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管理科学部期刊知识的交流效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管理科学部期刊知识的交流效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管理科学部期刊知识的交流效率

面对“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效率是当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是学术期刊评价实践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知识交流效率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角度,评价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对于考察学术期刊在知识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知识交流效率测度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关于从效率视角开展学术期刊评价的定量研究,主要有:1)单纯测度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①采用DEA方法的研究有:主要采用经典DEA模型(CCR、BCC)如Halkos(2011)[1]、Petridis(2013)[2]、万莉(2013)[3]、张垒(2014)[4]、Lee(2014)[5]、Tüselmann(2015)[6]、Rosenthal(2016)[7],其他DEA模型如多层DEA模型(Xiang-yang[8],2012)、DEA/AR博弈交叉效率算法(李琳[9],2016)、SBM模型吴美琴(2017)[10]。②采用SFA方法的研究有:Ortega(2013)采用C-D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以总被引频次为产出变量,期刊载文量、影响因子、编辑成员数为投入变量测算数量经济期刊生产效率[11]。2)在测算学术期刊知识效率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测算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张垒(2014,2015)[12-13]主要考察了期刊规模、期刊传播时间、期刊传播渠道、期刊区域传播能力、期刊国际化程度五个变量对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王惠等(2017)在借鉴张垒(2014)的研究经验,选取国际化程度、期刊办刊时间、期刊区域传播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期刊学术论文质量5个因素[14],Mc-Williams(2005)探讨了编委会成员规模、期刊订阅费用、期刊录用比例、专题组稿对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15]。上述学者在测算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时均采用了DEA方法,但在对影响因素分析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其中张垒(2014,2015)[12-13]、McWilliams(2005)[15]在进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时均采用了Tobit模型,而王惠等(2017)则采用面板线性回归方法[14]。这些研究中投入产出指标除Halkos(2011)[1]、Tüselmann(2015)[6]在现有数据库统计指标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新指标,其他学者均选择现有数据库中的统计指标。上述学者在投入变量选取均考虑了期刊载文量,Xiang-yang(2012)[8]、Rosenthal(2016)[7]、李琳(2016)[9]仅采用载文量为投入指标,而其他学者均采用了2项或3项投入变量,主要选取篇均引文量,也有学者选取了其他指标,如基金论文比(万莉[3],2013;吴美琴[10],2017)、影响因子与编辑部成员数(Ortega[11],2013)、刊期(Pet-ridis[2],2013)、平均引用半衰期(Lee[5],2014)、篇均作者数(张垒[4],2014)。在产出指标上,除Petridis[2](2013)外,其他学者均选取了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或总被引频次),其他选择较多的指标包括:影响因子、被引刊数、即年指标、学科扩散。此外也有学者引入新的产出指标,如论文影响分值(Rosenthal[7],2016)、特征因子与H指数(Petridis[2],2013)。在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学者采用多投入多产出效率测评指标体系,也有学者采用单一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体系,如李琳等[9](2016)、Rosenthal[7](2016)、Xiang-yang[8](2012)、Halkos[1](2011),也有学者采用单一投入单一产出指标体系,如Tüselmann[6](2015)。综上所述,对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研究,现有研究基于参数效率与非参数效率两种方法、不同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来分析不同学科领域学术期刊不同时段的知识交流效率。从知识交流效率测算方法来看,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其次是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DEA方法中采用较多的是CCR和BCC模型,二者的缺陷在于:无法实现知识交流效率为1的学术期刊之间的比较、存在径向选择引起计算结果偏差问题。SFA方法采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模型,该模型忽略了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正好弥补了C-D生产函数的不足。非参数效率和参数效率方法测算原理各不相同,各方法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究竟哪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都适合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度,尚值得进一步探讨[16]。可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进行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度的前提和关键。从知识交流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来看,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亟需构建公充性较高的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评体系。因此,为了丰富已有研究,本文创新性地运用非参数效率Super-SBM方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模型(SFA),以2009-2013年30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重要期刊(简称重要期刊)为例,期刊分类标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表》[17]。在评价重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非参数与参数效率方法在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评价的适用性。

1指标数据和研究方法

1.1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评文献及国内学术期刊评价领域权威学者苏新宁(2006,2008)[18-19]、邱均平(2010)[20]的研究经验,选取投入指标包括:期刊载文量[2-5,7-15]、平均引文量[4-5,12-15]、基金论文比[3-4],期刊载文量反映学术期刊信息丰裕度和投入广度;篇均引文量衡量学术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反映了学术期刊之间的交流密度。基金论文比衡量期刊载文学术质量。产出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5,7,11,15]、影响因子[3-4,9-10,12-15]、引用刊数[3-4,9-10,12-14]。总被引频次衡量学术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影响因子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引用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引广度。鉴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单一产出特征,依据苏新宁(2006,2008)[19-20]、邱均平等(2010)[18]关于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经验,本文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刊数的权重系数分别设置为0.25、0.4、0.35,在归一化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综合产出指数[20],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1.2测度方法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rans-Log)考虑了投入要素二次项及交叉项之间相互影响,因此,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21],如公式(1)、(2)所示:log(Yit=β0+β1ln(Pit)+β2ln(Rit)+β3ln(Fit)+0.5*β4ln(Pit)*ln(Pit)+0.5*β5ln(Rit)*ln(Rit)+0.5*β6ln(Fit)*ln(Fit)+β7ln(Pit)*ln(Rit)+β8ln(Pit)*ln(Fit)+β9ln(Rit)*ln(Fit)+vi-μi(1)Ei=exp(-μi)(2)Yit、Pit、Rit、Fit分别代表期刊i在第t年的总被引频次、期刊载文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vi、μi分别代表随机误差、无效率。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利用参数γ=u2/(v2+u2)进行检验,γ的显著性程度来判断SFA方法的选取是否合理,γ的取值来反映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设定形式是否理想。γ取值范围反映可控项管理因素与不可控项随机误差影响地位的变化,向1靠拢时说明管理因素逐步占主导影响地位,向0靠拢时说明随机误差逐步起主要作用。当γ=0时,表示不存在无效率项,此时无需使用SFA方法,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16]。Super-SBM模型由Tone[22]在2002年提出,该模型解决了多个为1的决策单元排序问题,也修正了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决策单元松弛变量,可以避免角度和径向选择而引起的偏差。囿于篇幅,考虑到Super-SBM是较为成熟的模型,且SBM模型在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度有见报道。因此,在此略去Super-SBM模型计算公式,具体计算步骤参照王惠(2017)[14]、储节旺(2015)[23]。

2知识交流效率测评

采用Frontier4.1软件,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γ值为0.949,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复合误差主要来源于非效率项μ,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是合适的。模型中除了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的二次项及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交叉项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达到1%显著性水平。可见,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设定较理想。Super-SBM方法采用DEA-SOLVER_Pro5.0软件进行计算结果,Super-SBM与SFA方法测算得到2009-2013年间30种重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平均值分别是0.501、0.450。Super-SBM方法计算得到的大部份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值大于SFA方法,A类期刊整体知识交流效率高于B类期刊。两种方法计算得到30种重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均值均较低,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这表明稿件质量不高、经典文献或最新文献利用不足、基金论文偏好过度的现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指定重要学术期刊也普遍存在,对于这种现象建议学术期刊机构应采用匿名审稿,如知识交流效率排在首位的《会计研究》就采用了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参考文献作为学术期刊刊载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术期刊机构在规定参考文献引证数量基本要求的同时,应要求作者对所投论文相关主题的权威论文引用率,期刊主办机构应建议外审专家在审稿时给出作者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中未引起重视的参考文献。为了促进学术期刊的被引率,学术期刊主办机构可以通过要求作者补充文章中的中文参考文献对应的英文格式,采用优先出版的方式将录用的论文以整刊定稿的方式进行数字出版,向读者提供免费开放获取功能来提升期刊学术传播的辐射力。学术期刊主办机构还可以向业界专家学者、作者或读者年度选题暨栏目建议征集通知,同时还可以向作者期刊年度重点关注领域,从而避免作者减少因选题不符而耽误的审稿等待时间,也有利于减轻期刊编辑工作量。依据两种不同方法所得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值的平均值,对30种重要期刊进行综合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会计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农业经济问题》排在前5名,其中《中国农村经济》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指定重要期刊B类期刊。《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运筹与管理》、《系统管理学报》、《管理评论》排在后5名,除《工业工程与管理》杂志外,其余均为重要期刊A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8种B类期刊中唯一未开通网上投稿功能的期刊,没有投稿网址对吸引优质稿源有不利影响。《系统管理学报》、《运筹与管理》、《管理评论》,笔者通过调研以上3本杂志发表过论文的作者及在经管之家论坛检索有关上述3种期刊帖子,发现导致知识交流效率较低的可能原因是审稿周期过长,尤其是外审环节,整个审稿长达9个月。《管理学报》基金论文比0.85左右,该杂志可能存在偏好基金论文,然而较高的基金论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学术影响(吴美琴,2017)[10]。A类重要期刊中《会计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排序靠前,《预测》、《情报学报》、《运筹与管理》、《系统管理学报》、《管理评论》排序靠后。《情报学报》之所以知识交流效率较低,可能是受学科性质和未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影响。《预测》系双月刊,样本期内载文量维持在85篇附近波动,基金论文比均超过0.83以上,较低的载文量难免会引起引用的不足。B类重要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系统工程》4种期刊排名较靠前,这4本杂志均为月刊,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较短的审稿周期容易获得更多的作者关注。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对重要期刊建立动态滚动考核机制,给办刊效果较好的机构奖励这种称号。为了进一步检验Super-SBM与SFA方法在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的适用性,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u-per-SBM与SFA两种方法测算得到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值,发现两种方法测算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01,通过1%显著水平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测算得到的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高度相关。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发现Super-SBM和SFA测算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值之间的配对差的均值为0.052,标准差为0.234,自由度为29,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237,表明不考虑时间效应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与Super-SBM方法测算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依据Super-SBM与SFA两种方法测算效率值大小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值的排序相关系数为0.894,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两种测算方法的排序结果具有显著的排序一致性。Super-SBM与SFA方法的效率排序结果与综合排序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31,具有高度相关,且均高于单纯采用一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因此,非参数形式Super-SBM与参数形式SFA方法,均可以用来测算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

3结论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30种重要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刊数为产出指标,期刊载文量、平均引文量、基金论文比为投入指标,采用非参数Super-SBM与参数效率SFA方法测算期刊知识交流效率。两种方法测算结果均显示2009-2013年30种重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平均值较低。《会计研究》、《管理世界》两种期刊相对其他28种期刊而言,知识交流效率较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在B类期刊群中,具有优势。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期刊知识交流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依据两种不同方法测算结果得到的期刊排序存在高度的显著性一致性。因此,两种方法在分析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高低及依据效率得分进行的期刊排序具有通用性。两种方法联合估计,能增强评价结论的公充性,同时可以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如DEA方法能够针对投入与产出的松弛程度、调整目标值进行报道,而SFA方法能够分析投入变量的产出弹性、单因素产出效率。可见,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评关键在于构建出具有公充性的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效率视角下期刊评价是学术期刊知识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具体体现,为跨学科学术期刊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仅单纯从效率测算视角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尚未从影响因素分析的视角进一步比较。另外,今后亟需采用更大的样本数据针对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影响因素及收敛性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