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西部民族大学寝室生活形态实证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西部民族大学寝室生活形态实证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西部民族大学寝室生活形态实证研究

摘要:寝室作为大学生活动最密集的场所,在大学生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既是大学生前期生活的一个集中体现地,亦是后期人生的转折地。笔者用人际交换理论和交换结构论,对西北民族高校大学生当前寝室生活形态进行理论研究。采用社会学基本研究方法从寝室基本生活、寝室学习、寝室人际交往三方面对高校寝室生活形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寝室生活受其内外部系统系统影响,且相较于传统寝室,现代寝室与网络不可分割。

关键词:人际交换论;民族大学;寝室生活形态

在霍曼斯人际交换论中,大学生寝室作为小群体。活动即大学生寝室活动的所有集合;互动则为寝室成员在受到到群体内部其他成员及其活动刺激而作出的活动;情感便是寝室这一群体或者群体成员内部状态的外显表达或行为符号。在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相互关系所展开的范围,即寝室的边界。在边界之外的为环境,在环境影响下的寝室活动、互动、情感是寝室的外部系统。超越环境限制而发生的为寝室的内部系统。寝室这一群体在校规、社会规范以及学院的种种规定等所进行的活动、互动、和情感即为外部系统;而在各种来自学校、寝室、社会等强制力之外而发生的,旨在加强友谊、密切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互动以及情感,即为内部系统。且寝室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成本与报酬是霍曼斯人际交换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亦是其后期解释性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寝室小群体中,成本即寝室成员在日常寝室活动中为获取某种利益,或者实现某种目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报酬是指付出一定成本后所获得回报。惩罚是寝室成员支付成本的心理体验,而强化是寝室成员获取报酬的心理体验。数量是寝室成员某一具体行为的总量,价值则是某一具体行为被强化或者惩罚的程度。满足与失落是寝室成员在获得报酬后产生的心理状态。

一、调查过程

将调查对象确定为S高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其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地区高校。二是其在寝室生活形态方面既有全国高校之共性,又有其民族性这一个性;三是作为其所在省份唯一一所211综合高校,其既具有当地民族高校之特性,亦具其综合性等特性。在寝室生活形态研究方面特性凸出,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在此次调查中最终决定以S高校所有全日制本科生为样本框,采用简单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首先确定八个学院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文科四院和理科四院。其次对6名学生和4名老师进行访谈弥补调查问卷法的不足。

二、西部民族高校大学生寝室生活状况

本文中寝室生活为狭义的寝室生活,主要界定为大学生寝室居住和活动的总和,包括寝室卫生制度、潜规则制度、寝室规划布置以及大学生对寝室生活的适应状况几个方面。

(一)寝室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产生影响

1.寝室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适应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招生比例;二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制度。2.寝室外部系统不合理导致寝室整体布局存在不合理作为寝室成员必然受其家庭生活习惯这一寝室外部系统影响。寝室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其每个人独有的生活习惯,而在物品摆放问题上亦会按照自身所持有的价值文化去做。然而每个人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不同价值文化符号又不总是相一致,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冲突亦是必然。而冲突产生后妥协就是每位寝室成员都以自身方式去布置自身所有空间。在不考虑寝室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寝室布置难以达到其成员要求的合理。

(二)成员互动下寝室卫生较差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寝室卫生状况普遍较差。主要从寝室打扫卫生频率、寝室叠被子的频率以及寝室倒垃圾的频率三个方面来反映。以S高校为例,在400名被调查对象中,每天打扫寝室卫生的占46%,叠被子的占51%,倒垃圾的占45%。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寝室卫生状况较差。从访谈和日常观察中亦能反应出卫生状况。

三、西部民族高校大学生寝室学习现状

在本文中寝室学习特是指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格发展的行为及其总和。

(一)寝室内外部系统驱使下学习频率不高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寝室学习频率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于寝室认知是其生活之地,而非学习之地。以S高校为例,在宿舍最经常干的事情上,400名被测者中有17%的人是学习,女生稍高用男生,女生为20%,男生为13%;大二最高为21%,大一大三分别为14%和15%。在寝室最常讨论的话题方面,400名被测者中10%的人所在寝室最常讨论的话题是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从寝室外部系统看,学校对于寝室、教室、自习室以及图书馆的明确分工导致学生对于该设置产生刻板印象,进而在心理上对每一种职能分工认同并强化。从其内系统看,寝室成员学习行为必然受其余成员学习行为影响。为了加强寝室内部系统,寝室成员都会倾向于模仿寝室中“领导者”活动。或是遵从于多数人的暴力,倾向于寝室中大多数的活动。这便是为何会出现一个寝室所有人都学习好或者一个寝室中所有人都会有某方面共性的原因。

(二)寝室内外部系统驱使下寝室学习效率不高

大学生寝室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系统对于大学生寝室学习观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中流行类似于60分万岁,青春就要疯狂等观点。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寝室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经历完高中高考高压生活,部分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大学都考上了,学习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二从成本与报酬角度分析,大学生寝室基本都是同班同寝室制度。而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多都是小组作业,此时一个寝室即为一个小组。但完成学习任务经常是寝室一个或者非全部成员。总有想付出最少而获得最多的报酬。久而久之,经常完成任务的学生产生惩罚感,衡量价值后必然失落,进而需要减少学习量来获得满足。

四、西部民族高校寝室人际关系现状

寝室人际关系在本论文中专指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一)内部系统驱使下寝室人际关系貌合神离

大学生寝室成员人际关系总体而言较差,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亦不例外,而其人际关系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寝室内部系统,而并非外部系统。寝室成员关系较差主要体现在寝室发生矛盾的频率与寝室成员对于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来体现。在S高校400名被调查者中有3%的人所在寝室经常发生矛盾,52%的人所在寝室偶尔发生矛盾,几乎不发生占29%。有16%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非常好,有55%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比较好,有27%的人认为一般。男生寝室人际关系好于女生,从大一到大三,人际关系呈下降趋势。城市大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相比于非独生子女更好。来自同一省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于来自不同省区的。不同专业寝室的人际关系好于同专业寝室。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寝室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最差。通过访谈和日常观察发现所得结论与问卷数据分析所得完全相同。在访谈中,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同等好。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很多寝室成员之间仅停留在尽量不发生正面冲突的地步,其他方面也都是止于点头之交,对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仅存于某一个或者几个寝室成员之间。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女生更容易受寝室内外部不系统影响。年级越高人际关系越差的原因在于寝室外部系统对于寝室成员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内部系统作用越来越小。乡村孩子比城里孩子、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原因在于独生子女与城市孩子由于其成长环境原因,其情感受寝室成员人际互动影响较小。同一省区比不同省区更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不同省区之间的的差异性更大。同专业寝室比不同专业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更多的原因在于同专业寝室成员之间的利益牵扯更多,相处时间更长导致外部系统作用大于内部系统。经济较为接近的寝室成员之间更容易出现矛盾,原因在于相似性更容易受互动影响。当经济接近时,成员无形会受他人活动影响,产生攀比,炫耀等经济行为,为人际关系埋下危机。

(二)寝室成员互动下的“潜规则”

在大学生寝室中存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潜规则,例如“多数人的暴政,少数人的专制”、“群体中的个体”、“寝室中的小团体”、“权利与自由的界限模糊”等。对于寝室潜规则的调查主要从潜规则的现状和潜规则的遵守状况两方面来阐述。从对寝室潜规则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反映出寝室人际关系当中存在现象。对于大学生寝室潜规则遵守的调查中在对于寝室潜规则的遵守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寝室潜规则的遵守情况比较乐观。在对S高校的调查中,当和舍友的生活习惯有差异的时候有67%的人会选择彼此尊重,有4%的人选择的是由一个人说了算,有5%的人会选择我行我素,有19%会形成宿舍公认的潜规则,还有另外的5%选择其他。而这从更深层次的反映寝室成员之间权利与自由关系模糊这一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寝室成员对于宿舍应有潜规则的尊重与遵守存在问题。寝室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必然会计算成本与报酬,当寝室成员自觉在寝室人际关系中成本大于报酬,必然会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寝室成员互动及情感,寝室人际关系恶化。

五、网络这一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状态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寝室生活形态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寝室学习、寝室生活亦体现在寝室人际关系当中,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传统寝室与现在网络影响下的寝室进行对比。S高校大学生上大学前后大学生上网的频率明显增加;且在寝室上网的频率最高,人数最多。在400名被调查者中7%的人在寝室最常干的事儿是学习;女生学习频率稍高于男生。有13%的人认为网络对于寝室学习的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有34%的人认为比较积极。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对于大学生寝室学习的影响不容乐观。而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比较乐观。在访谈和日常观察也能反映出这一结论。而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传统寝室于现在网络影响下的寝室学习状况相比相差较大。网络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通过访谈资料进行补充,通过访谈发现传统寝室人际关系普遍优于现在寝室。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寝室交流方式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交流机会较多;而现在寝室一是受网络虚拟交流的影响,二是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寝室成员个体更加注重对于其有益的寝室活动,相较于寝室互动,寝室活动性更加明显。网络作为寝室外部系统,不自觉地深入影响寝室成员的活动以及寝室互动,进而影响寝室情感。这是寝室处于网络文化这一外部系统下不可避免选择。

六、结论

寝室作为小群体对于寝室成员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良性的大学生寝室日常生活,寝室学习状态以及寝室人际关系系统能够对大学生今后家庭生活、工作态度以及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处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亦对大学生良性的三观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生形成良好的寝室生活习惯、寝室学习习惯以及寝室人际关系系统。在此,学校、学院、后勤系统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应该积极思考,积极应对。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都会受寝室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影响。而寝室形成这一系列活动、互动模式以及情感也会对寝室成员以后组建新型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新群体的一种“看不见的”外部系统影响其互动、活动、情感以及其内部系统的建立。这体现在大学生今后生活、工作、家庭及人际关系的方方面。S高校作为西部民族高校,在寝室生活形态上既具有高校的共性,但在寝室外部系统方面又有其个性,我们在考虑共性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到其个性寝室外部系统对于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以及内部系统的作用。仅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寝室内外部系统以为大学生今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立场.挂“床帘”折射出的大学生心理短板[J].教育与职业,2014(16):91.

作者:刘茜茜 魏哲铭 单位: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