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传播力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学术期刊只有通过有效传播,才能实现知识效能最大化。部分学术期刊比较重视期刊学术影响力,但对期刊传播力有所忽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新媒体带来了传播方式重大变化,影响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因素已成为期刊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数字化、网络化和新媒体已成为学术期刊传播力提升的重要推手,因此,针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传播力,本文主要从收稿、审稿、编辑、出版和发行等流程和环节出发,对促进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术期刊;传播力;核心竞争力;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
由于网络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从纸媒转向电脑和手机客户端。这种转变同时也给传统的学术期刊界形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海量信息服务,如何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让期刊在信息时代拥有更多的受众,是当前学术期刊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播力作为衡量学术期刊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术期刊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要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要提升内容质量,也要提升期刊本身的传播力。当前,期刊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传播力的竞争,而期刊影响受众的能力是其传播力的真正体现。近年来,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学术期刊的显示度比过去有了更广泛的提升,尤其是学术期刊电子版下载量的提高,使学术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得到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的重要推手。长期以来,在现行国内体制下,大部分学术期刊因为其事业体制而没有生存的压力,同时其又与学历、学位、职称等相关的评价价值相关联,因此造成部分学术期刊重视期刊学术影响力,忽略期刊的传播力。而现在,在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传播方式变革的影响下,学术期刊传播力问题也受到了业界同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影响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因素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除了传统纸质期刊的传播途径外,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方式主要有:(1)依托文献数据库传播。学术期刊通过加入知网、万方、维普等大型数据库,实现其数字化网络传播;(2)依托期刊网站等的传播。依托期刊网站、期刊集群平台吸引读者关注期刊,实现其数字化网络传播;(3)依托新媒体的传播。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其数字化网络传播。现有学术期刊传播的不足,导致其传播力下降,主要表现有:(1)传播质量下降。学术期刊面对的是特定学科领域内的读者,其受众本来就少。而大型数据库根据搜索要求,对学术期刊论文进行重新分割,使得纸质期刊中原来的专题、栏目、学术信息、行业信息等有序内容被打乱,期刊原本具有连贯性的信息被打乱,降低了学术期刊的传播质量;(2)忽视和读者的互动。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信息规模空前庞大,寻找信息的难度加大,使得学术期刊大量学术信息不能有效地传播给有需要的人。同时,学术期刊没有更多关注作者的需求,缺少和读者的互动,限制了传播力提升;(3)信息碎片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等社交媒介的广泛应用,也造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和阅读的片段化。传播力是学术期刊的基础能力,甚至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术期刊传播力几乎可以等同于其影响力。因此,如果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得不到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基于以上原因,在梳理我国学术期刊传播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拟从期刊的收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角度出发,对提升期刊的传播力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1收稿流程
由于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学术期刊的版面不可能被随心所欲地扩大,单纯地靠增加论文的绝对发表数量来提高期刊传播力行不通;同时,这么做也会带来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等各类指标的全面下降(虽然期刊的影响力指数CI值不会全面下降)。据此,笔者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1)加大约稿力度。在国内众多高校以及国家、地方的科研院所中,因为各类学科带领人、各级老师以及他们自身的科研项目团队、小组几乎每年都有各类课题或基金项目在做,因此其结合项目及课题而撰写的论文数量也不少,这就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潜在稿件库。因为这些领域的热点研究往往具有创新性,容易形成影响力,所以要想办法争取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热点的文章在自身期刊上出版,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期刊的传播力。约稿的具体方式,此处不再赘述。(2)改善投稿体验。在作者的投稿环节,期刊社或者编辑部要非常重视作者的投稿体验。一次好的作者投稿体验,不光可以加大作者再次投稿的可能,而且会获得作者向其他人推荐期刊的机会,这就是实实在在地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因此,期刊社或者编辑部应在以下各方面做好保障工作。比如: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作者的问题,保障服务质量;编辑要通过严谨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给作者留下良好的口碑;优化投审稿系统功能,保证系统界面要简洁明了,让作者可以随时掌握稿件的审稿、定稿和发排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时刻保障投审稿系统的畅通,保障服务器、网络的畅通(不宕机),使作者的各项操作能得到快速回应,等等。(3)争取进入目录。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一般都会制定有自己学校的研究生投稿期刊目录。虽然部分高校都会倾向于使用现成的期刊目录(如SCI、EI、中文核心等),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高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高校的期刊目录。所以期刊社、编辑部可以通过沟通,为该校师生的论文发表提供方便,争取进入国内各大高校的期刊目录,提升期刊在该高校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期刊传播力。
2审稿流程
要保证有好的稿件,除了约稿外,对普通来稿进行严格把关,也是一个提升影响力,间接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审稿体验。由于学术期刊的审稿老师与期刊之间的广泛联系,审稿老师一次良好的审稿体验,也能间接提高期刊的传播力。而在多媒体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法促进审稿工作开展。审稿老师是期刊的潜在传播者。因为审稿老师本身就身处高校的科研团队中,他的周围本身就有众多老师及其研究生。期刊可以以审稿老师为节点,在周围群体得到传播。具体的改善措施,此处不再赘述。(2)缩短流程,提高质量。审稿环节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期刊编辑的稿件处理效率,以及审稿老师审稿时间的长短,当然这应该是以保证审稿质量不下降为前提。而在多媒体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同样可以通过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法,比如完善采编系统,提高自动化程度。但在各类期刊社中,通常一篇论文的审稿,为保证审稿的质量,期刊社会同时安排几位老师进行审稿,因此审稿周期一般至少需要在1个月以上,甚至半年。期刊编辑应做到当天收取的文章,保证当天安排老师审稿,同时在安排审稿老师的时候,应尽可能做到文章方向与审稿老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样不仅能使审稿结果更加合理,而且由于专业对口,可大大缩短审稿时间。这样,稿件处理的流程加快了,间接提升了期刊的传播力。
3编辑流程
除了对来稿进行严格把关外,在编辑环节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间接提升传播力。具体措施如下:(1)缩短传播时效。出版周期长曾经是学术期刊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期刊的传播。目前这种状况因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得到了缓解。稿件被录用后,经过期刊编辑定稿,就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进行网络优先出版。期刊社应该充分利用好知网的优先出版平台,使文章在期刊印刷之前,就可在数字出版平台上,对网络首发文章优先进行编辑定稿。一些优秀稿件,尤其是学科热点文章,在此出版平台上优先发表,能把出版周期控制在一个月内,可大大提升该文章的网络传播速度,进而提升期刊的传播力。(2)提升编辑质量。编校质量对期刊传播力也有影响。目前,国内学术期刊领域存在重复办刊问题。如何在竞争如此巨大的环境下,让读者检索到自己期刊论文,是每一家期刊社必然会面临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论文检索往往是通过几个关键词,而现有大部分的检索系统主要是通过匹配数据库中的主题词来进行检索的,因此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这三部分显得非常关键。在论文编辑过程中,应从利于网络检索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尽可能做到既涵盖文章主要内容,又能避免相互重复,提高该文章被检索到的概率,进而提升期刊的传播力。(3)加大互动的力度。互动也是影响期刊传播力的另一个必备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播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传播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而在过去,学术期刊的管理者与编辑们往往更关注期刊本身的编校工作以及出版质量,关注于作者、读者和专家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期刊的被动传播。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期刊编辑应具备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意识,积极开拓,主动让自己成为自媒体;同时让期刊编辑灵活运用新媒体,与读者、作者加强沟通与互动。比如,组织撰写导读、“编者按”、“刊首语”等短文,组织召开读者座谈会,开设编读热线等,缩短与大家的距离,促进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4出版流程
要在期刊出版流程提升传播力,主要是依托于目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更多地运用一些多媒体手段。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在学术期刊的阅读方式方面,目前是读数据库的越来越多,读纸质刊的越来越少。同样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在我们日常所接收到的信息中,除去以往的文字、图、表信息,还包括各类音频和小视频信息。因此,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的形象和生动。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学术期刊在尝试着采用这些新手段,这给予“严肃”的学术期刊带来了一丝清新活泼之感。学术期刊可以在出版流程中多多采用一些多媒体技术,将以往静态的文字和图表信息转化为绚丽多彩的动态知识信息,或者是将音频、视频、动画直接嵌入到文字当中,使得学术期刊不仅可以在科研领域的特定读者中得到传播,同时也因为学术内容变得相对贴近实践,满足了一部分科研领域以外的读者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从而有助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扩大,促进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5发行流程
发行环节是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扩大纸质期刊发行量。目前,国内大部分纸质期刊的主要发行方式仍然是邮局发行,使学术期刊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学术期刊传播力下降。可通过专业发行、寄送期刊的途径来扩大纸质期刊的受众面:①专业发行。目前纸质期刊的邮政发行逐渐萎缩,代办发行(专业发行)异军突起,占纸质期刊总发行的比重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运作,这类公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行渠道,拥有了一大批专业机构受众,比如国内各类高校图书馆等机构。因此,期刊社可以与一些规模比较大,在业界有影响的图书公司合作,以此来扩大纸质期刊发行量,让更多的专业人士看到期刊。②寄送期刊。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期刊社可以主动向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各级研究机构和高校实验室邮寄纸质期刊,借此提高期刊影响力,提升期刊传播力。(2)明确期刊读者定位。期刊读者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期刊读者群的拓展和期刊的发行,影响学术期刊传播力。没有清晰的读者定位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读者群。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读者群。只有定位相对明确的期刊,才会积累出数量庞大的固定受众(阅读人群)。传播精度也是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传播精度高,传播效果就好。现有些期刊的栏目设置过于庞杂,有些栏目又千篇一律而缺乏特色,内容缺乏主题;有些期刊的栏目甚至与刊名、办刊宗旨、主题没有关联。传播精度低会直接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下降。为此,首先应该明确期刊的学科定位,保持期刊栏目设置的固定性;其次要在稿件初审过程中,对来稿是否适合于期刊的学科定位,以及是否有相应的栏目等进行严格把关。(3)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为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期刊社可以通过期刊的官方微信群、QQ交流群、手机客户端等,定期向关注期刊的人群发送优秀文章及其文章的目录,以此来进一步拓展期刊的网络传播力度,提学术期刊传播力。(4)与行业学会结合。通过参加一些行业的学会和协会活动,参与到行业协会和协会的工作中,将期刊和行业学会和协会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期刊影响,提升传播力。比如,参加行业学会年会及其组织的论坛、学术会议,将期刊作为会议重要资料发放到每一位会员手中;每期纸质期刊出版之后,给学会或协会会员寄送期刊;去协会或学会做学术或者期刊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借机推荐自己的期刊。这些都是扩大期刊传播力实实在在的渠道。另外,还可以通过走访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等,赠送纸质期刊,来积累读者、作者,提升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