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审稿效率提升策略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审稿效率提升策略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期刊审稿效率提升策略浅析

[摘要]为了提高审稿效率,针对审稿过程存在的盲目性问题,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从初审环节和外审环节两个方面研究审稿效率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以及学者与关键词共现图分析有利于提高审稿效率;催审机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外审截止时间可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科技期刊审稿效率;CiteSpace;可视化;共现图谱

如何在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出版时滞一直是期刊界研究的课题[1],鉴于审稿环节耗时长,因此,提高审稿效率对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具有重要作用。部分研究人员在稿件处理流程优化方面提出送审流程优化[2]、催审优化[3]、审稿人激励[4]等策略,但这些方法都过度依赖于专家。笔者认为,编辑应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独立性,在审稿环节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文章从编辑角度出发,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为例,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从稿件遴选、审稿人选择以及外审截止时间优化等方面分析审稿效率的提升策略,以期为青年编辑和同行期刊提供参考。

一、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是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科学分析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其生成的科学知识图谱能够从海量文献信息中提取核心信息,通过可视化手段来展现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5-6]。《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原名《地壳形变与地震》,是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增大样本容量以提高实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除了从中国知网导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信息,文章还导出《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地震》等期刊数据,上述期刊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在办刊方向上存在交集,且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数据选择提取时间为2019—2020年,文献导出类型为“Refworks”,数据导出格式为“.txt”,剔除征稿简则、声明等无效记录,共获得2952条信息。文章利用CiteSpace5.8.R1软件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和运行,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是从论文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全文主题内容的术语,因此,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领域研究方向和前沿热点。图1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存在227个网络节点,连线数量为492,网络密度为0.0192。关键词频次在30次以上的共8个,分别为震源机制解、GNSS、InSAR、震源机制、数值模拟、GPS、精密单点定位和深度学习,频次最高为震源机制解35次。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领域近两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震源机制解分析、GNSS与BDS精密单点定位、InSAR形变监测、数值模拟、重力场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方面。在地震研究方面,针对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的分析较多;在现代大地测量领域,研究主要是对GNSS和BDS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关键词有GNSS、GPS、BDS、信噪比、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等;在数值模拟方面,青藏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缘为研究热点地区。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分析可以基本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定位关键词在图谱中的位置,可整体把握文章所属类别。文章选用同样文献数据,检索源为学者和关键词,绘制学者与关键词共现图(图2)。图2网络节点数为274,连线数量为886,网络密度为0.0237。图2所示学者近两年在文章所选期刊中发文数超过6篇,表明其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者与关键词共现图可以辨别某个研究领域的主要学者,以及相互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7]。例如,在InSAR形变监测方面,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江利明研究员的研究实力较强,其分别依托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该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在卫星重力研究方面,发文量较多的学者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文汉江研究员和王伟副研究员等。在GNSS精密定位领域,东华理工大学鲁铁定教授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王虎副研究员等产文量较多。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合作关系较强的学者主要为同机构科研人员,以跨机构合作为辅。

二、初审环节

在审稿过程中,初审一般由编辑负责,主要是对文章进行遴选,包括学术不端审查和学术价值判断。编辑在初审时要先定位文章内容,然后对稿件学术价值进行初判,只有稿件内容达到要求才能送审,不能仅根据稿件的行文规范程度和图片美观程度来决定是否送审,否则容易造成把关不严和审查出现偏差,给外审专家增加审稿负担,降低其审稿积极性,从而对期刊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对青年编辑而言,其由于工作经验和专业素养不足,要判断稿件学术价值面临很大挑战。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可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和组合,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编辑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可快速判断稿件内容是否属于研究热点。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为例,编辑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可对稿件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并结合稿件数量进行遴选,可优先选择震源机制解、精密单点定位、形变监测、重力场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文章进行送审。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将研究热点可视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青年编辑对稿件学术价值的判断能力,从而缩短初审时间,提高审稿效率。同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作为一种辅助分析手段,编辑不应过度依赖该方法,应运用多种方法对前沿热点进行跟踪,可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专业性学术会议、主流期刊文章等关注该领域前沿动态,从而更好地判断稿件学术价值。例如,随着BDS在2020年全球组网成功,BDS定位精度分析可能成为研究热点;在现代大地测量领域,室内定位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另外,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作为近几年新兴研究方向值得重点关注。此外,编辑还应关注关键词图谱的交叉领域,例如,地震大地测量领域,其利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报。

三、外审环节

科技期刊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往往要进行同行评议。外审是科技期刊审稿环节的关键,合适的外审专家能够提出中肯的审稿意见,编辑部可基于此对稿件进行取舍。若外审专家选择不当,就可能造成审稿意见质量不高、“人情”审稿、由于专业原因拒审等情形,这不仅会影响文章质量,还可能费时费力,降低审稿效率。外审所需要的时间占整个审稿流程的绝大部分,因此,合理设置催审机制和优化外审截止时间对提升审稿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外审专家选择

在判断稿件符合初审要求后,青年编辑往往会在选择外审专家上花费较长时间。虽然其可通过采编系统搜索关键词或研究方向来选择外审专家,但是该方法匹配精度较低,效果并不理想。而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将学者和关键词进行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编辑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可定位关键词并选择该领域专家,也可利用CNKI数据库、研究机构官网等对所选专家的研究方向进行核实,以确定是否匹配。同时,学者与关键词共现图可将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强度进行可视化,因此,基于图谱分析,编辑可有效避免“人情”审稿现象。而高产学者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审稿人,部分专家也可能身兼多职,因此稿件拒审率较高。为了提高后续送审效率,编辑可对外审专家审稿率、审回时间和审稿意见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分值较高者可继续安排送审,从而实现审稿专家库的动态管理。此外,学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依托于科研单位,因此,编辑也可以研究机构为切入点,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研究机构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来选择审稿专家。分析表明,在现代大地测量领域,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机构科研实力较强;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等机构具有较强实力。其中,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别隶属于中科院系统和“985工程”高校,专业设置较广且优势明显。在确定稿件研究方向所匹配的科研机构后,编辑可通过机构官网搜索合适的审稿人。

(二)催审机制和截止时间设置

文章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采编系统中提取收稿时间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且已经进入外审环节的稿件送审时间信息。统计结果表明,2020年该期刊共送外审983次,其中156次由于超过采编系统设置的审稿截止时间被记录为拒审;稿件审回次数为827次,包括外审专家拒审情况。《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采编系统的外审流程为:通过系统发送审稿邮件至外审专家邮箱,若超过14天外审专家未返回审稿意见,则系统在第15天自动发送催审邮件;若超过28天未处理,则系统在第29天自动将该稿件处理结果判定为外审专家拒审。从图3可以看出,0—12天对应的审回数呈现波动、然后下降、再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13—20天对应的审回数波动较大,最大值为63,最小值为18;21—28天对应的审回数维持在低值,整体小于10。同时,审回数在第15天出现重要转折点,在该时间点之前其呈现下降趋势,随后在短时间内出现陡升,该现象应与采编系统在第15天发送催审邮件有关。因此,笔者认为设置催审环节很有必要。此外,审回数在第15天处于低值19,且此时稿件累积审回率仅为0.738,在该时间点发送催审邮件具有一定合理性。针对审稿截止时间的设置问题,由图3可知,审回数在21天之后基本小于10,且稿件累积审回率在21天之后增长缓慢,已达到0.927。因此,文章认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可将审稿截止时间设置为第20天,即采编系统在第21天自动将未返回审稿意见的稿件的审稿状态记录为拒审。以2020年该期刊审稿情况为例,更改审稿截止时间虽然会使得有51次外审稿件未审回就被系统判定为拒审,但是该设置所节省的时间可用于加送外审,且图3表明稿件在重新送审后第8天审回率可达到0.449,同时该优化设置也可使156次超过审稿截止时间被记录为拒审的稿件节省至少8天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外审效率。虽然不同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分析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上述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

四、结语

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学科专业领域的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同时利用Excel软件对外审的催审机制和截止时间进行分析,将可视化结果引入审稿环节,以提高审稿效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有利于分析学科前沿热点,实现稿件快速遴选;学者与关键词共现图可实现审稿人定位和鉴别,既能提高外审专家匹配度,又能有效避免“人情”审稿现象。审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催审机制具有较强合理性,《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可将外审截止时间优化设置为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