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术期刊应引领学术创新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应引领学术创新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术期刊应引领学术创新浅析

正式更名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近日正式与读者见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新刊发布会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人士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高地等展开研讨。

一、引领创新心怀“国之大者”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同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姜培茂就如何发挥好学术期刊在推动学术创新中的作用表示,要紧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学术期刊要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火热、深度的现实生活,鼓励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汲取学术创新的原动力,抵制那些脱离实际、内容空泛的精致平庸,多发表一些关注中国现实、回答中国问题的优秀文章。要积极主动策划,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质量。要进一步开拓办刊思路,切实扭转等米下锅、选题碎片化的状况,主动邀请学术名家、行业大家有针对性地撰写理论文章。重点学术期刊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篇布局,着力在概念创新、学理构建、体系集成上下功夫,推出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学理支撑。要建立科学权威的期刊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学术期刊如何发挥历史主动性、主体自觉性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提出了五点思考。要在学术上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传播,要善于把政治议题或论题变成学术议题进行讲解。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实践的系统思维转化,站在中国大地上,秉承工匠精神厚重阐述。要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推动具有历史穿透力、问题解释力、实践引领力、世界影响力的成果转化。要推进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转化,保持自主性。要克服自说自话、与国际学术研究议题主动接轨意识不足等问题,发挥学术期刊独特的学术公器作用。“要辩证看待学术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强调。在他看来,学术期刊通过学术讲政治,通过贯彻落实国家意志服务发展战略,发挥智库作用,体现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统一、家国情怀与学术强化的统一。期刊在定位、选文、选题、学术规范方面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一种导向、一种引领。期刊的特色化发展不仅仅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变劣势为优势,更是对优势学科的打造、对优秀学术人才的培养、对有潜力学者的培养。学术期刊引领学术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选择、选题制度、会议论坛、学术争鸣、重大课题成果发布等。

二、多方合力共担时代使命

与会人士认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术期刊的首要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肩负时代使命,贡献学术力量。“选题、人才、制度保障是办好一份刊物的基本要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表示。策划组织好选题是刊物办出特色和引领力的基础。人才包括作者和编辑两个方面。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一定要有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名刊需要名家名作,但也要发现、培养新人新作,发现、培养、推出新人新作或者新人名作是刊物的重要功能。学术刊物的编辑首先要力争成为一名学问家,优秀的刊物必然要求有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好的制度是刊物质量与生命的重要保障,三审三校制、双向匿名审稿制等都被期刊界多年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做学术要有问题意识,办刊也要有问题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杨其静谈道,提高办刊质量,编辑部要主动引领还是根据作者来稿进行筛选?两者不可偏废。面对选题同质化问题,编辑部需要思考如何找到合适、顶尖的学者,纳入具有前瞻性的成果。编辑部专职编辑与外审专家应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研究窗口和学术交流平台承担着重要职责。不仅如此,学报还是一个大学的学术名片,是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郭家宏表示,目前,高校文科学报占据中国学术期刊界的半壁江山,但部分学报还存在定位不清、选题雷同、特色不鲜明、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学报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平台,是传播交流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郭家宏认为,作为高校的学报,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学报需要注意,要依托高校一流学科优势,重点创设和本校相关的一流学科的栏目,以特色栏目聚焦于特色学科,把“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学科与学术期刊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学报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期刊,要实现学科综合,突出综合性的特色。

作者:孙海悦 单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