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因子分析定权法期刊综合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因子分析定权法期刊综合评价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因子分析定权法期刊综合评价

0引言

学术期刊(简称为期刊)作为传播科研成果和展现科技水平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科学知识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社会科技的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期刊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是期刊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它不仅影响着期刊学术质量及社会影响力的衡量,还关系到科研成果及科研职称的评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有些学者选取单一指标对期刊进行评价。传统的单一评价指标主要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等[2],新研究的复合型单一指标有H指数[3]、SNIP[4]SJR[5]、特征因子[6]等,JohnMingers对这四个复合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没有一个指标相对其他指标是绝对优越的,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基于单一指标评价期刊的片面性,有些学者则利用多属性评价从多个指标层面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在多属性评价过程中,各评价指标对应着不同的权重,其取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8]。主观权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基于客观数据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等。刘莲花[9]等建立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距离综合评价模型对数学期刊进行赋权并评价,俞立平[10]等提出指标难度赋权法这一种新的期刊客观赋权方法,王映[11]结合指标难度赋权法、TOPSIS和RSR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辛督强[12-13]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以上方法都是通过客观数据结构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从而进行的综合评价。李凯扬[14]等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期刊进行评价,马虎兆[15]等在期刊评价中采用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俞立平[16]等通过专家会议法设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这些都是基于主观层面定权的评价方法。俞立平[17]指出,客观评价方法存在仅仅考虑数据结构而较少考虑人为主观因素的缺陷,在期刊评价工作中应该提倡客观赋权方法与主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的定权方式。但是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可知,大多数学者集中于客观赋权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而忽略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采用主观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期刊评价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与DE-MATEL定权法的期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到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并相互影响的关系,该方法一方面利用因子分析实现对指标的降维,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共线性并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另一方面利用DEMATEL模型定量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识别出系统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本文利用主观权重对客观权重进行修正,实现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有效结合,并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加权法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

1评价指标与数据

1.1评价指标的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简称《年报》)是期刊评价体系的权威文献之一,旨在准确客观地报道期刊评价的计量指标[18]。本研究本着准确客观的原则,根据《年报》公布的指标选取具有重要性、层次性的指标,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取14个评价指标。具体名称及编号如下:影响力指数(x1)、复合总被引(x2)、影响因子(x3)、他引影响因子(x4)、五年影响因子(x5)、即年指标(x6)、可被引文献量(x7)、基金论文比(x8)、引用半衰期(x9)、被引半衰期(x10)、引用期刊数(x11)、被引期刊数(x12)、互引指数(x13)和web即年下载率(x14)。特别说明,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cademicJournalCloutIndex,简称CI)是2015年底由中国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个新型复合型指标,可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19],本研究也加入到期刊综合评价中。1.2数据选择与处理本文数据选取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18],以公布的41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研究样本,经过对缺失数据的筛选,最终选取了其中35种期刊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筛选后,需要将所有的成本型指标值(越小越好型)通过取倒数的方法处理为效益型指标值(越大越好型),即x'i为成本型指标时,则取xi=1/x'i。根据俞立平的研究[20],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都属于成本型指标,首先需要对这两个指标进行取倒数转换成效益性指标。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同并且数据差距太大,为增强指标间的可比性,本文进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因量纲不同产生的计算误差,标准化函数为:其中,xi为指标原始数据,xmax和xmin分别为xi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i为xi标准化后的数据且值在0~1之间。

2模型与方法

2.1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能够对评价指标实现有效的降维及分类。其主要思想是在保有原有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线性变换将多个相关的指标转变为不相关的几个公共因子,从而揭示指标的内在联系。因子分析不仅能够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共线性,还能够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在综合评价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利用因子分析确定客观权重[12]的步骤简要概括如下:步骤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并计算样本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步骤2,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步骤3,根据特征值大于1或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公共因子;步骤4,旋转成分矩阵增强解释性,并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步骤5,根据方差贡献率及决策矩阵得到指标权重[21],计算公式为其中,j=1,2,…,m,m为抽取的公共因子个数,fij为因子载荷系数,λi和pj分别为第j公共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αi为第i个指标的决策矩阵系数向量,gi为指标i的权重。2.2DEMATEL模型DEMATEL又称为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TrialandEvaluationLaboratory),是由日内瓦研究中心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用于研究和解决现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图论和矩阵论对复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确定系统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最终计算出每个因素的被影响度及其对其他因素和评价目标的影响度,由此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联性并辨析出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而可以计算因素的权重[22]。DEMATEL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复杂系统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及权重确定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3-24]。DE-MATEL模型建模步骤[25]概括如下:步骤1,建立各指标的初始直接影响矩阵B。邀请专家学者打分确定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程度,bij表示指标i对指标j的直接影响程度,bij取值为0表示无影响、1表示有影响、2表示有很大影响、3表示有强烈影响,并规定bii=0。将所有受访者的评分进行算术平均处理后构成初始直接影响矩阵

3实证分析

3.1因子分析确定客观权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x-ij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计算14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发现,影响力指数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和五年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03、0.909、0.915,复合总被引与被引期刊数相关系数为0.917,也就说明指标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线性,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KMO值为0.663,大于0.5的最低标准;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803.528,显著性水平为0.000远小于0.05,综上说明本研究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可信度较高。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过程,可以得到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前3个因子的特征都大于1,而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765%,因此选择前3个公共因子。同时,为了增强公共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利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载荷矩阵及决策系数矩阵第一公共因子(F1)在影响力指数、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和Web即年下载率上有较大载荷,对全部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为45.029%,定义为影响力因子;第二公共因子(F2)在复合总被引、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和互引指数上有较大载荷,对全部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为28.006%,定义为引用因子;第三公共因子(F3)在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上有较大载荷,对全部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为12.731%,这两个因子定义为时效因子。最后根据2.1节的权重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指标的客观权重g分别为0.1035、0.1099、0.0928、0.0839、0.0920、0.0753、0.0418、0.0927、0.0344、0.0260、0.0712、0.0883、0.0132、0.0751(见表6)。3.2DEMATEL确定客观权重为了研究基于DE-MATEL模型的期刊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权重的大小,一般采用对专家学者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本研究有幸邀请到2名《XX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委员及4名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人文学院教授对本文所选指标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对比打分(0为无影响、1为有影响、2为有很大影响、3为有强烈影响),并采用算术平均法集结6位专家确定的bij值。对数据处理后可以得到如下初始直接影响矩阵得到期刊综合评价指标的初始直接影响矩阵后,根据上文介绍的DEMATEL法建模步骤,可以进一步得到综合影响矩阵(限于篇幅未列出),并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值从中心度来看,对期刊综合评价影响排名前30%的指标依次为x1(影响力指数)、x3(影响因子)、x2(复合总被引)、x4(他引影响因子)和x5(五年影响因子),这5个指标定义为影响力因子,这就说明影响力因子指标在期刊综合评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考虑赋予较大权重。从原因度来看,x1(影响力指数)、x2(复合总被引)、x6(即年指标)、x10(被引半衰期)、x13(互引指数)和x14(Web即年下载率)为原因型指标,其余8个指标为结果型指标,这8个结果型指标会受到6个原因型指标的影响,其中影响力指数和复合总被引对其影响最大。根据2.2节介绍的权重确定公式,综合考虑中心度与原因度可以得到指标的主观权重h依次为0.0978、0.0925、0.0960、0.0924、0.0885、0.0729、0.0476、0.0260、0.0691、0.067、0.0340、0.0630、0.0673、0.08543.3基于组合权重的期刊评价以上通过因子分析及DEMATEL方法分别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客、主观权重,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本文利用主观权重对客观权重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根据2.3节组合权重确定公式,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ωi再根据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出35种图书情报类期刊的评价值Ei,并按照评价值大小进行排序《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与情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分别位于2~7位,这类期刊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权威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根据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目录可知,其公布的所有CSSCI图书情报类来源期刊均集中于本排名的前18位。其中,《现代情报》作为CSSCI扩展版期刊排名第14位,主要是由于其影响力指数、复合总被引和被引期刊数数值较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作为一般刊物排名为第17位,原因在于其复合总被引、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和被引期刊数指标值非常大。本文将得到的排名与CSSCI(2014-2015)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的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检验,可以得到相关系数为0.927,p=0.000<0.01为显著相关,表明本文提出的期刊综合评价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4结语

本文针对以往期刊综合评价中缺少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DEMATEL定权法的评价模型。因子分析能够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共线性,将指标分为影响力因子、引用因子和时效因子3个不共线的公共因子,并根据决策矩阵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DEMATEL方法是分析各指标间交互影响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识别出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重要程度,并结合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DEMATEL方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对因子分析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得到组合权重,实现对指标权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使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文提出的组合权重确定方法可知,复合总被引、影响力指数、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是权重排名前五的指标,这说明影响力因子在期刊综合评价中具有关键的地位,是决定性的指标。将得到的组合权重用于期刊评价中,其评价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评价模型为期刊的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定量分析并选择评价指标,如何提高专家评分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等。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