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编辑加工能力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编辑加工能力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编辑加工能力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摘要]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既取决于稿件的质量,也取决于编辑加工整理的质量。编辑加工是审稿的延续和深化,是编辑出版流程中最具操作特点的一个环节。编辑加工主要是对稿件内容、结构和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以及格式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是一项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编辑加工工作是提高稿件学术质量的必要环节,是期刊编排规范化、标准化的迫切需要,是防范学术不端的现实要求。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编辑加工工作,要围绕内容加工、语言文字加工、技术加工,在提高编辑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上下功夫,充分运用期刊编辑新技术、新工具,加强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稿件学术水平和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关键词]编辑加工;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出版质量

编辑加工是期刊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期刊内容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审稿是从宏观角度对稿件进行审查,侧重稿件的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表现的是编辑的鉴识水平;编辑加工是审稿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从微观方面对稿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加工和整理,表现的是对稿件内容、结构和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存在的问题作综合处理的能力。一篇稿件经过编辑加工,往往能起到去芜存菁、化璞为玉的效果,达到齐(完整齐全)、清(书写清楚)、定(定稿出门)的出版要求,[1]符合期刊出版各项规范要求,因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重要性

(一)提高稿件内容质量的必要环节

对一篇稿件来说,编辑加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编辑加工的目的是使稿件在内容和表达形式方面都符合出版标准,任务是消灭差错、规范统一、润饰提高以及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等,涉及范围比较广,而其中最为基本的,最为重要的就是消灭差错、润饰提高、规范统一,提高稿件总体质量水平和可读性。编辑加工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劳动过程,绝不仅仅是对稿件错别字的修改,还是编辑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稿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估、取舍和加工,充分挖掘和发挥稿件中蕴藏的潜力,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完善意见。一篇稿件经过编辑加工,有时只需改动一个字或一句话,就可能切中要害,画龙点睛,使文稿增色生辉,这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

(二)编排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迫切需要

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化、标准化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信息传递、学术交流、文献管理和数字化处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编排,能够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论文的利用率和检索率,便于学术成果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达到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编辑加工是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稿件,着眼于稿件的内容细节,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加工和整理,追求的是精雕细刻,使稿件的意图更清楚、观点更明确、布局更合理、叙述更生动、文字更简练、语句更流畅、格式更规范,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刊发标准。

(三)防范学术不端的现实要求

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有效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对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引导期刊健康发展、树立正确学术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就要从稿件初审和编辑加工环节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在编辑加工时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做逐一排查,具体包括署名、项目基金、一稿多投和抄袭的审核,要求提供所有作者的情况介绍,核实每一位作者的身份和论文参与情况;审查项目基金的真实性,要求作者提供立项证明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核证;运用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数据库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快速检测稿件是否为抄袭或者引用,详细标明检测文献与比对文献的文字复制比和重合字数,形成专业检测报告单,便于审查、核对。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原创的知识产权,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二、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内容

(一)内容加工

内容加工在编辑加工中占据着首要地位,一篇优秀稿件首先必须观点正确。内容加工主要包括政治加工和学术加工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加工。期刊编辑要始终在政治上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极强的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杜绝政治性的差错。编辑加工时要注意稿件中的观点、论据、提法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符合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要严肃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讲话,引用其言,应认真核对,应注明出处(注明出处要以党中央报刊、政府网站上正式发表的文本为准),不允许断章取义,歪曲篡改,就连标点符号也不得有误。[2]二是学术加工。编辑应从稿件的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科学准确等方面出发,着眼于稿件中提出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进一步检查稿件的观点在学术上有无偏题之处,有无谬误、伪科学的观点,以及文章是否隐含着有价值的观点,并在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修正、取舍和发掘。所谓编辑的理论敏感力或学术鉴别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一环节,因为有些有价值的观点往往连作者本人也没有意识到的,隐含在材料或其他观点之中的,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能力。

(二)语言文字加工

语言文字加工是编辑加工中的重要工序,也是编辑加工程序中最常见、最能检验编辑语言文字功底的工作,语言文字的编辑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语言文字加工主要包括章法的修改、标题的修改、繁简的修改、语法的修改、逻辑结构的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修改等等。[3]语言文字是表达内容丁丁丁丁丁丁的工具,其运用必须达到文理通顺、言简意赅,遣词造句不仅要精准、通顺,更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语言文字的编辑加工不仅仅是纠正语言文字差错,做好规范工作,字斟句酌、精心润色,使稿件在思想性和学术性方面都有所提高是其更高层次的工作,如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合理调节语序和节奏等。通过这道工序,使整篇稿件语言文字更加准确、简练、生动,合乎语法规则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稿件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因此,语言文字加工是编辑加工中工作量最繁重的一道工序,也是期刊编辑功底和能力的直接体现。

(三)技术加工

技术加工是编辑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技术加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稿的材料、论据等进行增删、印证和核对工作。有些稿件的材料缺乏典型性、与论点无直接联系、过于繁杂、转引文字不准确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期刊编辑就要提炼材料,使其能够说明论点,删去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使观点鲜明突出。对于重要引文,如领导人讲话、经典著作语句、重要统计数字等等,编辑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一一核对原著原文和数据来源,使其准确无误。由于材料加工往往涉及观点问题,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编辑可提出详细修改意见,将文稿给予著作者修改。二是统一稿件技术格式,即规范稿件的体例、书写格式和版式,统一插图、表格、公式、计量单位、人名、地名、数字、术语、注释和参考文献等的格式,使整篇稿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后期排版、校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学术期刊编辑加工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编辑对期刊规范化的认识

优秀的学术期刊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文章,而且要有规范的编排,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缺一不可,编排不规范势必影响期刊的质量,甚至影响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些期刊编辑对编排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全面,认为期刊能刊发出高水平的文章是最重要的,因而把精力放在组稿约稿上,而忽视编排规范化、标准化。因此,必须提高编辑对期刊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视,克服重组稿审稿轻规范编排的倾向。期刊编辑应该本着对读者负责和保证期刊信誉的精神,高度重视编排规范化,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期刊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在编辑加工环节中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一般来说,作者的稿件很可能在文字、标点、数字、计量单位、序号、表格等诸多方面不合规范,编辑必须予以纠正,精心加工,仔细核对,使编排格式、文字、语言、标点、图表、计量单位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加速信息传递和交流,扩大期刊影响范围。

(二)提升编辑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一是知识结构的既“专”又“杂”是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关键。当今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许多学术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某一学科的某个学术课题的研究路径,往往都会突破本课题的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组织和处理多个学科、多种文化领域稿件的能力,要对各种知识的掌握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应是“术业有专攻”的“杂家”和“外行中的内行,内行中的外行”;鼓励和支持编辑参与其他学科课题研究,在调研和研究中最大程度地了解其他学科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发展方向,更加系统、及时地掌握其他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走势,增强学术敏锐性及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更专业、更准确地对稿件学术质量进行评判和加工。二是丰富的编辑专业知识是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基础。期刊编辑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编辑技巧,因此要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的编辑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期刊规范化编排技能。支持编辑参加各类出版业务理论和编辑技能培训班以及相关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出版专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介绍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学术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熟练的新技术运用能力是提高编辑加工能力的保证。期刊编辑要切实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工具,成为复合型人才。掌握应用编辑处理软件,完成稿件加工、修订、核对工作,提高编辑加工效率;运用稿件编审系统,规范完善编辑出版流程,完成投稿、审稿、编辑加工、发行全过程网络化,实现编辑和作者与审稿专家的直接互动,提高加工整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出版和传播等各个程序中融入新媒体工具,有效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获取、加工以及处理的专业技能。

(三)推进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数字时代以其强大的技术和功能,深刻影响着期刊的发展,期刊已进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时代。学术期刊只有守正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期刊的重要阵地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一是强化数字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支撑,优化期刊出版资源配置,创新期刊出版方式,采用“纸本+网络在线出版”模式、网上全文在线出版模式、来稿直发模式、在线优先出版模式等全新的期刊出版方式,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站稳脚跟。二是扎实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期刊编辑工作也逐步进入“编辑数字化”时代。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借助现代编辑手段,编辑可以快捷、高效地完成组稿收稿、编辑加工、校对排版、出版发行以及日常管理事务等工作。[4]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最繁琐的流程就是核查稿件的引用文献、术语、人名、书名等的准确性,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就会容易方便许多,比如借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国知网等,就可快捷地核查到相关的内容,不仅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还有助于保证文稿表述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期刊内容质量。期刊出版质量既取决于稿件的质量,也取决于编辑加工整理的质量,稿件要想达到刊发的标准,编辑加工整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才能做好有创造性的编辑加工工作,及时传播科研成果、理论思想,使期刊成为展示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