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困境及实践进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困境及实践进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困境及实践进路

[摘要]学术期刊面临质量评价困境,存在评价目的混淆、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客体笼统、评价方法简单、评价指标及标准固定、评价制度缺位等问题。在学术评价领域,质量评价转型趋势日益明显,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注意力,引导学术评价转型全面铺开,鼓励特色构建,让学术评价发出“中国声音”。在此背景下,多元评价转型是期刊评价改革的必由之路。需要明确评价目的,回归评价初心;强化多元主体,鼓励自我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指标及标准,并及时动态调整;重视过程评价,利用结果数据,以评价促发展;开展全面立体的质量评价,支持期刊特色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学术期刊;质量评价;评价转型;评价困境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指出,要实现科技期刊管理、运营与评价等机制的深刻调整,分类施策增强科技期刊发展活力,对不同类型的期刊明确不同的评价导向,突出以质量与价值为核心的绩效导向;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改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完善同行评价、定性评价,防止过度使用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较之以往,国家近年来对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给予的政策注意力有目共睹,其中“分类评价”“多元评价”被多次提及。由于我国学术期刊的特殊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中,综合类学术期刊占据较大比例,这和美国等国家以专业期刊为主有很大不同,也因此给期刊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在评价过程中,期刊评价机构一直在实践并优化分类评价,学界也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1][2][3]。但在多元评价方面,已有实践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多元评价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拟探讨学术期刊多元评价转型,为学术期刊走出质量评价困境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困境

现有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实践在为图书馆采购期刊提供参考、筛选高质量期刊、提供信息检索、推动期刊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在破“五唯”的大环境下,期刊质量评价受到诸多质疑,面临发展困境,只有正视困境才能走出困境。叶继元的“全评价”理论认为,有组织的评价体系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六大要素组成[4],此处结合六大要素分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困境。

(一)评价目的混淆

评价六大要素中,评价目的最为重要,它决定着其他五大要素及其他要素的选择[5]。在具体的期刊评价实践中,期刊会面临不同的评价场景,这些场景分别对应不同的评价目的。一是分级评价。分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将期刊划分为不同等级,现有的定量评价机构主导的期刊评价,就属于分级评价。二是选拔性评价。选拔性评价的目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评选出小部分优秀或特色期刊。各级各类政府管理部门、学会、协会等组织的优秀期刊评比活动等属于选拔性评价。三是达标评价。达标评价是资格考核,达标才可以继续办刊或开展某些活动,期刊年检等属于达标评价。这类评价一般会将期刊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或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四是单项评价。单项评价是针对学术期刊某个单项而开展的评价,目的是挖掘在某个单项上具有闪光点的期刊,比如特色/优秀栏目评价。五是自我认知评价。前四种评价都是外部评价,自我认知评价是内部评价,目的是通过期刊自己开展内部评价,更清晰地认知期刊状况。在开展不同场景的评价实践时,评价目的是不同的,但现在不同评价的不同评价目的往往被混淆为同一目的,即评选出高质量的优秀期刊,再加上使用同一评价标准,扰乱了不同性质、不同定位期刊扎实提升质量的步伐,而是朝着同一目标努力。

(二)评价主体单一

在期刊评价领域、学术评价领域出现的“唯”现象,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评价主体单一导致的评价权力集中。目前最主要的期刊评价主体是专业期刊评价机构,尽管这些机构都强调邀请一定数量的学科专家和期刊专家等作为定性评价专家,但是这些专家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实际上,专家作为期刊的读者、作者和从业者对期刊质量更有发言权。除了外部评价,要特别提到期刊的内部评价,期刊内部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期刊自身,其对应的是期刊的自我认知评价。期刊一般很重视前期策划、组稿约稿、审稿审查、编校排版等,但是当期刊完成印刷发行环节后,较少有期刊持续跟进开展事后评价,仍以被动等待被评价为主,自我评价意识相对淡薄。

(三)评价客体笼统

尽管各类质量评价机构在开展评价时已经逐渐意识到分类评价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但是由于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数量庞大,目前的分类粒度仍较粗。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重要期刊评价机构目前都在着力将高校综合学报、综合性社会科学进一步分类细化,比如将其划分为偏人文学科类、偏综合类、偏社会科学类三大类等。尽管如此,期刊分类颗粒仍然不够具体清晰,在每大类里还存在学科专业、期刊性质、期刊定位大相径庭的情况。这和我国期刊长久以来形成的组成格局有很大关系,要想实现更细粒度的分类存在较大难度。但是,对评价客体科学合理的分类是开展多元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四)评价方法简单

已有的期刊评价实践基本都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以定量评价为依据,以专家定性评审为补充”[6],过度依赖量化指标,专家参与度低。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作为评价的基本方法,各有优缺点。量化评价在实践中更容易开展,但也容易被操控;同行评议作为“学术界内部一种制度化的自我控制”,最有可能判断研究质量,也最契合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专家遴选难、部分专家有失公允、评审工作量过大、涉及人数众多不好组织等。相较之下,在具体实践和操作中,量化评价更简单,同行评议更复杂,这也是期刊评价过分倚重量化评价,而减少同行评议的重要原因。

(五)评价标准及指标固定

目前,各评价机构的评价标准及指标都是固定的,不区分学术期刊的学科类别等,评价时均使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及指标。期刊管理机构组织的年检、期刊协会/学会组织的优秀栏目和特色栏目评选也都是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指标,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期刊和栏目。使用统一标准及指标衡量期刊看似公平,其实是对期刊的差异性重视不够,“一刀切”反而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有损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单一的评价标准、指标和集中的评价权力一样,都是“五唯”的核心症结。

(六)评价制度缺位

评价制度是建设完善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保障,相关评价制度包括:专家遴选制度、申诉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监督制度等。学术期刊实践涉及多个主体,隶属不同机构和单位,各评价机构一般自己制定评价制度,受到评价主体评价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公开呈现给公众的评价制度和程序相对匮乏,规范不足,同时也缺乏监督机制。不同评价主体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一般程序环节较少,以便于执行为主旨。同时,评价制度呈单向运行状态,评价客体以及参与评价的专家等缺少双向反馈的渠道。

二、学术领域的质量评价转型趋势

在我国学术领域,伴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学术评价改革已经启动,学术成果、人才等方面的质量评价转型,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正朝着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的方向努力。

(一)政策引导:学术评价转型全面铺开

我们正处于全球科研模式从传统封闭或半开放的研究和交流范式向数据驱动的更开放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范式转变的时代[7],知识生产范式和传播范式的转变要求学术评价范式也随之转变。近年来,我国在学术评价、人才评价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在高校专项开展清理“五唯”活动;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提出具体意见;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倡导“坚持分类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多元评价”;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作出明确工作部署。学术评价、人才评价等相关的评价体制和机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已经全面铺开。

(二)特色构建:学术评价发出“中国声音”

以定量评价为主的学术评价体系来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逐步被引入我国学术评价实践,并因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定量评价的缺点以及与我国学术发展和期刊发展的不契合逐渐显露出来,屡遭诘难。中国学术具有整体性、博通性、综合性,这都是我国学术的独特性,也说明我国不适合照搬西方学术评价体系。2017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20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提到“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等相关内容。国家支持学术评价发出“中国声音”,立足于我国学术发展实际,坚持继承性、民族性和本土性,体现中国特色。各科研机构已经启动的破“五唯”行动、学术成果评价、人才评价,也在合理吸收已有学术评价体系做法的基础上,摸索构建符合我国价值取向、有利于我国学术繁荣、适合我国学术特点的学术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比如,浙江大学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各高校根据岗位类型不同,将教师划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等建立分类评价标准,等等。与此同时,在理论界,有关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与研究也逐渐兴盛。对应于我国学术的整体性、博通性、综合性,我国综合性期刊比例较高,同时我国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和组织实体的非独立性,面对学术领域的质量评价转型趋势,期刊评价也需要随之作出调整。前文提到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正是国家在此背景下专门针对学术期刊发展而提出的政策建议,其中《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推进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三、学术期刊多元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期刊质量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学界持有相同意见。叶继元认为,学术期刊具有学科性、学理性、探索性、专业性、资料性、准确性、规范性和交流性,作者学术研究的目标是多元的,研究的内容、观点是多样的,研究的层次、深度也不一样,这些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8]。高自龙认为,对学术期刊评价的维度多元化成为一种常态,且只有在同类比较中才有科学实践价值[9],因此倡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多元有序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其中分类评价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保障,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需要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多元评价。学术评价的大环境、期刊质量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都要求我国学术期刊进行多元化评价转型。借鉴多元评价的相关内涵,学术期刊的多元评价是指基于不同的评价目的,由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认识活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多元评价不仅要求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其“多元”还体现在多元的评价目的、多元的评价客体、多元的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多元的评价制度上。从开展质量评价的角度看,多元评价更符合期刊发展规律,是正确的期刊评价导向,倡导多元评价,能起到激发期刊发展积极性的作用,助推破“五唯”。

四、学术期刊质量多元评价的实践进路

面对质量评价困境,以及学术领域的质量评价转型趋势,学术期刊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多元评价转型是期刊评价改革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多元评价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具体落实需要各方的协同推进。

(一)明确评价目的,回归评价初心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期刊办刊成效,激发办刊热情,以评价推动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前文结合不同的评价场景将期刊评价分为分级评价、选拔性评价、达标评价、单项评价、自我认知评价,这五种评价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具体的评价目的,不同的评价类型需要明确各自的评价目的。分级评价尤其是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评价是关注度最高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类型,虽然各评价机构基本都会阐述其评价目的,但现实中往往被混淆为都是评选高质量期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评价目的。基于不同评价目的的期刊评价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期刊质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种评价类型、每个评价机构都需要回归评价初心,基于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除了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评价之外的其他评价类型需要更多地发声,提高公众认知度。期刊管理机构等也需要引导分类评价之外的四种评价,基于各自的评价目的,确立与分类评价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指标,给予其更多政策、经费等相关支持,扶持其发展,提高其影响力。

(二)强化多元主体,鼓励自我评价

笔者曾撰文探讨学术期刊多元评价主体的重要性[10],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外部评价的评价主体除了评价机构外,还应该包括学术共同体、读者、期刊从业者、期刊管理者等。多元评价主体是开展期刊多元评价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学术共同体和读者作为评价主体更应该受到重视,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作用。现在国家倡导破“五唯”,自然要求解决评价主体单一问题,任何单一的评价主体都不应该成为“唯”的对象,获得被“唯”的地位,只有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从根本上“立”起多元专业评价,才能解决“五唯”问题[11]。呼吁让更多的学术共同体、读者、作者和期刊从业者、期刊管理者参与到期刊评价中来,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并相互验证、相互监督,从而形成良性的期刊评价生态。多元评价主体的加入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相应地作出调整,加大同行评议在评价中的权重,更多地发挥同行的作用。要特别提到一类评价主体——期刊,强调期刊成为评价主体,一方面是参与到评价其他期刊的评价活动中,另一方面是开展自我评价。期刊自我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了解自己的进步或退步情况以及与其他期刊相比的发展状况。在主要期刊评价体系只公布入选结果而不公布期刊具体评价数据的情况下,期刊尤其需要开展自我认知评价。期刊发展不仅需要来自外部的评价和驱动,也需要来自内部的自我认知评价和自主发展意识,自我评价是激发学术期刊办刊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动力源泉,具有其他评价主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术期刊认识到评价的诊断与导向作用,通过开展自我评价审视办刊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自我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与完善,形成其内生动力,必然会推动期刊可持续发展。但是,期刊自身评价意识、评价能力和评价手段长期以来比较欠缺,学术期刊的自我评价活动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将是比较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三)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及指标,及时动态调整

五种类型的期刊评价各自独立,各有各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其从不同侧面对期刊开展评价,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现有的不同机构组织的学术期刊评价中,其针对所有参评期刊均采用同一评价标准及指标,这看似公平合理,但对于不同起点、不同功能定位的学术期刊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基于学术系统复杂性和多元性特点,在健全学术期刊分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起点、不同功能定位的学术期刊,要形成多元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全面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社会效益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评价制度,作为开展多元评价的制度保障。建议关注期刊声誉评价,在传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基于网络学术平台和大众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建议在期刊评价指标中加入Altmetrics(替代计量学)指标,这也是更加重视读者、学者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方式。同时,评价标准及指标也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及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还应该动态调整评价标准及指标。

(四)重视过程评价,利用评价数据促进期刊发展

质量是反映事物、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内涵非常丰富,而且质量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动态发展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现有的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评价机构一般2~3年开展一次评价,选拔性评价、达标评价、单项评价也至少一年才开展一次,其呈现的是评价周期内的、相对静态的结果数据,对于评价周期之外的更长时间段的期刊动态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发展潜力呈现度不够。期刊评价对于过程评价的忽略导致其无法反映随着时间变化期刊质量的差异性,不利于判断期刊的进步或退步情况。但是,对于期刊办刊和读者、作者了解期刊而言,期刊更长时间周期的质量变化情况也很重要。期刊的多元评价也应该包括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期刊质量评价机制,可以合理评估期刊的发展态势及发展潜力,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推进期刊编辑部的内部管理,提升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效能,促进期刊通过评价进行常态化的自我管理。评价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但目前的期刊评价是单向性的,其评价以公布入选和分级情况为评价终点,期刊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除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数据库检索服务和信息服务外,其他评价机构的评价数据并没有公开发布或反馈给期刊,导致评价结果对于办刊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建议将评价结果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对公众公开,便于查找,这对于期刊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其他期刊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期刊的差距等有很大帮助,也便于通过过程评价数据和结果评价数据的分析,对办刊行为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期刊质量。

(五)开展全面立体的质量评价,支持期刊特色发展

鉴于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多元评价内在地要求全面的、立体的质量评价。首先,除了横向上与其他同类期刊的比较评价之外,还应该包括期刊内部横向上的不同栏目之间的比较评价。当然还包括前文提到的过程评价,即纵向上的比较评价,考察期刊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质量状况。其次,不仅仅关注期刊整体质量,还需要加强单项评价,支持“单项冠军”,鼓励期刊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正如学者学术水平亦有不同,期刊群体中客观地存在高中低不同层次,其发展定位也有较大差异,应该在充分认知期刊办刊状况的基础上开展质量评价。客观现实决定了部分普通期刊即便再努力也很难成为全刊优秀的顶级期刊,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期刊质量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开展栏目评价等单项评价,鼓励期刊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性地发展,首先找到一个“单项”把它做强,并通过这个“单项”来带动、辐射和影响全刊发展。

作者:臧莉娟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