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依赖纸质媒介为主的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力逐渐式微,寻找新的传播媒介以提高学术期刊的市场影响力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现状,论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在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作用,同时注意到现阶段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和运营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基本信息、菜单功能、内容推送、人才培养和运营思维方面的改进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市场影响力
1学术期刊影响力现状
作为科研发展和出版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承科研精神、深化学科内容、引领学科未来的历史重任,同时为各学科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内容制造、内容传播和信息反馈三个过程。学术期刊的内容制造基于编辑与作者间的双向交流,其影响力在内容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潜移默化的发生;学术期刊的内容传播基于内容与读者间的交流共鸣,其影响力的高低关键在于内容是否能吸引读者阅读,是否能打动读者认可内容,是否能推动读者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内容传播;学术期刊的信息反馈基于不同的渠道终端与期刊的良性互动,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吸收反馈信息后通过期刊建设的不断完善体现出来。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扩大和提升,例如落后的办刊理念、同质化的刊物风格、单一且拘泥于传统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学术期刊对最新的学术成果吸引力微弱,进而在现代化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状态,这些问题表现出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力随时代发展逐渐式微,寻找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新发展路径已迫在眉睫,新的发展路径需要在收集和展示学术成果、扩大学术成果传播范围、拓宽信息反馈渠道三方面助益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提升。
2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分析
2013年微信迅猛发展,以微信用户为基数的微信公众号,凭借免费平台和巨额流量的优势在信息传播和流量变现两方面影响力巨大。这个新形式在传播和营利方面的优势影响力,与学术期刊急切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收集和展示学术成果、扩大学术成果传播范围、拓宽信息反馈渠道以提高影响力的需求不谋而合。
2.1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优势
传统的学术期刊内容生产方式主要依赖编辑组稿、约稿和作者投稿,编辑与作者可以成功建立联系的前提是作者投稿前已对期刊的产生信任,或编辑对作者学术水平已经认可。这种基础信任的建立,极易因沟通工具落后导致沟通有限,和一方对对方的认识程度有限而导致失败。这种情况导致的内容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有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术期刊不能最大程度地选择优质内容和加工优质内容的现状。而微信公众号的基本运营模式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可以服务于一个特定的市场群体,作为一个特定平台,通过市场群体对这个特定平台方进行关注的方式,快速建立起大量的联系。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号的基本运营模式赋能学术期刊。单本学术期刊作为一个独立平台,利用公众号的开放性,直接面对整个互联网展示期刊自身特色、已有成绩和其能够提供的学术资源,而作者和读者以关注的方式和期刊建立联系,以留言的方式与期刊进行及时沟通和互动,进而可以成为学术期刊的内容提供者。学术期刊通过在公众号中与其作者读者的高效及时性互动,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的学术期刊内容生产过程中编辑与作者间因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内容资源损失,而且可以利用动态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展示学术期刊内容,降低学术期刊的阅读难度,扩大学术期刊受众度,从而利于学术期刊良性发展。根据中国SCI收录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数据,从2014年至2018年,21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开通数量,从最初的12种增至124种。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看到微信公众号在内容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升市场影响力已成大势所趋。
2.2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时空传播优势
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选择与微信公众号融合发展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微信公众号的时间优势在于灵活的阅读时间和灵活的阅读内容。与学术期刊一直依赖的纸质媒介相比,手机的便捷度和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的功能支持使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阅读,不必被纸质媒介所局限。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读者不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当期内容,而且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和阅读过往内容,这是纸质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微信公众号的空间优势在于灵活的阅读地点。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无需使用电脑,仅凭手机操作即可找到自己所需的学术内容。同时,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也无需刻意下载或登录其他平台进行学术期刊阅读,可以直接在微信内搜索公众号,了解所需的学术期刊,并进行在线阅读和实时分享。这两种简便操作拉近了学术期刊与受众群体的空间距离,利于吸引更多读者接触学术期刊。
2.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模式优势
微信公众号的两种类型模式为学术期刊的转型提供了媒介载体,助力学术期刊实现全面发展适应新市场化竞争。微信公众号的类型模式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二者提供服务的侧重点不同。订阅号倾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着力于丰富内容方与订阅者之间的交流,每天有1次发布消息的机会;而服务号倾向建立多方的接口权限,实现职能、业务拓展等多方的关联,每月有4次发布消息的机会。订阅号为学术期刊收集和展示学术成果、扩大学术成果传播范围提供了每日发布消息的便利条件,可以吸引订阅者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而服务号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接入学术会议端口、合作单位端口、其他服务端口等端口权限,服务号可以提供除期刊内容展示外的增值服务,将学术期刊从一个单一刊物丰富为一个学术品牌,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且在不有损学术期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盈利。
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3.1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模糊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设置模糊的现象非常普遍。除常见的直接使用学术期刊中文名作为公众号名称外,一些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使用的是其期刊英文名称,有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是期刊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合写,如量子材料QuantumMaterials,有的甚至是期刊中文名称与其英文简称合写,如IJCE英文国际学术期刊,还有部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则是以出版单位命名,一个公众号负责宣传推广本单位出版的多种期刊,如农业环境科学。各成一派的公众号命名方式,极易造成不同学术期刊名称混淆的现象,既不便于学术期刊受众群体查找和关注公众号,也不便于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学术品牌。
3.2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单一
大多数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无法发挥其影响力的一个共同原因,在于这些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主要集中体现在照搬期刊原文内容,推送频率太低。原文照搬且低频的信息推送,忽视了现代读者“碎片化”且喜欢高频推送的阅读新习惯,无法赢得现代读者对公众号的持续关注。另外,这些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缺乏对学科本身和所处行业的深度挖掘,无法及时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周边内容,无法长期吸引读者关注公众号。
3.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人才匮乏
目前大多数的学术期刊社并未设置专职岗位负责运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更多的是某位或某几位编辑兼职运营微信公众号。然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技术工具,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依靠先进的运营技术才能得以实现的,这要求运营人员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营的技能和可以从事数字出版的技术,拥有新媒体信息传播理念的同时,还必须有很强大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网络发布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因此,缺乏掌握系统运营知识和技能的运营人才,仅凭传统编辑兼职运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是很难发挥公众号在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的。
3.5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理念
传统学术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号缺乏“互联网”思维,忽视互动性建设,不重视用户体验,具体表现在没有重视留言评论区的用户意见,使留言评论成为形式而已;没有建立反馈机制;更没有主动调动订阅者的参与热情,以实现对其产生持续影响力。
4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改进建议
4.1完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
基于五花八门的微信公众号命名方式,不便于学术期刊受众群体通过查找和关注公众号的方式了解学术期刊,也不利于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模式打造学术品牌的状况,建议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以期刊的中文名或英文名命名,在方便和精准查找学术期刊的同时,这样的命名方式有助于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和营销。
4.2丰富推送内容,提高推送频率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应是在采用新媒体传播理念和运营技术的基础上,对学术期刊内容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和新角度展示,例如运用动态图片、视频与文字结合,将学术期刊内容中晦涩难懂的部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是对期刊原文的照搬照抄。《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就是以这种推送内容为主的典型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推送内容作为扩大学术期刊内容影响力的良好辅助工具,可以降低学术期刊内容的理解门槛,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了解学术期刊的兴趣。另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应不拘泥于期刊本身的内容,可以推送学科本身和所处行业的相关信息及最新的行业动态。在可推送内容从期刊本身拓展至更大范围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频率也会相应的提高,进而培养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长期关注度,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4.3加强微信公众号运营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离不开具有优秀运营才能的运营人员。学术期刊社应设置新媒体部门,组建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社应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储备,重视传统编辑向新媒体编辑的转型培养,提升编辑的技术素质和工作理念,培养出既懂出版专业知识又懂新媒体运营理念的优秀编辑。
4.4以“互联网思维”运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理念要从内容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重视用户体验,利用好留言评论区的信息,通过与用户的频繁交流互动,了解用户偏好,进一步做到信息精准投放和提供更专业的学术服务。
参考文献:
[1]杜燊,蒋伟,季淑娟,等.中国高水平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20,32(2):204-208.
[2]李勤.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9(1):84-86.
[3]路可如.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创新路径研究初探[J].今传媒,2021(10):15-18.
[4]张琼,王芳,何婧,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提升措施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3):35-37.
作者:任璐 单位:中国市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