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维视角下期刊编辑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维视角下期刊编辑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维视角下期刊编辑浅议

摘要:《我的编辑观》系余朝晖先生十多年研治期刊装帧、期刊数字化及网络化、期刊编辑实务等方面的重要成果。该著体现余先生对期刊文化的多角度探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思路、对经典文献与诗文写作的多维思考、以及对不同人物口述史的别样书写。

关键词:余朝晖;《我的编辑观》;期刊文化;办刊思路;多维思考;别样书写

十余年前,鄙人作为初涉学术研究的年轻人,开始向《咸宁学院学报》(今《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迄今有多篇文章得以刊发,由此和学报余朝晖先生结识。在稿件审读修改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余先生是一位具有独特学术思想的期刊编辑,也是颇具学术匠心的期刊把关人。他曾在《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刊发文章50余篇,多次荣获“湖北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2018年入选咸宁市“102030社科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现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信息学会理事、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咸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近期仔细拜读了余先生的大作———《我的编辑观》(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该著2019年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按:文中源自是书均为此本,皆随文标识页码),受益良多。该著共有六章构成,30余万字,涉及期刊装帧、期刊数字化及网络化、期刊编辑理论与实践、期刊管理、经典品读与文化写真、人物专访。《我的编辑观》虽分六章单独成篇,其间却渗透着余先生对期刊文化的多角度探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思路、对经典文献与诗文写作的多维思考、以及对不同人物口述史的别样书写,体现了一位期刊编辑多元化的学术价值观念。

一、多重角度视域下的期刊文化

期刊封面是读者了解一份杂志的窗户,设计精美的封面会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吸引读者继续关注下去;设计呆板的封面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影响读者进一步获取期刊信息的欲望。简约高雅的封面给人以充满学术的气息,繁杂媚俗的封面则充斥着商业气味。期刊的刊徽则是一种刊物的标志,各种期刊都在刊徽的设计方面用功良多,以冀达到匠心独运的效果。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里,期刊编辑面对新的境遇,应该有新的探索。对于这些不同的期刊文化,余先生积极从多方面予以考察。其一,期刊封面如何设计、装帧既能彰显个性,又不浪费版面,余先生对此有自己的思考。余先生认为期刊“封面设计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瞬间吸引读者,更在于长久地感动读者,能够折射出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感悟以及对形式美的追求与创新”(第14页)。通过分析众多高校学报及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诸如《清华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泰安师专学报》《咸宁学院学报》《黄山学院学报》《开封教育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西藏》《中华医学杂志》等,余先生指出高校学报在封面装帧方面体现了图案设计的视觉传达、刊名书法的东方神韵、标志创作的民俗观念、封面色彩的美学意韵及摄影艺术的表达意念(第14-19页)。对于封面设计的美学审视方面,余先生指出高校学报封面设计的审美原则体现为规范性、美观性、简洁性及协调性方面;高校学报封面设计的审美表现主要是图案的意韵美、色彩的装饰美、刊标的抽象美、字体的音乐美及摄影的风格美(第20-25页)。鉴于高校学报封二、封三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余先生认为应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技巧,诸如要精心设计版面、重视“内封”风格、讲究色彩及图案变化(第33-39页)。余先生不仅从宏观方面对期刊封面设计予以审视,且以《咸宁学院学报》为个案评析其封面的变迁状况。从印刷技术的角度,指出铅字排印时期、胶版印刷时期及胶印向数码印刷过渡时期,学报封面的图案设计;梳理学报封面的演变特点,认为封面用纸由普通到专业、主图案由简单趋复杂、色彩由单调变为丰富及规范化越来越高;进而归纳研究学报封面的意义在于树立品牌意识、完善形象设计(第40-48页)。其二,对期刊刊徽的多元审视。余先生从美学的角度,论析期刊刊徽设计的视觉美、文化美及意韵美(第1-6页)。接着又分析期刊刊徽设计中所体现的民俗观念,诸如高校学报刊徽中蕴涵着独特的文化理念,像“《清华大学学报》把千年古钟嫁接在刊徽上,《唐都学刊》用大雁塔作为刊徽,这些都有效地强化了刊物封面的悠久历史和地域特色”;学术期刊刊徽中充满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如《中国西藏》刊徽中的构图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色,《中华医学杂志》“蛇绕拐杖”的蛇徽则表达了医生治病救人延续生命的象征(第26-32页)。其三,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期刊的编辑、出版提出探索性建议。针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状况,余先生在分析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紧迫性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诸如要实现编辑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加大对网络出版人才的培养,以及出台相关网络出版权保护和网络交易安全保障的法规(第81-89页)。同时,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如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基本操作及各种检索技巧。进一步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在于网络应用意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第65-72页)。根据云计算的特点,余先生分析云计算对于高校学报编辑的实效性,如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编辑部实现信息共享等。同时,论析了云计算在学报编辑网中的应用模式(第100-105页)。另外,在数字化时代,学报编辑流程更外便捷,余先生认为应该在美学视野下探讨学报编辑的诸种表象,如封面设计的装饰美、版式设计的规范美、编辑流程的速度美、文献交流的互动美、学报内容的质量美及学报编辑的素质美(第56-64页)。余先生对期刊装帧、刊徽及对期刊的编辑、出版提出探索性建议,均是建构于对大量学报期刊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其规律,归结其特点,体现了一位编辑强烈的主体意识;对网络化、数字化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影响的超前认识,展现了一位编辑深厚的创新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思路

十多年来,余先生不仅担任期刊责任编辑,又是编辑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双重身份使其对期刊价值取向、选题、征稿、审稿、论文分类等有清晰的理论认识,同时,对期刊的管理、发展等亦有着成熟的思考与实践。首先,对于高校学报的价值取向及期刊编辑的理论素养进行相关探索。在探究新时期高校学报的价值取向方面,余先生分析了高校学报价值观念的误区,表现为为职称服务的工具论、高校形象代言的形式论、运营过程的亏本论及导致学术浮躁的泡沫论。又从高校学报与高校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出发,指出高校学报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学术价值、传播价值、服务价值、育才价值、审美价值及文献价值(第163-170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余先生指出学报期刊编辑出版应该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譬如要树立科学的人本观,尊重读者和编辑的主体地位;要树立新型的素质观,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能力;要树立全新的创新观,通过理论创新引领工作创新(第183-189页)。在编辑的理论素养方面,余先生认为期刊编辑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出版工作的成效有着密切关系,余先生主要从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及编辑加工方面入手,探究编辑的思想政治素养对期刊出版工作的影响。余先生还论述了编辑的时代使命在于当好文化事业建设者、时代风云记录者、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依托相关机制培养编辑的创新能力,如构建开放式的选题论证制、建立变通的责任制等(第190-203页)。另外,从长期从事期刊编辑的经历出发,余先生对科技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提出自己的看法。余先生首先探究科技论文中图分类号进行科学标引的价值、意义,分析当前科技论文分类标引中存在标引不到位、误标、漏分等问题,进而从作者、编辑的角度归结其原因,最后指出提高科技论文分类标引质量的途径,要重视并规范中图分类号的标引工作、严格遵守分类工作程序、参照网络数据库协助分类及开展文献分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第157-162页)。其次,在期刊管理方面,余先生长期担任学报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副主编,对于学报的运营管理思考良多、用功颇深。对于学报特色栏目的开设、学报自然版的创办、学报变更论证、到其他院校编辑部的调研、各年度学报核验自查报告、编辑部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举办、编辑部历年年鉴的编订、期刊学术交流会等,余先生均参与其中,并且通过详细的文字记载,见证了学报的发展历程。通过种种数据论析《咸宁学院学报》办刊实践,在编辑质量方面,主要严把用稿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关,同时强调编校质量的提升;在学报监管投入方面,主要强化管理、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在学报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主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编辑人员素质及完善编辑工作流程(第142-148页)。《<咸宁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参评报告》一文,论述了学报开设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的概况,像崔道怡、牧惠、陈漱渝、王尧等社科名家纷纷为专栏撰稿。对于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的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诸如树立专栏品牌意识、加强深度研究等;并考察了向阳湖文化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价值(第209-213页)。《咸宁学院学报期刊变更可行性论证报告》主要论述办刊条件和办刊效益,并从期刊本身发展的要求、创办月刊的潜力以及学校领导对创办月刊的重视三个方面论析《咸宁学院学报》由双月刊变为月刊的可行性(第217-222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余先生非常重视外出交流学习,并将其他期刊成功的经验予以总结,如学报编辑部相关同仁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调研后,余先生撰写《解放思想迎接挑战———我校学报编辑部赴恩施:湖北民族学院考察调研报告》,详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办刊的成功经验,并思考学校学报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第230-234页)。余先生着眼于高校学报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理论素养、期刊论文的中图分类号及论文写作,著书立说,体现了编辑人的政治意识及职业素养;对期刊特色栏目的开设、学报品牌意识的创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优秀期刊创办经验的借鉴,充分展示了作为编辑人精湛的编辑实务能力。

三、经典文献与诗文的多维思考

余先生的父亲余春树先生是咸宁师专从事写作学教育与研究的资深教授,深受其父影响,余先生平时比较关注一些经典文献及当代诗文的写作特色、编纂技巧,且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界对《庄子》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庄子的处世哲学、语言哲学、休闲哲学等,余先生则从庄子的情感世界入手,探析其情感观与生命观之间的关系,诸如庄子构建于“自然之命”上的“无情”,建筑在“生命意识”上的“有情”,以及执着于“相濡以沫”的“有情”(第390-398页)。《红楼梦》研究属于显学,论者甚多,余先生从写作学的角度,论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人物形象构造,指出两者爱情所体现的虚幻美、叛逆美及悲剧美(第327-332页)。另外,又指出《红楼梦》中对人物关系的构建,有意识地形成了多组三角关系,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是“纯情的三角”,构成了全书的主线索;王熙凤、贾琏与平儿、尤二姐等构成一组复三角,王熙凤是其中的权威,故称之为“霸道的三角”;秦可卿、与贾珍、贾蓉父子之间则形成了一组“畸形的三角”;夏金桂、薛蟠、与香菱、宝蟾之间构成一组“尖锐的三角”。进而分析奇特的三角关系下人物性格的异化及其悲剧性命运(第333-344页)。另外,又从写作学的角度出发,评析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及《聊斋》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与败笔(第345-352页)。从编纂学、传播学、写作学的角度考察了毛泽东的诗文及邓小平的理论著述。余先生详述毛泽东长征诗在不同时段的传播途径,诸如通过美国记者斯诺《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以及其他有关长征纪实的著述、期刊,使毛泽东的长征诗得以广泛传播(第381-389页)。毛泽东的诗词在“文革”期间伴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大量发行,亦随之大量刊发,余先生梳理了“文革”间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刊本,以及在扭曲的时代背景下,从传播形式方面指出毛泽东诗词在传播中存在被扭曲、语录式及病态美的特点(第367-380页)。对于邓小平的相关理论著述,余先生从写作学的角度论析邓小平理论著作在语言写作方面具有简朴凝练的个性色彩、精警动人的思辨色彩、活泼风趣的口语色彩及鲜明独特的时代色彩等特点(第411-420页)。余先生对《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毛泽东诗词、邓小平理论著述的考察,虽然角度不同、立意各异,但究其始终,余先生仍是从编纂学的不同侧面来思索相关问题,亦是其编辑意识完美展现。

四、多重身份公众史的别样书写

口述史是公众史学的一部分,通过对不同人物群体的采访,使一些未载入史册的历史史实得以传承。为身边熟悉的人物书写传记,亦是公众史学的一部分,通过相关人物传记的叙写,使平凡人物的人生经历亦可以传世。这需要撰写者具有一定敏锐的学术眼光,从中发现亮点,并以生花之笔使传主的事迹灵活再现。而余先生作为编辑人,饱含深情地采访诸位传主,又充满理性地真实再现其生平。石瑛系湖北咸宁人,辛亥革命元勋,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等职。余先生专门采访过石瑛的儿媳柯惠荣老人,了解石瑛的生平,并结合相关史料,撰写《“民国第一清官”石瑛与“汤池训练班”》一文,详述石瑛创建“汤池训练班”的历史背景、创办过程及其功绩影响(第353-366页)。该文可谓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翔实展现了石瑛与“汤池训练班”相关事宜;李享生,湖北黄陂人,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曾与“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一同作战,随后转业到咸宁市工作,离休后,经过不懈努力,创作上千首格律叙事长诗,汇集曰《追求》,深得学界好评。鉴于李老的传奇经历,余先生上门采访李老,记录其传奇人生及撰写叙事长诗艰辛过程。余先生相继撰写《沙场青春无悔夕阳自学成才———“鄂南军旅诗人”李享生创作中国第一部格律叙事长诗<追求>》《告老离休挥妙笔吟诗千首写人生———鄂南军旅诗人李享生创作中华第一部格律叙事长诗<追求>》,展述李老的生平、诗集《追求》的出版过程及其文学价值(第435-447页)。另外,余先生以新闻纪实报道的手法叙写其父余春树先生,作为咸宁师专的资深教授、民主党派、市人大代表,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我们更清楚了解一位爱岗敬业老先生的工作业绩,一位民主党派人士关心时事的爱国情怀,一位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的主人风采(第429-434页)。要之,余先生在繁忙的编辑实务及行政管理中,仍然不辍耕耘,思考期刊如何坚守正确的政治倾向、期刊发展如何与时代并进、期刊如何创建特色栏目、如何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如何进行期刊融媒体建设及全媒体传播等,始终保持着一种学者的情怀,走在思考的路上。《我的编辑观》一书正是其多年来思考的结晶,亦是“编辑学者化”的真实见证,更为学界期刊编辑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论著述,期待余先生今后有更多的专著出版。

参考文献:

[1]余朝晖.我的编辑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朱志先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