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新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新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新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期刊业为适应网络时代业态发展的新秩序,谋求发展新路径,其传播渠道逐渐从传统的纸媒向PC、移动终端等数字终端延伸。目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探索主要集中于非学术期刊,许多学术期刊囿于监管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其跨媒介融合的范围及深度都有很大局限性,但“互联网+”环境下,为赢得更多的用户,取得更高的效益,学术期刊利用新兴媒体对期刊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传播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将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学术资源、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实际效用,是期刊媒体融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立足于此探讨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资借鉴。

1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概况

我国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便已起步,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要求[1]。媒体是“媒介+内容”的结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结合,还包括基于信息内容的媒介功能、服务方式、传播渠道、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所以说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程度还不够,模式还不够成熟,辐射力和影响力都还非常有限。具体有3种融合方式。(1)基于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融合。近年来,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知网、万方、维普、OA平台等集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数据库逐渐发展壮大,平台与期刊签订合作协议后,数据库将数字化期刊进行集中分类、存储、整合,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期刊则利用数据库的规模效应,实现知识资源的高效传播与共享,期刊与共享平台之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合作共赢。(2)基于期刊网站的融合。为树立期刊形象,快速吸引用户的关注,获得优质稿源,提升期刊质量,许多学术期刊都已建立网站,网站集信息、在线阅读、下载、作者投稿、留言、编辑审稿等功能于一体,其自主性更强,好比期刊的一张“名片”,故各学术期刊均比较重视期刊网站的建设。(3)基于“三微一端”的融合。期刊通过开通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开发客户端来与读者建立多方联系,同时将期刊的资源和服务推送给用户,互动性更强,辐射力更大,这也是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进行积极主动服务的新尝试。

2“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着力点

“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功能丰富多样,在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增强了传播效果,学术期刊顺势而为,借力而行颇为可取,但媒体融合发展还应注意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融合内容.同时还应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及新媒体技术手段将学术信息推广出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1内容融合是基础

期刊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文字和图表,期刊媒体融合就是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新技术应用都是为内容而服务的,离开内容的技术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在技术更新换代的基础上,学术期刊更应该注重对期刊内容质量的提升,注重内容在生产和形态上的融合。如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信息获取体验,方便用户查找、利用,期刊和数据商对期刊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挖掘期刊文献的内外部特征,制作成文摘、题录、简介等,再通过多元化传播渠道,将信息快速地传达给用户。

2.2技术融合是手段

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为学术期刊传统的审、编、校、发流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期刊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微信、微博、二维码、APP客户端等)进行业务拓展,可有效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是顺应时代需求、探索期刊发展新模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故以信息技术引领和驱动媒体转型升级是一种必然趋势,技术融合让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更有力量。

2.3服务融合是关键

服务是围绕用户来做的,要以用户为中心,所以所有的服务都应以便利用户使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期刊使用在线采编系统,为编辑部和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网络化投稿、审稿、沟通的环境;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更新期刊及业界学术动态,增强与用户之间的黏性等。这种服务融合,使服务内容和渠道联动起来,迅速改变着学术传播的面貌,彰显出学术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所以服务融合是关键。

3“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总体思路

媒介共存及用户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使信息在传播上呈现出分众化和多渠道的状态。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时效性、交互性较差,加之期刊受版面的限制,所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而网络媒体虽在以上这些方面优势突出,但其内容易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感。故作为学术期刊应在发挥纸媒长处的同时,结合网络媒体,使期刊在论文内容、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都得到拓展和延伸。即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途径有效结合起来,使资源传播产生规模效应,期刊内容发挥最大效用,其实质是一种探索资源共享的方式。笔者认为应首先从期刊媒体融合的主体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出发,探索融合模式。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涉及到的主体主要有期刊用户(作者或读者)、期刊编辑及专家、网络服务商。期刊用户主要是想便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在此过程中能享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期刊编辑及专家希望获得优质的稿源,扩大本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网络服务商,多以营利为目的的整合数字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内容。而这三者间都希望彼此能够通过便捷的交互方式各取所需,得到共赢,在这里期刊编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期刊融合不仅是将纸质期刊的内容直接移至互联网或移动端,而是将期刊内容进行挖掘、整合、提炼、加工,相关信息建立联系,使衍生出的产品能够浓缩性、汇集性的体现期刊论文的主旨和要义,以利于不同媒介的传播,方便用户更好地检索和利用。也就是说,在多媒介有效沟通的前提下,期刊媒体融合希望实现的是:“多元化稿源、一次生产、多次深加工、多渠道分众传播”。

4“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4.1发挥学术期刊阵地优势,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学术期刊刊登的文章往往是汇集了某一学科领域或特定主题的文章,其内容形式有研究类、综述类等,文章是经过同行评议和编辑审校的,经印刷出版后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互联网时代,无论媒介形式如何改变,期刊承载的内容永远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学术期刊更应发挥传统期刊的经验优势,加大选题策划力度。立足于刊物的定位,以专业化和特色化为导向,开设热点专题专栏、案例赏析等板块,策划出具有与前瞻性和针对性的选题内容,使学术论文更具社会价值和创新性,以增强期刊的整体研究深度和影响力。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发挥资源聚合效应,优化采、编、发流程,提高出版效率,不断完善期刊评价机制及提升编辑的业务素养,共同发挥学术期刊阵地优势。例如,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编辑部加强了选题策划力度,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整体部署,结合社会关注热点,杂志每年24期,每期一个主题,设置“卷首评论”“本期关注”“高端访谈”系列重磅、高端栏目,明确办刊导向,烘托每期主题。从而提升了品牌形象,吸引了大批读者。此外,对于期刊用户来说最为迫切关心的除了学科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外,就是期刊审、编、出版的时效问题了,现在许多期刊已使用了期刊编辑管理系统,编辑和专家在系统里完成初审、复审、专家外审、修改、终审、稿件录用、版面费等环节,作者可通过系统实时地看到审稿的进度和状态,甚至是评语和留言,使期刊审稿流程相对透明。此外为缩短发行时滞,论文录用后还可采取优先数字出版的形式,以上这些都可大大缩短科研成果的发表周期。而为保障学术期刊出版的内容质量,期刊审、编人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还应熟练掌握编辑规范、政策法规等业务知识。对于审稿环节我国主要还是以同行评议作为评价机制,通过编辑和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投稿论文进行学术水平鉴定,虽然同行评议制度由来已久,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免容易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有失公允。待文章正式发表后,还应考虑到文章在PC端和移动端的下载量和被引率,综合考量文章的质量。

4.2依托自媒体平台,强化资源传播主动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普夫在《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人类生态学引论》一书中提出最小努力原则的理论[3]。意思是说人们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总是倾向于采取那些路径最短、能量消耗最少的方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基于此,我们学术期刊在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力的过程中,应首先始终以最大限度的方便用户查找和利用期刊为出发点,依托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占据资源传播主动性。如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对期刊内容进行二三次文献加工,深度挖掘学术论文的内容要义和外部特征,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推送给用户,激发和引领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选取期刊中优秀的学术论文辅以多媒体技术进行音视频的数字化处理,提高传播效率。还可以在期刊网站平台融入WEB2.0技术,如RSS订阅,让网站可以随时将期刊论文或内容推送给感兴趣的读者,便于用户快速的获取期刊论文和网站内容的最新资讯。期刊媒体融合的关键之处还在于增加了互动性。互动性不仅可以增进编辑部与读者用户间的沟通,为用户间提供知识共享的平台,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让知识流动起来,从而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模式开展。线上,首先编辑部可以借助官网平台的留言功能对作者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但此种方式即时性较差,甚至容易被忽略。而交互性较好的方式还是借助新媒介平台,如创建期刊论坛、微信群等,将本刊作者和读者召集起来,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编辑部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统一对刊物情况及学术前沿信息进行力所能及的答疑解惑。线下,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或是以讲座、论坛的方式吸引业内专家学者、期刊编辑和作者的广泛参与,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等媒介进行在线直播,进而使未能到场的业内人士同样感受到这种学术氛围,亦能从中受益。此外,期刊编辑部可以开发移动APP,将更多的期刊资源和服务汇集起来,以切合读者的移动化阅读需求。但此种方式资金耗费较高,可以考虑利用不占内存的微信小程序来完成相关的服务功能,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4],用户不用下载安装通过微信即可以使用,其开发、传播、使用的成本更低,也为期刊提供了一个宣传推广的渠道。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媒体公司依托人大书报资料库,于2014年成立的移动端学术科研平台“壹学者”[5],再到“附近会议”(根据学者所在地和研究方向精准推送)等小程序的研发,显示出一种开拓创新的态度,用户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4.3加强与数据商的合作,探索“集约化”发展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许多传统媒介为顺应用户需求,逐渐变革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及生产模式,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探索“集约化”发展模式,以求得长远发展。而学术期刊方面,由于我国许多学术期刊受监管体制、机制制约,其跨媒介融合的范围和深度都有很大局限性,难度也很大。“互联网+”时代为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数据商占据强大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也更为专业,学术期刊可以与数据商合作,优化采编流程和管理模式,建立集采编、传播、服务、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例如,(1)移动端方面,“超星学习通”[6]就是为期刊编辑部提供的、可用于资源“域出版”的移动出版平台,也是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的集阅读、科研、学习、交流、管理等用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移动服务终端。同时,包含知识服务空间系统、智慧阅读支撑系统、企业组织神经系统三大系统,满足不同用户知识获取与传播的需求。(2)在线学术平台方面,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最为典型[7],2011年创刊,其联合名校学报编辑部对加盟期刊拟发表文章进行专业化选编和数字化重组,以开放获取、免费使用为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开创了期刊发展的新模式。

5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不一而足,而要实现深入的融合发展,涉及到期刊管理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期刊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等一些列变革,颇为不易。但为顺应用户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学术期刊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学术期刊一方面要加强内容创新和品牌建设,强化宣传和策划的重要性,争取优质的稿源。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发挥媒体平台和创新服务的效用,突破媒体融合的障碍,不断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真正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