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情绪管理与引导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情绪管理与引导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情绪管理与引导浅议

摘要:每个人都会因为环境、自身、突发事件等产生愉悦、郁闷、愤怒、恐惧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幼儿也不例外。而且幼儿年龄小,还不太了解自己的情绪,缺乏对于情绪的管理,容易出现过激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幼儿情绪特点,接纳和尊重幼儿的情绪,及时引导幼儿宣泄情绪,培养幼儿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为此,本文将从幼儿情绪的特质入手,对幼儿情绪的管理与引导进行研究,以供教师和家长进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情绪;情绪表达;情绪状态;情绪释放

幼儿由于年龄小,非常容易产生情绪,但是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一般持续的时间也不长,这就表现出一种对情绪无意识地调节。面对幼儿的过激情绪,教师可以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

一、幼儿情绪的特质

要了解如何引导幼儿,教师需要先了解幼儿情绪的特质。从情绪表达层面来看,其涵盖了认知以及应用,这两个表达形式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程融汇在一起,并且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幼儿在进行情绪表达时,会受到自身的性格、年龄、成长环境、情绪类型(诸如高兴、紧张、自卑等)以及社会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借助自身的情绪表达,幼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十分有利。同成年人相比较而言,幼儿的情绪表达存在这些差异性:

(一)幼儿的情绪表达体现出随机性以及场景性的特点

这种特点表现为:当幼儿身处不同场景、情境以及事件当中,其情绪亦是不同的。举例而言,当幼儿钟爱的玩具被他人拿走,或者因为想获得某个玩具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这时幼儿通常因为不会进行沟通而采取武力解决或是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二)幼儿的情绪表达具备强烈的外显性,毫无掩饰

在幼儿的情绪变化过程当中,他们并不会如成年人那样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比如幼儿在生日时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礼物,通常会兴奋地大喊大叫。

(三)幼儿能了解较为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并加以利用

幼儿能够理解自身的一些简单的情绪,并有意识地开始学会掩饰。比如幼儿在做出父母禁止的事情之后,为了躲避来自父母的责罚,便会撒谎为自己掩饰。

二、幼儿情绪的管理与引导

幼儿虽然会有很多的情绪变化,但是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情绪进行管理与引导,接纳并尊重幼儿的情绪体验与情绪表达,帮助幼儿实现对情绪的有效认知,让幼儿学会如何化解自身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并引导幼儿及时将消极情绪进行排解和释放。

(一)接纳并尊重幼儿的情绪体验与情绪表达

幼儿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快乐、兴奋、悲伤、嫉妒、愤怒、孤独等等,这些情绪在幼儿身上出现得非常频繁,而且情绪变化非常快,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在幼儿身上体现得非常激烈。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反对、训斥、否定,而是接纳幼儿的情绪体验,并尊重幼儿的情绪表达。当然,接纳、尊重幼儿的情绪体验,并不是赞同幼儿的情绪,也不是纵容幼儿,而是首先承认幼儿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帮助幼儿说出其内心感受,然后换位思考,摘掉标签和“有色眼镜”,以平和的态度与幼儿沟通,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这是情绪引导的最重要的环节,为后面疏导情绪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幼儿愤怒的情绪为例,幼儿产生愤怒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与其他幼儿产生摩擦、要求得不到回应等,当然也有的幼儿会受到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因素导致的愤怒情绪,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接纳,而不是呵斥他们“不懂事”“臭脾气”。只有这样理性、平和地处理问题,接纳幼儿的情绪,尊重幼儿的感受,才能为幼儿的情绪找到良好的出口。

(二)帮助幼儿实现对情绪的有效认知

为了使幼儿能够控制好自身的情绪,首先教师应当着手使幼儿可以实现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识别。具体而言,教师对幼儿表现出的各种情绪,要及时加以指出,如激动、失望、自豪、孤独等,这样会使幼儿的情绪词汇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帮助幼儿有效识别不同的情绪的基础上,能使幼儿逐渐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身情绪,从而开始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让幼儿学会如何化解自身所产生的消极情绪

合理的宣泄方式能让幼儿实现对自身消极情绪的排遣。从幼儿的角度来看,他们通常难以有效处理自身的消极情绪。这便要求幼儿教师和幼儿的父母应当对幼儿加以科学的引导,使其掌握如何正确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如若不然,就会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具体而言,针对幼儿的情绪管理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1.游戏转移法幼儿出现消极情绪,往往是暂时的,为了迅速引导幼儿宣泄情绪,转移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带动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因为幼儿普遍对游戏感兴趣,他们能够迅速投入游戏,在游戏中产生愉悦、兴奋的情感,这对于消除不良情绪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教育表现出系统化这一特征,因此,幼儿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对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从而帮助幼儿实现良好的情绪管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认知能力较低,因此,幼儿教师不要向幼儿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是应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结合幼儿喜好和热衷于游戏活动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借助游戏怡情的方法,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学会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教师应当把握好下述要点:(1)科学安排游戏活动的时长和时间,准备好游戏的素材和场地,以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了解情绪管理的技法。(2)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应当对幼儿加以细致引导,有效提升幼儿对情绪管理的认知水平。教师在具体设计游戏内容时,应当确保游戏内容及游戏形式与幼儿的身心认知水平相一致。2.暂时回避法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成人对儿童某些行为和情绪的关注,会增加这些行为和情绪再次发生的频率。的确如此,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儿不良情绪的关注,不仅会增加这些情绪再次发生的频率,还会延长这些情绪持续的时间。因此,对于幼儿的某些消极情绪,可以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减少它的发生。比如当幼儿因为某些不合理要求没有达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可能会大哭大闹、就地打滚、摔东西等以这些行为来引起教师、家长的关注,这时教师和家长切勿以妥协来达到幼儿的满足,因为这会使幼儿产生一种错觉:只要哭闹、摔东西,就能达到目的。为此,教师、家长可以采取暂时回避法,先不予理会,使幼儿认识到这些过激的行为并不会使自己达到目的,从而使幼儿不良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3.积极引导方式幼儿教师及父母应当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各种问题,并将自身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实现转化。举例而言,有一次,一名幼儿在入园时眼睛红红的,教师了解后方知,幼儿家里的小猫走失,他非常伤心,在家里哭闹了一场,父母哄了半天也没哄好,于是父亲便大声呵斥,命令他必须擦干眼泪去上幼儿园。在父亲的呵斥下,幼儿来到了幼儿园,但心情依然很沮丧。在教师询问为何眼睛红的时候,幼儿再次大哭了起来。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时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大声呵斥、强迫幼儿压制负面情绪。基于此,教师应先对幼儿表示理解:“小猫走丢你非常伤心,老师也感觉很遗憾。”之后再引导幼儿:“你想一想小猫有可能去哪里了呢?”此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直面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表达哀伤。幼儿这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小猫可能去的地方,而逐渐稳住情绪。

(四)引导幼儿及时释放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幼儿,还是成年人,都可能会产生各种积极的或负面的情绪。随着幼儿的成长和认知的丰富,其情绪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不良情绪也会越来越多,但是幼儿缺乏应对情绪的方法,释放情绪也大多是通过哭闹等行为实现。如果教师不引导幼儿学会释放情绪,幼儿很容易养成各种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幼儿会因为经常被父母要求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帮助幼儿认识情绪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幼儿及时释放情绪。这一点,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幼儿园很好的处理方法: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个小小的独处角落,在角落里放一些毛绒玩具、小黑板等,让幼儿在出现愤怒、悲伤、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可以在角落独自向毛绒玩具诉说自己的情绪,在小黑板上涂涂画画,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当然,不仅是负面情绪需要宣泄,积极的情绪也需要进行宣泄。有的幼儿感觉到非常兴奋、开心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为他们设置开心小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唱歌、大声喊出自己的心情等。如此,幼儿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也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其宣泄出来,从而养成积极的情感习惯。幼儿期是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不容忽视。

三、结语

情绪是人的生理本能,而情绪的管理则是需要后天不断地训练和养成。幼儿年龄小,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情绪很不稳定,如果不进行引导和管理,长此以往对幼儿今后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幼儿情绪的特点,接纳和尊重幼儿的情绪,及时引导幼儿宣泄情绪,关注幼儿情绪发展,培养幼儿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诸葛霞.以“小火龙”为例的幼儿情绪管理个案研究[J].动漫界:幼教365,2020(4).

[2]谢亚丽.科学引导幼儿缓解负面情绪[J].动漫界:幼教365,2020(4).

[3]王晴怡.浅论如何引导学龄前幼儿调整负面情绪[J].好家长,2019(34).

[4]王玲凤.幼儿情绪调节与“冷”“热”抑制控制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3(3).

作者:刘雅雯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幼儿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