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具备形象化和启发性,能够转化抽象性的数学知识,降低理解难度,增强教学指导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情境教学法更贴合他们的思维特征,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问题探究中。但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则要避免流于泛化,机械地构建情境,而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主体来实践情境教学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数学教学;学生

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很多学生的困难学科。为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打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教师则需要选择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够使其产生浓烈兴趣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即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和指导性,使知识化繁就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启发学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形成灵活的数学思维。本文即以这一教学方法为主,探索在小学数学中实践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以生活建关联情境,塑造学生的数学认知

小学是学生初步系统性、具体化接触数学知识的开端,这一时期形成的数学认知将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效果。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学科认知态度的培养,能够运用趣味性、生动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数学知识的传授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建构生活化情境,以此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认识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同时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寻找两者相关联的契合点,运用直观化的方式来呈现,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增强学习效果[1]。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习中,要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征,看懂条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建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教师组织学生调查班级中大家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让学生针对调查的结果设置表格,从这一情境中观察,发现相应的数学信息,以此引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深入了解更高效地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方法。

二、以问题创思考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极强的数学力量,灵活的数学思维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克服数学难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情境,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但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和思维特征,还要渗透数学核心知识,兼顾趣味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中,首先,教师需要运用问题情境来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借助直观图片和实物进行演示,提出问题:如何知道一个长方形教室地面的面积、一张长方形纸的大小?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倾听学生的想法。在这一基础上,揭示课题,启发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

三、以实践设探究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必须要有具体的情境供学生实践操作,使其亲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方法的应用,以此形成独立思维,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中[2]。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与课后出发,为学生设置多样且层次化的实践探究情境,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让学生反复练习,不断地在实践探究情境中总结经验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另一方面以开放性的数学探究情境来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知识应用和整合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突破。以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内容为例,从知识结构来看,其编排和加法交换律类似,那么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诱导,创设实践探究情境,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总结规律经验,更好地学习掌握新知。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那么多类型的实验操作情境不可缺少,教师需要将核心数学知识融合在探究操作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最终通过在情境中应用具体方法的过程,更好地借助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高效完成简便计算,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情境教学法,教师需要创新情境建构形式,使其能够渗透学科知识,并与学生的客观需求相符合,从而增强情境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延泽.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6):140-141.

[2]姜贵良,吕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8-69.

作者:王兰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