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期刊编辑健身妨碍及健身方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编辑对期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期刊工作的特点,编辑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健身得以缓解。本文从健身的功能出发,结合三峡大学期刊社具体实际,总结妨碍期刊编辑健身的主客观因素,探索适合期刊编辑的个人和集体健身方式,鼓励期刊编辑积极投入到健身的大军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期刊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期刊编辑;健身好处;妨碍健身因素;健身方式
健身是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国家先后《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强身健体、共建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健身作为这一战略中的重要部分,既可以增强人的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1],又可以增强个体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促进心理健康[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积极参与,期刊编辑也不例外。常年伏案工作、修改稿件等工作特点和长期承受的心理压力,使许多期刊编辑患上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视力衰退等职业病,甚至出现了心理亚健康和焦虑等问题[3-5]。这些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既影响了期刊编辑的自身发展,又对期刊的事业发展不利。侯恩哲等认为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工作闲暇锻炼身体,从而改善身体状态[6];汤建军等认为很少从事一定强度的运动影响了期刊编辑的健康[7];成敏等调查发现几乎不锻炼的编辑亚健康发生率较高[8];李媛菊等认为每周锻炼身体次数越多,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坚持锻炼身体,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前提[9];万甜认为编辑工作者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与编辑活动少、运动缺乏有关[10]。健身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心情愉悦,对缓解现代社会期刊编辑的身体问题和心理紧张十分有益,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应注重健身。
一、健身的积极作用
公元前5世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当身体适应并保持一定强度的锻炼后,就能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如果一直不运动,就容易生病,老得快。美国疾控中心也表示,运动是能为自己健康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可以受益,无论运动量的多少[11]。纽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铃木教授认为:健身为大脑运作提供即刻的推动力,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不良情绪,缓解压力,集中精力并且改善记忆[12]。运动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即健身,其好处更多。1.健身是维系生命的基础生命在于运动,健身可以让身体更健康,让生命更有活力[13]。为了长期的幸福,要保持运动的状态。健身能有效提高或保持人体运动系统的机能,如增加肌肉力量,增强骨密度等;健身能减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衰退,如增加血管弹性力,提高人体摄氧量等;健身对人体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如加快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健身有利于口腔健康和视力清晰,如缓解视力衰老等;健身有助于深度睡眠,让身体得到更好地修整[14]。2.健身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健身作为大多数人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做运动本身这么简单。健身可以满足“塑型”要求,培养“气质”,这是健身给人外在形象的好处;健身可以让身体健康,调节不良情绪,这是健身给人的内在好处;健身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生活更有规律,生命质量更高;健身可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即丰富余暇生活,扩大生活空间;健身对培养战胜困难,磨炼刻苦耐劳的顽强意志有很好的作用[13]。3.健身是一种社交文化健身作为一种社交文化,是最基本的优先事项。随着健身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因此,“花钱请吃饭,不如花钱请流汗”成了很多健身人士的口头禅。健身的人,一般更加自信且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会给旁人更加可信任的感觉[13]。坚持健身的人身处的环境、所在的群体,都会受到积极向上的感染。正因健身是一件有带动力的、可以良性循环发展的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所以有了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4.健身可以实现自我对话人通过健身可以重建和自己对话,更深层次地认识自我[15]。健身的过程,也是找寻自己方向的过程。在身体的疲惫中,心灵越来越清明透彻,看得清生活的真相,看得清自己的模样[13]。如跑马拉松的过程就是与自己搏斗,用强大的意志力降服心中的懒惰、畏难、放弃等种种负面情绪,从而达到战胜自我、重塑自我的目标,在这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中,磨砺了身心,锻炼了意志,体现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能坚持日复一日健身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其他困扰,也更勇于战胜自我。
二、妨碍期刊编辑健身的因素
妨碍健身的因素很多,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主要有:缺乏健身自信,既担心健身过程中会受到伤害,又担心健身本身会被别人笑话;自我健身意识薄弱,认为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累了,空余时间就应该好好休息;惰性思想重,虽然可以从健康的角度认识健身这项活动,但惰性使然,有点时间也懒得动;找不到健身的乐趣,认为健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客观因素主要有: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虽然自己健身意识强,但家人和朋友健身意识弱,认为健身就是浪费时间;受限于时间,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管家,完全没有时间去健身;受限于空间,认为健身就应该到健身房、游泳馆、体育馆等专业场所,而这些场所离家或单位远,没办法去健身;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和作息习惯不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健身活动。结合三峡大学期刊社(以下简称期刊社)具体实际,总结妨碍期刊编辑健身因素如下:1.社会环境和经济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抢占“健身经济”这块“蛋糕”,纷纷开设健身房、瑜伽馆、游泳馆等,以专业的私人教练、量身定做健身规划吸引人们去消费。然而这些充满浓厚商业气息的健身活动给人们造成了一个误区,认为这些健身活动主要是有钱人及有闲人的游戏,而期刊编辑多属于知识分子,工作很忙且收入不高,便更加疏远了此类健身运动。以期刊社为例,期刊编辑整天忙于审稿、校对等具体工作,很少有时间搞科研,发文章,这就使得期刊编辑职称很难再上一个台阶,而职称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期刊编辑的收入。忙碌的工作加上收入限制,使得期刊社编辑把精力主要用在工作、学习和家庭中,健身保健意识逐渐淡化,很少有时间并拿出收入对健身进行投资,慢慢就形成了不爱动的生活惰性,妨碍了期刊编辑的健身。2.职业特点和人员特点期刊编辑的工作比较枯燥与单调,其特点主要包括静态、久坐、耐心等,与其他多元的、外向性的职业不同,长期的网上处理稿件和文字处理工作,要求期刊编辑能够静下心来并有足够的专注度,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期刊编辑失去健身的激情。以期刊社编辑为例,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和伏案进行文字处理工作。检查文章信息是否完整、重复率是否合格、创新性是否达标;从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的网页、知网的数据库、相关内容的文献中寻找审稿人;通过电子邮件与专家、作者进行沟通;对录用后的文章进行反复校对,大到文章结构,小到标点、错别字;开放科学计划(OS-ID)码的创建、执行与审核;发印刷厂前对刊物的整体把关,包括对封面、目录、DOI号等的检查;给作者邮寄刊物和发放稿费时填写收件地址及银行卡号类信息;整理并上传、发送资料给各大数据库和合作单位等,每一项工作都要求期刊编辑能够静下心来,足够细致,足够专注,而且大部分工作都具重复性。如寻找审稿人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旦找到的审稿人不能按时返回审理意见,期刊编辑需要重新寻找,有时一篇文章寻找的审稿人超过10个;再如对文章的校对工作,每位期刊编辑对单篇文章的校对次数不少于4次,特殊稿件会达到6次甚至更多。长时间的久坐和面对电脑办公,使得期刊编辑慢慢变得喜静、内向、不好动,妨碍了期刊编辑的健身。3.工作紧张和时间限制期刊编辑的工作具有周期性,有时候会因为赶稿和出刊进度,上下班时间不能自主支配,双休日加班和工作日熬夜经常发生,三餐不规律对期刊编辑来说也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期刊编辑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及会议,频率较高。不论是学术会议,还是专业培训,都要求期刊编辑整天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如此紧张的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加上频繁的会议,妨碍了期刊编辑的健身。以期刊社编辑为例,每年除了必须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规定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90学时外,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组织约稿会,召开定稿会等,会议期间很难抽出时间去健身。此外,期刊编辑往往会因为手头工作太忙放弃部分单位健身活动或因为家务太多放弃节假日健身活动,这尤其体现在中青年女性期刊编辑的身上,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工作劳累,经常放弃了各种健身活动,甚至连走路、做操之类的时间也没有,只有当疾病来了的时候才想到健身,可为时已晚。期刊社领导应重视期刊编辑的健康问题,既要考虑期刊编辑的生活水平,增加期刊编辑的收入,又要给期刊编辑创造健身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并鼓励期刊编辑挤出时间去健身,哪怕是做做体操,打打羽毛球这类简单的活动,对期刊编辑的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期刊编辑应进一步加强健身意识,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适应和胜任工作,因而即使工作再忙,都应该挤出时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拼命精神固然可贵,但若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将归于零。
三、适合期刊编辑的健身方式
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应结合具体情况量身制定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健身时,除了要保证健身方式的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即使在出差或休假期间,也不应该放弃健身,做到时时处处健身,把健身当作生活的必需。结合期刊编辑的工作特点及影响健身因素,从期刊社编辑健身实际出发,分别从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总结适合期刊编辑的主要健身方式,这些健身方式既容易实现,又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供期刊编辑参考。1.个人健身方式(1)改变出行方式。将运动穿插在生活中,能不开车,尽量不开车,改为绿色出行方式。每天坚持快走或骑单车上下班。即使有电梯也坚持爬楼梯代替乘电梯。单车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几乎适合任何人群,不仅可以骑单车上下班,还可以骑单车去超市,骑单车去户外,既到达了目的地,又锻炼了身体,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2)利用好早、中、晚时间。将早、中、晚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慢跑、快走、打球、做体操等都是比较好的健身方式,且受约束条件少,很容易实现。早晨上班前,每天拿出约30分钟的时间进行跑步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笔者沿学校400米操场跑步10圈,用时25分钟左右,感觉一整天精力都很旺盛。晚上下班后,年轻的编辑可以通过练瑜伽、舞蹈、跑步和球类运动等来健身;年长的编辑可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和跳广场舞等“慢运动”放松身体。如果条件允许,家中买些简单的健身器械(如跑步机、引体向上器等)也是很好的。如期刊社编辑P每天晚饭后坚持快走一万步以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之前体检的几项不合格指标都变得合格了。不喜午睡或无条件午睡的期刊编辑,可以到附近的体育馆或活动室,通过跑步、骑动感单车等进行全身锻炼,或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进行局部锻炼。如期刊社编辑Z和编辑L就经常利用中午时间在活动室打乒乓球,既锻炼了身体,也缓解了工作压力。(3)利用好周末节假日时间。把周末与节假日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或安排一次家庭运动会,组织全家人一起赛跑、登山、郊游、滑雪等,或约三五个好友一起去健身房、瑜伽馆、游泳馆等健身场所进行健身,给运动找个伴儿,相互鼓励,坚定健身的信念。如期刊社编辑Y就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健身房练习瑜伽,编辑D经常利用节假日约亲朋好友去周边攀岩等,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工作中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利用周末节假日与家人、朋友一起锻炼身体,既增强了体质,又弥补了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与家人团聚少,与朋友联系少的空缺,何乐而不为?2.集体健身方式(1)班间体操。为树立“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的健身意识,工作日可鼓励期刊编辑暂时从工作中抽离出来,活动活动身体。以期刊社为例,自2019年以来每天上午10点播放第9套广播体操音乐,下午4点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全体期刊编辑随着音乐上午做广播体操两遍,下午做眼保健操两遍,整体改善了期刊编辑的精神面貌,增进了期刊编辑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2)工会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活动精神,同时丰富期刊编辑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可将工会活动和健身联系起来。以期刊社为例,大部分工会活动以健身的形式展开,如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整个期刊社或与其他工会联谊,开展爬山、考察、参观等徒步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校内体育活动(乒乓球、篮球、跳绳、踢毽子比赛等)。以健身为目的的工会活动,既缓解了期刊编辑的工作压力,又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3)健身协会。随着健身意识的增强,现在的健身协会(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多,不少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媒体渠道都在宣传健身的重要性,期刊编辑应积极参加各类适合自己的健身协会,将体育健身活动落到实处。以三峡大学为例,不仅有健身操舞、气排球、游泳等健身协会,还有各类微信群、QQ群不定时组织大家锻炼身体,宣传各类健身知识。这几年在良好的健身氛围影响下,我社期刊编辑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参加各类健身活动,效果明显,大家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任何形式的健身,只要方法得当、负荷适宜,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期刊编辑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不是每一个健身项目都需参加,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1到2个个人健身项目,辅以单位的集体健身项目,持之以恒,就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当然,健身效果需要坚强的毅力,长此以往,一定会受益匪浅。另外,期刊编辑一定要在科学的健身方法指导下,培养科学的健身意识,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具体可求助专门的健身教练或健身方面的书籍或手机健身APP(如健康猫、KEEP、咪咕善跑等)等。
四、结语
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健身是一件有益于全民素质的项目。作为期刊编辑,我们应积极投入到健身的行列,积极追求以健身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将健身落到实处:一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认知健身的重要性,坚定自己的意志,养成长期健身的习惯,培养终生健身意识。二是从行动上加强落实。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各类健身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健身。三是合理饮食休息。按时吃早、中、晚餐,注意膳食合理,营养均衡;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需要特别强调,如果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保证且作息习惯不良,健身便起不到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作用。所以,期刊编辑应在保证基本营养和作息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正确的健身方式,将健身进行到底。只有拥有了强健的身体,愉悦的身心,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为期刊事业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卢亚霞 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