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学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学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学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浅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体育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揭示其内容特征和规律。方法: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中的346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内容和外部特征,探讨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作者、发表时间、机构、基金资助情况和参考文献等六个方面的特征因素。结果:《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刊发的高被引论文高居榜首(102篇),占29.5%,高被引论文最多的机构也是北京体育大学(58篇);高被引论文最多的作者是王岗(5篇);2004年是近二十年高被引论文最多(52篇)的年份,占15.0%。高被引论文与参考文献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P=0.28)。结论:高被引论文在来源期刊、作者、发表时间、机构及基金资助等方面存在不同特征,其与参考文献数量不具有显著关联性。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多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并较倾向于名校、名人、名刊。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特征因素;体育学

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影响力越大,被引频次大体上可以反映文章的学术水平。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1],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某学科或专业方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是国际通行的评价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2]。目前关于体育学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是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来源与研究的主题内容。佟岗[3]研究提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并且是以运动训练理论基础性的全国统编教材为主。郭志光等[4]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而言,高被引文献研究内容更加偏向基础研究,同时兼顾项目生理特征研究。二是运用高被引论文数量评价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学者[5]、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科领域学者[6]及我国体育科学领域女性学者[7]的影响力。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被引论文实至名归。尽管部分学者对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有所涉及,但仍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探讨,尚有许多值得更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空间,尤其是高被引论文产生的机理,更需要我们潜心挖掘。鉴于此,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我国2000-2020年期间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中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我国体育学科学术水平做一归纳整理,从中窥探国内体育学术研究水平,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期刊部门可以通过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特征进行评价和选择论文,从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8]。

1高被引论文的确立

高被引论文的确定主要采用普赖斯定律法与百分比法相结合,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定律是用来确定高产和高影响力作者的[9]。多数情况下,高产作者和高被引论文的分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借用普赖斯定律(N=0.749n槡max)确定高被引论文[10]。式中N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nmax为样本论文的最高被引频次。2000-2020年我国CSSCI期刊体育学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1311次,即nmax为1311,可知N为27。因此,确定被引频次大于27次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由于近20年被引频次大于27次的论文较多(3460篇),为了提高高被引论文的区分度,本研究采用百分比法进一步确定本研究中的高被引论文。按照统计学的一般规律,可以取被引频次较高的前10%作为高被引论文[11],因此,本研究最终确定本研究的高被引论文为346篇。

2高被引论文相关指标分析

2.1期刊分布

346篇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的高被引论文102篇,占29.5%,高居榜首;其后排名在前五的依次是《体育科学》(78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42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6篇)、《体育与科学》(23篇)。由图1可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中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中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发表在以上五种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占据了体育类核心期刊的80%,成为帕累托分析中构成整体的主要因素,进而可以说明以上五种期刊是高被引论文产生的重要期刊。众所周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等5种期刊是体育学类知名刊物,是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发表时非常期待的刊物。大量的高被引论文来自这些期刊,更好地证明了期刊本身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等期刊是高被引论文所在期刊类型帕累托分析的次要因素,以上期刊在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构成20%的份额。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中的高被引论文分别是22篇、20篇、15篇,其余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数均在10篇以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此次统计虽未进入高被引论文所在期刊的前列,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而高被引论文仅在10篇以下的期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断优化期刊论文的质量,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2.2作者计量分布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大多数是国内体育学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这对我国体育学术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独撰的高被引论文作者142人,占41.0%,合著的高被引论文占有较高的比例(59.0%),展现了作者合作形成的研究成果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其中,两人合著95篇,三人及三人以上合著109篇。高被引论文合著人数最多是12人,被引频次为249次,刊发在《体育科学》,高被引论文《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中国8所城市(6个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12]。研究发现,近20年来,高被引论文最多的作者是王岗(5篇),杨桦、虞重干、姚蕾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为4篇,白晋湘、陈小平、黄汉升、李相如、林显鹏、邱丕相、裴立新等作者有3篇被列入本研究的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数为2篇的是:田麦久、毛振明、任海、王卫星、陈琦、季浏等作者,这充分展示了高被引论文的多产作者对体育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其中,白晋湘、田麦久的高被引论文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展示研究中的高被引论文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3发表时间分布

发表时间是影响论文被引频次的重要因素,本文中选取的高被引论文并未发现近些年发表的论文,诚然,发表时间是论文被引频次的重要因素。通过帕累托分析,346篇高被引论文中,2004、2001、2000、2005、2006、2007、2003和2008年产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且均出现在2009年前。其中,2004年的高被引论文最多(52篇),占比15.0%,其次是2001年(37篇),占比10.7%。深入考究,论文的高被引频次并不单单与时间的简单关联,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它们所处的时代。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对我国而言,这一历史性事件也激起了体育学领域众多学者聚焦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相关话题,如林显鹏的《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陈希的《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等。

2.4机构计量分布

通过对高被引论文所在机构的帕累托分析,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及首都体育学院等11所单位的高被引论文较多(≥7篇)。这11所单位中6所体育院校,且占据前六强,3所师范院校;这说明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生产高水平论文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和接纳。高被引论文排名前五的单位是:北京体育大学58篇、上海体育学院35篇、成都体育学院14篇、武汉体育学院13篇、天津体育学院12篇。来自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这也是两所高校能够连续四年在世界软科学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关键因素。

2.5基金资助

346篇高被引论文中,关于基金资助的论文共142篇,总被引频次33938次(平均239.0次/篇),最高被引频次为1077次。从基金资助的类型来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论文44篇(3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论文37篇(26.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成果论文7篇(5.0%),其余54篇为全国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项目及各省市社科基金等项目的成果论文。从高被引论文所在期刊看,42篇论文发表在《体育科学》,28篇论文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7篇论文发表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0篇论文发表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其余发表在《体育科研》《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因此,《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4类期刊可能比较倾向有基金支持的研究成果,这也启示学者在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时需要有高水平的项目作为基础。

2.6参考文献对高被引论文的影响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文献质量不仅是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的体现,更是论文质量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例如,梁春慧等[13]通过对化学领域8585篇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较多,且更倾向于引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论文。姜春林等[14]研究图书情报学的高被引论文与参考文献的引证特征得出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高被引文献的结论。姜磊[15]分别选取天文学领域(2488篇)、物理化学领域(8820篇)、经济学领域(1359篇)的12667篇文献研究发现,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参考文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于被引频次的论文评价指标。张垒[16]选择“档案学、档案事业”学科领域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30次)108篇,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的关系发现,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高被引不具有相关性,但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于是,本文尝试探究选取的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与参考文献的关系,为探明高被引论文与参考文献是否存在学科特征。被选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参考SCI论文前三的是75篇、43篇和40篇,且这三篇论文均发表在《体育科学》,这显示该期刊可能比较关注作者对国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把握。其中,黎涌明在2008年发表的《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一文,参考了43篇SCI文献,被引频次高达1077次(排名第二)。另外两篇参考SCI文献数量较多的论文被引频次不高,分别为187次和166次。被选取论文参考CSSCI文献最多的是26篇,其次为23篇,第三是19篇,被引频次均不高。参考CSSCI文献数量排名前三的高被引论文中有两篇发表在《体育科学》,这进一步论证了《体育科学》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质量也是格外重视。此外,这三篇高被引论文中有两篇作者是黄汉升教授(共有三篇论文被列入本研究高被引论文),不难发现,该作者可能很看重论文参考文献的质量。从参考文献的数量来看,本文中的346篇高被引论文,有15篇高被引论文没有参考文献。这15篇没有参考文献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458次,最低的是157次,平均被引频次为227.5次,且发表时间较早,多在2000年前后,其研究主题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性。统计结果显示,排名前10的高被引论文篇均参考文献是13篇,前20高被引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是12.55篇,前30高被引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是12.1篇,前40高被引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是12篇。可以发现,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越高,参考文献数量越多。分析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频次与参考文献数量的相关性,绘制了以参考文献为横坐标,以被引频次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参考文献数量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数据的离散型较为显著。为进一步剖析两者的相关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具有正相关的相关关系,但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参考文献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P=0.28)。

3分析与启示

3.1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

高被引论文聚焦于体育公共服务、学校体育改革、竞技体育的管理与后备人才培养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等四大研究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上关键词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理论研究的过程正是为了更加精准的指导各项体育事业的实践。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体育公共服务俨然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优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等,有力地推动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现。学校体育的改革一直是学界关心的课题,如何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体育课堂,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在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扎实推进体教融合的伟大决策,学校体育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竞技体育是助力体育强国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第32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获得中国代表团第一枚奥运金牌,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实践崛起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都是中国竞技体育腾飞的典型事件。而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纷繁复杂,突破研究的藩篱,破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难题,非常有必要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等问题的深入考究。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使者”。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和“体育强国”梦想实现的重要基石[17]。不同的时代,这些高被引论文的主题承载着艰巨任务,不仅彰显了热点话题的特殊性,还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启示。无疑,新颖的研究主题也有可能孕育出高被引论文,新兴领域的论文成果容易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例如: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国竞技体育训练领域的力量训练由重点关注四肢到开始重视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18],不仅丰富了中国竞技体育训练的理论内涵,还有助于衍生科学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高被引论文。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我国体育学领域近二十年的高被引论文不负其名,在体育事业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变革的历程中,将丰富的理论研究变成实践的“富矿”。

3.2高被引论文的“三名”效应

高被引论文之所以能成为高被引,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视角去思考。归纳起来可以称为“三名”。一是“名人”,优秀的作者是高被引论文的前提。一般而言,作者的影响力越高,论文高被引的可能性越大[13]。作者的影响力一定源自个人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科研经历,且在体育学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从而才能获得更多同行学者的认同。当然,囿于目前引文尚不规范,部分作者的引用并非必须引用,为了“蹭名人热度”以期提高自己文章的质量,也将导致对高被引论文真实价值判断失准的不良反应。二是“名刊”,顶尖的期刊是论文高被引的保障。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其载文被引用的概率越大。权威期刊的载文要求相对较高,在严格把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积极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努力推动学术规范建设的精益求精。高质量期刊制定详细的审稿流程,对审稿专家水平和编辑能力严格要求,确保录用稿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同为体育类北大和南大核心期刊的《体育科学》复合影响因子高达5.367,综合影响因子3.746,其刊载的论文质量非常之高,对后续研究者的影响之深远,显然是生产高被引论文的重要源头。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促进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百花齐放”,尽量避免马太效应,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他期刊的载文质量,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名校”,著名的学校是论文高被引的基础。作者单位的影响力越大,作者的研究成果成为高被引论文的可能性越大。从研究数据来看,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是高被引论文的主阵地(50.0%),其中,体育院校153篇,占44.2%,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13篇,3.8%。集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等荣誉于一身的北京体育大学高被引论文高居榜首(58篇)。而多年在世界软科学排名中居首的上海体育学院发表了35篇高被引论文。

3.3高被引论文的时间累积效应

时间累积是高被引论文的必要条件[16]。论文从发表到被引用可能需要很长的周期,有研究表明,一般发表2-3年开始被引用,5-10年达到被引用的高峰期,有些高被引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频次仍在增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时间越长,被阅读的可能性越大,因而被引用的概率也相应地增加;另一方面,高品质研究成果为后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厚的参考价值,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前文研究显示,二十年来,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多出现在2009年以前,充分证明时间累积对于高被引论文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热点话题的研究成果可能仅在某一时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在当时所起到的学术价值及其带给人们的启迪。

4小结

总之,高被引论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因素直接决定的。提高论文质量需要参考现有高质量论文,新的高质量论文产生是建立在已有高质量论文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揭示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对促使体育学高水平论文的产生具有重要实际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被引论文的影响力,还需要从丰富高被引论文的传播途径、提高高被引论文下载的便利性及加强高被引论文的创新性等方面努力。

作者:高翔 陈伦成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广州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