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暂不能满足目前的校园文化发展需求。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当前高校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发挥网络文化及绿色校园建设优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需转变理念,充分意识到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转变传统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发展环境。目前部分高校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未能完全树立正确观念,相关文化共存还存在局限性,难以提升整体建设效果,无法更好地贯彻落实相关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利于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网络平台的方式对绿色校园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得师生都能树立正确观念,积极参与到相关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在使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单向的沟通之外,也可以采用互联网创建社会群众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绿色环保理念。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2.1部分高校存在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引领现象
绿色校园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方面内容,其中涉及到高校基础建设、环境绿化、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学生观念培养等领域,价值观的引导较为重要。但是,部分高校在对绿色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期间,或多或少存在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引领的现象,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未能充分意识到精神文化引领的渠道已经拓宽,未能充分将新媒体传播渠道融入其中,人文学科正面临逐渐弱化为边缘学科的危机[3]。
2.2多元社会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高校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然而,在新媒体影响下,社会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形式以及内容呈现多样化,信息传递方式和文化的形成机制存在不确定因素,传统的文化建设方式制约了现代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导致高校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目前还有一些大学生未能完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较为热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此类现象不利于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观念,也会导致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制约性影响。
2.3部分高校传统文化融入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不足
对于高校而言,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对绿色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期间,未能丰富其中的内容以及内涵,一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过于重视网络游戏或是其他活动,无法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中。另一方面,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部分高校未能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创建活动,而娱乐类型的活动项目较多,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导致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传承等都受到一定影响。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3.1创建较为完善的绿色校园文化教育机制
绿色校园文化是绿色大学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4],在目前互联网时展的背景下,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创建关于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发展体制,丰富文化载体,遵循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创建和谐的指导理念,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环保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人才。例如:在教育工作中创建关于“绿色教育”的学分制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合理创建“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与此同时,邀请专家到学校来讲座,加大低碳环保以及绿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将课程教育与绿色理念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绿色环保意识,满足当前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需求。
3.2健全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对于绿色校园文化而言,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应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要求,遵循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制度方面充分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规范标准,促进绿色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建设。例如:建设关于低碳环保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倡导节约环保的理念,节约使用纸张、水电、原材料等。还要热爱校园环境,保护花草树木。建议学校多采用新媒体方式加大爱护校园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爱护校园环境观念意识。简言之,采用互联网渠道开展宣传工作,使得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校园中,为师生创建良好的教学以及学习环境氛围。
3.3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是高校应尽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5]。对于高校而言,在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方面应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氛围,形成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模式以及机制,使得校园环境更加和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及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宣传教育效果。高校可以充分借鉴城市的绿色建设发展情况,合理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相关文化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与绿色科技、网络平台的结合优势,创建专业化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在新媒体中渗透绿色理念以及相关文化,使得学生通过新媒体学习,提高对绿色校园文化的认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向社会开放校园,将绿色校园文化与城市的低碳环保有机整合,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
3.4明确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明确具体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遵循积极向上和丰富多彩的原则,创建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高校可以将网络作为主要的媒体方式,通过网络传播绿色校园文化。为了更好地营造绿色校园文化氛围,增加文化气息,应在网络中开展关于绿色环保知识的竞赛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绿色校园文化知识的习惯,树立正确观念。与此同时,还需在建设目标的引领之下,结合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将绿色理念贯穿到各个环节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日常教学之间的整合,促进师生之间共同努力,营造较为良好的环境。
3.5完善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为了更好地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不断完善其中内容,拓宽文化的来源渠道,培养师生的良好观念意识。首先,应重点关注网络精神、资源以及行为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相关文化思想,形成良好的网络风气。其次,在网络中需要渗透传统文化以及绿色环保文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树立环保观念,还能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绿色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优化整体工作模式。最后,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引导师生自觉遵循网络礼仪,使用文明用语相互沟通交流,不可以传播不健康或是不真实的信息,应根据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求以及特点,更好地参与到网络活动中。
4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重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在积极应对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各种便利条件的同时,探索创新教学方式[6],充分发挥网络渠道的文化传播以及建设优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师生的环保观念,传承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教育价值以及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成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究[J].住区,2017(S1):165-167.
[2]韩永霞.高职绿色校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8(4):32-37.
[3]肖华碧.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阈下人文教育现状与实施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73-75.
作者:黄陈 张曦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