的电子期刊文献以及会议文献,在作者著录时可能会出现缺少成分的问题,因此编辑在检查文献时,尤其要注意此类文献正确的著录方式。因此在审读科技期刊文章时,需要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的核实检查,及时查漏补缺。

3流程控制关键点

3.1编辑初审与专家评审相结合

责任编辑是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科学研究成果出版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生产者,是科研领域新知识的开拓者和新成果的催生者[8]。对于期刊文章作品的初步判断与评定,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起着非常重要的把关作用。这将为高校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打下坚实基础[8]。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负有对期刊论文学术质量和学术诚信双重把关的职责,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专业素质,严格控制期刊质量。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并深入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国家标准和规范,快速对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有效甄别与判定。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汲取新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业务水平[7]。但是,高校科技期刊内容与本校的科研方向相近,涵盖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通常处理稿件的方向并不是单一的与之前研究生研究领域相近,而是负责多个相近方向的稿件,因此,公平、公正的专家评审作用尤为突出。专业方向是选择科技论文评审专家的根本依据。在编辑工作中积累评审专家库的组成人员,通过对专家最新研究进展了解评审专家的研究方向、科研领域学术水平以及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9]。对于专家的基本信息、专业方向和评审质量评价值要有一定的记录与积累。这样可以保证审稿的周期,进而优化科研成果的时效性。

3.2编辑校对、作者校对与编辑部内部互相校对相结合

“校对”一词最早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亦称为“校勘”“校讐”[10]。所谓“校”,需要有一个人读书,校两书及上下的谬误[10]。高校期刊稿件的校对通读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编辑审读、同行专家评审、主编定稿后进行,包括一校、二校、三校以及付印前核红。校对通读时对稿件中的错别字、用词不当和语法错漏等问题更为敏感。但是,编辑在校对的过程中,不能过分自以为是地任意修改,要努力做到善疑、勤查、多思、慎改。在编辑进行一校的同时请作者对文稿清样进行校对,有助于帮助完善文章的文意的精确表达,同时,再次保证文稿中图表、数据、参考文献等的正确无误,使期刊质量有进一步的保证。目前,大多数高校科技期刊由于种种原因在人员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通常期刊的校对工作是由该篇稿件的责任编辑完成或者是某一期由一位责任编辑进行。这样的工作模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编辑和校对的盲点,从而在不经意间增大期刊的差错率。如果在主编终校之前,由编辑部内部成员进行互相校对,就可以避免由同一人校对时出现由于个人知识局限性和反复校对时对差错熟视无睹的状况,更能发挥校对人员素质和能力互补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消除编辑校对盲点,共同提升校对质量,从而增加期刊编校质量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减少差错率。

3.3终审终校

终审终校是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的关键之一。终审终校不仅仅是对某一项内容的处理,而是对期刊编排校的细节上和期刊的总体质量等的全面把关,通常由主编完成。这就要求编辑校对人员熟悉相关的出版知识、编辑规范,有扎实的文字基础,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政治性、思想性差错以及文化科学知识性差错[11]。此外,还要注意期刊所有文章的中人名、地名、书刊名、组织机构名等的前后统一,以及责任编辑校对容易出现疏漏的目录、页眉、文内栏目、上接下转、期刊参数、体例统一、目录与文内标题的统一等。这些内容如果没有专人负责校对就很容易出现差错,而由主编负责这部分的核对工作即可避免问题的发生[12]。

4建立模糊备忘录

每位从事编辑行业的同仁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对某类图或表的编排方式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编辑加工,对于经常可能出错的相近的词语用法不精准,对公式中大小写不确定等等。在这样的时候建议建立一个备忘录文档,将由于自己不确定而且查阅过后的信息写入备忘录中,以随时查阅,减少工作中查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正确率。

5结束语

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与提升的关键控制点在文章的重复度、语言文字表述、图表规范化表达以及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对于工作流程控制关键点则在于编辑初审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编辑校对、作者校对与编辑部内部互相校对相结合,终审终校的整体把控,建议建立模糊备忘录,从而整体控制和提升高校科技期刊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晶.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体系的架构[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81-84

[2]杨淑珍,徐状.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素养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1,23(5):451-452.

[3]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J].编辑学报,1991,3(03):183-185.

[4]杨丹丹.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特性研究[J].出版广角,2019(9):49-52.

[5]陆雁,米慧芝,李智娟,等.学术期刊如何防范编辑的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20,32(1):50-52.

[6]郑明鸿.治理学术不端不能仅靠[N].新华每日电讯,2020-06-22(008).

[7]翁志辉.学术期刊编辑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19,31(S2):190-192.

[8]王艳梅,孙芳.科技期刊编辑加工的质量控制[J].编辑学报,2018,30(S1):57-58.

[9]金丽群,张蕾.同行评审专家库动态管理及有效方法探讨[J].编辑学报,2018,30(03):288-291.

[10]苏晶.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与联系[J].传媒论坛,2020,3(8):107.

[11]于立滨,乔永.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期刊方阵及其终审与终校[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99.

[12]汪继友.对提高学报校对质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65-167.

作者:郎婧 周建军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