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困境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定位问题的实质,从期刊内部来看是如何正确处理科研与编辑的关系以确定工作重心的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是如何正确处理编辑与学者的关系以获得学术共同体认可的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人”和“出版人”的双重身份定位与编研结合的工作模式是统一的,关键是编辑自身对于职业特点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恰当地进行身份切换。此外,从长远来看,学术期刊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变革是解决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问题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编辑;学术人;出版人;身份定位
编辑作为沟通作者和读者关系的中介,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编辑中的特殊群体——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定位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人”还是“出版人”?是“学术边缘人”还是“学术权力”的掌握者?学术期刊编辑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也不是很清晰,优越感与自卑感并存,面临着“低认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1],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2]。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研究成果众多,有“杂家”之说,也有对“编辑学者化”的追求与探讨,还有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目标是“学术引领者”[3]。随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其编辑的身份定位问题出现新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人”和“出版人”双重身份的论述,对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技术要素的分析,得出学术期刊编辑定位的实质及其解决路径。
一、“学术人”:从事编辑工作的学者
学者办刊是学术期刊的传统。在早期编辑史上,无论出版社的编辑还是知名期刊的编辑,他们往往兼学者和编辑身份于一身。民国期间许多知名学者都主办过期刊或担任编辑,既是著名学者又是著名编辑家。这种传统在我国一些专业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中延续下来。所以,在我国的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中有一类既从事学术研究又承担编辑任务的学者。从身份定位来看,他们并不属于专职的期刊编辑,只是承担了编辑任务的学者。他们没有脱离原来的学术岗位,仍然从事某一学科的学术研究,对他们工作业绩的评价是发表和出版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但是,他们的工作和单纯的科研人员又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完成科研任务以外,还要担任其所在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负责期刊论文的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稿件的编辑加工等。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学者办刊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理由是编辑的学术素养是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编辑学者化的倡导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学术期刊已经从起步逐步走向成熟,学术期刊编辑的“学者化”也已是共识。这些期刊的编辑一般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受过专业的学术研究训练,他们毕业就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并在这些单位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从事编辑工作。但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万般皆下品,唯有科研高”的看法占据主流地位,编辑属于“辅助类”岗位,待遇和身份低于教师和科研人员。另外,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才能更快得到成长,获得实际的名利,而编辑辛苦清贫,属于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所以他们大多更认同自己“学术人”的身份定位,对编辑职业的“出版人”身份定位缺乏认同。他们的成长取决于自己在科研单位的学术业绩,而不主要依赖于学术期刊这个平台,只要完成了基本的编辑工作量,所编稿件不出现政治问题、学术问题和编校质量问题,另外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来搞科研。这种身份定位,不利于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稳定。
二、“出版人”: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化发展
按照编辑学的一般原理,编辑是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桥梁,这是就编辑的一般职业特性而言的。出版物可分为大众出版物和学术出版物,编辑相应地也分为两类:大众出版编辑和学术编辑。对于大众出版物来说,读者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了解新闻资讯等,编辑通过对读者需求和市场信息的了解和研究来策划选题、邀约作者撰写稿件,工作成效可以通过出版市场的效益来准确衡量。从职业价值通过市场认可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大众出版编辑和市场经济下的其他职业群体并无本质不同,并不存在身份定位方面的问题。作为学术编辑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编辑,则是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一个群体。随着我国编辑职称制度的建立,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中有一部分人不再延续编研合一的工作模式,而是走向了专职编辑之路。其中一部分是由教学或科研转岗而来,一部分是新招聘的职业编辑。随着我国学术期刊数量的逐步增长,专职学术期刊编辑成为我国编辑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奠定了我国学术期刊事业发展的专职编辑队伍基础。但是专职学术期刊编辑能否从学术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却一直饱受争议,这主要是由学术期刊相对于一般期刊所具有的学术功能导致的。学术期刊的读者和作者大多是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学者,读者群体和作者群体高度统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仅意味着学者的学术成果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而且也成为评价学者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这就是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学术引领和人才培养等附属功能。随着学术期刊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平台,其学术评价功能很快超越了其传播、交流和存档功能。在知识界,这些专业期刊评价知识和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开始得到认可[4]。学术期刊编辑要对学术论文的学术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进行初步判断,发挥“守门人”的作用,是学术论文的第一读者。他们要承担评价、鉴赏学术论文的任务,更要通过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等工作起到一定的学术引领作用[5],这些工作要求学术期刊编辑除了要具备一般期刊编辑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程序都包含复杂的学术含量。他们不但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熟悉这一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并且对于本学科的发展走向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还要有比普通学者更广博的知识和更高的眼界,成为“专家中的杂家和鉴赏家”。但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化以后,因为日常编辑工作占用了其大量时间,要达到学者的学术水平并得到学者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编辑的学术水平和审稿能力更难得到学者的认可。在能力普遍受到质疑的情况下,独立的专职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就难以成立。另外,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绩效评价来看,学术刊物服务于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公共属性,使其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绩效不是通过一般市场效益来直接评价和衡量,而是通过期刊影响因子、转引率、转载率等指标来衡量,论文的学术质量、期刊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这些指标从本质上来讲仍然是指学术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其决定因素是学术期刊的学术含量,所以对于专职学术期刊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并不低于专职学者,甚至要高于学者。一个称职的专职学术期刊编辑仍然必须是学术研究的内行,虽然不再延续编研合一的传统而成为专职编辑,但是仍然要响应编辑学者化的要求,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从事学术研究。有的从事期刊出版学的研究,有的从事和编辑工作相关的学科的研究,他们虽然是专职编辑,属于“出版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又具有学术人的属性。
三、“全媒体”: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的技术要素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进入媒体融合的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以及功能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术期刊不再体现为单一的纸媒形态,而是实现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和网络化出版。未来数字形态将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主要形态,这一趋势不可逆转。相对于传统纸质媒体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引领功能,学术期刊越来越体现出学术性和媒体性的统一,而且其媒体属性越来越明显。作为一种专业学术媒体,学术期刊不能满足于仅仅出版学术成果,还要服务于学术共同体,为学者提供知识和信息支持。在此思路下,学术期刊需逐步完善数字出版的模式,重视平台建设和学术成果在新媒体的传播。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重视学术内容的二次加工和二次传播,重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重视用户关系的维护和管理,重视品牌推广,等等。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的文稿审读、文字编校加工等工作模式已无法适应迅猛的融媒体发展形势。作为学术期刊的主体,学术期刊编辑除了必须具备传统的学术素养、编辑理论与业务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多元知识结构,以适应全媒体出版环境,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定位在传统的“学术人”和“出版人”双重定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全媒体”这一技术要素。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对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身份重构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多数学者认为,媒体融合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是既懂编辑又懂学术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6]。有学者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应以“学术出版经纪人”为职业新定位,强化编辑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掌握数字出版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学术期刊的传播环节,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实现编辑职业的新发展[7]。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复合型人才的角色定位隐含了对学术期刊编辑能力的过高期待和要求,实际上,现实中很难有人达到这样的高要求。现有的学术期刊编辑在传统的工作模式影响下,知识结构逐渐固化,缺乏对新媒体和数字出版技术的把握能力。所以,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剧了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和能力焦虑,也影响了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方面发展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和运用新媒体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大多数都建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但是基本还是纸质版内容的“位移”,没有充分体现出新技术在研究成果呈现方面的优越性。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是复合型人才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的实质及其解决路径
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定位问题的实质,从期刊内部来看是如何处理科研与编辑的关系以确定工作重心的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是如何处理编辑与学者的关系以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编辑在主观方面正确处理个人职业发展和期刊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外部体制和环境的保障。
(一)正确处理科研与编辑的关系,确定工作重心
无论是“编研一体”还是专职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期刊的学术性决定了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兼顾编辑和科研两个方面的工作,具有“学术人”和“出版人”的双重职业特性。从期刊内部来看,编辑身份定位的实质是如何正确处理科研和编辑的关系。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编研结合是基本要求,也是岗位特点,编研可以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编研相长”。一方面,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学术期刊编辑履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修改学术论文等岗位职责的保障,这是科研对于编辑工作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事编辑工作方便他们接触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对于学术论文的审读和加工,也促使他们在论文的谋篇布局、语言表达、学术规范等方面得到专业训练,这些都是编辑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的体现。如果学术期刊编辑善于运用这种便利条件和优势,编研结合可以获得“编研相长”的良好效果。但是,我们往往仅看到编研相互促进的一面,忽视编研还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编辑在学术研究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可能会影响其在编辑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从而偏离编辑工作重心。在“编”和“研”的竞争中,“编”往往会“败下阵来”,因为科研工作的成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编辑工作则隐藏在“幕后”,而且编辑工作成绩的优劣和高低不太容易直接衡量,这就是在编研结合中编辑工作往往成为“副业”的原因。这一问题凸显了编辑的个人利益与学术期刊发展的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是每一个学术期刊编辑在整个工作生涯中都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的问题。编研虽然密不可分,但是编辑搞科研不是脱离编辑工作“另搞一套”,乃至“顾此失彼”,更不能为了追求个人在学术上的成长只用业余时间应付编辑工作。编辑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要服从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目标,把个人的科研工作和期刊编辑工作融为一体。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必须明确的是:“编辑职能是本,是学术期刊存在的基础,学术职能是流,是学术期刊编辑角色的必然延伸,延伸其学术职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编辑职能,要求学术期刊编辑承担学术职能,但不能否认其作为编辑的第一身份。”[8]既然选择了编辑工作,就要对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有充分的认知和心理准备,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服务编辑工作的要求出发,编辑的科研工作有自己的特点。科研人员的科研重在“专”和“精”,而编辑的科研工作则更注重“广”和“博”,从而形成“宽视野”,从整个学科的发展以及期刊的学术引领角度审视作者稿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作用。另外,从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来看,除了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以外,高水平的学术综述、书评,甚至在工作中形成的审稿意见和选题策划也是编辑学术功底的表现,这些形式是编辑编研结合的自然产物,是学术期刊编辑学术评价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正确处理编者与学者关系,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从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和基本功能来看,学术期刊是学术之公器,是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的主要平台,其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学术共同体。因此,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办刊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由学术共同体来评价。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学术期刊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是对学术期刊编辑审稿能力以及审稿公平性的质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学术期刊的普通编辑只是承担了初审以及对于可刊发稿件的编辑加工工作,审稿体制机制问题是深层次的问题。在现有的审稿体制机制中,学术期刊审稿功能的发挥是由包括主编、副主编、同行专家以及责任编辑作为团队共同完成的。同行评审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学术期刊的内部三审制,我国现在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是“期刊内部三审制+同行评审+主编终审负责制”,期刊的编委会在辅助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术期刊编辑单一审稿主体审稿能力不足的局限,也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传统,在发挥期刊内部编辑团队审稿力量的同时,补充了学术界的审稿力量。当然,出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一制度还不完善,还不足以打消学术界对于学术期刊审稿力量不足和审稿能力不高的疑虑。目前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还不够透明,学术界对于审稿权的监督还缺乏有效的渠道,不足以打消社会各界对于学术期刊可能存在的学术腐败的诸多质疑。可见,如何处理编者和学者的关系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并不能起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术期刊编辑要想获得独立的职业地位,除了自身的能力和对自身职业定位的正确认知,外部体制和环境保障是更重要的方面。要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学术期刊要进一步提高审稿流程的透明性和规范性,扩大对学术界的开放程度,保持和学术共同体的密切联系,使学术期刊的学术功能的发挥更多地依赖于学术共同体“外脑”的综合力量。由学术共同体按照科学的规范和流程发挥学术评价的功能是学术界的期盼和共识,学术期刊可以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在学术界的公信力,这是学术期刊发挥学术职能的根本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学术界的质疑,更好地处理编者与学者的关系,这是学术期刊编辑获得学术共同体认可、确立独立职业身份定位的外部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从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术期刊要改变“单打独斗”的办刊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集约化经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专业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并逐步实现学术编辑和技术编辑的专门分工和合作,使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和学术引领等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专业的“学术人”,期刊的编辑出版功能则交给专门的职业“出版人”负责,这是国际先进学术出版集团的共同经验,也是解决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问题的根本体制保障。
五、结语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人”和“出版人”的双重身份定位与编研结合的工作模式是统一的,关键是编辑自身对于这一职业特点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恰当地进行身份切换:在服务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善于和学者沟通与合作,并以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约束自己,以“学术人”的人格和能力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在编辑工作中也要有“出版人”的职业敏感意识,了解期刊出版和编辑的前沿理论和知识,加强和期刊界同行的沟通与交流,以娴熟的出版编辑业务能力服务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另外,学术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也要从期刊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编辑工作绩效评价改革以及待遇方面,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术期刊的高水平发展能够获得稳定的人才队伍保障。
作者:孟令梅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